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7941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济南的冬天教案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 一、教材处理: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该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二、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

2、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目的定在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上 四、教学重点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感情的抒发。 五、教学设想: ?教法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二是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三是拓展比较阅读。 本文和其姊妹篇济南的秋天,是作者写于同一时期的优美散文,

3、描写不同季节的济南,传达出同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法根据教法安排,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宜结合老师的指点引导,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开展讨论,从而感受济南优美的山水和作者对济南的钟爱之情,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获得应有的启发。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能力训练。?时间安排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获取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

4、景物描述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六、总体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能力目标?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

5、人手法的运用。 ? 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多媒体CAI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

6、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老舍及其创作多媒体显示: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

7、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

8、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投影:(1)注音:济南(j) 镶(xing) 水藻(zo) 贮蓄(zh)发髻(j) 澄清(chng) 着落(zhu) 看护(kn)(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设若:假若。秀气:文雅,不粗俗。贮蓄:储存积蓄。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 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9、: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组织小组讨论。 4(教师点拨、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

10、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

11、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

12、会, 明确:(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8)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

13、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六、课堂练习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

14、目。 投影:(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A(暖 B(绿 C(清 D(亮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4)(?“这是张小水墨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暗喻 ?暗喻 ?明喻 ?明喻B(?明喻 ?明喻 ?暗喻 ?明喻C(?暗喻 ?暗喻 ?暗喻 ?明喻D(?

15、暗喻 ?暗喻 ?借喻 ?明喻 (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_。(不超过20个字)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题。2(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3(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备感亲切,得益于先生朴实亲切的文风,犹如与读者促膝谈心一般。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情真意挚的语句,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既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 ?板书设计 季节特征(温情-宝地)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济南的冬天 景物特点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 暖而绿的河水(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第二课时 ?

16、教学内容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要: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

17、者的商讨。 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0 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投影显示)如:(1)组: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声 说:“你们

18、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2)组: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教师点拨、明确:(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

19、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二)空间与图形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提示:文学

20、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156.46.10总复习4 P84-90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

21、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6 确定圆的条件:4(诵读全文。男女同学合读第1语段,男同学读绘写山景的2、3、4语段,女同学读写水色的第5语段。三、对比阅读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

22、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四、课堂练习(分发打印好的讲义资料)阅读济南的秋天,完成下列题目。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镜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熟睡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

23、天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照,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色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颜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具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

24、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有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从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

25、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偕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绿藻是自己享受那儿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要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注释:Sweethea

26、rt swi:tha:t:英文指情人。 (一)教学重点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镶( ) 绦( ) 调( )和 燥( ) 浣( )女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为什么说上帝把“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济南的“山”,作者写济南秋天的山有哪些特点, (三)实践活动,(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济南“水”的什么特点, ,(文章的结尾从人的感觉角度具体展现了“诗境”的含义,是哪几种感觉,说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

27、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2)扇形定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六、布置作业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完成作业本,题。 ,(以“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填入所在地的地名。?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君子之风教案项城一高 史明才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3(理

28、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 “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是主体,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 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

29、,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学习本课就告诉我们答案。 二、阅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重点词及一些句式 成语积累 三、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无所不至: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饮水曲肱:喝冷水

30、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肩负重大的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的斗争。 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 1 四、整体感知 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

31、、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五、课本探究(前三章) 1、(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补充注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1)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2)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 第一、要立志,要立定远大的志向。志立在什么地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 第二:讲述修己的问题,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于仁”

32、,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三,论述治人之道,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 探究:儒家要求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文化);而我们教育学生要成为社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那么你怎么看待“有爱心”与“有纪律”的问题,这两种道德修养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3、 2、(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君子完备周到的品行。 探究:君子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君子体质先须存义。义而后礼,礼而后逊,逊而后信,有次序焉。”君子行为的义、礼、逊、信四条原则: 第一、本质意义上要有义,也就是探求义理,属于君子的内心修养。 第二、礼,行动要求循礼而行。 第三、逊,即是谦逊,出言吐语谦逊恭谨。 第四、信,办事守信,取信于人。 3、(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君子有求仁的牺牲精神。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

34、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2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探究:成语: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生命。你能举出一些杀身成仁人物或事例吗,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追求。生命诚可贵,但为了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下,孔了

35、赞许他为仁人。比干苦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孔子也赞许他为仁人。管仲有大功于天下,虽不曾死,孔子仍赞许他为仁人。孔子这种思想影响十分深远。中国有多少英雄儿女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杀身成仁,表现了中华民族浩然正气。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探究:学习这一章你认为生命与仁义哪个更重要,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仁”。 当然我们也不能看轻生命,在两难的时候,要尽自己所能地想办法,既要能保全仁义,也要能保全生命。 儒家是热爱生命的,提倡心胸要开阔,意志要坚定,不

36、能因一时遭受挫折就放弃生命。在生命与仁义不可兼得时,儒家提倡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六、作业 做学案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阅读课文 三、课本探究(前十一章) 1、(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评析】本章内容是义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

37、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探究:课后(P30课后练习三): 答案: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见P31儒家价值观。主张重义崇德,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3 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讲义,不要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

38、。 探究:对于义与利的关系,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觉得市场经济时代应树立怎样的义利观,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 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今天,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于是,桶装水里装自来水,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杭州地铁发生坍塌事件,7人死亡,14

39、人失踪就统统都成了必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评析】本章内容是小人耻恶衣恶食。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3、(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评析】本章内容是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

40、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探究:成语:患得患失中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 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 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

41、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探究:有人认为 “患得之”是生怕得到的意思,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4 一是比较得到之后的收获和付出,认为不值得。 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 4、(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

42、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探究:箪食陋巷(箪食瓢饮)什么意思, 指贫苦的生活。 探究:孔子为什么称赞颜回有道德, 颜回追求正道,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追求生活享受,只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颜渊档案: 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他一生大半时间跟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谦虚好学、尊重师长、德行出众而著称,被后人推居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尊为儒家的“复圣”。孔子家语记曰:“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后儒曾评价说:“颜子没而圣学亡。”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 5、(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43、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探究:(课后练习一:第二问): 答案: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说的过眼烟云;(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6、(719)叶公问孔子

44、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探究:(课后练习一第一问):从7?16、 7?19两章中来看,你怎样看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怀的心境, 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45、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5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的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老”,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潮、新境界。 7、(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 探究:怎样理解这三个方面? 仁者不忧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

46、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智者不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 勇者不惧 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智、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探究: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个方面他认为自己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是“夫子自”,这到

47、底是孔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 道答案:力图做到和真正做到,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孔子认为自己在仁、智、勇方面还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这并不是故意谦虚,他只是把君子理想的道德境界提出来,作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罢了。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一定会有距离,而这差距正好激起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不过,在子贡看来,孔子在仁、智、勇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也并没有故意夸大事实。 8、(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评析】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探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了怎样的手法,并说明理由。 成语: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