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必刷专题(江苏南京)(原卷板+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必刷专题(江苏南京)(原卷板+解析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必刷专题(江苏南京)(原卷板+解析版)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图图和你读到学校科技社团编辑的杂志,被其中一个版面吸引,认真研读起来。 探测暗物质18世纪末,开尔文指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暗体。1906年,庞加莱首次使用“暗物质”这一说法。之后天文学的各种观测数据和结果都表明暗物质存在于宇宙,但科学家至今未能“捕捉”到它。 寻找暗物质的路径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大型高能对撞机去对撞产生暗物质粒子,再进行探测。第二种是在极深地下实验室中用探测器寻找暗物质粒子。第三种是发射空间望远镜测量宇宙射线中的电子能谱。暗物质粒子湮灭
2、或衰变时会产生大量独特的高能宇宙射线,空间望远镜捕捉这种射线,测量其电子能谱,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探测暗物质的三种路径 【注】WIMP指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这种粒子是暗物质粒子重要的候选者。 中国暗物质“捕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1988年10月建成,通过加速粒子使其对撞,模拟宇宙早期环境,打出新粒子,将暗物质粒子“创造”出来。这种方法对对撞机的能量要求极高。2013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虽还无法证实是暗物质粒子,但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了这个发现。2010年,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建成,中国实验组采用探测器“熊猫”直接探测来自宇宙空间的暗物质粒子和原子核碰撞
3、所产生的信号。目前已发表了若干重要的暗物质探测结果,其最新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超越了国外同类研究。2015年发射升空的“悟空”号是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已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以期第一个发现暗物质。中国正后来居上,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中国力量。 (根据大国重器极简天文课等改编 1你和图图梳理中国暗物质探测成果。你根据杂志内容填空,完成表格。 中国暗物质“捕手” 探测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_ _ 发表了若干重要的暗物质探测结果,其最新成果
4、国际领先 “悟空”号探测卫星 _ _ 2图图问:“悟空号的探测属于图中哪种探测路径呢?”你给他作了解释。 3图图认为“悟空”这个名字既有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又有巧借孙悟空“火眼金睛”观测宇宙之妙。你受此启发,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取了一个名字,并告知图图自己取名的巧思。 你取的名字:_,取名的巧思:_ 【答案】1 发现一种新粒子,虽无法证实,但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该发现 “熊猫”探测器 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 采集高能宇宙射线,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 2属于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时会产生大量独特的高能宇宙射线,如伽马射线、正负电子、中微子等。空间
5、望远镜捕捉这种射线,测量其电子能谱,证明暗物质的存在。而“悟空”号是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所以属于间接探测。 3 林冲 “冲”寓意对撞冲击,又取林冲有勇有谋,是暗物质的“捕手”之意 【分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从“2013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虽还无法证实是暗物质粒子,但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了这个发现”“ 2010年,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建成,中国实验组采用探测器熊猫直接探测来自宇宙空间的暗物质粒子和原子核碰撞所产生的信号”“2015年发射升空的悟空号是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在轨运行的前530
6、天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已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进行提取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结合文段内容“第三种是发射空间望远镜测量宇宙射线中的电子能谱。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时会产生大量独特的高能宇宙射线,空间望远镜捕捉这种射线,测量其电子能谱,证明暗物质的存在”,再观察图表可知,暗物质粒子碰撞后会产生高能粒子,如伽马射线、正负电子、中微子等。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也是我国首个空间望远镜,能采集高能宇宙射线,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据此分析可知,属于第三种探测路径:间接探测。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仿照“悟空”号的探测器名字
