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pdf(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数的认识教育目标1.进上步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2.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把一些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3.在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和小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4.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小数表示和交流,感受用较大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的的意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共计五课时)1.认识小数2.小数的意义3.认识小数数位表,读写比较小数的大小4.小数的性质5.把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小数认识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
2、具体情境,经历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2 .知道整数和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把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3 .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鸟的情感。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知道整数和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教学难点:把乱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鸟中之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世界上最大的鸟又是什么鸟?最大的海鸟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可一起看P P T o)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鸟中之最的具体情况。(P P T 展示图片
3、,请学生起来读下鸟中之最,重点注意其中的数字信息。)师:大家说一说图中的5.8 厘米、1.6 克、1.3 4米、1 5 6.5 千克各表示什么?厘米、千克等各是什么单位?用手势或其他物品描述一下这些量。如,信天翁两翼张开大约有教室的宽那么长,蜂鸟的身长有一块橡皮长,体重还不到两个2分硬币重等。认识小数师:大家把课本翻到6 1 页自己先预习一下,然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看书学到的知识。师:生活中,我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不能正好是整数,于是就常常用小数来表示。P P T:以前我们学过的数,像 0、1、2、3、4 都是整数。现在要学的数,像 5.8、1.6、1.3 4、1 5 6.5,0.
4、2 2等,都是小数。师: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小数,有没有发现小数是怎样组成的?(指名学生回答。)(整数部分)小 数 点(小数部分)5 81 3 40 2 2设计学生喜爱的场景,引出小数。理解整数和小数的意义。板书设计:师:5.8是由5和0.8组成的;1.34是 由1和0.34组成的。大家注意小数部分的8代表 的 是0.8 o小数点后有一位就是一位小数,有两位就是两位小数。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点小数部分。写出几个小数,请学生读一读,并指出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及是几位小数。注意: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的区别:小数部分的数字依次一个个读,0也要一个个读。复名数改为较大单位的小数PPT展 示 课 本6
5、 1页两幅插图及文本。一 只 老 虎 的 身 长 是2米6 5厘 米,可以改写成()米。买1瓶 饮 料 和1个面包共需要3元3角,可以改写 成()元。师:2米不变,6 5厘 米 等 于0.65米,所 以2米6 5厘米=2.65米。二、练一练课 本6 1页“练一练”第2题。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买饮料、买面包等形象的理解复名数及复名数的转换。课后反思:小数认识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 .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 把 分 母 是1 0、1 0 0、1 0 0 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
6、的转化。3 .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能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小蘸与分数的关系,能 把 分 母 是1 0、1 0 0、1 0 0 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米尺。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师:各组同学把米尺拿出来,观察一下。(1)把1米 平 均 分 成1 0份,每份是多少?生:1分 米=米师:它还可以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0.1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分米=米=0.1米。那5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用小数表示呢?7分米呢?(边提问、边讨
7、论、边板书。)(2)把1米 平 均 分 成1 0 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 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全班讨论后,鼓励每名学生说出一个具体长度,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如,9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0 9米。)1厘米=米=0.0 1米(3)提问:把1米 平 均 分 成1 0 0 0份,每份是多少?(仿照上面第二个内容进行练习。)兔博士:8毫米、4 5毫 米 和5 4 7毫米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1毫米=米=0.0 0 1米小结:通过上面长度单位中将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活动,我 们 发现分母是1 0.1 0 0.1 0 0 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下面大家继续看P
8、P T,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 0份、1 0 0份,涂色部分各占一份,用两个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指名两学生回答。)根 据 前 面 所 学 的 我 们 知 道 可 以 写 成0.1,读作:零点一。通过观察具体事物,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板书设计:可 以 写 成0.0 1,读作零点零一。师:大家可以根据上图提出其他问题吗?如,把一个正方 形 平 均 分 成1 0 0份,2份是,写成 小 数 是0.0 2,读作:零点零二。二、议一议师:如果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 0 0 0份,1份是多少?8份是多少?3 2份呢?(请学生说一说,使 学 生 理 解1份是,可以 写 成0.0 0 1;8份是,可 以 写
9、 成0.0 0 8;3 2份是,可 以 写 成0.0 3 2。)师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 0份、1 0 0份、1 0 0 0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 0、1 0 0、1 0 0 0 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三、练一练课 本6 4页“练一练”2、3、4、5题。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课后反思:小数认识三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 上的点表示小数等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2.认识小数数位表、数位,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在已
10、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课前准备:教具:PP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P P T 显 示 课 本 6 5 页数位表。把下面的数填在小数数位表中,并读出来。172.31 30.402 0.098师:大 家 观 察 P P T 上的小数数位表,你能从表中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数位表中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排序。趁学生观察之际,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数数位表。)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数,提出在数位表中写数的要求,
