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14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210731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案(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中历史教案(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案(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案(14篇).doc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中历史教案(14篇)高中历史教案 篇1 课题 清朝前期经济的进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1学问识记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 2力量培育 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重难点 1重点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的缓慢进展 2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的障碍 教学过程 训练引导及反应调整 指导启导疏导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进展板书 1、康熙帝恢复和进展经济的措施 a、嘉奖开荒屯田板书 b、重视兴修水利 c、屡次减免租税 d、提倡勤俭节省 小结 这些措施的实行稳固清朝的统治 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进展雍正帝继承父业,社

2、会经济连续进展,到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富强景象 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进展状况 a、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 b、 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农业的进展是手工业的前提 问 清朝前期的手工业比明朝更加兴旺,表现在哪些方面? 、鼓舞商人开矿 、南京、广州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超过苏州 、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大 、边疆少数民族手工业也进展起来 在农业和手工业进展根底上商业业富强起来 3、商业进展和商业城市的消失 北京、苏州、扬州都是繁华的城镇 4、让学生思索,集体争论 清朝前期的经济,为何能逐步得到恢复和进展。 启导 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什么?康乾盛世 疏导 人民的抵抗斗

3、争 清朝政府调整政策 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高中历史教案 篇2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一些根本史实。 2.能精确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状况,熟悉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根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熟悉古代世界主要战斗的两面性作用。 雅典民主政治 正确熟悉亚历山大东征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23年我国将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使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同学们,你们知道奥林匹克起源于哪里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学

4、问点一希腊城邦 1.地理位置: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这一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消失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突出特点:“小国寡民”;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学问点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4.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到达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进展到顶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学问点三亚历山大帝国 5.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6.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7.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

5、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很多财宝。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力量 探究一希腊城邦 1.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哪里?主要有哪些文明? 爱琴海地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主要与什么有关? “小国寡民”。与地理位置有关,希腊多山,不利于统一。 3.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你知道二者有什么区分吗?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公民可以享有许多权利,同时,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

6、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清楚,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探究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问题。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由于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公平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当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由于他们属于特别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1)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如何熟悉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为雅典的兴

7、盛供应了政治上的条件,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进展到顶峰;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阔奴隶的专政。 探究三亚历山大帝国 1.阅读教材,说出亚历山大东征的开头时间、背景、过程、结果。 开头时间:公元前334年;背景:马其顿的强大;经过:击败波斯大军攻占地中海东岸埃及灭波斯;结果: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斗,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此,你如何对待?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很多财宝。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

8、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淌,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稳固新知 见本书对应练习。 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了雅典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东征这两个重难点问题。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的对待,要能够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分析评价。学生们对于此类探究活动很感兴趣,各小组都能够积极发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高中历史教案 篇3 【教学目辬】 一、学问目辬: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耕作方式的三个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全部制的形成及进展、特点、屯田制、均

9、田制、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车、筒车的创造;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精耕细作技术的表现。 二、力量目辬: 理解生产力的进展是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化的根本缘由;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化的缘由和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归纳总结、设问探究、演示农业进展过程;明确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明的经济保障;劳动人民勤劳和才智,是历史的制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农夫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了解生产力的进展是推动社会进展的根本缘由,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进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辬准,树立正确的

10、进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进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消失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阅读教材第一局部,思索: 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化的? 推动整个进展过程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中国原始农业 (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兴旺。 (2)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一种特别落后而长远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 火种:燃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再进

11、展播种 人们发觉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燃烧,灰烬成了自然的肥料,即可播种 (3)人们生活:为了查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常常迁徙。耕种一两年后,随着肥料耗尽,地力明显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寻新的耕地,人们不得不常常迁徙,生活非常艰难;这种方式也严峻破坏环境 2、商周时期的农业 (1)农业工具:消失了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拟笨重简洁。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农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后进展为双尖的木叉。 耜:外形像现在的铲和锹。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12、,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五谷丰收) (4)人们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进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头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进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根底。 (二)农业生产的根本缘由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进展根本缘由是生产力的进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施肥、浇灌技术的把握和提高等。 生产力的进展是推动社会进展的根本缘由,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进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辬准。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3、铁犁牛耕的进展 春秋战国时:开头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渐渐推广 西汉时: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消失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垄作法 西汉时: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月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纳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的进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水利工程与浇灌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

14、2)浇灌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消失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4、犁耕、播种、浇灌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士气和才智。 三、小农经济的困难成长 设问: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经受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耕作方式的进展进步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洁协作 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主要

15、耕作方式) 2.形成的条件: 铁犁牛耕技术的消失和普及 封建土地全部制确实立 3.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根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注意精耕细作,相对简洁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简单满意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根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进展的经济根底。 4.进展的条件: 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进展。 小农经济之下,农夫不同程度地拥有肯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肯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局部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夫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