7、的寓意,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取名字,我们可以选取名著中的人物姓名,名字字面意思包含“捕手”功能,人物技能符合“捕手”技能。例如“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具有“捕手”技能,同时“冲”字也能体现正负电子对撞冲击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黎峨道中 【清】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 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初嫁女, 花苗跳月便随郎。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注释】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仡佬(gl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花苗:苗族。 【材料二】 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
8、,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 (选自沈从文古人的文化,中华书局2013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苗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因为苗族服饰最美丽。苗族服饰所凝聚的,是历史的记
9、忆。苗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迁徙史。 古籍记载,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便被视为苗族的先祖。涿鹿大战,蚩尤兵败,战死冀州,九黎部落群龙无首,不得不向黄河以南迁徙。 不久,一个新的政权三苗国,建立在江淮河湖地区。然而,历史赋予这个民族的命运是悲惨的。当苗族的先民们总算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中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继续发展的机会,又相继遭到尧、舜、禹的长期征伐,三苗被迫迁徙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中。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苗族先民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他们大部分沿乌江西行,进入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即使是最悲伤的时刻,苗族先民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眷恋、热爱和对美的歌颂、追求,没有放弃为
10、昨天、为历史留下永恒的见证: 让我们摘下路边的野花 插在姑娘的头上 让我们割下树浆 染在阿嫂的衣上 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 画在阿妈的裙上 不要忘记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 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 在林林总总的苗族服饰中,有一种叫做“兰娟衣”的女装。其来历,有这样的传说,说兰娟是古代的一位苗族女首领,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袖子上用黄丝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袖子上绣上一根蓝线;渡过洞庭湖时,她在胸口处绣上一个湖泊状图案。以后,每渡一条河,每翻一座山,她都要在衣服上缝下记号。记号越来越多,竟然从领口一直缝到裤脚,密密麻麻,
11、陆离斑驳。后来,她的女儿要出嫁了,她按照所记的符号,重新用各种不同的彩线,精心绣制出一套特别精巧漂亮的女装,作为女儿的嫁衣。“兰娟衣”从此流传开来。 就这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同胞“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有一种风俗,就是老人去世后,必须要穿上绣有传统图案的寿服。 在苗族的观念里,人死后,只有穿上这种衣服,才能被祖先所承认,灵魂也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那是壮丽而神圣的“还乡”! (选自韦荣慧云想衣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有删改) 4请简要描绘诗人在黎峨道中看到的场景。 5结
12、合三则材料,谈谈苗族服饰有哪些特点。 6顺顺在博物馆看到一件绣有牡丹花的古代苗族衣裳。牡丹产于北方,西南并不生长。顺顺很奇怪。你阅读上述材料后,向顺顺谈了自己的理解。(请写出五点) 【答案】4示例:诗人在黎峨道中,见到仡佬、苗族青年男女穿着盛装,在月下尽情歌舞,为女子出嫁庆贺,在歌舞中相恋的场景。 5苗族服饰的特点有:颜色鲜艳,衣长齐膝,头饰样式丰富,图案记录了民族历史等。 6示例:苗族的祖先曾经在中原生活,后被迫迁往西南;苗族同胞不忘祖先,始终铭记自己的故土;他们有独特的生活智慧,用服饰上的牡丹等图案纪念祖先,记录历史;无论经历怎样的命运,他们都保持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美的追求;对于古老的生活传
13、统和文化习俗,他们懂得珍惜,重视传承。 【解析】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 此绝句宛如一幅色彩艳丽的风俗画。首二句把道中所见苗族的服饰鲜明地勾勒出来。大红大绿头巾缠裹额顶,用布缝成筒裙,刚到膝部。三、四句便进而描述苗族的爱情习尚。诗人重点刻画其“跳月”风俗。三月三为苗族的爱情节。小伙子与姑娘们,在这明丽清净的月夜里,自由选择对象,初嫁女“跳月便随郎”,无拘无束,热情开放,弥散着浪漫的氛围与朗爽的情调。 作答时注意抓住“在女子出嫁时,青年男女穿着盛装尽情歌舞庆贺”这一事件,结合诗句“青红颜色
