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格化服务(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网格化服务(完整版)资料.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网格化服务(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浅谈网格化服务管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适应管理工作新形势的根本要求,通过构建服务管理网络,重点搭建服务管理工作平台,把化解矛盾和服务群众作为工作落脚点,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网格内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并结合实践对具体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的问题进行分析。网格化服务管理,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格局和基层民主自治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要素将城乡社区(村)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现有的服务管理资源,对网格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为网格居民
2、提供多元多样、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基层服务管理的效能和水平,最终实现社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刑事治安发案降低、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信访案件下降、基层管理健全、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平安和谐、人民群众安全满意的目的。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固本强基、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网格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格越
3、来越成为社会建设着力点、社会生活支撑点、社会矛盾汇集点,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新型管理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加快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加强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居家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相继出现,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途径就是细化工作网格,缩小管理单元,拉近服务距离,实现由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的转变。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促进公共服务资源贴近群众、均衡布局,是转
4、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是加强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二)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部构成日趋复杂,只有细化管理网格,才能更好地开展对人的管理服务。目前很多城市受传统管理模式和办公用房的影响制约,难以开展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服务,因此也影响了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部分新建小区虽有物业管理,但未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居民管理与社区居委会不衔接,形成了管理服务的“两难”局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三)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加快管理体制机制转变的迫切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在工作定位、管理模式、服务功能、
5、办公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形势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够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再造,构建新型的政府管理功能和自治功能相补充的管理体制,实现区街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工作队伍专业化。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就是通过实施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变过去“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为“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把党委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整个社会的最末梢。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紧密结合实际,根据城市社区、城郊结合部、农村的不同构成要素,按照“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方
6、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在城郊结合部,可根据道路走向、人员构成、辖区面积等基本要素来划分网格;在农村,原则上以每一个村民委员会划分一个网格,人数较多或居住分散的,也可考虑将1个或相邻的村民小组、自然村划分为一个网格。在各个网格设立服务站,即从管理的角度为网格,从工作的角度为服务站。在划分网格时,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认同度、人员构成、治安状况、区域面积等情况,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要切实做到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将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全覆盖。(二)要坚持力量整合,选配好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员要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紧
7、紧依托社区(村)现有力量,在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在选配网格管理员时,要注重对其文化程度、能力素质、道德修养等条件的考察,尽量从村(居)民小组长、人民调解员、大学生村官、单位保卫干部、小区物业管理等人群中选任,确保网格管理员能够真正发挥好基础信息采集、实有人口协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发动群防群治、开展平安创建、服务联系群众等职能作用。 (三)要建立完善机制,统一规范岗位职责。要把解决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具体问题与完善制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完善协调联动、走访巡查、民情恳谈、信息报送、定期分析研判、首问责任、经费保障、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10大网格化
