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市长(代表中山市政府) .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2101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市长(代表中山市政府)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山市市长(代表中山市政府)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市长(代表中山市政府) .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 山 市 市 长 ( 代 表 中 山 市 政 府 )基 础 教 育 工 作 责 任 考 核自 评 说 明(2009、2010 年)二一一一一年五月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1.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每年主持召开 两次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 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每年为教 育办几件实事,教育发展水平较高; 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本指标有 4 个要素共 15 分:出现区域性违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象,未能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一票否决。每缺一次专门会议扣 1 分;未能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的扣 3

2、分。没落实到学校调研的扣 1分;为教育办实事每缺一年扣 1 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有 1 个及以上低于同类地区平均水平扣2 分。校园和周边环境安全保障不力的扣 5 分。出现重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2009 年142009 年 分值15自评 分2010 年14他评分 2010 年2自 评 说 明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把教育工作作为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新型城市、构建幸福和美中山的重要内容,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在经费投入上

3、优先增加,在重点工程的实施上优先安排,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市政府每年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教育问题的专门会议,就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待遇等重大问题进行具体研究,部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关工作。带头坚持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上的困难与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经费、绩效工资、代课教师、重大教育建设工程等实际问题;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带头深入学校或上门慰问教师,嘉奖获得优异成绩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等,努力为教育多办实事、办好事;多次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庆祝教师节活动中讲话,对教育工作者进

4、行鼓励和鞭策,还注意通过3自 评 说 明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渠道倾听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和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目前,中山教育体系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有全日制普通中小学 324 所(不含技校、体校),幼儿园 435 所,义务教育阶段 100%的中小学校为省规范化以上学校,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 99.88%,中等职业学校优质学位(省重以上)达到 97.47%。连续 5 年实现万人上大学的目标,连续 5 年高考录取率居全省第一,连续 6 年被全国重点院校免试录取的学生人数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连续 5 年五大学科竞赛成绩保持全省第一。2010 年,全面完成了 24 个镇区广东省教育强镇(区)复

5、评工作。学前三年入园率、小学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26.68%、100%、144.67%、100%、54.5%,这些指标均超过珠三角地区教育发展平均水平,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我市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发展,受到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2009 年 10 月,中山市有关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接受了人民网专访。2010 年人民教育第九期推出创刊 60 周年特刊, “中山经验”被该特刊列为 19502010 年 60 年来中国教育最有影响力的 30 件事件之一,这是对中山教育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年省委政研室撰写的题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山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

6、启示调研报告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汪洋书记批示,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单行本印发,产生了较大影响。高度重视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出台了中山市委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见,指示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要求中小学强化守土有责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要求综治、工商、公安、教育、文化、卫生、城管、安监、电信等4自 评 说 明 部门协调合作,制定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

7、动方案,共同维护校园秩序,联合开展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行动,重点清查色情赌博书报刊;开展绿色上网行动、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清除手机和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加强对授权网吧的监管工作;鼓励学校、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公益性上网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大力整治电子游戏(游艺)场所,重点整治电子游戏(游艺)场所无证照经营、非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经营行为。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园周边娱乐场所进行摸底排查,取缔距离中小学校周边不足 200 米的网吧及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的娱乐场所等。目前,市文广新局聘请了 60 位教育系统的中小学德育干部为

8、文化市场监督员,对违规经营的卡拉 OK 厅、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酒吧、溜冰场、桌球室进行及时举报。凡发现校园周边侵害中小学生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都迅速行动,有效处置,维护了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连续四年举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期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活跃了我市青少年学生暑期文化生活,提升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让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度过一个充实、健康、安全的暑假。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并建立校园警务室,派出民警驻校,实现“一校一室一警”,每天上学、放学各校都有民警或治保会成员、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疏导交通,加强安全保卫,切实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

9、教学秩序。2010 年 11 月 5 日, “中山市校园网上警务室”正式开通,这是全国警校合作的首创之举,是警校共建的新形式,也是在新形势下搭建的一座学校、公安、家庭之间的“连心桥”。重视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学校在交通、饮食卫生、消防、房舍、防洪、防震、防雷、防溺水、防体育伤害、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健康发展。教育局每年都要与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主任和直属学校校长签定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分别与辖区5自 评 说 明内各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各