14、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来描绘场景。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的诗句“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可得出答案要点:颜色鲜艳,衣长齐膝; 根据材料二“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可得出答案:头饰样式丰富; 根据材料三第6段“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同胞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
15、身上的史书”等语句概括出答案:服饰图案记录了民族历史。 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根据材料三第2段“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便被视为苗族的先祖。涿鹿大战,蚩尤兵败,战死冀州,九黎部落群龙无首,不得不向黄河以南迁徙”、第3段“当苗族的先民们总算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中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继续发展的机会,又相继遭到尧、舜、禹的长期征伐,三苗被迫迁徙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中。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苗族先民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他们大部分沿乌江西行,进入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可知:苗族的祖先曾经在中原生活,后被迫迁往西南; 根据第4段“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画在阿妈的裙上,不要忘记
16、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可概括得出答案:苗族同胞不忘祖先,始终铭记自己的故土; 根据材料三第5段“有这样的传说,说兰娟是古代的一位苗族女首领,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第6段“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同胞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第8段“在苗族的观念里,人死后,只有穿上这种衣服,才能被祖先所承认,灵魂也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可以概括出答案:他们有独特的生活智慧,用服饰上的牡丹等图案纪念祖先,记录历史; 根据材料三第4段“即使是最悲
17、伤的时刻,苗族先民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眷恋、热爱和对美的歌颂、追求,没有放弃为昨天、为历史留下永恒的见证”可概括答案:无论经历怎样的命运,他们都保持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美的追求; 根据材料三第7段“苗族有一种风俗,就是老人去世后,必须要穿上绣有传统图案的寿服”、第8段“在苗族的观念里,人死后,只有穿上这种衣服,才能被祖先所承认,灵魂也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可概括出答案:对于古老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习俗,他们懂得珍惜,重视传承。 【材料一】 曲水流觞原是古代上巳节的重要祭祀活动,到了汉朝演变成一种饮酒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找一条蜿蜒但并不湍急的河流,所有人沿河散坐,童子在上游放一杯美酒,酒杯顺水漂流,落在
18、谁的面前,谁就写一首诗,写不出就罚酒。 注觞,古代盛酒的器皿,用兽角等较轻的材质制成,体积小,下有支架,可在水面漂浮。 (根据网络材料改编) 【材料二】 上个世纪50年代,延安报这样报道延安冰上运动:“在延安,每年都有将近四个月的结冰期,这对于冰迷们来说,真是一个冬季冰上运动的好时期。” 1955年以后,滑冰运动逐渐成为延安广大青年喜爱的冬季体育运动。延安中学800多名学生,除了少数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其余都学会了滑冰。后来,冰上运动扩展到广大群众中。为此,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了延安市滑冰训练班,培养技术人员。 在1956年末召开的延安冰上选拔大会中,除男子速滑1500米、女子速滑1500米
19、和男子速滑5000米以外,其他项目均创造了新纪录。 (根据延安报延安地区志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三】 傍晚散步,翻看微信,刚好遇见马路上如何拍霓虹闪烁的小视频:先把镜头朝向自己的手掌,对焦,然后拍摄,很简单。为了验证效果,我专门跑到路口的天桥上,对着来往的车辆开拍,果然出现无数闪烁的光斑,配上汪峰那首光明发了抖音,然后去朋友圈嘚瑟自己新学的技能 会玩的人,有创意,有想法,有热爱生活、不断求新的精神。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人人都是小玩家;长大后,却慢慢失去了“玩”的能力。很多人怕玩物丧志,这是一种误解任何学习或工作在放松的状态下,反而会更高效更有灵感。 在“玩”这件事情上,我们应该以孩子为师。“
20、智者与孩童在一件事情上极为相似,他们都怀抱一份奥妙而深刻的纯真,很容易被平常生活的大小事取悦。” 会玩的人,明眸善睐于眼前的细小事物,通过各种方式增添生活中的快乐元素。当然,生活也会对他们报以偏爱。有时候,玩着玩着,人生就从困难模式变成了简单模式,这是玩的智慧。 (根据“中国经济网”材料改编) 【材料四】 (来源:知乎) 7有同学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配图可以删去,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8从初中课文中举一个例子,作为【材料三】画线句的论据。 智者与孩童在一件事情上极为相似,他们都怀抱一份奥妙而深刻的纯真,很容易被平常生活的大小事取悦。 9小帅读了以上四则材料,很有触动,想把它们结合
