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讲座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讲座ppt课件.pptx(20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何谓儿童?儿童期指哪一时期?(一)概念界定1、儿童与儿童期 儿童的界定儿童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段时间里的个体就是儿童。儿童期的界定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期。2、成 熟何谓“成熟”?一般指个人身心发育的完成。心身成熟意味着儿童期的结束,成年期的开始或继续向成年期过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3、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意
2、志性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伴随注意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象(基础)(动力)(基础和动力的集中表现)(结果)(前提)(2)心理的实质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1)反映的形式:观念的(2)反映的内容:主观色彩(3)反映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综上,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
3、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人脑为心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而客观现实和人类必要的实践活动则制约着心理的丰富程度和完善程度,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4.发展心理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4、范围内。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理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动物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并加以对照,以勾画出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大致轮廓。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5.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
5、研究儿童(017、18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在发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二、研究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
6、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新生儿 34个月 45个月 9个月伸手够物动作的发展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提出模仿在
7、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例 如: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但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小虎,不满9周岁,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1岁半起就非常喜欢识汉字、认图形,从1数到100时才23个月。3岁时,自己就会读小人书了。幼儿园小班没呆多久就去了大班。在大班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就随同班的孩子一起进了小学,当时只有5周岁。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孩子特聪明,学习成绩也好,已经跳过两次级了。最近,班主任老师还建议让他提前去读中学。案例分析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8、;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童。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上。小虎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感。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在众多的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就目前而言,普遍得到关心的环境因素通常涉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影响因素、寄宿制对
9、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化社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一)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1、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
10、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高尔顿:英国名人家谱分析“322/977”VS“1/977”n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遗传的天才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
11、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2、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个健全的婴儿”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二)共同决定论(折衷主义的发展观)观点: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代表人物:“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12、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斯腾 发展=遗传*环境鲁克森伯格 发展=遗传+环境成熟势力说 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成熟势力说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
13、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三)相互作用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皮亚杰的基本观点: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3、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4、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应着力做的两件事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论者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
14、是一步步往前推移而非突然的改变,可以用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来说明发展的变化。阶段论者认为:发展是一连串的突变,每一次突变后,儿童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这些层次可用阶段性发展曲线来表示。阶 段 性?连 续 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婴儿期(1岁3岁)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童年中期(6、7岁11、12岁)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发展的“机能理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有机体的内部,儿童生下来后,就积极探索周围的世
15、界,主动与别人交往。他们对儿童的认识是积极乐观的。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二)发展的“机械理论”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环境,环境塑造人的行为,儿童是被动的,对儿童的认识持消极的态度。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尊重儿童,将其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思考:你对“三岁看大”的理解?(即早期的行为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吗?)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结论: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而定。五、不同