10、级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强化了安全意识。目前,全市按照 200 名师生配备 1 名保安,已配备校园保安员 2862名,并确定了保安最低工资不低于 2000 元的标准,2010 年全市校园监控系统投入 6000 多万元,报警系统全部接入公安 110 系统,安装校园视频监控探头 3369 个,建立专兼职护校队伍 360 支,有效地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各学校健全了安全制度,制订了安全工作方案和各种安全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建立了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加强校车管理,在全省率先为全市 1300 部校车发放了校车标识牌,安装了GPS,强化了对校车行驶安全的监控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11、每年教育局和各镇区都联合举办多次校园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全市现有“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18 所, “中山市安全文明学校”83 所, “中山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236 所, “消防教育示范学校”4 所, “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3 所;“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1 所;17 所学校被评为“中山市交通文明学校示范单位”。2009、2010 年,全市学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扣分原因:扣分原因:由于当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尽管教育、公安等部门在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不

12、够完善之处。2009、2010 年各扣 1 分。6编 号题 目111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文件、资料1122008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12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131市领导到学校调研等有关重视教育活动的报道材料132为教育办实事的典型资料133反映基础教育主要指标的教育统计报表14德育工作的有关材料15反映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保障机制、措施和落实情况的材料佐 证 材 料 目 录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2.确立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积 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制定发展中等职业 技术

13、教育和招收欠发达地区生源的 规划和措施,努力促进区域内各类 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本指标有 2 个要素共 7 分:没有确立科教兴市战略,教育没能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的扣 2 分。没能制定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招收欠发达地区生源的规划和措施,每项扣 1 分;没有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扣 2 分;区域内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没改进扣 1 分。2009 年62009 年 分值7自评 分2010 年6他评分 2010 年8自 评 说 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把教育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逐年加大市本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财力重点用于校舍安全工程和新

14、建扩建校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9 年至今,全市加固校舍 144660 平方米,投资 10859 万元;重建校舍243144 平方米,投资 103334 万元。纳入省校安工程的 10 个重点项目工程已全部完成。新建、扩建工程方面,先后投入 83129 万元用于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华侨中学、市实验高中的扩建工程;投资 9998 万元完成中山中专二期工程; 投资 12830 万元新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资9998 万元用于五桂山实训基地第一期工程;投资 20603 万元用于石岐中心小学科艺楼工程、市实验小学体育馆工程、市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工程、市二幼搬迁等建设项目。在市委市府的带动下,各

15、镇区也掀起了新建、扩建、改造校舍和加快实施“校安工程”的热潮,如开发区濠头中学、沙溪龙山中学、三乡桂山中学扩建工程,投资均超 1 亿元。全市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大大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5 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对发展9自 评 说 明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2007 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并把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列入全市十大重点民生工程,对未来几年中山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规划:一是结合我市经济组团发展实施职业教育布局调整,重点工作包括迁建中山中专、兴建

16、 3 所市直属组团中等职业学校,逐步撤并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职业学校和附设在普通中学的职高班,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在五桂山建设占地 3000 亩的职业教育园区,其中包括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中山中专、市级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等;三是组建全市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综合实力,打造中山职业教育品牌。至 2010 学年,已完成了上述规划中的中山中专(占地 500 亩)迁建工程,撤并 4 所小规模职业中学,停止 4 所附设在普通中学的职中班的招生,引进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占地 1000 亩),新建市第一职业学

17、校(占地 300 亩)以及市高级技工学校黄圃分校区(占地 300 亩)等项目的实施工作,市职业教育集团已于 2009 年 11 月成立,市级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及其他规划项目的实施工作也正抓紧推进中。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 “双转移”战略部署, 2009 年以来,在全市实行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学位紧张,品牌专业“抢手”的情况下,每年安排约 30%的中职招生计划招收欠发达地区学生。2009、2010 年中山中专等 4 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坦洲理工学校等 6 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承担了招收欠发达地区学生共 7060 人的任务,所提供的均是优质学位和品牌专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日制、工读结合和

