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学设计(8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8篇)教学重点 篇一 1、探究诗人回归园田的缘由。 2、赏析陶渊明营造出的闲适、恬淡、安静、自然的意境。 作业。 篇二 1、背诵全诗。 2、以“心灵的呼唤”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教学过程 篇三 一、导入 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因此人生的境地也就不同 东晋有位闻名的文学家也曾经做过重要的人生选择,他选择的是舍弃官场回归田园,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归园田居(其一),学习他的舍与得。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自读释疑,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结合课下解释,疏通诗
2、意。 2、理清思路: (1)为何而归? (2)归向何处? (3)归去如何? 四、品读诗文,赏析探究。 (一)诵读、思索:为何而归? 由于喜爱田园,厌恶官场。 误落:从一个“误”字中,你能读出什么情感?沉痛、懊悔。尘网比方官场,官场是许多人追赶的对象,但诗人却为什么将之比方成网?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对官场的厌恶。而且诗人被网住了多少年?三十年,尽管有夸张,但可以感觉到诗人极端的厌恶,不自由的情感。你能否读出这种感觉?应当重读哪些词?(再读,齐读) 羁鸟、池鱼:羁是什么意思?笼中鸟、池中鱼。这实际上也是诗人的一种自比。鸟和鱼原来应当是自由拘束的,但现在却成了“笼中鸟,池中鱼”,所以他们特殊渴望自
3、由,所以应当重读?恋,思。(诵读,齐读) 诵读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同学们首先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 追问:诗人既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为何要出来做官? 看大屏幕,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社会背景。学习诗歌,也要学会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往往是解读诗文的有效突破口! 3、他归园田居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获得共性的自由,为了保持人格的独立,为了保持品行的高洁! 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而不断尝试、不断绝望、终至无望的”十三年。这十三年,是抱负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行及的十三年。 这十三年,也是他的自由和共性被束缚,人格被压抑的十三年。 最终,405年的一天
4、,他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潇洒回归田园。 (二)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齐读)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手法,清爽质朴。 概括追问:特别一般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舒适、幽雅,空旷而简陋,一片安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模糊,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四周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究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拘束
5、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漂亮!这里衬托出了心满足足的欣慰心情,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严厉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安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获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美丽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气,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亮的对比。这里诗人用歌颂
6、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说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安静、和谐的心境。 (三)归去如何?(齐读)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留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品行上的高洁和正直。 最终两句收束全文,诗人好像在答复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久在樊笼”的原因,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非常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头的新生
7、活的欣喜。 教学目标 篇四 学问与力量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解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观赏(能品尝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会背诵(把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 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根底上,完成默写) 教学重点:会朗读 会理解 教学的难点:会观赏
8、,品尝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沟通: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保藏和观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华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保藏这件特别的古董,用我们的才智来观赏这件珍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设你们认为有信念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教师自信满满地跟着教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观赏、会背诵、会默写) 二、了解诗人 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
9、保藏古董的力量: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乱的年月,性格既刚正不阿,憧憬和平、安静、美妙的生活。进入官场,他熟悉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静、美妙的生活的憧憬。今日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妙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学问 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力量(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 (1)提出听读要求: 听清教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殊留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听清
10、教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仔细倾听教师范读全诗。 问:“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留意它们的读音?”(学生答复)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留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 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展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教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爱、闲适的意境。) 2、考学生的自学力量和理解力量(完成会理解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借助解释与工具书自学全诗,看谁在自学后,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的理解最透彻。 (1)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说说对
11、诗中局部字词的理解。 (2)学生谈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学生说说各句的大意,教师依据学生的谈话内容板书)。 3、考学生的观赏的力量(完成会观赏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观赏全诗。 (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爱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 (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欢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 (4)此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了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归田园居其一的内容,以此引导学生
12、精确归纳出本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归隐农村的骄傲之情。) (5)通过朗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平淡自然的风格。) (6)学生进展质疑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进展阐述与沟通。 4、考学生的背诵力量。(完成会背诵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说说背诵本诗的方法(让学生相互沟通好的背诵方法。) (2)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背诵方法进展自由诵读。 (3)同桌之间进展接力式背诵。 (4)教师随便抽查背诵状况。 (5)教师用问答方式考察学生对诗歌背诵的状况。 5、考学生的默写力量。(完成会默写的的学习目标) (1)学生在四分钟内默写全诗。 (2)学生相互检查默写状况。 三、总结。
13、 1、围绕四个会的目标进展小结,鼓舞学生日后连续运用目标学法多读各位名人的诗歌,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2、鼓舞学生要多读才能真正把这些无价之宝的古董据并最终将他们据为己有。 四、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会朗读、会理解、会观赏、会背诵 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 喜爱田园生活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辛苦而执著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乐此不彼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喜爱劳作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培育学生运用朴实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力量。 3、培育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 2、把