21、在一起,做一个主题演讲。请你帮他提炼一个演讲主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7示例一:都不能删去。【材料一】列了图片/图文并茂,使得内容介绍更为直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任意一点即可得分),不能删去;【材料二】配图能够直观地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了解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同时配图可以营造阅读氛围,让读者有现场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也不能删。 示例二:能删去。【材料一】的文字对“曲水流觞”的介绍已经很清晰了;【材料二】新闻报道内容简明,主要信息清楚,这里的图片只是丰富了形式,删去不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 8示例一: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解衣入睡,看到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示例二:醉翁亭记中
22、,欧阳修享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示例三:登勃朗峰中,作者上山欣赏到勃朗峰的奇景,下山经历惊险旅途,遇到怪异车夫,妙趣横生。 示例四:阿长与中“我”收到长妈妈买的“有画儿的三哼经”感到高兴,并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9示例:我觉得演讲主题是:从古至今,人类对活动的兴趣和从活动中收获知识技能的天性不变。【材料一】古人的活动注重的是文化礼仪;【材料二】老一辈人的活动更注重强身健体;【材料三】【材料四】当代人则更注重知识的习得和眼界的开阔,“玩”和“学”是不分开的。因此,我认为演讲主题可以是时代在变,生活内容在变,但人类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技能的天性不变。 【解析】7本题考查配图的作用。认为可以
23、删去或不可删去皆可。【材料一】,结合文字“游戏的内容是找一条蜿蜒但并不湍急的河流,所有人沿河散坐,童子在上游放一杯美酒,酒杯顺水漂流,落在谁的面前,谁就写一首诗,写不出就罚酒”可知,文字对“曲水流觞”的介绍很清晰,因此,配图的意义不大,可以删去;但是,图片的内容又是对文字的有效说明,使得对“曲水流觞”的介绍更为直观、生动形象,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更加通俗易懂,不可删去。【材料二】是一则新闻,结合第二段“1955年以后,滑冰运动逐渐成为延安广大青年喜爱的冬季体育运动”和第三段“在1956年末召开的延安冰上选拔大会中,除男子速滑1500米、女子速滑1500米和男子速滑5000米以外,
24、其他项目均创造了新纪录”可知,新闻报道内容简明,主要信息清楚,图片可以删去;但是,配图再现了延安广大青年冰上运动的情景,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因此,不可删去。 8本题考查补充论据。要围绕“智者与孩童在一件事情上极为相似,他们都怀抱一份奥妙而深刻的纯真,很容易被平常生活的大小事取悦”的论点回答。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按斑蝥,尽情游乐在童年的乐园中,其乐无穷。 9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材料一】“曲水流觞原是古代上巳节的重要祭祀活动,到了汉朝演变成一种饮酒游戏”写古人的活动注重的是文化礼仪;【材料二】第二段“上个世纪50年
25、代,延安报这样报道延安冰上运动”“在延安,每年都有将近四个月的结冰期,这对于冰迷们来说,真是一个冬季冰上运动的好时期”写老一辈人的活动更注重强身健体;结合【材料三】第四段“会玩的人,明眸善睐于眼前的细小事物,通过各种方式增添生活中的快乐元素。当然,生活也会对他们报以偏爱。有时候,玩着玩着,人生就从困难模式变成了简单模式,这是玩的智慧”和【材料四】“学科课程最受欢迎”程度、公开课时的弹幕看,当代人则更注重知识的习得和眼界的开阔,“玩”和“学”是不分开的。因此,演讲主题可以定为:时代在变,生活内容在变,但人类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技能的天性不变。 【欣赏汉服】 【材料一】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赵蕊
26、】一名身穿朝鲜族传统服饰的中国姑娘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国旗传递环节,这竟然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在韩国大选临近的背景下,韩国各政治派别争相秀强硬,指责中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还要求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6日,正在访华的韩国国会议长朴炳锡就此事表态,呼吁韩国民众树立文化自信。率领韩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的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黄熙5日表示,没有打算就此事向中方提出抗议。(选自环球时报,2022年02月07日) 【材料二】 【材料三】一般认为,“汉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二是特指汉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流行的服饰。“汉服运动”中的“汉服”则是指从服饰制度萌芽的
