《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复习目标】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3.利用历史地图,不同时期的文献史料,画像石等实物史料,解决汉代国家治理问题,提高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知识梳理】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汉初的统治:(1)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拓展:“汉承秦制”1、含义:汉朝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但对秦制又有所
2、损益。2“汉承秦制”的表现(1)基本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承袭了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又在地方推行封国制。(2)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汉律是在秦律的基础上制定的,对秦律进行了删减。(3)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的赋税、徭役、兵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2)王国问题背景:汉初,“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问题:王国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应对:汉高祖将异姓王逐渐剪除,但是,又陆续分封同姓诸侯王;汉景帝削
3、减王国封地,引发了七国叛乱,叛乱被平定。(3)“文景之治”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内容: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结果: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创造了条件。拓展: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汉初以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黄老之学的特点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二、西汉的强盛(一)政治方面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背景:汉武帝即位后,诸侯王虽然不
4、像以前那样强大难制,但是有的王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隶属于汉郡,地位与县相当。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汉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影响: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不再对中央形成威胁。(2)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3)打击地方豪侠: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拓展:“推恩令”和削藩的异同点(1)相同:“推恩令”是削藩的一种演化措施,
5、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减弱藩王实力,消除对中央的威胁。(2)不同内容: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行的政策。“推恩令”名义上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结果:由于利益冲突,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对抗;推恩令迎合了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又可以尽量避免激起诸侯王的武装反抗,加强中央集权。拓展:汉武帝能够解决王国问题的原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是王国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原因;坚定英明的决策者汉武帝;能力出众的官员辅助;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皇帝有实权;七国之乱后,地方相对衰落;适宜的政策“推恩令”。拓展:由汉初郡国并行体制到郡县二级制汉代郡县的
6、行政机构设置基本沿袭秦代。汉初在秦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这些诸侯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势力日渐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叛乱结束后,中央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削弱藩国势力,从景帝时“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至武帝时的“推恩令”与“左官律”、“附益法”,诸侯国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对抗中央。武帝之后,王国的疆域大大缩小,诸侯王不得参与朝政,王国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在行政制度上与郡县无异。“相”辅佐并监督诸侯王,总揽王国
7、政事,职责如郡之太守,地位与俸秩也与郡之太守相同。从汉高祖封诸侯王,到武帝施推恩令,王国与郡同一,前后约经历了100年的时间,恢复到秦始皇时代中央集权的郡县二级制。拓展:刺史制度由地方监察机构向地方行政机构演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以六条问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案,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薄,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
8、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六条中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刺史制度是在原有的地方层层监察的基础上(并非原来地方没有监察),增加了中央直接监察的内容,使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权力得以延伸。刺史级别低(六百石),权力大,监察的都是二千石的高官,还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权力。其后,刺史的名称屡有变更,或为州牧,或为刺史,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其职权范围也日益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及正式的官属,凌驾于郡守之上,迅速向行政机构过渡,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东汉末
9、年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但东汉末年州牧的权力过大,使其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御史大夫和刺史的不同在于,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官员,而刺史是汉武帝设置的地方监察官员。设置刺史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皇权,而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拓展: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提示:“推恩令”实行之后,各诸侯国被拆分为大量受郡县管辖的封国,此举虽然瓦解了诸侯国的势力,但却加大了朝廷监管各地的难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吏、豪强势力进行监察,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官吏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任务驱动】任务一:图片中
10、的历史,探究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朝、汉初、西汉)的政治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1.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政治形势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朝、汉初、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形势图。探究2.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任务二:探究汉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刺史。刺为刺举不法,史(使)由天子所遣,俸禄六百石。八月巡行郡国,岁末回京奏事。奉诏六条问事:(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2)二千石不奉诏书,背公向私(3)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4)
11、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5)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6)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后,为省官计,令刺史兼郡守、县令,成为牧民之官。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注:此处御史大夫为秦官,银印青绶)探究3.根据材料分析秦代御史大夫与汉代刺史的差异。2、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1)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2)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拓展:中外朝制度西汉自汉武帝时起,为加强皇权,便宠信近臣,令其充当中书令、侍中、给事中等高级侍从官职,出入禁中,与闻国政。这样,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便皇帝控制,因而
12、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内朝”,掌握了决策国家政务的权力;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构成“外朝”,却逐渐退居到仅只执行政务的地位。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逐渐变成执行政务的机关。汉武帝设中朝的原因: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中朝形成以后, 原在皇帝身边执掌文书的尚书地位日益提高, 到东汉时期, 逐渐形成尚书台, 取代了三
13、公的权力。权力的集中导致少数人挟主专政,东汉后期, 出现外戚与宦官对政权中枢交替控制的局面。这是皇权异化的产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皇权的变化过程。【任务驱动】任务三:探究汉朝中央官制的变化探究4.观察上图,就图中的权力结构及运作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3、实行察举制度: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荐举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后孝者、廉吏合并为孝廉,成为汉代普通士人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拓展:察举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先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官,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直至皇帝亲
14、自策问,择优录用。被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官吏和各级学校的学生。(二)经济方面1、统一货币: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重农抑商: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3、对盐铁官营制度的评价拓展:盐铁官营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的制度。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也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端,如不少铁器质量低劣、规格不合要求、价格昂贵等。 拓展:均输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
15、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把应当纳的贡赋都按照当地市价,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组织运输工具,根据物资供需情况,或是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資的地区出售。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抑物价。这样,就把过去由富商大贾掌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归朝廷所有。(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任务驱动】任务四:探究汉朝的盐铁官营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此书。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
16、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书中的御史大夫即桑弘羊,站在封建中央政府的立场,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对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重大政策措施采取坚决维护的态度,认为它“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佐助边费”,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作用,因而决不可废止。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
17、探究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盐铁论的史料价值。(三)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拓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来源:汉代的儒学已经不同于先秦儒学,它是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内容:春秋大一统:董仲舒认为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如果各师其道,各持一端,就无法维护一统,因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神话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三纲五