16、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进展。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实行重农政策。 5.影响小农经济进展的不利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存和储藏力量,抗御天灾人祸的力量非常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洁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乱。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夫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夫战斗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局部田地回到农夫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头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17、,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展缓慢和长期连续的重要缘由。 5.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自耕农经济脆弱,抵挡天灾人祸的力量特别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冲突日益突出。 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教学探究】: A、古代中国农业的根本构造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根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B、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进展变化的?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时代-铁器、牛耕的使

18、用和推广 C、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 小农经济调动了农夫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进展的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富强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2)局限性: 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是中 国封建社会进展缓慢和长期连续的重要缘由。 农夫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冲突锋利,导致农夫起义爆发。 高中历史教案 篇4 其次次鸦片战斗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公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本课的内容为综合考察鸦片战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供应了思维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促进

19、学生整体把握学问的构造和内在联系。从而贯彻“以学生进展为主”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目标 1、把握其次次鸦片战斗的缘由、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把握其次次鸦片战斗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在落实目标1、2、的过程中,通过其次次鸦片战斗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熟悉到其次次鸦片战斗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本课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本课难点:其次次鸦片战斗是鸦片战斗的连续 二、说教法 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留意转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承受性学习、死记硬背、

20、机械训练的弊病,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对教材内容进展认真梳理,找出自己的缺乏,作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忙他们供应依据。教师通过给学生进展方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展反复整合,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和把握。从而避开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到达查缺补漏、深化提高的学习目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头高中学习不久,初高中的过渡尚在进展,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还有待养成。 主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当堂反应。 简述历史思维的三时态特征,并将学生分为三组 让学生分组

21、在课本中找出与各时态相对应的观点 提出本课的总问题:为什么同一大事不同的时间人们的看法会有如此差异? 分别以“鸦片战斗后的中国”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例通过详细问题引导学生由共时态思维向即时态思维转化,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其次次鸦片战斗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斗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2。其次次鸦片战斗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2。英、法联军占据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其次次鸦片战斗的影响 各位评委教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根本设想,上述设想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进展为主”这一理念,力图在课堂上体

22、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培育发散性四维的力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历史的乐趣不仅仅建立在轶闻野史之上,关注社会演进中人们的观念之变,体会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真正从理性层面体会历史之美。 高中历史教案 篇5 根底学问目标: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 力量培育目标: 培育历史人物评价力量,初步把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展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展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 “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一、导入

23、新课: 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留意力集中,并引发思索,问: 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 历的汉武帝毕竟是怎样一个人?今日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 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日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由于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武帝是如何守住这份业的? (展现)汉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钟的时间,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分为3组,分别找政治、思想、经济

24、面临的问题?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组学生相互提问、解答。 政治:王国问题公布“推恩令”内容作用:政治上一统于皇帝,加强中心集权。 (问)与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软”的,手段更高超、更奇妙)。 (过渡)但是,减弱王国实力的做法,在当时招来了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由于立场不同,谈论纷纷,甚至朝廷,谩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汉武帝怎么处理? 思想:主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学说,只有推崇儒家学说。)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看图观看太学的根本状况。从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措施:(统一铸币、盐铁官营)缘由作用:经济上一统

25、于皇帝。 (展现)感受探究,争论“五铢钱”为什么是天圆地方的外形? 这样子就从政治、思想、经济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董仲舒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人间的主宰。“天子”一词由此而来。 (过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为后,感到他的确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统为武功供应了坚实的政治、经济根底,国力强盛后战胜了匈奴,开头了开疆拓土的征战,请仔细观看比拟一下:秦、汉的疆域比照;汉朝管辖范围大大扩张,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根底。 回忆总结:复习本课线索、内容。 高中历史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南北朝并立形式图明确东晋与南朝

26、空间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展的趋势。 2.通过多渠道收集与江南开发相关的文献图片等史料,小组争论总结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提高史料归纳总结力量。 3.通过本课学习,感受中国古代区域开发的新成就,熟悉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对于经济进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积极为家乡经济进展做出奉献的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理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江南开发的表现。 【难点】 江南开发的缘由。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朗读“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并提出问题:这首诗的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学生答复:东晋诗人陶渊明。 教师追问:诗人

27、所生活的东晋是怎样的?他追求的生活可能消失在什么地区?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西晋灭亡后,中国陷入到分裂时期等相关内容。提问:当时在南方建立了什么政权? 学生答复:西晋灭亡后,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严峻低估的王朝东晋,提问:视频中反映了东晋怎样的特别现象? 学生分析答复:在三国、西晋以后,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开头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别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他们在西晋灭亡后,逃到南方,这些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东晋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教师补充:门阀士族在内迁南方之后,

28、轮番把持朝政,当时最有势力的王氏家族当政期间,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朝 教师在多媒体展现南北朝并立形式图,提问:南朝是怎样建立的?详细先后经受了哪些朝代? 学生结合教材答复:东晋的士族争权夺利,势力渐渐衰弱。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刘宋政权。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受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教师总结:这4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从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三)江南的开发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史料和图片,进展小组争论: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够得到开发? 小组代表答复: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

