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221517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规性分析规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2.实证主义分析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3.4.5.6.7.8.9.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集聚因子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

2、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围经济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生产链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10.组织链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11.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12.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影响

3、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13.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14.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16.地域根植性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

4、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 20 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

5、法的变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围和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

6、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

7、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就不同运输方式而言,站场成本一般是固定的。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的情形经常存在,在中转站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转站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由于运费是产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为追求低成本优势,那些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传统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重型

8、机械制造工业等大多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的便捷程度还要考虑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时间价值指向)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高

9、速公路交叉点、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围区域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20.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首先,考虑运费指向理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

10、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其次,考虑劳动费指向论。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

11、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费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最后,考虑集聚指向论。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

12、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21.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一)消费市场状况 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部零售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位

13、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三)零售业间的竞争 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联合与集聚趋势。(四)地价的作用 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22.试述企业空间扩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试述企业空间扩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应该遵循社会律,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企业空间扩(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

14、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在企业空间扩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等级扩散 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企业空间扩(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企业等级扩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2)

15、作为一个组织行为,企业空间扩又受制于组织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的通道扩假想。所谓通道扩,指公司空间扩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23.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区位:经济中心区。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 1979 1

16、985 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2)集中于边界地区区位:边界地区。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 90%以上。(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

17、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24.试述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试述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区域是由城市地域与农村地域所组成的,从而形成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即城乡结构。在区域中,农村地域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城乡问题,逐渐消除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使之日益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关系考察,农村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决条件

18、的。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在条件),一般都会趋向在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发展,因此,农村地区中的小城镇就成为非农产业集中布局的场所。非农产业在小城镇的集聚,就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相应地,小城镇也成为农村地区财富的聚集地。这样,小城镇因为有新的发展力量的加入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使其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进而就会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于是,就产生了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25.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

19、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第一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部的生产围,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围经济。第二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更容易建立互信,降低交易的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本地市场成长,潜在需求的增加,也

20、会促使分工深化,并使企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类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的集聚,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创新所产生的财富示效应,也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的行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产业集群,借助于空间上近邻的关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形成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传播的环境,使得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得以传播。第四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根据产业

21、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同时,金融、管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条件较好,企业的退出也比较方便。所以,产业集群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有利于 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的企业进入到该产业部就构成了较高的壁垒,从而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6.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从空间组织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自然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

22、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首先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必然引起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于是,在区域,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结构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其次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空间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部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当然,如果产业集群出现衰退与消亡,那么相应地,该企业的计划空间分布格局也会随之减弱或者消亡,区域经济发展将受到打击,部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也将因之而缓解。第三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

23、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中心转换,整体发展发生多方面的影响。第四第四,对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工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发展中区域在启动工业化进程时往往遇到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本地市场小等障碍,缺乏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宜环境。如果产业集群在这类区域中形成,就会产生一种“中心”吸引作用,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在集群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从而启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增强工业化的趋势。27.试述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试述波特

24、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 波特 1990 年出版了 国家竞争优势 一书,创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此外,机遇和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也会产生作用。(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大的要素是国家的优势要素,成为竞争优势的一部分。(2)部需求条件从三方面影响竞争优势:一是需求了产品的性质与结构;打入国际市场之后,其占据的也是与国需求类似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方是不是能较

25、早和较清楚地把需求信息传达给厂商,需求方是不是很挑剔,从而促使厂商不断改进产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增长模式:大规模的部需求可以使厂商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部需求早于其它国家出现可以使厂商先生产出新产品,从而走在其它国家前面;部需求的快速增长可促使厂商采用新的技术;三是部需求的国际化途径:如果部的买方是跨国公司,就很容易把这个产品带入国际市场;部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助于部需求带入国际市场。(3)相关支持产业: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为出口部门提竞争优势通过其供给或服务的效率、及时性和成本影响出口部门的竞争力;相关支持产业改进和创新的速度也会影响到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当相关支持产业也

26、具有全球竞争性时,出口部门受益最大。(4)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手:企业位于全球竞争的最身上;企业的战略选择与企业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国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国的制度环境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对手。(5)机遇的作用:机遇是指外部的、突发性事件带的竞争优势。钻石结构合理有效的国家才能把握住机遇,乘机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6)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积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市场的管理等方面影响生产要素;政府通过自身的支出预算和购买行为影响国需求;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影响相关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与结构。28.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

27、化的在机制。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在机制。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在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生产网络可从管制、空间性和地域根植性等三方面来分析。(1)生产网络管制:从组织结构看,现代经济是由相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经济系统。在全球经济系统的管制中,跨国公司起着核心作用。跨国公司不仅管理自己的务,同时,依靠合作关系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2)生产网络空间: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距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

28、,“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3)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每个要素,如每个公司、每个经济功能单元,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络受到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总之,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生产网络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29.试述影响汽车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试述影响汽车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汽车生产设计的零部件多,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从总体上看,主要受一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会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汽

29、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的支持,而汽车市场又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即可从一个国家发展时间序列上找到论据,也可从同一时点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比较得到验证。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汽车市场的大小,而汽车市场的大小有赖于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降低汽车产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扩大汽车市场的两个根本途径。另外从汽车使用角度看,汽车市场的大小海域人、车、路中和系统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个人经济收入水平高、汽车驾驶技术好、汽车使用价值高、道路密度 大质量好、畅通,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就好。反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将受到市场狭小的影响。(2)区域综合工业水平汽车工业

30、要求所在区区域具备广泛的专业化协作条部门一样,汽车工业整个生产过程可以从技术上分为零部件制造、特定工业服务等若干相对独立的阶段。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和部条件为这种垂直非集中化提供了依据。汽车工业的效率与配套企业的效率有密切的关系。(3)区域科技与管理水平汽车工业受区域新汽车产品开发能力、企业管理体动力状况的影响十分明显。历史上,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使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产业布局等发生了很大变化。(4)关税等国家政策汽车工业不仅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而且还是一个密集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的即时条件相对较差,为此基本上都采用限制汽车进口、提高汽车进口

31、关税、为本国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手段来保护本国汽车工业所必须的国市场。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不断提高。但这些保护政策,也有一定弊端,尤其不利于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的提高。30.评析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评析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地理区位的消失和经济的非区域化。借助社会经济学的思想和概念,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区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背景,社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是区域性的,因而地理不会“死亡”。有很多学者认为,社会经济学的观点对于认识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通过社会经济学使用网络、路径依赖、网络的操纵与管理、接触和控制信息、创新、学习能力等动力机制来分析经济活动及其表现的差异,而这些动力机制都是区域性的,因此,区域是影响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