18、联合办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各学校均在每年的 7 月底前就全部落实好接收外地生源各项软、硬件的准备工作。为做好招生工作,每年由市教育局副局长带领有招生任务的学校前往欠发达地区进行招生宣传,洽谈联系合作办学工作,还接待了 3 批次东西两翼校长代表团来中山考察。此外,凡是在中山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欠发达地区学生都享有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其中包括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每生每年 1500 元的10自 评 说 明国家助学金待遇。2010 年 9 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自 2009 学年起,对接收对口扶贫地区的汕尾市 340 名“双转移”学生,免除其就读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三年学费和补助住宿生活

19、费,我市为此投入的专项资金预计达 729.3 万元。我市近年来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高中教育,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发展均衡,水平不断提高。在推进镇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切实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坚持一手抓规范化学校建设,一手抓学校上等级、创特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水平优质化。2010 学年,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 301 所,其中小学 212 所,初中 76 所(含 9 年一贯制学校),另有完全中学(含 12 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 13 所。义务教育

20、阶段在校生 345899 人,其中小学生 237846 人,初中生 108053 人。全市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以上标准的比例2009 年为 95.7%,2010 年为 100 %。近年来我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快速改善初中办学条件, “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取得良好成效。至 2010 年,全市达到市一级以上等级学校标准的独立设置的公办初中有 39 所,占总数的 92.86%,市一级以上初中优质学位覆盖率达 96.35% 。我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有公办民办高(职)中 37 所,达到市一级(市重点)以上等级学校的 33 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6

21、 所 ,省一级学校 11 所,市一级学校 4 所,国家重点职中 6 所,省重点职中 6所。我市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年度计划,在坚持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两为主”原则,创新流动儿童积分入学机制,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学基础上,积极鼓励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为流动儿童提供足够的学位和较好的学习条件。以创省规范化学校和市一级以上学校为抓手,大力推动民办学校转型升级,扶持有条件的民办学校积极培育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走学校优11自 评 说 明质化之路,至 2010 年底,全市有各类民办学校 72 所,省规范化学校比例达 100%,市一级以上优质民办学校 16 所(

22、其中省一级 9 所,市一级 7 所),占民办学校总数 22.2% 。扣分原因:扣分原因:虽然我市近年来通过创建教育强市、教育强镇(区)和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区域内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但以高位均衡发展和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来衡量,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农村学校和低收费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以促进这部分相对后进的学校缩小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2009 年、2010 年各扣 1 分。12编 号题 目211确立科教兴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有关文件资料212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办法221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招收欠发达地区生源的

23、规划和措施 222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有关资料223反映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有关材料22-4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和等级学校有关统计资料佐 证 材 料 目 录13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一、领导与管理3.高度重视校长、教师的培养、 培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依法保障 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并逐步增 长;按照省定编制足额配齐教师;建 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 资队伍。本指标有 4 个要素共 8 分:校长、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措施和资金配套没落实、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扣 2 分。没能依法保障教师合格权益,没能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福利并逐步增长的一票否决。没按省定标准核定编制配齐教师

24、、代课教师没能逐年减少扣4 分。没有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扣 2 分。2009 年72009 年 分值8自评分 2010 年7他评分 2010 年14自 评 说 明高度重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市财政 2009-2010 年共安排 1940 万元的专项经费保障校长、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首先,通过实施“中山市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建立健全名教师、名校长及其培养对象以及市级骨干教师的评选、选拔、管理机制,制定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及管理办法,以设立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等方式发挥名教师名校长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名教师、名校长的梯队建设,形成以名教师、名校长为标

