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汇编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汇编7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汇编7篇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1 第一,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学问内容还是从讨论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肯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急躁地帮忙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育和爱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试验教学,培育学生观看与试验的根本素养。其次,要留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识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留意学问与力量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细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把握好根底学问、根本技能、根
2、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力量培育的根底。 其次,题要细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把握好根底学问、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力量培育的根底。 第三,说明与建议: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掌握到其次章完毕。 2.在教学中留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其次,是初、高中学问的连接关系,特殊留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肯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盼望在教学中仔细体会,并依据学生实际状况安排教学;第三,是学问的形成过程
3、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熟悉过程。 3.对于学生试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试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规划地安排试验内容与进度,留意从一般的试验学问和根本的试验操作技能培育学生,以形成良好的试验素养和试验习惯。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力学根底,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根底,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过程,对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通过演示试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拟直观,简单承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
4、(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 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试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查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觉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相互沟通的形式进展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把握学问,而且培育力量,领悟科学讨论的魅力和精华之所在。 二、学情分析 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承受矢量运算时有肯定的困难,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纳不同的教学模式,依据问题情
5、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留意标准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动身,留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意学问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承受,很难从多方面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表达新课程所提倡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展简洁的试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试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育学生共同协作、相互沟通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擅长观看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测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
6、生制定规划、进展简洁的试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力量;使学生体会试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把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根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推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状况,把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学问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试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物理思维力量和科学态度、观看力量、分析力量、协作力量、创新思维力量、
7、表达力量。 3、培育学生设计试验、观看试验现象、探究规律、归纳总结的讨论问题的方法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的物理思维力量和科学讨论的态度。 2、培育学生喜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3、培育学生合作、沟通、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觉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试验的设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觉;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敏捷运用。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试验
8、探究,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七、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粗大的橡皮条(可用很多小橡皮条组合而成)1根,教学用圆规1只、尺子1根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木板1块;白纸1张;图钉5枚;橡皮条1根;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弹簧秤2个;铅笔1只;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 八、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状况比拟简单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两位同学一起提着
9、一个水桶。 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 教师一个人提着水桶。 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讨论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刚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追问:刚刚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 分析答复:受力F1和F2。 学生答复:让一位大同学去提。 分析答复: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一样,即均提起了水桶。 创设情境 引导启发 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觉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假如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即使完成了后面的教学,学生对为什么要进展力的合成、为什么可以进展力的合成、怎
10、样进展力的合成等等问题的理解都是模糊的。所以,等效思想需反复强调,以使之深入人心。 进展新课 一、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 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一样,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是怎样的? 二、对力的合成法则的探究 (一)提出问题 【设置陷阱】:假如两个同学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 【质疑】:你怎么知道?有科学依据吗?凭直觉得出结论,像亚里士多德了吧?若是伽利略会怎么做! 【演示1】:用两
11、只演示用弹簧秤(这是两个同学的手),通过两个细绳差不多竖直地提起一个钩码(这是水桶),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结果根本验证了合力等于分力大小之和。 提问:两个同学在提水时手臂是这样竖直的吗? 【演示2】:让两个提钩码的弹簧秤有肯定的夹角 发觉:合力大小不等于分力大小之和,而且随着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与合力大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在黑板上从同一点动身大致画出两个分力及一个合力的方向 【点评】:对于标量:例如两个物体,质量都是20kg,求总质量只要相加就行,等于40kg;但对于矢量:它们除了有大小之外,还有方向:例如两个力,当它们的方向互成某一角
12、度时,求合力就没那么简洁了! 【过渡引导】:今日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对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刚反对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鼓舞】: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日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究的过程:先从最简洁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头讨论。 (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展) 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猜测与假设:同学们猜想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3、制定规划与设计试验: 对学生的积极性赐予鼓舞,对各方案中的不
13、成熟方面赐予说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赐予充分的确定 【引导学生渐渐靠近可行性试验的参考思路】 刚刚我们随便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当怎样做? 在哪里画? 怎样做试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照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在没有定滑轮的状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吗?提示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试验,强调依据现有器材进展设计会表达一种实际工作力量,至于现有条件缺乏的状
14、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展替代来进展试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敏捷性与力量了。(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 4、进展试验并收集数据: 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 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测、得出结论: 若有困难则进展引导或示意:力是矢量,我们进展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 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展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帮助线画虚线) 综合分析:让某一大组局部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比照在夹角接近的状况下结果有什么相像之处和区分,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比照在夹角较大的状况下结果有什么相像之处和区分,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