11、让学生自主学习。(两学生板演。)交流学生写数的结果。师:数位表中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它们的意义,如十分 位 上 的 3 表 示 3 个 0.1,记 住 0.1 是十分位的计数单位。(请学生回答剩下两个数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师:前面我们学的小数大多数整数部位都是0,课后反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的读法。PPT显示文本:172.31读作:一百七十二点三一。30.402读作:三十点四零二0.098读作:零点零九八师小结: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 数 部 分 是0的 读 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用直线上的表示小数在黑板上画出课
12、本6 5页数轴。师:观察数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数轴上写出了 1到5的自然数,每两个数中间有1 0小格或平均分成了 10份。)师:大家把书翻到6 5页,把书上的四个数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请一学生板演。)师:大家把写出来的数从大到小排下序。二、试一试在O里填上、(或=O100.99 2.101.850.08 00.1 1.6201.602具体说说比较的过程。先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三、练一练课 本6 6页“练一练”1-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小数的认识四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的过程。2.知道
13、小数的性质,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 者 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3.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米尺。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复习引入新课师: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把5分米、5 0厘米、19.685英寸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指名学生板演。)5分米=0.5米5 0厘米=0.50米500毫米=0.500米(交流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师:大家在米尺上找出5分米、5
14、 0厘米、500毫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进一步得出:0.5米=0.50米=0.500米师:同学们观察、讨论一下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特点?生:十分位上都是5,只 是5后 面0的个数不同。师:下面我们继续看PPT“呈现两个正方形图”。先说一说分别平均分成多少份,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的面积。观察图和小数,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学生对两幅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一样大形成共识后,得 出0.3=0.30)师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 者 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二、练一练“练一练”1、2、3题做书上。剩下的时间看下兔博士网站。通过自己在实物上寻找
15、探索长度,形象深刻的记住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课后反思: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小数认识五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最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小数的过程。2.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小数。3.进一步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小数来解决,可以用小数表述和交流。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把最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小数的过程。教学难点: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小数。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PPT出 示2003年我国汽车销量的报道
16、,给学生足够时间读完这篇报道。师:大家从这篇报道中读到了什么信息,比如我们了解了汽车销量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使学生了解汽车的产销量都是用“万辆”为单位的。)师:生活中,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一些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1.每辆汽车96200元,可以改写成每辆汽车9.62万元。2.汽车每分钟行驶1500米,可以改写成汽车每分钟 行 驶1.5千 米。大家观察并讨论一下96200元改写成9.62万元是怎样做的。师小结: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时,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点小数后面的0就可以了。(请学生小结出第2题的方法。)二、试一试课件出示插图三。师:阅读有关
17、我国公路建设的报道,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三、练一练1.把下列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8050000 163000 4206000学会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表格,同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课后反思:2.课件出示:羚羊每分钟奔跑1500米的路程,老虎每分钟奔跑1600米的路程,狮子每分钟奔跑1100米的路程。把上面动物每分钟奔跑的路程改写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第六单元 多边形教育目标1.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 第 三 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2.认识等腰三角、等边三角形、锐
18、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组合图形。4.在探索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6.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觉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认识三角形2.了解三角形的分类3.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4.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5.认识平行四边形6.认识梯形7.组合图形8.解决问题9.探索乐园10.做镜框三角形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
19、识三角形的过程。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3.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观翥、操作和交流等过程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学会给三角形的三条边画高。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每个学生准备五根硬纸条和大头针,三角尺。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下面我 们就来看 几 幅 图(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找出上面物体中的三角形。师:为什么上述物体中要用到三角形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若学生回答不出,教