16、情境中行为的一致性争论l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l极端环境论者认为情境决定行为;而强调生物学因素和儿童内部特征的人则期待儿童行为表现的稳定性与一致性。l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印刻(imprinting)”。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 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
17、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 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过去与现在西方的儿童观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有史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显露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旧约全书中的观点是,儿童是被剥夺权利的、邪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原罪。这些天生的罪人
18、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恶。新约全书中则提到,儿童天生是无罪的,是善良的,只要环境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长大就是好人。早期的儿童观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儿童最早出现在绘画艺术中,大约在12世纪,那时画中的儿童不如说是“缩小了的成人”。一直到17世纪以后,一种全新的儿童概念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甜蜜、纯洁、逗人喜爱的天性,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了解和抚爱了。从此以后,养育健康而又有成就的孩子就成为父母最关心的事情。现代儿童观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儿童期不
19、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科学研究的先驱:达尔文、洛克、卢梭 洛 克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卢 梭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
20、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卢 梭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成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应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盛行,对了解儿童心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达尔文 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达尔文-进化论的
21、影响达尔文不仅从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他认为,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是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书中,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
22、理发展中的作用。普莱尔也因此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早期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复演说”问卷法 青少年心理学(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自然成熟理论:格塞尔(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斯坦福比奈量表:找到儿童心理和行为正常发展的模式,并用它确定儿童的发展是否正常。(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观点: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童年期经验的重要作用;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早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华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观点:强调行为,反对以内部过程(如意识、心理状态、欲求、意志等)为研究对象;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
23、塑造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偏爱实验室研究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1962)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二是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
24、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专门的研究设计: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跨文化研究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横向研究的优点:(1)时间短、取样大,省时省力;(2)大规模样组的数据比较有代表性;(3)不易受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横向研究的不足: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例:美国的特曼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超常儿童
25、进行追踪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仍未间断,积累了这些被试从童年(当时平均11岁)、少年、青年到成年和老年的毕生发展资料。纵向研究的优点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纵向研究的缺点纵向研究体现出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三、跨文化研究(一)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
26、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二)为何进行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格雷厄姆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
27、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三)实例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会的宁静淡泊所致。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
28、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
29、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总之,跨文化研究将会使心理学家形成更完善的理论,更好地概括规律,更好地确定哪些发展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哪些发展模式只是特定文化因素的产物。思考题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哪些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各有哪些优缺点?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学习内容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u思考:决定人与人之间既相似又相异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30、从细胞水平上来说,遗传物质就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从分子水平上来说,是指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一、染色体、DNA和基因1、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DNA:脱氧核糖核酸。2、基因: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是DNA的一个节段。遗传疾病 先天愚型(downs)性染色体异常 苯丙酮尿症(PKU)苯丙酮尿症临床表现:皮肤颜色较淡,毛发在新生儿阶段正常,次后逐渐从黑色转为黄色。在2岁之内可以看到神经及精神症状:肌张力高,躯体常常前后摆动,姿态有点蹒跚。智力方面,在新生儿阶段,不容易发现有什么明显的差异,次后就逐渐落后,85%患者智力只在白痴的水平,极少数(