8、服务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做到网格管理有规章可循,社区服务有制度可依。网格管理员综合履行基层党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城市管理、矛盾调解等基本职能,具体工作中要当好维稳信息员、公共安全员、人口管理员、矛盾调解员,做到民情收集到位、意见梳理到位、案情分析到位、处理反馈到位,及时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 综治通报送事件及处理事件。通过人对人、面对面地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小事处置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村)”。 (四)要扩大对外宣传,高效配套服务设施。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宣传纳入平安法治建设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
9、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和“6995”的宣传。通过对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认知度、知晓率和参与面,真正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搭建信息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综治信息平台服务网络,统筹各方面信息资源,建立社区(村)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把各社区(村)服务站与社区(村)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联网,及时全面采集社区(村)居民的基本信息,宣传党委政府的政策服务和街道社区的工作情况,实现社区(村)信息资源共享。依托“社区
10、(村)务”信息服务平台,按行政区域分级进行管理,一方面切切实实方便了居民,真正实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模式,另一方面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升了基层农村组织的办公效率。 三、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成员个性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特点日益凸显,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划分管理网格为基础,以服务站和工作队伍建设为重点,理顺内外关系,探索多元共生的管理体制。 (一)要加强自治组织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真正管好网格,关键是要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地位。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关键是要健全组织体
11、系,逐渐形成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居委会执行、工作站办事、监委会监督、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管理新格局。 (二)要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网格为单位,对网格内的自管党员和协管党员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党组织和活动小组,加强党员管理,拓展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载体,提高对管理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把现有工作人员向职业化工作者过渡。同时,按照知识化、年轻化、职业化的标准要求,从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居委会工作者队伍中,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者的多少是衡量文明程度
12、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社区居民中,不断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三)要协调好内外关系。要协调好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政府职能部门与组织之间是协商合作关系,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对社区(村)的服务上;是要协调好与社区(村)单位的关系,社区(村)组织与社区(村)单位之间是互助互惠关系,要以双向服务为载体,调动社区(村)单位参与社区(村)管理的积极性,使社区(村)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要协调好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社区(村)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是协调引导的关系,要积极培育能够承担社区(村)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引导其依
13、法经营,产业化运作,按照有偿微利的原则开展便民服务。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XS区为例 佘凤云目 录一、理论综述3 (一)基层社会管理理论 3 (二)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4二、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6 (一)基层服务职能 7 (二)基层防御功能 9三、社区治理中网格化管理的困境 11 (一)网格管理要素不全11 (二)网格管理权限模糊17 (三)网格管理作用不显19四、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探索 24 (一)以网格团队管理区域网格24 (二)以有效机制构建网络结构25 (三)以合理环节理顺主体关系26 (四)以包容态度引入志愿服务27 (五)以开放氛围渲染文化建设28网格化管理
14、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XS区为例 佘凤云内容提要:网格化管理自推行以来,因其具有管理便利、服务方便、处理及时等优势,已被全国大部分城市社区所启用。虽然应用广泛,但实际效果各有不一,大多数社区只是将辖区按照规定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只是便于了解基层的情况,甚至有的网格只是上级管理下级的一个工具,其基层服务功能并不明显,也有违其实现公共服务的初衷。对于苗头性问题虽能及时发现、处理,具体的服务却未作深层次研究,直接导致大部分居民只知道街道、社区,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网格,这就导致网格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的意义重在挖掘网格化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寻找作用的缺失点,从而初步形成网格管理新
15、模式,以应对网格化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作用不显的局面。本文以XS区为例,通过对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社区的调查,了解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对有利作用与不利影响,作出多方面的剖析。文章首先阐述XS区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治理中的影响,从基层的服务职能与防御职能两方面,分析网格化管理对基层社区的影响。其次重点分析网格化管理的困境,提出了存在的网格要素不全、管理权限模糊与作用不显的困难,最后从建立网格团队、构建有效机制、引入志愿服务、发展社区文化四个方面提出改善的路径,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案例参考。关键词: 网格化 社会治理 作用 XS区社区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构成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一个城市的政治、经