20、师就进行下一 步“做一做”。)好,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一做,大家把准备好的硬纸条和大头钉拿出来,同桌相互配合,一位同学做三角形架,另一位同学做四边形架。兔博士: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生:三角形不易变形。四边形易变形。师:三角形不易变形,也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要使四边形也不易变形,怎么做?(对角再加一条硬纸条,四边形就变成了两三角形。)师:大家联系一下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地方也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师:刚刚我们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三角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标出边、角、顶 点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师:三角形中除了
21、顶点、边、角三个概念外,还有两个概念,底和高。(教师边说边示范)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让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依次在黑板上画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画出底和高。(1)画锐角三角形(三顶点分别为A、B、C),教师边作图片说明。师:我们己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师: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
22、有3个底和3个高。(2)画直角三角形。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二、练一练1.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高。(钝角只画一条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学生错误。)2 .讨论椅子腿活动,该如何使其稳固。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三角形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分类和测量等过程,经历认识各
23、种三角形的过程。2.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3 .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三角形,会给各种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了解特殊三角形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量角器,三角尺,附页剪下的六个三角形。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师:同学们,把从附页剪下的6个三角形拿出来。这 是6个形状各异的三角形,大家借助量角器对他的每个角进行测量,然后按自己的想法给它们分下类。交流分类的过程及结果,重点说说分类的思路。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24、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P P T出示红领巾及交通提示牌的图片。)师:观察这两幅图中的三角形,用语言描述下这两个三角形的样子。大家把这两个三角形画下来,用直尺测量下每个三角形的边长,你发现了什么?生:图1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图2的三角形三条边相等。师: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出示等腰及等边三角形的图,讲解腰、顶角、底角三个概念。师:大家再用量角器量分别测量一下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生: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 0。师小结:等腰三角形的特
25、征: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让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后反思:等,三个角相等。二、练一练(1)画出等腰三角形的高,再画出它的对称 轴,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就是它的高。(2)画出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师:观察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你 发现了什么?三条高相等,三条高相交于一点。第2、3题根据等腰及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解答。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三角形三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2.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
26、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量角器,三角尺,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师:从四根小棒(分别长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 0 厘米)任意选出3 根,摆成一个三角形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请学生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师:你能回答为什么4、5、1
27、0厘米的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吗?课本80页实验,量一量,分别测量出锐角、直角、钝角三条边的边长,填写在表格内。师:将其中任意两边的长度相加,筒第三条边的长度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引导学生说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解释4、5、10厘米的小棒之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二、练一练从 10厘米、6 厘米、5 厘米、4 厘米四根线段中,选出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三根。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三角形四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2.了解三角
28、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量角器,三角尺,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师:从四根小棒(分别长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 0 厘米)任意选出3 根,摆成一个三角形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请学生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29、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师:你能回答为什么4、5、10厘米的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吗?课本80页实验,量一量,分别测量出锐角、直角、钝角三条边的边长,填写在表格内。师:将其中任意两边的长度相加,筒第三条边的长度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引导学生说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解释4、5、10厘米的小棒之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二、练一练从 10厘米、6 厘米、5 厘米、4 厘米四根线段中,选出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三根。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讨论和归
30、纳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2.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三角板、量角器、四根硬纸条做成的平行四边形。学生
31、:三角板、量角器、剪刀、附页剪下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新课导入出示教材中的4幅图片,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平行四边形吗?兔博士:上面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物体都能够变形)。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到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一一平行四边形。(板书)二、做一做师:老师这有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平行四边形架,大家看仔细了,我用手拉一拉,变成了长方形,再拉一拉,又变成平行四边形。这就体现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给学生试试,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师小结: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网格形