15、三)归纳得出结论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 1、适用条件 是否任何状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 2、动态分析 当两个分力的大小肯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 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 即F1F2F1F2 3、例题: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
16、要求: 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在一些角度特别的问题中计算法较便利。 【提示】:要留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 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 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 提问:这依据什么? 结合初中学习的学问归纳总结 、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一样; 、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一样
17、。 一般答复:400N; 可能答复:小于400N 学生答复:做试验 不是 学生观看分析 学生答复 学生:很想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分组争论: 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试验参考方案设计 试验目的讨论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试验原理 依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样。 试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 试验步骤 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精确图示 白纸上 熟悉试验器材 归纳试验步骤 了解留意事项 制订详细的操作方案 为了分析合成状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 第一组3060、其次组6090、第三组90120 用
18、铅笔记录和画图。 分小组分析处理,尝试依据白纸上所画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图示进展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几何关系? 学生:位移的合成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67有关内容,了解了共点力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法则适用于共点力问题 学生比照各组夹角大小不怜悯况下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 练习 学生:先求某两个的合力,再 学生:由于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那两个力,所以三个力等效成两个力,接着,再将这两个力等效成一个力,这就是原先三个力的合力。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也是一样的道理 归纳总结 习旧引新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讨论一节中曾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讨论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时机,就应当进一步渗透这
19、些讨论方法,以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实践力量与科学素养。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学生对矢量与标量有本质区分的熟悉,还可以产生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两力的合成毕竟应怎样进展?有了悬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探求真知的强大动力。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撞击,思维被快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引发思索 启发思路 若猜测不出可能的关系,也可先进展探究,科学讨论过程不肯定按死板的模式进展。 尽量先让学生提出,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渐渐靠近可行的试验方案 通过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根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
20、计、制定方案的力量。通过方案的汇报沟通,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才智的力气,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力量。 实际操作 学生动手 教师指导 培育学生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共同协作、相互沟通的品质和动手操作力量。 通过示意的手段,使学生发觉规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状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归纳争论 总结分析 学习新知 理解识记 体会分析依据 理解等效原理 思索争论 稳固新知 通过多力合成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力的合成中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力的合成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要讨论方法等
21、效思维方法的领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觉,力的合成一般不能象标量那样可以用简洁的加减法进展运算(同始终线上的力的合成除外),通过探究,我们发觉力的合成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展,其实,这一运算法则也是全部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因此大家要重视理解,学以致用。1、合力 分力 共点力,力的合成; 2、思维方法-等效替代; 3、过程试验探究过程; 4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育学生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布置作业 1、承前启后的问题 小试验演示:一根细绳能竖直挂起一个重物:用两根同样质地的细绳代替它,并渐渐增大夹角,当夹角到达肯定大小时,绳断。 课后思索:为什么绳断?是两
22、根绳子不如一根绳子吗?是长的先断还是短的先断?为什么?课外讨论一下。 2、课后作业: 问题与练习2、3、4 观看、奇怪 思索 通过这一小试验,再一次让学生感悟到合力不肯定比分力大,合力的大小跟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亲密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力的分解预设了一个值得讨论的活的”题材。 九、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 1、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F1F2F1F2 方向:180 2、多个力的合力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3 一、学生根本状况分析(对学生根底学问、根本技能、力量、智力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状况的分析) 学生把握的根底学问,根本技能很薄
23、弱,但遗忘较多,根底不牢;力量水平较低,综合力量,解题力量,分析问题的力量都不高。智力水平一般,属正常范围,有个别较差。学习兴趣有个别较高,但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好,想学好却又不用功。 二、本学年奋斗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把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分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留意通过实例、试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把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 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物理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力量和思维力量,为顺当通过广东省的水平测试打下坚实的根底。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
24、大家肯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教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级物理科教学规划,盼望大家喜爱。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分,知道在试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把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分;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分;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分。 【教学过程】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
25、加以说明)。 (2)在学校试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分: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来回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小编为大家供应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规划,大家认真阅读了吗?最终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6、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5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他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熟悉的根底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熟悉,并学习讨论物理问题的试验观看思索归纳科学方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皮、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挂图1:显示桌而微小形变装置示意图、挂图2:比拟重力与弹力. 表1 比拟重力与弹力 【设计思想】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表达上特别简
27、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承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力已有了肯定的感性熟悉与理论根底,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学问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忙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依据本节教材学问内容学生较为熟识、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讨论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看与思索、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依据教材要求,设置了3个讨论课题,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试验与观看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
28、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讨论物理规律,又把握讨论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12个演示试验供学生观看与讨论;全课以方法为根茎,学问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知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绽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争论,以弄清弹力的来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 二、讨论问题1:什么是形变? 教师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讨论物理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试验入手,从观看启步.我们的讨论也将这样进展.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试验,请同学们留意观看试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和变化发生的缘由