27、殷商时期直至宋明时期,在历史的传承或断代中一直为汉族民众或汉服爱好者所坚持的,并在当代自发性地重拾与复归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汉服的形制基本有三种“衣裳分离”制、“连裳”制、“通裁”制。一直以来虽然汉服的形式风格及人们的审美趣味或多或少都在变化,但基本都是在这三种基本形制的范围之内。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由绳带系结,兼用带钩等,同时以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但是,汉服的布料及色彩在历史上有着严格等级划分。荀子富国载:“天子祩裷、衣冕,诸侯玄棬、衣冕,大夫裨、冕,土皮弁、服。”这便是汉服在服饰色彩中的等级化的体现。 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
28、,穿着统一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互相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印度人的“纱丽”、蒙古人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等,都是其民族身份的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然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唯独汉族模糊甚至遗忘了自己的民族服装,这是汉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出的“民族自我意识”的淡漠。这种民族自我意识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而日益升温的汉服运动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在世界文化融合大潮中有所警醒。 (选自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08
29、期,有删减) 10你偶然间看到【材料一】这则新闻,想用一句话把它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你会如何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11看完新闻后,你和小江对汉服和韩服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因为清朝时的“剃发易服”制度,明制汉服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朝鲜则继续沿用明制汉服并进行改造,变成了现在的韩服。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说韩服在汉服的基础上有了哪些改变。 12有网友评论说“这届冬奥会礼服算是最接近汉服的一次了”,因为它的设计模仿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点。你想起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请根据【材料二】说说下面对左衽的解释哪一项最准确明了。( ) A左前襟花纹多 B右前襟花纹多 C
30、左前襟向右掩 D右前襟向左掩 13了解汉服文化后,你迫不及待地向妈妈科普。于是,你们有了以下对话。请结合材料,根据情境补全下面对话。 你:妈妈,你知道汉服吗?以前我不理解街上那些穿汉服的人,觉得他们穿奇装异服,就是想要引起别人注意。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穿汉服、复兴汉服也有助于复兴我国传统文化。 妈妈:哦?汉服和我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你:_。 妈妈:这么看来确实有复兴汉服的必要。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能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呢 你:_。 妈妈:是啊,复兴汉服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那我们个人能做什么呢? 你:_。 妈妈:你的想法真不错!那今年端午节我们就穿汉服过节吧! 【答案】10北京冬
31、奥会开幕式朝鲜族服饰引发争议,韩国指责我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 11上衣更短;系带在胸前;衣领是V字型;裙子更蓬松、肥大;袖口较小;裙子不是褶裙。 12D 13 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美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汉民族的“文化自信”,能强化汉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提高“汉民族自我意识”。 例如让学校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并让学生统一穿着汉服、举行相关仪式,宣扬我国仪式文化/例如通过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等方式,对民众进行汉服的科普,宣扬我国服饰文化/例如举办汉服设计比赛,要求在汉服上增添一些国画、诗词、书
32、法等元素的装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节日穿汉服,比如端午节。这样不仅能营造更为浓厚的节日氛围,还可以在宣传汉服的同时发扬我国节日文化。 【解析】10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需要格外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选取要素用一句话组织成句。 结合材料一“一名身穿朝鲜族传统服饰的中国姑娘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国旗传递环节,这竟然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在韩国大选临近的背景下,韩国各政治派别争相秀强硬,指责中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还要求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两句可知,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国旗传递环节,一名中国姑娘身
