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快乐,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奇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要忽视了学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教学提示,更不要无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学习目标: 学问目标:学会10个生字,熟悉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存,理解“凹凸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力量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
2、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教学难点: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预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熟悉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提醒课题: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沟通预习状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响亮、喉咙、坎坷、昼夜、奋斗、
3、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遇到、道路、读书、精神 2.理解词语: 响亮: 奋斗:为了到达肯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坎坷不平:凹凸不平的样子。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凹凸不平。 勇往直前:英勇地始终向前进。 昼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其次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教
4、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争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其次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表达出来? 你能够赞扬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诗歌写的好,喜爱
5、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很喜爱这首诗歌?(最终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爱唱歌的小河这首诗?你们现在知道了吗?(学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才智源于勤奋 宏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
6、,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把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将今日来上公开课的事情根据开头、经过和结果登记来,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写成一篇日记。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培育学生学会观看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看、善思索、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培育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所见所闻。 三、课前预备 教师日记本、关于日记的儿歌、“记录我的一天”表格(教案后附表和日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我自己一本日记本),小朋友,想不想听听这里的文章?趣味童言 早餐的故事 2、说说听后感受 3、出示
7、儿歌日记 日记并不难,生活是源泉。 一天中的见与闻,自然界中的风与雨 大大小小事,喜怒哀乐每天记, 我手写我心,常写手必顺。 日记莫偷懒,勤写每天练。 4、师:日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是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日记本中,坚持下去,你会变成一个细心的人,间或翻看日记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会使自己的习作变得有声有色。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日记。 二、慧眼找茬 1、出示:习作6和习作7,学生比照思索: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学生思索后答复) 教师归纳总结: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状况,然后再写正文。 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来,全班来读一读。 (2)指
8、导生分别在作文纸上和条纹纸上写一写。 指导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美丽美观,一般开头空2格,每写一个内容空一格。 2、读文品趣味 (1)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殊好玩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就好玩? (2)小组里沟通。 (3)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就好玩? 从“我”抓鱼的动作描写、小鱼的机智、捉鱼的心情引导学生答复 抓住:逼进、舀进、抓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挺身、滑到、水溅了我一头一脸、哭笑不得等词进展体会 板书设计: 真实 明白 通顺 三、迁移运用 1、拿出“记录我的一天”表。 2、提炼题材:看表格回忆生活场景,确定你觉得特殊好玩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 3、将事情
9、的过程具体写出 4、给你的日记加一个开头,不要太简单。 5、针对这件事谈谈感受,说说想法。既是给文章加个结尾。 6、学生练写。 四、指导自己修改: 依据提示自己修改: 1、第一遍:疏通句子,改错字 2、其次遍:添加应用好词。 3、第三遍:修饰句子,如添加比方句等。 4、第四遍:自读全文,整体修改。 5、第五遍:同位互读,找出2-3条有点,指出缺乏之处,再次修改。 附: 记录我的一天 序号 时间 事情 过程(简洁地记录事情的过程) 日记: 趣 味 童 言 贝贝今年5岁,是个特别淘气得男孩,以下全是他说出的话: “喂,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少点行吗?先让我尝尝吧!” “妈妈,你看月亮跟着我走。”
10、“妈妈,你看我多厉害,我到哪儿风就到哪儿,还不刮我。” “在家好无聊,都快把我闷死了,我们下去玩吧!” “不要给我犟嘴,犟嘴无能。” “爷爷,给我买个面包把,没带钱不要紧,反正都是熟人!” 听了这些话,有什么感觉? 早 餐 的 故 事 昨日早餐 贝贝:妈妈,我不想吃鸡蛋. 妈妈:不行,鸡蛋很有养分,吃了鸡蛋数学能学好. 爸爸:对啊,肯定要吃鸡蛋的. 妈妈:我问你:1+1=? 贝贝:(淘气的说)不知道啊?要不等于3 爸爸:你看,都是由于没吃鸡蛋的缘由,不会了吧! (贝贝无意识地拿起了鸡蛋) 贝贝:我哪不会,等于2吗. 妈妈:你看,鸡蛋都厉害,只拿到手就答复对了.抓紧吃吧! 贝贝一愣,看了看手里.
11、随即笑了.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熟悉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存,理解“凹凸不平、坎坷、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 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 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书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唱歌的小河,体会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读书笔记。 教学预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 名好读书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案# 导语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教师
12、和好朋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指名学生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于它让我们获得学问,受到启迪。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读书后的感受。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 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学生领读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 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 出示句子练读。 5、 分组齐读课文,留意将课文读流利。 6、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 课堂练习 1、 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 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提示写字姿态和占格、运笔要领。 其次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
13、觉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捷克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发觉的问题。 二、 品读课文 (一) 品读唱歌的小河 1、自由选择喜爱的局部多读几遍,思索相关的问题;同桌沟通。 第一节为什么此事歌声会更加响亮? 其次节为什么小河喜爱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放开喉咙唱歌? 第三节为什么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2、反应学生自学状况,通过引导学生想像小河会想些什么、会唱些什么;理解“坎坷”等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3、 尝试背诵唱歌的小河 (二) “我”为什么喜爱唱歌的小河这首诗?抓住“昼夜不息”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懂得读好书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
14、 “我”为什么感谢丁伯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索,明确一是丁伯伯送我这么好的书,二是读书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读书。 三、 结语 1、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作为你的读书格言。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从书中获得财宝。得靠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和书交朋友。 四、 拓展 借鉴本文的写法,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日记一则 勇往直前 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会认5个字,留意多音字“见”。 力量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
15、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日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漂亮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熟悉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诞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状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
16、,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相互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竞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
17、实,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绽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裕、宽阔和漂亮,激发学生喜爱生活、喜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 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悟意 ,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宽阔深邃使人憧憬,高山以其雄伟宏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漂亮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日,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日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
18、就是今日的呼和浩特市四周的广阔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非常憧憬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参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1.请学生借助解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 正确读出以下字词的读音 敕勒(ch l) 穹庐(qing) 见牛羊(xin) 天似(s) 笼盖(lng) 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
19、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 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宽阔富裕,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 宽阔无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观察了很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密,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头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非常宏伟。 3.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方许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试想象自己此时若站在草原之上会有什么感受
20、,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来理解表现出来。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方,特别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喜爱,对草原的赞美。 4.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透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你看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假如你是一位牧民,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示意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气感、喜悦感、悠闲拘束感。 抬头仰视,湛蓝的天空辽远深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的海洋 清风吹过, 海面涌过层层波涛,波涛起
21、伏间,显出了正在高兴地吃草的牛羊。 我作为牧民想说:“漂亮的草原,漂亮的家乡,我深深的喜爱您。”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鼓励学生背诵。(要读出草原的宽阔苍茫,和草原人的喜悦,喜爱之情。) 五、探究沟通: 这首北朝民歌的在对景物的描写及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呢? 动静结合表达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宽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详细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地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
22、过,草浪动乱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出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处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布满勃勃生气,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终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观赏。 这首民歌的语言直白如画,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用民族特色的“穹庐”设喻,描写天空的辽远苍茫,朴实新颖。它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内蒙古独特的壮美风光,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喜爱。 六、拓展沟通。 请学生就自己平常积存的描写赞美草原的诗歌、歌曲进展沟通。 七、布置作业 赏析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例如:句中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密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特别。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2023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