29、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自然条件优越,加上统治者重视生产,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宋书中的史料,提问:江南地区经济进展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结合教材答复: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泼,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教师补充: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四)南北朝对峙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南北朝进展动画视频,提问: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势力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答复: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四周,

30、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 教师补充:到后期,在南北对峙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着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学问。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了解魏晋时期有哪些的门阀士族。 高中历史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把握中国古代商业生产进展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商业进展的特点;理解坊与市、交子、商帮等重要概念;知道商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提高思辨力量,以及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

31、过对各代商人进展状况的了解,感受商业进展的辉煌,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代商业进展和富强的重要表现。 【难点】 古代商业进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周书中关于农工商业的描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提问:这句话说明白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头有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商业进展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古代商业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先秦商业 过渡: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时候消失的吗? 学生阅读课文答复后,教师总结:周武王灭

32、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始终连续到今日。 (二)秦汉商业 过渡:秦汉以来,面对商业的进展,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措施?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后答复,教师总结: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业 1.商业富强的缘由 播放敦煌纪录片关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时期壁画胡商遇盗图片段,同时展现开元通宝图片,学生思索唐代商业进展的缘由是什么? 学生观看并思索,答复出缘由:社会富强、农业的进展、手工业的进步、货币的流通。教师补充材料,出示京杭大水道的图片,启发学

33、生回忆大水道开凿的意义。学生联系旧知可答复,大水道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隋唐商业的富强。 2.商业富强的表现 教师出示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提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表达了唐代的商业交易场所是什么?学生可知是市。教师进一步补充,城内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政府在市内设置官员治理物价、税收等。同时市中有邸店、柜坊,消失了飞钱。此时邀请同学上台模拟唐代商人贸易现场,理解邸店、柜坊和飞钱的含义。 师生共同总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又称“便换”,是我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四)宋元商业 1.宋代商业 教师展现清明上河

34、图图片,提问这幅作品是哪个朝代的?描绘了哪些富强的场景? 学生答出:宋代张择端的风俗画,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错落有致。 教师进一步提问,看出宋代商业富强的表现是什么?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13页,同时出示交子图片,学生可知一是城市商业的繁华,以开封和临安为例。二是商品种类繁多,各种类型的集市消失。很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头商品化。三是纸币的发行。金属货币进展到纸币,消失了交子。 2.元代商业 过渡:元代蒙古人制服了欧亚大陆,幅员,那么元代的商业进展又如何呢? 学生思索后,教师指出,元政治统一后,海陆交通便利,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再度

35、富强。重新疏浚大水道,南北海运畅通,东南沿海交通兴旺。 接着出示材料提问:材料一中“此城”指哪个城市?材料二中海外贸易的港口在哪里? 学生解读得知,材料一中“此城”为元大都;材料二中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靠,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五)明清商业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找出明清时期商业进展的表现,简要概括明清商业进展的根本状况。学生答复后教师总结:城镇商业呈富强景象,棉花、茶叶、甘蔗、燃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进展;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进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消失了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接下来教师安排小组沟通争论:思索穿越唐宋元

36、等几个历史朝代,看到的商业活动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分别上台表演。最终教师启发学生思索:中国古代商业进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可从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答复。学生发散思维后,教师总结:盛世稳定,农业和手工业进展,商路港口兴旺,文化富强。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学问。 作业:课后请大家为当下“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进展建言献策,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沟通。 高中历史教案 篇8 一、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公民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与;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以入选; 建立陪审法庭,

37、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3、影响: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族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根底; 二、克里斯蒂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划分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实行选举;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每一地区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 3、影响:根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标志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建立。 三、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富强的表现 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全部公民开放 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陪审法廷是法院 国家为担当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四、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雅

38、典的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方: 1、陪审法庭制度; 2、议会制度,选举制 3、公民民主、公平的意识等等。 罗马法 1.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2.熟悉罗马法的作用 一、十二铜表法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2、背景:习惯法遭到平民的反对 3、意义:肯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爱护了平民的利益。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1、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向外扩张; 公民法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导致冲突激化。 (2)范围: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三、罗马法的作用 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权力供

39、应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爱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拟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立法与司法有重要影响。 (1)、学问与力量 学生能了解和把握反洋教斗争的进展;义和团运动兴起、进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育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力量;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力量;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育“论出史出”的力量;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育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 实行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育学生“国家兴亡

40、,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熟悉“农夫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根本主见,也是农夫阶级在民族危机状况下的救国主见,是农夫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缘由,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力量的形成期,思维力量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把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把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

41、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讨论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讨论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育分析思维力量和理解力量。 2、详细做法: (1)、采纳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动身,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争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忙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供应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索,以公平的地位与学生进展沟通、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状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肯定的独立思索力量,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和阅读分析史料的力量,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