25、杆,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为中坚,市级骨干教师为基础的教育领军团队,努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业绩突出、人民满意的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管理专家。2009 年 11 月,我市出台“名教师名校长工程”相关管理配套文件,更加规范、系统地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经过单位民意测评、考察、推荐,同行测评、专家评审组随堂听课、组织考察、演讲答辩、专业评审、公示等程序,评选出第二届中山市名教师、名校长,其中名教师 17 名,名校长 9 名。另外还评选出市名校长培养对象 20 名,市名教师培养对象 56 名,市级骨干教师 138名。目前,我市共设立省、市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

26、 30 个。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为我市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发展有目标,成长有引领,成才有台阶,成名有作为”的格局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和培15自 评 说 明养平台。不断加大校长培训力度,2009-2010 年先后共举办了两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全力落实“两相当”,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并逐步增长。在中山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中山市人社、财政、教育部门紧密合作,严格按照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方案(粤府办200858 号)和关于印发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人发200959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完善2009 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

27、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了中山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人社2010104 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实施办法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基础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也纳入绩效工资的实施范围,使“两相当”真正惠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规范后的津补贴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成绩突出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顺利推进,切实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还出台了关于在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作用的通知(中教通2010294 号),对教

28、代会的组成、学校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审议程序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与规范。绩效工资有关政策文件出台后,全市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市府办多次召集市人社局、财政局和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推动绩效工资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及时召开政策业务培训会和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及特约教育督导员座谈会,并派出调研小组和督查小组分赴 24 个镇区对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和督查。市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并亲自作出批示。各镇区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非常重视,镇区书记、镇长亲自抓,积极研究制定本镇区实施细则。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员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并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29、结合自身实际,按程序制定并审议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我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各项工作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整体推进: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落实“两相当” 资金由市、镇区1617自 评 说 明两级财政共同负担,2010 与 2008 年相比,全年财政增加支出 3.33 亿元,所需经费已全部到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已按政策标准发放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并已完成 2010 年待遇补发工作,切实保障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各镇区在研究制定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时,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各类教育教学质量奖励以及教育管理干部绩效奖励金,妥善解决了教育管理干部的待遇问题,同时也促使学校的分

30、配方案得以顺利通过,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三是全市纳入绩效工资实施范畴的公办中小学已 100%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审议并通过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方案发放教师有关待遇。目前,我市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有关制度,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我市非常重视加强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管理。按照省定编制及科学合理配备教师,并实行动态管理。在 2008 年出台新的中山市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基础上,按照新编制标准以及当年学校实有学生人数、学校的实际情况逐年核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员编制,为学校科学合理配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与省定教职员基本编制标准相比,我市进一步提高了高中教职员基本编制标准,

31、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试行小班化教学,并可按基本编制的一定比例增加附加编制。还要求市直属学校、镇区学校重点从“211 工程”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包括研究生),从其他省市引进各学科名教师和骨干教师,按实际需要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教学人员结构。2009、2010 年先后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应届师范教育类毕业生和优秀在职教师共 1631 人,其中:博士学位 6 人、硕士学位 489 人,本科学历 1125 人;市外调入人员中,高级职称 37 人,中级职称 189 人。高度重视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2003 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时,已着手解决代课教师

32、问题,通过开展党政考核、加强督查、督办,纠正一些镇区有编不进、代课教师过多的问题,使代课教师逐年减少。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过程中,充分考虑对代课教师的人文关怀,采取了很多人性化措施,较好地维护了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18自 评 说 明到 2009 年 10 月底,我市已整体解决了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539 名代课教师中,40 名调入公办中小学,291 名符合续聘条件,在市人社局进行专册管理,整体纳入中小学公办教师队伍管理,享受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待遇,即与本校公办教师在工资待遇(基本工资及各项津贴、补贴)、社会保障待遇(社保、医保)及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工同酬,在人员聘用、岗位聘任、职称评

33、定、评先选优、继续教育、考核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受聘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参照本校公办教师退休待遇确定。为建立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长效机制,我市印发了中山市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对用人单位聘请临时专任教师进行规范管理,严禁中小学新聘代课教师。同时,为保障临聘教师和单位利益,还规定临聘教师必须与聘用单位签订中山市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聘用合同,聘期不得超过一年,受聘期间在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待遇等方面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目前,全市教师队伍和谐稳定,未发生上访投诉事件。注重建立一套既符合校长、教师成长规律,又与我市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深化我市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从