29、. 演示试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试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试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试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试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外形变化. 演示试验 6:纸张被手揉皱. 引导学生思索:上述试验中观看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方,用手指按试验桌,桌面有外形变化吗? 请学生再观看,观看物体外形的微小变化,并讲解观看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试验方法. 演示试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 演示试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 引导学生对众多的试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试验现象告知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外形的转变. 引导学生进一步
30、思索:在试验中,物体发生的外形转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状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顿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顿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 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 三、讨论问题2:什么是弹力? 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试验,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试验现象,留意弹力发生的条件. 演示试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 演示试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理小车推出. 演示试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理小车拉过来. 演示试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 依据试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弹力发
31、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需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需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推断有无弹力存在的根本依据. 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 四、讨论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试验912中的弹力试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详细分析,使学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把握推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 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具体讨论,并在初中已有学问的根底上,直接给出胡克定
32、律的物理表达式:f=kx. 五、总结全课 实行将弹力与上一节课学过的重力作比拟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学问,又复习了前课内容. 最终,要求学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学到了哪些学问内容,还应体会本课讨论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板书设计】 主黑板: 第一版 问题1:什么是形变? 观看思索再观看 归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外形转变.进一步思索 归纳: 结论:见课本第14、15页. 其次版 问题2:什么是弹力? 观看 归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结论:见课本第15页. 问题3:弹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归纳: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第三版 详
33、细分析(压力、支持力) 结论:见课本第16页. 详细分析(绳的拉力) 结论:见课本第17页. 大小: 分析 结论: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6 一、学生状况分析 依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学生根底普遍比拟薄弱,对必修1内容把握比拟好的学生不多。学生根本学问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意根底学问回忆。加强根底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局部学生开头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熟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其次局部,大局部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
34、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根底要求比拟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稳固必修1学问点的根底上进展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根本的物理学问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在平常的练习,注意以会考的要求来进展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纳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仔细备课,发挥详细备课作用,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与学生进展互动沟通,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3。仔细精选资料,布置作业。组织好单元测试和月考。仔细积极
35、批发作业、试卷等,准时反应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整教学; 4。尽量多做试验,多让学生做试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熟悉,加深理解; 5。仔细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常常相互沟通,共同促进。 6。连续做好物理培优助学辅导,要认仔细真做好规划, 踏踏实实做好落实,备好课,组织好学生仔细学习。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 篇7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根底相对于高二年来说比拟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泼,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特殊
36、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仔细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拟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准时加以订正。但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拟淘气的,上课不仔细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殊是晚上喜爱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留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方布置一些比拟详细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信任经过订正,他们学习的热忱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讨论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讨论、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 必修1这本书是新
37、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意根底性、表达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爱护探究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学问的构建过程,注意培育物理试验、科学探究力量; 3、强调根底学问的学习,注意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根底,有许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方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拟费力,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局部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第4周校运会)其次
38、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考试) 第47周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讨论(单元考试) 第8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其次节形变与弹力) 第910周期中考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本学期应到达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根底,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 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泼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把握好根底学问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根底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力量。并在平常注意养成学
39、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标准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学问点的记忆和稳固。为此,详细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五、改良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准时稳固,改良缺乏,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强试验课的教学和探究,特殊是分组试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育学生的动手试验力量和用试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力量,努力渗透物理讨论问题方法的培育。 3、重视课外活动,进展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展讨论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讨论探究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育兴趣、
40、进展力量的阵地。 4、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 六、教学讨论的规划 1、加强校本课程的讨论,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讨论,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展教案的整理以及进展教学反思,重新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当做的工作。 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展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展探讨,查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准时与上课教师探讨沟通,讨论教学中的特长与缺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在本学期开好一节公开课,通过在评课中得到有阅历的老教师的教育,并在教学中不断得以改良突破。 6、在教学中重视积存,争取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连续教育的规划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听讲座,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深入钻研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先进理念推动高中新课程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规划汇编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