16、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都要依靠社区这张名片的推动与扶持,所以社区发展至关重要。社区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地方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从社区开始做起。而社区工作是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是关于社区发展的重要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且已渗入各个领域,依托这一技术平台,我们如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转变,就显得迫在眉梢了,于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一、理论综述(一)基层社会管理理论1、城市社区功能研究。“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一城市的
17、现代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1 ”。城市社区具有政治、自治、服务、保障、学习、文化、经济七大大功能,所有功能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服务城市发展。社区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子系统,而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居民群聚的中心地,社区既是服务的直接场所,也是心灵的归属地,每个社区都担负着当地生活各方面的职能。因此,有学者认为社区应该具有社会的一切功能。社区只有具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和环境等各项功能,才能成为社区成员社会生活的空间、参与的舞台、继续社会化的场所。服务职能完善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社区从服务目标而言,是为了保持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只有功能齐全才能做好良性互动,进而
18、替代原有的“单位体制”、“街区体制”。2、服务型政府管理理论。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包含以下七条::政府的职能讲求服务并非掌舵。公共利益讲求目标而不是副产品。思想上强调具有战略性,行动强调具有民主性。服务的客体是公民而并非顾客。强调责任的重要性。相比生产更重视人公民权和公共服务优于企业家精神2。罗光华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中指出“与其他视角的政府角色定位所不同的是,政府服务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于服务,并由此提出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共服务” 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的“保姆”角色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公共行政的宪政和民主价值是研究主体,强调政府行政管理和服
19、务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以人为本,拓宽与公共组织的合作的平台,疏通公民参与渠道,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并作用客体的格局。(二)网格化管理的内涵1、党建工作的一种模式。群众路线思想的衍生。作为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网格化管理的服务方法。2021年全国上下党员干部重新掀起群众路线,从中央到基层要求重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做事接地气,重视基层服务工作。群众路线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的制胜法宝,更能使党员干部以充分满足群众诉求为宗旨,关注民情、民生,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确立了以民为本、公众至上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
20、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新时期基层社区积极主动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官本位思想,有助于将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由管制向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转移” 4。 社区党建模式创新。近年来,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发展突出新意,不仅从服务层面下足功夫,更是上升至社区党建模式研究。张恺(2021)提出“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构建互动机制,整合资源联网格;二是建立责任机制,设岗定责落网格;三是引入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在网格;四是完善保障机制,政策倾斜重网格” 5。 唐颖(2004)认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该努力实现三个“化”,即社区
21、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实体化和社区党建社会化。其中,社区党建社会化要进一步增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工作有效性6。2、实践创新的一种探索。服务方式的有效创新。网格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按照问题类型进行申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效反馈,这种便民服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重在创新服务方式。 “所谓网格化,最初主要是用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后来逐渐被引用并加以改造成一种政府管理领域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而城市网格化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管理方法,将城市基层政权所属区域以网格为单位加以划分,使得各网格之间能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交流,资源的共享,以
22、实现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扁平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7。牟君发指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不够,党建、计生、劳动监察等多个职能部门存在“各管各网络”的弊端,社会组织、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不够等原因,最终目的是实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控制社会风险,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8。技术创新。网格化管理是基于现代化的数字技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政府领域飞速发展,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井西晓认为,所谓网格化管理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络为区域单位,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