34、2004 年 6 月起,我市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向专家型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增强了校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制定实施中山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客观、科学地对中小学校长在“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了比较全面、科学的校长工作绩效考核机制。2009 年,我市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在我市 2003 年推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时制定的中山市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实施办法(试行)基础上,重新制定了中山市中小学教职员聘用(聘任)制实施办法、 中山市中小学人事争议协调调解办法,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山市中小学教职员聘用(聘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35、,通过实施第三轮中小学教职员聘用(聘任)工作,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聘用(聘任)的管理程序,更好地与国家、省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文件精神相衔接,建立机制健全、功能完善、科学高效的用人制度。严格按照全省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和全市岗位设置工作部署,于 2010 年底顺利完成我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19自 评 说 明我市师资队伍总体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至2010 年底,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100%,其中大专以上占 96.1%;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100%,其中本科以上占 91.6%;普通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 99.4%;职业中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 97

36、.2%。2009 年,我市基础教育系统 5 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1 人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1 人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市特殊教育学校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荣誉,4 人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目前,我市有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 4 名,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 7 名,市名校长名教师共 36 名;省特级教师 36 名。此外, 2009 年、2010 年评出市优秀教师 1582名和 1693 名,优秀教育工作者 198 名和 168 名;两年获市普通高中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教师共 1006 名。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扣分原因:

37、扣分原因:1.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方面,由于历史发展和地域经济社会条件差异等原因,有部分相对边远农村地区学校中教师学科结构不够完善,名教师偏少。2009、2010 年各扣 0.5 分。2.近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师资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2009 年、2010 年各扣 0.5 分。20编 号题 目31校长、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措施的有关资料32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并逐步增长的有关资料 33教师编制文件及教师资源配置的有关报表34有关人事制度和教师队伍管理的资料35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关文件和实施工作

38、材料36实现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有关文件及实施工作材料佐 证 材 料 目 录2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二、投入与保障4.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 值的比例逐年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逐 年提高。本指标有 2 个要素共 10 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扣 5 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扣 5 分。本指标不能为 0 分。2009 年102009 年 分值10自评分 2010 年10他评分 2010 年22自 评 说 明一、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09 和 2010 年,全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实现逐年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不

39、断提高。单位:万元年份财政性教育经费GDP 总值所占比例2008315353145700522.16% 2009380596156641062.43% 2010456074182632032.50%二、2009 和 2010 年,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 单位:万元年份预算内教育经费财政总支出所占比例 2008254432101218925.14% 2009296645117901925.16% 2010382708145849126.24%编 号题 目4561教育经费统计简表佐 证 材 料 目 录4562财政局向人大提交的预决算报告234563财政局预决算报表、统计局年

40、度统计表、教育局经费统计报表等材料 4564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24二、投入与保障5.全市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 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 逐步增长;保证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 管理体制。本指标有 4 个要素共 10 分:“三个增长”中每有 1 个没有增长扣 3 分。没有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管理体制的扣 1 分。本指标不能为 0 分。2009 年102009 年 分值10自评分 2010 年10他评分 2010 年25自 评 说 明一、2009 和 2010 年,我市实现教育经费的

41、“三个增长”。1.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单位:万元年份预算内教育 拨款预算内教育 拨款增长率财政经常性收入财政收入 增长率增长比较 (百分比)200825443220.14%92427916.49%3.65%200929664516.59%103464311.94%4.65%201038270829.01%132035627.61%1.40%2.全市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实现逐年增长。单位:元/生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年份 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20083806.99-6598.98-8910.11-9122.79-20094006.2

42、85.23%7019.84 6.38%10650.85 19.54%11253.09 23.35%20104320.597.85%7332.244.45%10654.430.03%11788.624.76%26自 评 说 明3.全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 (扣除大型修缮及基建)单位:元/生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年份 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2008860.36-1558.31-2085.49-1980.87-2009923.83 7.38%1635.25 4.94%2178.19 4.44%2761.00 39.38%2010944.77 2.27%1

