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8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8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熟悉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熟悉整时、半时的根底上绽开教学的,把握本课学问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预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熟悉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操作、思索、争论等活动,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
2、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胜利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确实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熟悉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大局部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熟悉,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熟悉时间的状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娴熟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识,应当说绝大局部学生对
3、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细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把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嬉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留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帮助教学功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仔细观看、合作探究对学问进展迁移、重组,到达熟悉、理解学问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学问。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番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
4、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识、不会读? 学生发觉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晰是什么时间。这一环节奇妙地从教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展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
5、时学生发觉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用已有阅历进展猜想,在消失不同意见时进展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学问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剧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拟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选择“教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熟悉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熟悉钟面刻度 (1)学生观看学具钟,小组沟通,教师巡察。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应的结果。 (3)争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
6、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沟通记忆方法。 熟悉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纳逐层疏理的方式进展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熟悉、新发觉,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究竟什么时候开头上课呢?
7、(8时15分)情愿把你熟悉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展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展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留意的问题。 (5)嬉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育学生的概括力量。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加评价,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推断力量、表达力量,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殊记住了分钟
8、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嬉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开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泼起来 (三)、熟悉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看沟通。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仔细观看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纳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晰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看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赐予帮忙,并非减弱了学生的动
9、手操作力量,而是寻求最正确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稳固新知 1、教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育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嬉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学问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加的嬉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长。 始发站发车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 天门7:方正7:40 天门7
10、:30方正8:20 天门8:30方正9:10 哪辆车动身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教师要去方正学习,8时准时开头,车站到学校有非常的路程,教师做哪趟车比拟适宜?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学问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特别熟识,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培育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力量。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开心的学习气氛,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沟通,鼓舞他们去猜测、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成为精彩的发觉者、英勇的探究者和欢乐的制造者。 板书熟悉时间 起床上课放学睡觉 7:008:153:308:50 7时8时15分3时
11、半8时50分 1时=60分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2 熟悉图形.一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开头,主要从外形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熟悉和平面图形的初步熟悉。由于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熟悉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局部内容的编排上表达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意学问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在活动中学习学问,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把握学问。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力量还特别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3人),分组活动不简单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熟悉过这些图形,但许多孩子将
12、“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看,使学生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及观看力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个袋子,提出一个要求:把外形一样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二)、活动,操
13、作感知 1、分一分,提醒概念。 (1)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把外形一样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提醒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提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沟通。 (2)在班上汇报沟通。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拟多的感性、直观的熟悉,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外形是长方体、正方体
14、、圆柱和球的实物。 3、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嬉戏:猜一猜 学生闭上眼,摸一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推断它的外形。 (四)、嬉戏 1、看一看 2、摸一摸 3、猜一猜 板书: 熟悉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圆柱 球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熟悉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熟悉,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根底。 学生分析 时间的学问对学生来
15、说并不生疏,大局部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承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学问。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根据肯定的时间来进展,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特别熟识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意了学生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表达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展这一学问的教学,表达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展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觉数学问题,找寻数学学问,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进展,共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拟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
16、活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详细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把握时间的根底学问,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加了有效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肯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学问和阅历去熟悉钟表,通过争论、沟通的方法由生活阅历上升到学问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学问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学问、力量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把握。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
17、喜爱的学习方式进展争论。在争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成了学生展现自己共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进展的特征表达。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学生进展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钟面和电子外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受操作、争论、沟通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力量和合作精神,进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
18、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示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依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日我们就来“熟悉钟表”。(板书课题:熟悉钟表) 二、探究新知。 1熟悉钟面、电子外表。 (1)观看钟面和电子外表: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观看的对象,可以观看钟面,也可以观看电子外表,相互争论、沟通意见,教师参加共同讨论。 (2)学生
19、沟通、反应(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有112个数字(点击闪耀)。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由数字表示时间。中间有2个点会闪耀。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的力量。学生自主、有效的猎取学问,学生把握学问也就更加扎实。) 2熟悉整时。 (1)课件依次消失“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看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进展观看、沟通。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根据肯定的挨次。(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育学生的自主评价力量。) (2)熟悉钟面上整时刻。 观看钟面,你有什么发觉?学生充分
20、沟通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假如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反应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索、观看、探究中发觉学问。) (3)熟悉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争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熟悉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假如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应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两种
21、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学问延长。 1、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应(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熟悉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践活动表达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之一的关注进展和关注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
22、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表达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进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盼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熟悉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很多缺乏。盼望在座的各位教师能够给我批判指正,我虚心承受,并将努力改善。感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完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4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详细、好玩的事物,通过观
23、看、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沟通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熟悉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展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育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洁明白地表示很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小朋友宠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日的课堂教师为大家请来了很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心情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巡游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爱的小动物,