14、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学会辩证对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对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四、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展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争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尝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五、教具预备 多媒体、录音机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语:期中考作文以“学会放弃
15、”为话题,通过这次作文,我们懂得,取与舍贯穿于人的一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弃,又不断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地也就不同。东晋闻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地与官场彻底决裂,选择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 (二)简介陶渊明,并解题 归园田居是一组诗,共五首,歌咏田园生活之乐。写于辞官归隐的次年。此诗为第一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轻松喜悦之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三)诵读
16、课文 (1)范读正音并提示五言诗朗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 (2)指名学生朗读,并加以评价。 (3)听录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 (4)全班分成两组进展朗读竞赛。 (5)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解释疏通文意。 (四)、争论鉴赏 1、提问:诗中哪些诗句直接表现了的思想感情?(找出诗眼或关键语句并分析)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尘网羁鸟池鱼 厌恶官场生活(樊笼里) 憧憬田园生活(返自然) 爱丘山恋旧林思故渊归园田 2、提问:哪些诗句描写乡村田园生活?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等诗句。 3、提问: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景有什么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歌情景交融
17、的意境。(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绽开争论) 农田草屋 榆柳桃李简朴幽雅 见 远人村安详闲适 墟里烟(动静结合) 狗吠深巷安静和平闻 鸡鸣桑树(以动衬静) 无尘杂闲适拘束感 有余闲 总之,这些诗句,捕获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美丽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气,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亮的对比。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说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安静、和谐的心境。 4、小活动:假设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筹划或导游,依据本诗你准备怎样向客人推介“乐陶陶农家游”这项效劳? (五)探究:如何对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要
18、依据整首诗,联系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1、从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无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舒适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 2、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抱负则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要去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当兼济天下、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 3、成因分析:陶渊明的思想儒道兼有。儒家积极入世、大济苍生,曾为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而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使他在“误落尘网”13年之后,“悟几往之
19、不谏,改心为形役”为“形为心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率性自然。 (六)全班同学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七)作业 1、课外探究:陶渊明一生屡次辞官做官,莫非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白的吗? 提示: (1)冲突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理想。 ()彻底悔悟。 ()或许是一种托词。 2、比拟阅读归园田居和短歌行 提示: (1)进取与隐退的对立。 (2)文学有着宽阔的胸怀,只要是美的,都有价值。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尘网羁鸟池鱼 厌恶官场生活(樊笼里) 憧憬田园生活(返自然) 爱丘山恋旧林思故渊归园田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2
20、、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充分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重点:揣摩品尝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 1、熟读诗歌,了解、写作背景 2、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 学问储藏:小组沟通:介绍、写作背景(个人展现或小组沟通解决,4分钟) 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两首诗歌,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展现朗读-其他同学订正读音-全班齐读课文(5分钟) 2、初步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
21、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小组内沟通)(8分钟) 活动二:赏析诗句 1、赏析诗歌归园田居: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沟通学生个人展现其他小组补充点评)(15分钟) ) 补充:归园田居:全诗对官场生活的剧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妙动人,新生活的开心,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活动三:拓展: 同学们,你是怎样对待陶渊明“归隐”的呢?假如他生活在现代社会还会归隐吗 (小组内沟通学生个人展现)(8分钟) 作业:背诵两首诗歌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熟知及其影响。 2、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根本方法
22、和要领。 力量目标 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会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力量。 情感目标 1、提高文学作品的观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2、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积极安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逐步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力量。 教学难点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手段 自制多媒体课件、播放诵读录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会意境总结规律扩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介绍新知 1、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之称的东晋最出色的诗人是陶渊明。 2、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
23、辞等诗文描写了田园生活。 3、陶渊明的诗歌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他的诗歌语言像雨后麦苗一般清爽。风格像田野间的春风一样真实、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能说一说陶诗的影响吗? 4、明确: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地。从今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进展,到唐代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行胜数了。朱自清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好像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分析诗歌,明确主旨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仿照诵读,熟识作品,了解诗歌内容。
24、3、列构造图 摒弃世俗 宠爱自然 村居生活 田园美景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4、归纳主旨 学生归纳:赞美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回归后的舒服喜悦,透露出其对官场污浊生活的憎恶、摒弃。 三、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观赏诗歌意境。 1、教师点拨: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借助哪些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 2、学生选出描绘景物的诗句。 3、教师点拨: 这些乡村平寻常常的事物,到诗人笔下却组成了一幅美丽、清爽喜人的图画,像世外桃源一样。诗人怎样点石成金,化平凡为奇妙的呢?我们来品尝写景诗句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出示鉴赏提示) 4、学生争论诗句“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分析景语,体会情思,教师点拨。 5、师生总结本诗情景交融的意境。 6、教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特别重视意境的制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制造意境的根本要求。读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 四、拓展练习,稳固鉴赏方法 1、鉴赏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诗歌的情思意境。 (课件展现诗文) 2、学生各抒己见,留意认真分析、研读品尝、体会意境。 3、学生争论、回忆所学过的古典诗歌,进一步品尝诗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