18、常:董仲舒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人伦道德标准;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特点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
19、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
20、有一定的作用。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拓展: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选用儒家学者参与国家大政,选拔人才以儒家思想为标准。(2)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3)史央办太学,设五经博士,用儒家经典教育子弟,地方郡县设学校,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位: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官办)。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
21、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意义:A.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C.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机会。D.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E.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任务驱动】任务五:探究汉代儒学的发展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它僚玖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黄仁字中国大历史探究6.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如何扩展和延长的?(四)开拓疆域:1、抗击匈奴:汉武帝任
22、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2、出使西域: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拓展: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张骞通西域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发展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时间公
23、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2) 丝绸之路的开辟路线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奇珍异宝运到中原条件1、张骞通西城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时,打败匈奴,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安定的沿途环境。3、西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社会安定,国力强或,经济发展。4、秦汉文化的魅力以及以丝和丝制品为主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对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1、促
24、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3、对当今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任务驱
25、动】任务六:认识郡国并行制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究7.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探究8.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探究9.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王莽改制背景(1)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公元9年,外戚王葬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结果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措施不切实际,社会矛盾更
26、加激化。政权覆灭(1)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2)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军队主力(3)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拓展:正确认识王莽改制(1)王改制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王莽试图解决土地问题与奴婢问题,看到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就这一点、也说明王莽是当时统治阶级中有真知灼见的人。(2)但王莽看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的方法。他没有针对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而是一味地攀附古制,从而脱离了实际,加上用人不当,特别是触及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导致了改制的失败。2、东汉初年“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25年,西汉
27、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治国思想:“退功臣而进文吏”,以“柔道”治天下。(3)统治措施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上提倡文教,重视儒学。(4) 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拓展:“光武中兴”的由来刘秀是西汉宗宝。“光武”是刘秀的谥号,“中兴”即复兴汉室之意。他在位期间,结束了西汉末年至王莽时期的社会动荡、经济残破局面,再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治世局面,使衰败的汉朝重新得到振兴。拓展:两汉政治制度的演变项目地方行政制度中央权力机
28、制西汉(1)汉初,“汉承秦制”;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特别是分封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2)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候王势力(1)汉初,沿用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制等(2)汉武帝时,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东汉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西汉相比较,在郡、县两级是基本相同的。东汉的州已经演变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凌驾于郡之上。至此,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东汉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地位,削弱三公权力,严格控制外戚干政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
29、己,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拓展:外戚与宦官外戚是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 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宦官又称“太监”,指中国古代专供皇室役使的人员。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是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拓展: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位继承制。光武帝加强了皇权,中央的“三公”只有名分却无实权,皇权缺少制约。当继位的皇帝年幼或无能时,丞相不能发挥作用,大权很容易旁落到外戚或宦官之于。这些人借皇帝名义发号施令,为非作歹,祸乱朝纲。这充分暴露出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4、 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称为“清议”。
30、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拓展: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是桓帝、灵帝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其实质是统治集团的内部权势之争。党锢之祸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均以官僚士大夫失败而告终。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东汉根本,为黄巾起义和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5、东汉灭亡: 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史学西汉司马迁史籍,首创纪传体通史体例东汉班固汉书,首创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韵文与
31、散文之间,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民间采集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朴实生动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战国至西汉)神农本草经第一步药物学专著(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东汉)科技九章算术:数学成就,闻名中外(邹平刘徽)东汉蔡伦造纸术:传播文化,造福人类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 拓展: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2)经济的发展。(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对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任务驱动】任务七:认识汉朝的社会特征下列画像石拓片反映了汉代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图1 鼓乐食飨(左)楼阁(右)图2 车骑征战、舞乐百戏(上)投壶(下)图3
32、牛耕图4 集市题材一 题材二图5 孔子见老子图6 讲经图7 周公辅成王图8 西门豹除巫治邺(上)二桃杀三士(下)题材三 题材四探究10.分别指出四个题材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状况,并综合分析其成因。【真题体验】1(2020山东高考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2(2020全国卷高考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33、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3(2019江苏高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4(2019全国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5(2019.4浙江高考27)【加试题】史载,汉
34、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A BCD6(2019全国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35、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7(2019北京高考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8(2018海南高考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9(2018.11浙江高考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36、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10(2018江苏高考2)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11(2018.4浙江高考26)【加试题】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
37、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12(
38、2018全国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13(2017全国卷高考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
39、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4(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5(2017全国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6(2
40、017江苏高考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17(2017.11浙江高考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18(2016全国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
41、,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19(2016海南高考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20(2016全国卷高考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1(2019全国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
42、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
43、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44、,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22(2018北京高考37)(36分)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体例篇目举例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12分)【巩固练习】1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2汉初陆贾在新语中说:“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