31、1%)能达到正常水平。干预措施:及早进行饮食干预。喂养一种代乳品,限制进食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直到童年中期,此时大脑发育已达顶峰,就不会被积累起来的苯丙氨酸伤害了。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使之成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是最先得到证明的由常染色体的异常
32、引起人类智力低下的例子,它主要源于第21号常染色体没有分离,使子代的第21对染色体上出现三条染色体,故又称为21三体症。临床表现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间距较正常人更大,塌鼻梁,口小舌大,常伸舌流口水,几乎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患者的性格则较为平和与开朗。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途径来加以克服。唐氏综合症孕妇如在怀孕的1620周进行羊膜穿刺术,通过对脱落在羊水中胚胎细胞染色体的检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胎儿是否患有该症,此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流产是可行的。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一、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种期(从受精到两星期)胚胎期(第三周第八周)胎儿期(第九周至出生)胚胎期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是发展
33、最快的时期,胚胎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相比之下,妊娠的头三个月是关键性的。环境中的致畸因子在胚胎期和胎儿期的初期作用最大。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表现:身高和体重的发展;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一、身体的发展(一)身高和体重的发展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发育时期,儿童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两个高峰期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粗略计算公式:身高(cm)=实龄*5+80(2岁后)体重(kg)=实龄*2+8(1岁后
34、)身高年增长值两个发育高峰期(二)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1、身体各系统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在第一个10年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发育速度,10岁左右发展达到最高峰,在第二个10年期间逐渐退缩。生殖系统:在童年期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在全身第二次发育开始以后才迅速发展。四种成长系统发展的不同模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淋巴系统生殖系统2、身体正常发展遵循的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头部颈部躯干下肢 2、身体正常发展遵循的原则近远原则(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人类心理发展遗传效
35、应的体现离不开大脑和神经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重量的发展脑结构的复杂化脑电波的变化1、脑重量的增加成人体重60Kg 脑重量1600g新生儿3Kg 脑重量390g 相当25%成人6个月 相当50%成人脑重量1岁 相当60%成人脑重量2.5-3岁 相当75%成人脑重量6-7岁 相当90%成人脑重量12岁 达成人的均数(1400左右)20岁 停止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在于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新生儿的大脑皮层表面
36、较光滑,沟回很浅,构造十分简单,以后神经细胞突触数量和长度增加、分支增多,神经纤维开始以不同的方向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皮层各层,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丰富,这都导致大脑重量的迅速增加。出生、1、3、6月时的神经纤维发育情况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13岁左右脑电波基本达到成人水平。枕叶9岁基本成熟,颞叶11岁基本成熟,全皮质到13岁才基本成熟。可见,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即:枕叶颞叶顶叶额叶。4-20岁期间儿童脑发展的两个显著加速期:5-6岁左右;13-14岁左右。4、脑的反射活动(1)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37、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强直的颈反射。原始反射的意义(2)条件反射儿童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尚有争论:苏联的研究认为,儿童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哺乳姿势条件反射,大约出现在出生后10天至2周;西方现在的研究认为,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就能形成一些较复杂的人工条件反射。(3)抑制性反射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儿童抑制性反射产生的时间比兴奋性反射迟。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的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的关系,心理的发展离不
38、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完成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二、动作发展的阶段(一)头部眼肌发展:出生后12小时,已出现眼睛注视移动中的成串东西的“眼球震动”运动;第3到第4周间,已有眼睛逐物的运动。眼睛水平方向的运动发生在第3个月,而垂直方向的运动则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眼睛圆周式的“环球运动”出现在第
39、6周。微笑:由某些触觉刺激引起的微笑于出生后一星期即可看到,对人的微笑作出反应的社会性微笑第3、4个月才有。头的运动:满月的婴儿俯卧时能将头部举成水平位置。发展的顺序是俯卧时能抬头坐着时能竖直仰卧时能抬头。(二)躯干部翻身:由侧卧转为仰卧,由仰卧转为侧卧,再是自由翻转。坐:控制躯干部自动坐起,开始时身体前倾,双臂外伸,两腿弯曲,脚掌相向,以增加身体上半身的平衡。(三)手臂和手手臂和手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大意义:儿童逐步学会了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抓握发展的顺序:整个手臂拇指四个手指和拇指。儿童在抓握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触觉的协调运动。发展顺
40、序:两只手在眼的合作下玩弄一个物体同时玩弄两个物体用种种不同的方式玩弄各种物体。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本能的抓握眼手协调: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用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手的动作逐渐灵活,成为认识活动的器官(四)腿和脚爬行站立走路(五)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的动作。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扩大儿童认识事物的范围;为儿童空间知觉的形成创造条件;为游戏者有目的的活动准备条件;促进儿童独立意识的发展男女儿童动作发展的差异三、动作发展的训练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生理成熟、环境影响、
41、动作训练。成熟有早有迟,但发展的正常范围是很广的。开始学习训练在成熟早期效果最好,中期次之,晚期较差。思考与练习1、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3、简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4、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阶段?5、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长期以来,婴幼儿感知觉研究领域一直被“婴儿无能”的思想盘踞着。随着早期教育研究热潮的掀起,加之研究手段的计算机化,人们已经发现,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出现了明显的生物电反