23、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模式9。也有人认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层次与组织架构基础上,依据辖区面积或常住人口数量等指标,将管理区域划分为单元网格。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以及相应的制度手段建立起以网格为基础的,综合资源配置、信息收集、公共服务与事务处置等功能的一体化管理机制10。二、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治理的影响XS区面积141.7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一镇十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食品经济开发区,有13个村委会、7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城市社区47个、“村改居”社区23个)和9个家属委员会。每个社区管辖范围3000户左右,按照“小区型”、“单位型”、“混合型”划分社区
24、居委会。全区社区“两委”成员490人,加上社保、计生、协警等专管员共有社区工作人员935人。(一)基层服务职能1、组团式服务。基层网格化管理涉及的服务有治安、土地、纳税、户籍、教育、劳动等等,这就需要有合理的网格,通过网格的合理设置,普通群众不仅是网格服务的受益者,也是问题的提供者、治理的参与者。XS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共分为四级网格,即整个区为一级网格,同时是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街道为二级网格,为街道社区网格指导中心;社区为三级网格,为社区网格站;每个社区划分612个网格,为网格工作室。每个网格区域内有居民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全区按照30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629个网格、302
25、2栋居民楼,共有629名网格员、3516名楼栋长和单元长。随着主城区人口越来越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不断兴起,流动人口在不断涌入城市。加上小城市各项服务职能仍不完善,如果单纯的靠政府去解决居民小事务,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本,还很难面面俱到。该区积极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在全市率先试点,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在服务方式上,以系统服务为主,依托基层网格员这一抓手,完成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如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特殊群众的帮扶帮教、重点地区的安全监控、重点人员的帮教管理等。通过细化网格任务,将问题解决的在基层,大大降低纠纷发生率。农村五保供养申报办理流程图 来源: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2、群众参与快捷
26、通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持久深入,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畅通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渠道。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素质,增强群众觉悟,促使群众主动配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11。XS区网格化实践群众投诉渠道大致有三种:一是 反映。居民对某些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直接通过拨打社区服务热线“”民情服务热线进行投诉,网格责任人根据 收到的投诉信息进行核实处理,按规定上报,并及时对投诉人进行信息反馈。二是网络投诉。居民可直接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对问题进行投诉,填写调查卷。系统将问题分配给网格责任人,责任人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处理与上报,处理结果在网络平台上按期公布。三是现场投诉。社区设立电子触屏投诉平台,社区居民按提示登
27、录系统后,选取相对应问题发生位置和所属区域,选取问题类型并进行提交,平台自动将问题反馈给责任人,并通过 直接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基层社区重视志愿服务,以服务站为单位,根据自身优势,成立各类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各网格根据所属居民的特长优势,成立各类服务队,如学生辅导队、文明劝导队、困难救助队、心理辅导队等等。社区对所属网格志愿服务进行事前指导、全程监督。事后备案:各志愿服务组织应在活动结束后5日内向所在社区志愿服务站进行活动事后备案程序。社区志愿服务站应及时填写活动登记表,同时按月填写活动统计表,将开展的所有志愿服务活动登记备案。事前申报:对参加志愿者人数达30人以上的活动,
28、各志愿服务组织应在活动开展10日前向社区志愿服务站进行事前活动申报,内容包括具体时间、地点、服务项目、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事中检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区志愿服务站要派出监察组成员抽查志愿服务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庆相桥社区志愿活动开展流程 来源: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二)基层防御功能1、群众现状晴雨表。网格将社区居民按照居住地划分开来,网格员生活、工作都在网格内,对群众现状能获得一手材料。社区网格化突破传统社区服务模式,改变各服务机构独立运作,缺乏信息沟通和传递有效载体的现状。现代信息技术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XS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社区网格员通过挨家挨
29、户的走访,收集人口、地址、问题、困难、安全等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在平台上,各类基础信息、疑难问题、社会热点都按期发送。同一个平台内,社区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信息,还可以看到其他社区的信息,整个信息资源互通有无,便于网格员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而治理部门通过平台也可以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尤其是重点监控人员,对基层信息把握准确。网格员通过宣传政策、走访楼栋、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深入群众,不仅与居民进行网络交流,更重视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居民困难、存在问题、各种隐患。如建国社区将管辖区域、联系对象等基本信息制作成便民服务卡,通过微信、广告栏进行宣传,将服务卡放到每个住户家中,方便居民群众来电咨询办业务、反
30、映问题。这种名片式宣传,虽然传统,却是最直接的收集信息、互相交流的途径。网格员与居民拉近了关系,便于基层工作的开展。2、政府引导监测站。在基层区域内,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各行政部门都是行政服务的子系统,在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下,实现了从治理到服务的完美转变,在方式上也实现了协同管理、共同治理。这种共同治理是新型的基层管理方式,非但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反而对执政能力转变是有力的支持。这种转变是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有力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群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XS区社会服务和管理平台建立快捷通畅的受理和协调机制,由受理平台集中受理、接收部门单位或社区反映的各类问题、事件和求助信息,由受理中