24、然后数一数喜爱的小动物的个数,最终用一样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爱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稳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学问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熟悉15”各数,注意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沟通。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展: 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局部:一是让学生依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是依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通过两局部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摆一摆采纳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学生熟悉计数器的根底
25、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利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得到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最终在小组内开展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1-5”各数的熟悉。 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看教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重点指导写5,注意培育学生仔细写数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看生活中的
26、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讨论、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四周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阅历,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开头学生的思维并不活泼,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例子,于是我以“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例引导学生,为学生供应了思索的时间,想一想说什么,怎样说。在充分想的根底上,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活泼,有了很多精彩发言:我们小组有4个人。我是一年级2班的学生。我家在XX路5号。看到学生们积极参加的样子;听到学生们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我都不忍心打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不像想像中那样只是
27、解同意用题,而是好玩得多,生动得多了。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展回答下列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功能。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看画面时,依据学生的答复,进展课堂评价:“你观看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看的孩子!只要仔细观看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看时还做到了按肯定的挨次!”。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状况,进展课堂评价:“你的动手力量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准时、共性鲜亮、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忙学生理解和把
28、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而且帮忙学生熟悉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加学习并进展小组合作沟通的过程。学生在观看、操作、尝试、沟通、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把握状况反应来看,学生在“说一说”一局部存在肯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局部课学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估量缺乏。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学问根底和生活阅历。有的放失的进展课堂教学。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5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中的第一课时
29、平面图形的拼组。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熟悉物体和图形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严密随处可见。学生有比拟好的阅历积存和学问储藏,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消失肯定的思维局限性,不能大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法进展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据课
30、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及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详细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进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力量目标: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力量,和合作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详细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
3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设想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学划分为三个局部,一是通过观看、操作,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二是通过”摆一摆“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发觉图形中由简洁到简单的变化及联系,三是“做风车”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对待事物,感受图形美。 六、教学流程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努力为学生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
32、动和沟通的时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把握学问、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阅历。遵循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旧知导入预习汇报、构建新知夯实根底 进展技能的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旧知导入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日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进来!在掌声中出示米老鼠图片,米老鼠又建了一座新居子,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你们快乐吗?这时出示房子图片。接着,让学生观看说出房子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情境的导入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可以拼组成其他图形。 其次板块:预习汇报 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学习
33、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时效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障,课前预习不仅给学生供应了更宽阔的自主操作空间和探究空间,同时更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采纳了课前预习,课上汇报稳固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的三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熟悉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他们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阅历,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自主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边的什么特点”学生主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在原有认知的根底上进展自主建构,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边
34、的特点。同时,我又通过课件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使学生将感性熟悉提升为理性熟悉。 活动二:拼组图形 学生通过预习数学书27页例2,对几个一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熟悉。课上我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课件汇报,稳固学生的熟悉。同时我为学生供应充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进展拼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并通过作品展现、与同伴沟通,由学生自己讲解“用了几个什么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有了充分自我比拟和与他人比拟的时机,也就有了更充分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比照不同的拼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关系,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三:做风车 “做风
35、车”这一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否则就成了手工课。所以课堂中,我把重点放在争论“风车制作的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图形,图形是如何转化的?”这一问题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汇报。我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纸是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三角形时,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第三板块:夯实根底 进展技能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课堂目标检测,检测中以闯关形式设计了五个活动:即第一关:欢乐填一填。其次关:动手剪一剪。第三关:
36、专心拼一拼。第四关:认真数一数。第五关:奇妙拼一拼。 检测中前三关,重抓根底学问的落实,后两关注意学生技能的培育,以及用数学的力量,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乐于竞争的心理,以争夺才智星的小组合作赛形式进展检测。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强化学问的兴趣,又培育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以上是我对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设计理念的剖析与阐述,固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所以,缺乏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提出珍贵意见!感谢大家!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讨论的方法,进展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可见,综
37、合实践活动非常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进展。多年的实践阅历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亲密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这局部内容只有一个学问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熟悉,进一步把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洁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识的背景,采纳现场模拟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
38、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好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忙学生复习稳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商店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索,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比拟大,鼓舞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熟悉,进一步把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力量。此外,教材还鼓舞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
39、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学问、力量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熟悉,进一步把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洁的计算。 2、力量目标:培育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进展数学沟通的意识和力量。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加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省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从素养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动身,依据综合学习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我采纳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
40、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渗透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力量为目的,力求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说教具、学具预备: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预备了: 1、媒体课件一套。 2、用实物把教室布置成临时的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现场进展交易活动。 3、回收站所需的牌子。 学生每人预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五、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说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先说一下整体设计。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主导下,我
41、们现在的课堂已不能象以前那样传统的一味的传授学问,我们要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问的乐园。因此,本节课,我将本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探究问题-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的规律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探讨方法、模拟购物活动、沟通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把学问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由电脑演示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导入新课,使他们开心地进入购物情境
42、,进入角色。 其次层:模拟表演,实践体验。(约20分钟) 教师选定一局部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置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相互检查对方在进展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第三层:活动汇报,体验沟通(约10分钟)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现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奇妙之处和购置物品的阅历方法。同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省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终评比最正确消费者。 第四层:联系生活,渗透思
43、想教育。(约5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详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泼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头,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情境:放一段喧闹喜庆的音乐:今日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小小商店”顺当开张了。(出示课题)熊猫经理特殊欢送小朋友去“小小商店”逛一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小朋友,从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鼓舞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让学生沟通物品名称和它们各
44、自的价钱重点是说清晰画面上每一种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我准时作以小结,大家说得特别好!那么,你们自己有零用钱吗?父妈给你的零用钱,你平常怎样使用的?分组沟通如何使用零用钱。然后小组汇报沟通。教师因势利导,对使用比拟合理的学生赐予确定表扬,对花费不恰当的学生赐予订正引导。 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商店”这一情境,通过生动好玩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欢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头就变得生动好玩,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其次个环节: 2、模拟表演,实践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育实践力量”。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详细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1)进入角色,若干名售货员进场。 (2)分发购物登记卡、现金记帐卡。让学生把所购置的“商品”的名称其金额、购置理由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