43、643.78 0.52%2180.97 0.13%2778.00 0.62%4. 全市生均实际公用经费(包括各种渠道来源经费)实现逐年增长。单位:元/生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年份 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生均增长率20081234.32-2023.82-3845.63-3258.94-20091314.00 6.46%2096.02 3.57%3922.25 1.99%4452.97 36.64%20101352.00 2.89%2120.03 1.15%4085.47 4.16%4502.75 1.12%二、根据市政府关于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中府2008

44、74 号),为理顺办学体制,改革投入机制,从而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提供稳定、有效的保障,我市从 2008 学年开始,实行了按照高中生均教育成本下拨教育经费,生均教育成本经费由市财政和学生户籍所在镇区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高中学校办学经费除市财政投入外,由学生户籍所在镇区承担,即为“市镇共担”、 “钱跟人走” 的高中阶段生均教育成本经费统筹调配机制。我市财政按公办中职学校每生每年 8108 元的生均教育成本核拨学校教育经费,所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学校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制经费预算,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请财政核准,再报同级人大审批执行。2009、2010

45、 年市镇两级财政用于高中阶段生均教育成本经费分别为 1.07 亿元和 1.67 亿元。27编 号题 目4561教育经费统计简表4562财政局向人大提交的预决算报告4563财政局预决算报表、统计局年度统计表、教育局经费统计报表等材料 4564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佐 证 材 料 目 录28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二、投入与保障6.依法依规征收使用教育费附加, 并保证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城市教育 费附加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不低 于 30%;市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 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 改造资金等全部落实到位;区域内没 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 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

46、象。本指标有 3 个要素共 15 分:城市教育费附加没有依法依规征收扣 2 分,没有依法使用的扣 2 分,没有按 3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的扣 2 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有1 项没有落实的扣 3 分。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教育经费任何一种现象的,一票否决。本指标不能为 0 分。2009 年152009 年 分值15自评分 2010 年15他评分 2010 年29自 评 说 明中山市一直以来均依法依规征收和使用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发展。2009 和 2010 年教育费附加征收额分别为 25793 万元、32157 万元,其中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支出分别为 8115 万元、10157

47、万元,占教育费附加支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31.46、31.59。 我市于 2006 年 6 月印发中山市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方案(试行),规定从 2006 年秋季开始对在中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就读的中山市户籍学生(含跨学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府给予免费义务教育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 430 元,初中每生每年600 元。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子女免收杂费的同时免收课本资料费,对需在学校住宿的特困生,还给予住宿费、生活费补助。从 2007 年秋季开始对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费提供课本,政府给予每生每年课本费补助小学 140 元、初中 300 元。2008

48、年春季又把免费义务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户籍学生;2009 年将符合条件的外省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纳入免费范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市除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补助外,还建立了市镇两级扶困助学基金,对全市中小学生的资助实现无缝覆盖。2009、2010 年市镇两级财政用于免费义务教育的专项补助30自 评 说 明经费分别为 1.51 亿元和 1.52 亿元。我市中小学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经费一直以来都是由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并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公用经费资金也全部落实到位。我市十分重视教育收费的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对教育资金下拨和使用的监管力度,教育经费划拨及时到位。每学期全市组织一次教育收

49、费检查,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教育收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部门依时足额返还给学校使用。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经费的现象。2008 年,我市全部镇区都成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我市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市”。31编 号题 目4561教育经费统计简表4562财政局向人大提交的预决算报告4563财政局预决算报表、统计局年度统计表、教育局经费统计报表等材料 4564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4565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有关文件及实施工作材料佐 证 材 料 目 录32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办法三 、 改 革 与 发 展7.中小学没有 C、D 级危房, 学校布局合理,逐年消除大班额; 中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 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镇中心小学 以上各类学校实现“校校通”;学生 生活设施完善;校舍、实验室装备 和图书等符合建设部和教育部规定 的标准;到 2010 年,有若干所中 等职业学校规模达到 3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