31、心按照区域、类型标准进行归类,在管理平台派发到问题所属的网格员,并以结案率评估网格员的工作效率。整个平台受理过程也是政府监督引导过程,政府在基层提供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职能转变,以服务引导为主要职能,帮助基层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三、社区治理中网格化管理的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技术化管理手段层出不穷,其不仅是社会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也在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有突破,有利于基层问题的尽早发现,实现反馈手段的精确化、高效化,实现管理的全方位提供。但在自治诉求与政府管理的诉求中,也存在着管理层面的挑战,如网格化管理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与实际需求不对称的地方,在现如今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
32、战中,问题尤显。(一)网格管理要素不全1、网格管理员配备不足。XS区在网格化管理方面还只是学习、摸索阶段,现有的模式与制度也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稍作调整。由于对具体的工作模式还在探索中,对人员的配备也出现了不足的状况。有些社区的人力资源明显不够,工作开展进步缓慢。这种不足不仅仅是人员配不齐,更重要的是指网格管理员的综合素质跟不上管理需要。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社区在管理理念上仍未转变,表面上是提供服务,实际上用的还是管理方式,服务性只停留在表面。网格员在基层与群众沟通时,将交流仅视为搜集社情民意、维护稳定的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社会控制,即所谓的“不出事”,没有真正认识到“服务型机关”的真正涵义
33、。如实际工作中,有些网格员认为网格服务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推行社区网格化工作中,仍有走走过场应付一下的现象,与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相背离。还有个别社区的团队成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没有适时转换思维、将心比心,在沟通过程中时不时的流露出居高临下风范,甚至采用行政命令手段、进行说教式管理,很难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因而服务效果也显而易见。网格内社会资源难以有效的调配和协调,个别网格仍是“一岗多职”,有的甚至是一名网格员负责多个网格,在具体的对口服务上,有的社区也模糊不清,不知道究竟属于哪一类。而且,由于某些网格员培训不足,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每天疲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孤弱病残。社区在职能发挥上仍受
34、政府限制,如辖区的政府单位资源,因身份原因,无法管理,更谈不上资源的整合了,久而久之,浪费资源、资源闲置现象就会出现,内部资源共享也难以实现。而针对这一问题,网格员由于自身级别、身份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2、缺乏专业提升。实际发展过程中网格化管理又呈现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技术导向型,需要通过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改变体制机制,来建立整合“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任务派遣、任务处理、核实监督、信息反馈”流程为一体且监督、执行相分离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用以实现对单元网格中部件、事件的治理。第二种是制度导向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系列人员整合、职责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的工作机制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发现
35、问题与解决问题集于网格工作人员一身,是以组团式服务为运行机制的治理方式12。总结起来,这两种划分依据一种是技术标准,另一种是制度标准,实际操作中,很难将二者清晰地分开。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如何将二者实现契合,所以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需要创新。首先是技术层面。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工作的推进需要数字化平台的支撑,研发就是关键。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这对基层社区而言,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往往政府最后选择的是直接购买设计好的数字产品。购买的产品往往是设计好的通用功能,对于需求不断变化的网格化管理,不能做到动态创新。而且宏观统筹的数字化平台建立后,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
36、护,政府的财政投入大多是维护机械与平台的正常运转,对于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平台的技术研发很少涉及,直接导致我们的平台系统更新慢、效率低。其次是制度层面。由于网格服务涉及到计生、党建、社保、综治等各个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分工不同,对信息的需求就不同。同时各部门由于利益的关系,对于本部门的现有信息,一般不愿意无偿提供,这就容易使得各部门间信息不共享,出现信息不对称。如财产、婚姻信息因为涉及到当事人的信息保密,很多部门需要多方协调、出具一系列证明,才能去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各部门信息间时间的传递都有个过程,旧的信息没处理完,新的信息又会产生,使得前期的工作失去效用。另外,有效通畅的信息传输渠道也是
37、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居民、网格员和各类管理部门都是基层信息的传递者,因为缺乏信息通道,很多问题传不到上层部门,加之部分事件也存在政府利益,对于基层信息的获得就显得没那么便利了。有些媒体中介,在对信息不明确的前提下,就对信息进行报道,也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3、考核机制不全。网格化工作要有明确清晰的考核机制,而且要依托技术治理,虽然很多时候它耗费了政府大量资源,却仍然是实现治理目标的关键。考核的标准不科学,只局限在“看”上面,看表格、看数据、看台帐、看平台建设,只关注软件材料全不全,而不细究材料真不真、实不实、有没有用。有的考核组只到平台现场,看完就直接打分评判,对于平台究竟在基层发挥的作用怎样,
38、并不去关心。 “看现场”也并不是看实地的现场服务是否有效、是否实用,而是实地查看和了解下级工作是否合乎要求、实现目标。例如XS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每个网格员制定完成任务计划,倒排日程,对每个网格员的考核关键看有没有遗留没处理的案件,以结案率和工作进度考核网格员。上级查看也都是去网格化管理平台,很少去基层现场网格。有些网格工作人员经常抱怨制作台帐浪费了他们过多的精力、时间,但是为了有好的考评结果,只能做临时工,以检查的要求而布置现场,只能竭力应付,甚至造假。考核对象不清。网格工作究竟是考核网格员还是考核服务,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的疑惑。如果是考核网格员,那就要以人为依据来制定考核目标,如工作的积极性