32、状的伸缩防盗窗。)四、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在黑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边画边说画法,让学生注意)。请多位学生到黑板前测量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边长,把所测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2.介绍什么是对边。请多位学生到黑板前测量对边之间的距离,记录在黑板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1)长 度 相 等(2)平行师小结: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教师边介绍边示范高的画法。)练习: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照着画下来,并作高。(教师巡视指
33、导。)师提问:平行四边形有多少条高呢?(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师: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 8 0 ,那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用量角器测量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1)四个角中有两对角度数相等;(2)四个角的和是36 0。师:(表扬学生)相等的两个角就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由此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并且内角和是36 0。五、探索图形关系小组合作,总结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P P T给出表格,让学生将探索的结果填于表中,并交流。师提出议一议: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用集合图来表示三者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包含长方形包含正方形,正方形包含
34、于长方形,即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六、练一练1 .课 本8 3页 第1题画高。(教书注意指导。)2 .用长方形纸剪出平行四边形和用平行四边形O3.探索用长5 0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怎样围才能使它的面积最大。(当长和宽相等,即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七、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梯形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活动中,经历认识梯形的过程。2.认识梯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3.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和交流活动中,经历认识梯形的过程。教学难点:认识梯形
35、和梯形的特征,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三角板,量角器。学生:三角板,量角器,剪刀,附页剪下的梯形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新课导入出示教材中的3幅图片,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图形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球门的侧面、大坝和水渠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梯形(用课件)。二、新课讲授师:上面的这些图形都是梯形。大家说一说梯形和以前学过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生:而且对边的长度不相等。师小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长度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出示梯形,教师指着梯形的上边缘告诉学生那叫上底下边缘叫下底,不平行的一组边叫梯形的腰。师:前面我们学
36、过了给三角形作高,给平行四边形作高,同学们会不会自己给梯形作高呢?(指名板演)师复述: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处向下底作垂线,垂线段就是梯形的高,同时标上垂足。兔博士:上面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物体都能够变形)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到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一一平行四边形(板书)三、特殊梯形出示球门及水渠的横截面图及对应的梯形,让 学生观察,猜测下这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生:球门的横截面有两个直角。板书设计:生:水渠的横截面的两条腰相等。师:大家把从书的附页剪下的梯形拿出来,用量角器、直尺量一量,或是折一折,验证一下你们发现的是否正确。生:正确。师小结:有两个直角的
37、梯形是直角梯形。两条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把等腰梯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说明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现就是它的对称轴。四、练一练1.出示85页四幅图,指出下面哪些图形不是梯形?为什么?2.把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使它把这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有几种分法?3.给任意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作高。五、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课后反思:组合图形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组合图形的过程。2.认识组合图形,能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3.在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图形、分解组合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重难点分
38、析: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组合图形的过程。教学难点:认识组合图形,能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生: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小刀、附页剪下的组合图形。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新课导入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国旗图片,欣赏、了解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兔博士:从上面的旗帜中,你找到了哪些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腰梯形。请学生说说这四幅国旗分别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二、做一做分割组合图形。出示少先队队旗图案。说一说少先队队旗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大家可以把附页的图形减下来,自己尝试着分割下。生:我把它看
39、成是由两个梯形组合而成的。生:我把它看成是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其他分法: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三、试一试师: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你学过的图形。四、练一练1.课本87页“练一练”第 1题,做书上。2.在交叉路口有一座楼房的基地,求占地面积。12米26米12米30米3.毕达哥拉斯树。(引导学生找出图形的组合规律,并进行交流。)五、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解决问题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 .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表达自己
40、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导入学校新修了一个长方形花坛,现在要在花坛的周围铺上地板砖,怎么铺呢,要用多少块地板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二、新课讲授 铺甬路出示教材上的铺甬路问题(在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围,用正方形地板砖铺一条宽1米的甬道,已知花坛的长是1 5 米,宽 是 1 0 米,地板砖是边长为 2 5 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和想到的问