42、应。并且,婴儿也已经拥有相当惊人的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出生的前两年,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何谓感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当信息与感觉器官-眼睛、耳朵、舌头、鼻孔和皮肤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感觉的重要性第一、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第二、感觉保证了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实验第三、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的价值感觉剥夺实验 图1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二、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43、1、反射行为(感觉到刺激)2、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区分不同的刺激)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区分不同的刺激)4、视觉偏爱(婴儿对形状和颜色的辨别和偏爱)5、设备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原始反射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1、反射行为二、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视觉偏爱实验 实验假设:婴儿看相同的两个物体所花相同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的时间不同,由此来分析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研究对象:1-15周的婴儿研究过程:研究者给被试呈现几种复杂程度不同模式图。研究结果:婴儿对复杂程度越高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越
44、长。研究结论:儿童天生偏爱观察复杂的模式。(一)视觉集中 1、在胎儿4、5个月时已经有视觉反应能力。2、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但还不成熟,但是新手儿运用他们有限的视觉能力对环境进行探索。学前儿 二、视觉的发展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二)新生儿对光有察觉 新生儿出生后能立即对光有所察觉,还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只是敏感度低于成人。在头两个月里婴儿对光的明度的明感性发展很快,新生儿能觉察移动的灯光。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三)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细微细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问题思考:有人认为,小孩的视力要比成人好,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45、新生儿看到的东西比较模糊。婴儿出生的头半年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关键期,6个月-1岁左右婴儿视力已达到成人的水平。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四)颜色视觉 新生儿是看不见彩色的,在他们眼中,世界被感知为黑、白、灰的世界。在婴儿阶段对颜色辨别的能力发展很快,从3、4个月起,婴儿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4-8个月喜欢暖颜色,不喜欢冷色,喜欢明亮色,不喜欢暗淡色。到了幼儿阶段,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能力在继续发展,此时,幼儿对颜色的辨别往往与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丁祖荫的研究:在掌握颜色的过程中幼儿先会配对,再会指认,再会到笼统命名,进而到会精确命名。所以,幼儿能否正确辨认颜色,主要在于是否掌握了颜色的名称。儿
46、童的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也有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的颜色辨别能力比男孩强。颜色的差别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提高。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通过近似色的对比指导幼儿辨色;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做精确的辨认。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三、听觉的发展(一)听觉的产生胎儿听觉感受器官在6-7个月时已经基本成熟。儿童出生后,听觉系统已经起作用,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不同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的声音有不同的反映。(连续的、有节奏的,新生儿对有节奏的声音比较敏感)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二)听觉偏好新生儿已经出现听觉上的偏好,最喜欢听母亲的声音。母语胜过外语贝多芬
47、音乐胜过摇滚乐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6个月婴儿能敏感的识别母亲的声音婴儿的视听协调发展幼儿对语言的听觉能继续发展,到6-7岁能毫无困难的辨明本族语言的各种声音,幼儿对不同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学前儿 童感觉的发展-味觉 四、嗅觉和味觉(一)味觉 新生儿生来就对不同的味觉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从4个月开始已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时味觉已发育的相当完好了,并在其防御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48、嗅觉(二)嗅觉 1、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并产生各种反应。2、出生一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3、新生儿对不同的气味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表示满意,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五、肤觉 胎儿在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胎儿在4-5个月时已建立了触觉反应。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触觉是新生儿高度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之一。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婴儿的唇、手掌、脚掌、前额、眼皮都非常敏感。触觉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49、(一)口腔触觉 婴儿早期已经有了口腔触觉的探索活动,口腔触觉有了辨别力。而且能够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二)手的触觉 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大约5个月左右,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手的触觉探索,以抓住东西为标志。出现眼手协调动作,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7个月左右,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活动。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三)温度觉新生儿的温度觉比较迟钝由于婴幼儿缺乏对温度的认知,成人要对其加以保护。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四)痛觉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儿童的痛觉是
50、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都可以构成痛的情绪成分,它影响对痛感觉的耐受性。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p 研究表明,4、5岁儿童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6岁儿童开始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7、8岁儿童既能看到整体又能看到部分,但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出现了“逻辑上的慢动作”。8、9岁的儿童一眼就能看到部分和整体上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当客体同时具有色与形两维特征时,儿童是先感知色还是先感知形,还是同时感知色与形?苏联柳布林斯卡娅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色与形的感知或抽象并不随年龄而变化,而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