39、、网格员出勤率、网格员办案数、处理的结案率等。网格员只需要按照上级给的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对本网格内的问题及时回复、反馈即可,网格员的工作成果评定权在管理者手中。如果考核的是服务,那就要以服务成果和质量来制定考核标准,如受理对象的满意度、开展服务的数量、走访次数、开展活动种类等等。网格员不仅要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要每天走访于网格内,调查民情、收集民意,还要结合网格成员特性,开展各类志愿活动。网格员工作成果的评定权在服务对象手里。XS区的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考评细则共25项内容,涉及网格员服务项目仅5项。总体来看,还是在技术层面的考核,考核的是技术模式的合理有效性,重点在考评系统的准确
40、性,而没有将服务内容、服务效果以及服务对象的评定纳入考评系统。XS区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考评细则类别序号考核内容分值类别序号考核内容分值基础工作1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网格划分全覆盖3规范运行14街道每月讲评考核52确定网格职责,街、社区培训各至少1次215街道每季度组织各级网格1次以上交流33网络信息公示全覆盖2162级网格每季入户走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家庭走访率100%、单位(门店)100%44街道财政供养人员入网比例不低于85%117网格人员佩戴网格标识55成立网格工作机构,明确1名专职人员2182级网格依托社会力量每月开展1次以上为居民服务活动56建立任务菜单整改机制2192级
41、网格每季度组织1次以上民情联席会,征询网格居民、单位代表意见、建议37建立网格服务管理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220每月报送2篇以上网格工作信息38定期更新网格服务管理对象信息数据库2工作成效21群众诉求处置率100%159社区建立网格服务管理信息系统222群众诉求处置满意率75%1510建立各级网格工作监督机制2群众评价23对网格化模式知晓率80%8规范运行113级网格城市社区每日巡查,农村社区每周不少于2次巡查,并记录民情日记824对网格化工作满意率75%8122级网格城市社区每周点评不少于3次,农村社区每周点评不少于2次825网格人员工作作风满意率80%4131级网格每周小结6来源:XS区网格
42、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二)网格管理权限模糊1、多项职能交叉。易出现政府干预性管理。因为目前基层社区网格化仍受上级政府管理,也有基层政府主导推动,其干预性管理现象很容易在实践中显现出来。例如网格化工作中的“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即是地方政府为某项工作能够按期按目标的完成,根据工作内容,将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与对接的下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考核对象按清单、按时间如期完成各项指标,政府对其严格考核,逐条打分,将结果纳入考评依据,实现奖优罚劣的管理制度。而很多网格化管理恰恰也复制此种治理制度,形成“目标导向”的运作思维。XS区网格化治理中的“目标导向”集中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网格
43、化管理的成果主要通过考评来定级,按目标完成情况来衡量。网格员工作的好与坏,主要就是依据考评时打分的排名情况。其次,网格化考评量化程度高、涉及范围广。XS区网格化管理具体任务中,总共分为四大目标,每个目标又细化了子目标,子目标的25 项多数都有很明确的数值指标。如“规范运行”中有一项具体内容为“3级网格城市社区每日巡查,农村社区每周不少于 2 次巡查并记录民情日记”。行政管理决定了网格管理的权限为上级政府部门所拥有,上级布置什么样的任务,下级网格就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基层公共服务职能。民生问题是城市网格化管理要始终坚持的价值导向。现如今,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要,已日益成为基层管理的焦点问题,社区网格化
44、管理必须将民生作为核心内容。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政权组织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而基层政府又是最贴近百姓群众的第一阵线,所涉及到的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如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如何在居住地获得相应的保障问题;基层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是否处理得当却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能体现出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网格化管理终究是要实现对人的服务,主要是对辖区居民的服务,网格化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是目标,因此实现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常态化才是网格化管理的最终任务。由于每个网格的居住群体有差异,提
45、供给每个网格的服务也不一样,针对留守儿童居多的社区,我们要提供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空巢家庭居多的社区,我们要提供互助志愿活动。基层公共服务要求各网格根据需要提供服务,其管理权限则归属基层政府。2、越权管理。网格化管理仍属于上级政府部门,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削弱了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能定的事,到了网格内就不一定能由自己做主了,所谓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只是表面。有的学者认为:“政府行为的全面回归,不仅使公共服务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行政强制的倾向:行政体制俨然成为一部设计合理、运转有效的庞大机器,但面对社会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具体矛盾,则需要每个部件、每个齿轮都随同这一机器系统调整方
46、向,连带运行,失去了灵活多变、敏锐出击的应对能力” 13。层级越多,上下级的沟通链条就越长。网格化管理前,只有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过后,又多了一个网格,三级变四级,信息传输的渠道更长、信息获取的难度更大、操作成本也更高。长此以往,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差,能掌控的空间、资源也越来越小。上级政府的权力直接下沉到每个网格,网格进一步下沉到每一个家庭,直至每个个人,这样每个人都在上级政府权力的监控与控制之下。如果哪一个网格里出现了问题,上级政府会直接行使职能,而撇开网格层面,让中间的几个层级形同虚设。由于网格化的服务特质,很多社会团体也参与其中,有的团体直接归属省级部门。开展服务从活动策
47、划、具体操作到事后监测都有上级团体一览承包,与基层网格只有通知层面的交流,实际操作中也直接干预网格管理。虽然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主体也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但大多数也都是由街道行政部门要求的,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自身的积极性不高,社区也没有决策权。诸如此类的志愿服务,其管理都是越权形式。(三)网格管理作用不显1、激励机制不科学。传统的社会管理,由于职责不明、机制不全、考核不清等原因,很多基层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存在被动应付、 放任自流的现象,工作成效也不明显。网格化管理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良好的工作需要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一直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基层社区网格员多干少干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