33、穿朝鲜族传统服饰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韩国各政治派别指责中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 据此可提炼出主要内容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朝鲜族服饰引发争议,韩国指责我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 11考查图文转换及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二“韩服”与“汉服”的图片可看出,韩服的上衣在腹部以上的位置,汉服的上衣在腹部位置,由此可知,韩服与汉服相比,上衣更短;从袖口位置看,韩服的袖口是紧贴手腕,袖口小,汉服的袖口是宽大的;从裙子的样式看,韩服的裙子是直筒的,没有褶皱,而汉服的裙子上窄下宽,是褶裙; 结合材料三“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由绳带系结,兼用带钩等,同时以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可
34、知,汉服的衣领是交领,右衽,由绳带系结,而从材料二“韩服”的图片看,韩服的衣领是V领,绳结的打在胸前; 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1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材料二中的汉服及冬奥会礼服的款式可看出,汉服及冬奥会礼服都是右前襟往左边,左边的衣襟往右边遮盖住右前襟。孔子说的“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头散发,穿向左开襟的衣服了。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能穿向左开襟的衣服。即右前襟向左掩。而应该穿左前襟向右掩的衣服。 故选D。 13考查情境对话。 根据问题“汉服和我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可知此处应填写的是汉服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结合材料三中的第段“一般认为,汉服有
35、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是汉文化的一种体现。二是特指汉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流行的服饰”及材料三中的第段“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统一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互相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可概括出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有利于能强化汉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提高“汉民族自我意识”。 根据“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能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呢”可知,此处应填写的是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36、方法或途径。再根据“是啊,复兴汉服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可知此处填写的应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谈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或途径。方法途径很多,只要是能从政府的角度来谈,可以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或途径即可。结合材料三第段“然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唯独汉族模糊甚至遗忘了自己的民族服装,这是汉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出的民族自我意识的淡漠”可知,政府可从增强民族服装的自我意识方面下功夫。示例: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加强民族服饰的宣传,让民众意识到汉服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增强民众的民族服饰意识。 结合“那我们个人能做什么呢?”可知此
37、处应填从个人的角度来谈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或途径。再结合下文“那今年端午节我们就穿汉服过节吧!”可知可知此处应该提及了在端午节等节假日日穿汉服过节。据此可以围绕“在节假日,如端午节穿特定的汉服,来营造节日气氛,增强民众汉服意识,以此复兴汉服及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来谈。 【材料一】 (图片来源网络) 【材料二】 照壁,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照壁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建筑?江南贡院陈列馆馆长周道祥给记者作了详细的介绍。 周道祥说:“照壁,也叫影壁,是房子外面的一堵墙。在古代,照壁一般都是素面朝天,但也有时尚的,如仕子们读书的照壁,会用砖雕贴上天开文蕴,祝福
38、仕子们像文曲星下凡;府衙的照壁则多砌明镜高悬砖雕,显示官员的清廉、公正;私宅一般砌个福字,希望家里和和美美。” 古都南京有一个全国最为独特的照壁,这个照壁就在夫子庙! 很多人都不知道内秦淮河畔的那面饰有“双龙戏珠”的青瓦红墙究竟是干啥用的,只看见壁顶四角小翘,似崇楼广厦,上面盘踞着两条金黄色的戏珠巨龙,栩栩如生。壁下遍植棕榈、冬青,红绿相映,分外醒目。夜晚,壁顶有霓虹环绕,灯火映水,池壁流辉。这面墙难道是为了装饰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吗?“其实,那是夫子庙学宫前的一个大照壁,与夫子庙学宫相伴而生,高10米,长110米,暗合秦淮河110公里的河水长度。”周道祥说。 这照壁原本就这么大吗?周道祥告诉记者
