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端午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元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诗设问开篇,“自”与“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一样,为了营造孤寂氛围。B.文诗“万古”二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屈原精神跨越了漫长历史,为世人铭记。C.贝诗第一句,“生”富有动感,形象地写出了因风雨大作而光线变得昏暗的过程。D.两首绝句都以屈
2、原为吟咏对象,格律工整,声韵和谐,语言直白浅近,耐人寻味。16.两首诗中都写到了“笑”,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2023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上西平送杜叔高辛弃疾【注】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高,即杜斿。公元 1189 年,杜斿拜访被罢官而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15下列对这首词
3、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词人与杜甫在见到友人时相同情感。B“浮云”“风雨”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与友人相见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又暗含了当时社会环境。C下片“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寥寥数笔高度赞扬好友杜叔高的豪情,以及人品和才情。D“阳关”即阳关曲,是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名曲,词人借听此曲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16词人开篇写“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突出“恨”之重。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内心有哪些恨。(6分)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
4、首唐诗,完成下题。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莲女隔着荷花与人谈笑风生,给人一种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正如王昌龄所写的“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B颔联勾勒了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写出了采莲女内心的欢乐,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C岸上的游冶郎三三五五地在垂杨下驻足,表面上是流连溪边景色,实际上是爱慕采莲女而不愿离去。D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生发的愁思。16后人评价
5、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2023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注】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回天地,即
6、扭转乾坤。15(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寄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凤凰同类的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16(6分)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2023届江苏省
7、常州市省前中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二)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小题。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注,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 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开篇写词人触景生愁,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浇愁。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词人心迹。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是在实写词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8、 D上片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片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16.词下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6 分)古代诗歌阅读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端午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元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16.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诗设问开篇,“自”与“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一样,为了营造孤寂氛围。B.文诗
9、“万古”二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屈原精神跨越了漫长历史,为世人铭记。C.贝诗第一句,“生”富有动感,形象地写出了因风雨大作而光线变得昏暗的过程。D.两首绝句都以屈原为吟咏对象,格律工整,声韵和谐,语言直白浅近,耐人寻味。16.两首诗中都写到了“笑”,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15. A16.文诗中的“笑”,是嘲英楚江空有浩渺的江水,却无法洗脱屈原这样直臣的冤屈,借此表达对屈原遭受不公待遇的愤德之情;贝诗中的“笑”,借石棚花嘲笑自己因无处祭莫屈原而伤感,来表达效仿前资独守心志的坚定品质。(共6分。1点3分)2023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
10、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上西平送杜叔高辛弃疾【注】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高,即杜斿。公元 1189 年,杜斿拜访被罢官而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词人与杜甫在见到友人时相同情感。B“浮云”“风雨”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与友人相见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又暗含了
11、当时社会环境。C下片“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寥寥数笔高度赞扬好友杜叔高的豪情,以及人品和才情。D“阳关”即阳关曲,是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名曲,词人借听此曲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16词人开篇写“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突出“恨”之重。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内心有哪些恨。(6分)15(3分)A(表达的情感不同,杜甫表达对李龟年颠沛流离的感慨,辛弃疾表达在困境中对见到杜叔高的欣喜。)16(6 分)恨自己被罢官,赋闲在家,难以报效国家;恨奸臣当道,朝廷黑暗,国家风雨飘摇;恨与友人离别,内心孤独愁苦。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2、本题共1小题,6分)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莲女隔着荷花与人谈笑风生,给人一种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正如王昌龄所写的“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B颔联勾勒了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写出了采莲女内心的欢乐,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C岸上的游冶郎三三五五地在垂杨下驻足,表面上是流连溪边景色
13、,实际上是爱慕采莲女而不愿离去。D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生发的愁思。16后人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15答案:D解析: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16答案:诗人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活泼、大方、明艳、娇美的采莲女形象。诗人直接描写采莲女的笑声、新妆与香袖,表现出采莲女内心的欢乐,突出采莲女的活泼、明艳和大方。又用岸上游冶郎的驻足,从侧面衬托出采莲女的娇美和明艳。解析:诗歌前三联描写采莲女,尾联抒发感情,因此作答本题,只需仔细分析前三联即可。首联、颔
14、联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直写采莲女隔着荷花与人谈笑,妆容明艳,衣袂飘飘,突出采莲女的活泼、明艳和大方。颈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岸上的游冶郎在垂杨下的驻足,衬托出采莲女的娇美和明艳。2023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注】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
15、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回天地,即扭转乾坤。15(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寄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凤凰同类的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16(6分)请
16、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诗的开头两句是“即景生情”,不是“寄情于景”,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故选A。16答案:共同点:两首诗诗人都不得志,诗中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
17、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点:本诗颈联写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只等回天撼地之日,扭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这两句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才之士的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思想,既有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而李白诗句则是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的激愤之语。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把这两句诗放在原诗中理解,再读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抒发。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
18、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本题,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本诗颈联抒发了诗人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两首诗中诗人都是有才而不得志,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之处是,李白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李商隐则仍积极向上豪情满怀。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省前中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二)诗歌鉴赏(本
19、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小题。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注,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 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开篇写词人触景生愁,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浇愁。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词人心迹。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是在实写词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片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片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16.词下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6 分)15C “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错误。不是“实写”。“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是词人想象回家后的情景,属于虚写。16“抛”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突出时光流逝之快。“红”“绿”形容词作动词,准确贴切地展示了颜色的动态变化。三句话化抽象为具象,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