41、题,如:1.每个角的面积是1平方米。2 .铺 1平方米需要1 6 块瓷砖。师提出问题:算一算,铺这样的一条甬道,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思 路 1:一共要铺1 5 X 2+1 0 X 2+4=5 4 (平方米)。一共需要瓷砖1 6 X 5 4=8 6 4 (块工思 路 2:一条长边需要1 6 X 1 5=2 4 0 (块工一条宽边需要1 6 X 1 0=1 6 0 (块)。一共需要(2 4 0+1 6 0)X2+1 6 X 4=8 6 4 (块共 巧围鸭场用一根4 8 米长的铁丝网靠墙围一个尽可能大的鸭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生讨论,围成怎样的形状才能使鸭场的面积生:周长
42、一定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师: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列出表格计算。宽(米)1 长(米)46 面 积(平方米)交流计算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当宽为1 2 米、长为 2 4 米时,围成的鸭场面积最大为288平方米。当宽为16米时围成的是正方形,面积是256平方米。使学生了解用4 8 米铁丝靠墙围成鸭场时,4 8 米围的只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3 条边,所以“周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的结论,在这种情形下是不成立的。三、练一练课 本 8 9 页“练一练”,做书上。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探索乐园 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数学活动,
43、经历自主探索图形隐含的数学规律并建立模型的过程。2.发现并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之间的数学规律。3.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图形隐含的数学规律并建立模型的过程。教学难点:发现并 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之间的数学规律。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探索活动I出示四个多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条边,介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都是多边形。师:上面的多边形分别能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出示表格:多边形的
44、边数 4567画出的线段的条数 12 34三角形的个数 23 4 5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生:画出的线段的条数等于多边形的边数减去3。生: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多边形边数减去2。生:画出线段的个数等于三角形的个数减去lo师: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填 写 表 格2o多边形的边数 8 9 10.n画出的线段的条数 n-3三角形的个数 n-2二、探索活动n出示一个四边形。师:不用量角器,你能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板书设计:度?小组讨论,可以结合探索活动1思考一下。生:一个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 的 内 角 和 是 1 8 0 ,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 6 0 o师:小组合作,完
45、成下面的表格。多 边 形 的 边 数 4 5 6 7 -n三角形的个数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 形 的 个 数 是(n-2),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 8 0 X(n-2)o三、探索活动川出示教材上的四幅由1角硬笔摆成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硬币摆放的规律。师:(1)按上面摆放的规律,接着摆放两个(在黑板或草稿纸画一画)。(2)完成表格。图号 1 2 3 4 5 6 每边的个数硬币的个数交流填表结果,讨论有什么规律。规律:硬 币 个 数=(1+每边个数)X每边个数+2。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课后反思:做镜框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做镜框问题,经历小组合作设计、讨论以
46、及交流设计方案的过程。2.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选择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并能解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做镜框问题,经历小组合作设计、讨论以及交流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选择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并能解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每次出去旅游,我们都会拍好多照片,大家有没有想过要给照片做个镜框呢?其实做个镜框也比较容易,但要想做出来总要先设计一下,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下如何设计镜框。二、做镜框出示教材上的风景画图片
47、、板条。让学生说一说了接到哪些数学信息。(1)风景画的大小长80厘米,宽 48厘米。(2)木板条的长宽及价格。师:小组同学合作下,研究下怎样来设计方案,最后画出示意图。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和示意图(若没有聪聪的设计方案,教师作为参与者提出)。三、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观点。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教育目标1.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及两步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小数加法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3.在解决问题和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简便算法的合理性做出解释。4.体验数
48、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自主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共计三课时)1.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连加3.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探索了解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学会笔蜃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课前准备:教具:P P T,教案。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PPT出示情境图及文本:毛线帽单价12.55元,皮帽单价45.8元,
49、毛线手套单价5.65元,皮手套 10.35元。买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共需多少钱?师:同学们观察情境图,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顶帽子和一副手套,算一算共需多少钱?交流学生选择的物品和计算结果。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的选择方式的时间。如果学生选择的方式较少,继续用兔博士的话提问:还可以怎样选购?各需要多少钱?在交流时,教师板书竖式计算,同时提醒学生,算出得数后,小数末尾的0 要去掉。12.55+5.65=18.2(%)12.55+5.6518.20注意:1)小数点对齐。2)在等式后面写上答案时,要把小数末尾 的 0 去掉。45.8+10.35=56.15(元)(竖式由学生板演)4 5.8+10.355 6.
50、15师:在做了两个小数加法后,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什么联系?联系: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二、试一试师:你能算出同类商品的价钱相差多少元吗?在学生不同的选择方式中学会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设计:提 问“同类商品是什么含义”。即,求皮帽子比毛线帽子贵多少元?或皮手套比毛线手套贵多少元?列式 1:4 5.8-1 2.5 5=4 5.8 04 5.8 百分位不够减怎么办?-1 2.5 5学生先试做,教师进行示范板书竖式。说一说百分位不够减怎么办,帮助学生将整数减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中来。列式 2:1 0.3 5-5.6 5=(学生板演)三、练一练课 本 96页“练一练”1-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