39、,夫子庙的照壁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大,早在东晋时期,夫子庙就成了知名学府,也就有了夫子庙照壁。“宋代,夫子庙的学宫得以扩大,照壁也随之扩大了,但那时候的照壁在哪,面积多大,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照壁没有现在这么大的规模。”由于学宫的级别忽高忽低,照壁大小也在变。明代初年,国子监设在了这里,夫子庙学宫改名应天府学,照壁又随之扩大。一直到明万历三年,当时的官府利用秦淮河为泮池,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照壁,也就是现在所能看到的夫子庙大照壁。不过,明代的夫子庙照壁只是一堵没有装饰的青砖墙,上面的“双龙戏珠”是后来才有的。 南京城命运多舛,夫子庙的多处建筑在后世更迭了多次,这个大照壁能够40
40、0多年屹立不倒,算得上是个奇迹了。 (根据现代快报材料删改) 【材料三】 建筑是人类以突发的想象力,模仿自然界的形态,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而构筑的人造物,常需许多人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才能完成。一般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有所区别,因为建筑通常具有美学的意义或特征,甚至具有特殊的象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建筑物纯粹是为了使用机能而建造,但因为人们追求视觉美感的天性,多数建筑物具有美的特质,其中那些经由设计师或使用者刻意美化(修饰视觉角度、添加装饰物、增加细部构造等)的建筑物,才被称为建筑。 弗里德里希谢林在艺术的哲学里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一首哲理诗,这都说明了建筑的艺术性。建筑物虽有时
41、展现艺术性或象征性,但多半是为了克服自然环境的挑战与限制,从“遮风”(墙),“避雨”(屋顶),到跨越河流联系两地(桥梁),抑或为了避免阻挡选择架高(无线电塔)和穿越(隧道)。当人们的需求增加时,建筑物开始呈现巨大化趋向,所受的限制也更多。 (根据“百度知道”材料改编) 14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南京市十大地标性建筑排行榜中,“紫峰大厦”位列榜首。 B三味书屋如果有照壁,可以贴上“天开文蕴”表达美好祝福。 C因不同时代人们审美的变化,夫子庙照壁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D卢沟桥在其实用功能之上,又具有一定的美学的意义或特征。 15仿照示例,给【材料一】中的十大建筑分类,并加以说
42、明。 示例:“南京市中山陵园”和“总统府”一类,两者都与孙中山先生有关,可称作“民国记忆”。 我的分类:_ 16根据语境,补全对话内容。 小昕 我特别喜欢材料二中画线的语段,描写生动细腻,语言雅致,特别有画面感。 你 是啊!我也想仿照它写一写了。材料一中的地标建筑都是我们熟悉的,我想选择_来写,只看见_。 17你认为夫子庙照壁应被称为“建筑”还是“建筑物”?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14C 15示例:南京紫峰大厦和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一类,两者都是现代建造的综合性大楼,设计精巧,可称作”设计新秀“。 _ 16 南京广播电视塔 空中花瓣晶莹璀璨,基座与花瓣对应设三片薄壳结构的叶片,包覆基座
43、楼层,白色薄壳优美舒展、端庄大气。空中盛放的繁花与塔基叶片俯仰相望,映照山川胜景、名城风貌,将是时代盛世的最好写照。 17我认为夫子庙照壁应被称为“建筑”。【材料三】中“建筑通常具有美学的意义或特征,甚至具有特殊的象征性”“ 视觉美感的天性,多数建筑物具有美的特质”“ 经由设计师或使用者刻意美化”等语句表明,建筑是要具备美感或者美的特质的。【材料二】画线句可以看出夫子庙照壁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具有美感。因此,夫子庙照壁应被称为“建筑”。 【解析】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结合材料二第五段“由于学宫的级别忽高忽低,照壁大小也在变”可知是由于学宫的级别忽高忽低,夫子庙照壁的大小也随之
44、改变; 故选C。 15考查图文转换及分析能力。结合示例可知,分类的建筑需用共同点。因此,需先分析南京市十大地标性建筑,然后找到这些建筑中具有共同点的内容进行归类。 如“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眼步行桥”的共同点都是桥,可按照其“形状”来归纳其特点。 示例: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眼步行桥一类,两者都是横跨水面的桥梁,可称作“长虹卧波”。 16考查仿写能力。跟材料二中画线语段,从材料一种的地标建筑选择其中一个,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描写即可。可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富有画面感。 示例:我选南京市中山陵园。南京市中山陵园从园门开始拾级而上,可见两旁苍松挺立,花圃艳丽。陵门正中一块横额,上书中山先生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大殿建筑四周苍松环抱,居高临下,俯视着紫荆山下和南京城方向的苍茫大地,显得恢宏而庄重。在陵宫门前遥望前方,可见山下一马平川,林木苍翠,茫茫苍苍;再回头仰视陵后,又可见山峦巍峨,碧绿欲滴,紫气缭绕,真正一个安葬国父的风水宝地。 17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结合材料三第一段“一般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有所区别,因为建筑通常具有美学的意义或特征,甚至具有特殊的象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建筑物纯粹是为了使用机能而建造,但因为人们追求视觉美感的天性,多数建筑物具有美的特质,其中那些经由设计师或使用者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