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版).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密2 2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2019 年2018 年2017 年课标全国I 卷13,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9 分1-3,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9 分1-3,气候正义,9 分课标全国n 卷13,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9 分13,被遗忘权,9 分13,青花瓷,9 分课标全国iii卷1-3,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9 分1-3,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9分13,乡愁,9 分山东卷68,谈审美移情,9 分天津卷5-7,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9 分5-7,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9分57,中国人的时间制度,9 分浙江卷7-9,社会传播,10分江苏卷15 17,
2、书家和善书者,12分17 1 9,中国建筑的希望,18分17 1 9,从脸谱说起,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汉代的印章(节选)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对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
3、 9 7 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软(d A 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软侯卒于吕后二年,距汉开国(前2 0 6)仅2 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做多字一排或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
4、成了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以鱼人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是满白文,还是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用朱文,笔画多的字用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
5、见图案为代表西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两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原文有删改)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特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2 .下 列 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布排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
6、字的缪篆,被列为汉字六书之一。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二、(2 0 1 7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上3题。2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
7、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
8、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 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
9、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10、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11、法不正确的一 项 是()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格调“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 者 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 者 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皎 然 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
12、,这 里 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也是就形式整体而言,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 阳 修 的 六一诗话论“格”而不 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 其 格 不 甚 高 此 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 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 羽 沧浪诗话诗辨 中提到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格”,后两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
13、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 沧浪诗话 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格”“调”在诗评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但其意义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 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 为“格”指诗歌体制,是从作品整体层面来说的,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相对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
14、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4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的思想,培育健全的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 在 说诗眸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
15、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可能是审美评判,也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在 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B.“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 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
16、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 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C.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和格局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B.“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
17、指诗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的“格”指的是诗的总体风格。C.“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意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D.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诗教方面要比唐诗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A.皎 然 诗式中 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
18、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C.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D.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以此传播正确思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 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 是 尚 书 尧
19、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 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先 秦 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
20、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陆 机 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 艇 在 文心雕龙 明诗 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至U “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 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 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
21、情,不再囿 于 儒 家 政 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 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 秦 的“志”。6作为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学思想复兴的努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反对仅仅将诗歌看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而是要尽力回溯到儒家“诗言志”的开端。唐代诗歌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这一点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那里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对 前 代“情志”的综合,正是唐代文学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一
22、个重要原因,也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黄金时代。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宋代诗歌表现出说理的特征,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志与情,中国诗歌的高峰和黄金时代也就此过去了。(摘编自肖朗“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言志”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纲领,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成为较为普遍的说法。B.“诗言志”的含义,在先秦时期主要指思想、抱负和志向,汉代开始内涵更加丰富.C.古代诗歌创作中“志”与“情”的关系大致有重志轻情、志情相融、重情轻志及志含情中。D.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
23、之“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纲,论证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及其影响。B.文章引经据典,考据严谨,评析结合,体现了文学评论的特点。C.文章第三段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时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D.对 汉 代“诗言志”内涵的变化,文章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B.把“诗言志”与“诗缘情”有机统一起来,是汉唐诗歌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C.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是韩愈、李白、杜甫等
24、伟大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I).由于背离了“诗言志”这一创作理论而偏重说理,宋代诗歌成为了圣贤之道的附庸。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杨光祖纵观文学史,故乡与作家的关系,隐秘而关键。故乡,造就每一位作家的特殊的感觉、特殊的眼光,那种童年时期的人生体验,是他们文学成长的酵母,是他们持续创作的永恒的营养源。有人说,文学的故乡是每个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秘发祥地,对故乡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感悟,关系到作家艺术生命的长短高低。这话是极对的。但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故乡”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多余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
25、变化,创作似乎成了制作,文学7似乎与作家没有了生命联系,一些新锐作家很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一个码字匠。这是一批没有“故乡”的作家。有的作家,他们觉得一写乡村,似乎就获得了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经常看到一些作家自负地谈到自己的创作,说自己多么熟悉乡村,多少次去体脸生活,或者还在某村镇挂职半年,云云。对这种自信,说实话,我很反感,创作不是因为挂职了多长时间、体验了多少次生活而必然有所改进,关键是如何去“体验”,如 何 去“挂职”。相反,另一类作家则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是普世价值的先锋。比如有人明明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却 对“乡土”二字很抵触,似乎说他是“乡土作家”就辱
26、没了他。作为作家,并不因为写的是乡村或是城市,就比别的作家优越或是低下。但文学写作,一定是有根性的指向。文学,只与创作出的那个文本有关。鲁迅来自绍兴那个小地方,他的小说也充满着那个小地方的气味,但这并没有限制他成为一个大作家。他来自绍兴,却早已超越地域局限,而成为人类的、世界的。没有别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小说钻探人性,达到了伟大的程度。真正的作家都是有根的,不是水上浮萍。至于乡村、城市的区分,当不得真,用佛家的话说,是方便法门,不 可 以“刻舟求剑”地去理解。但是,没有故乡的作家肯定写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他们是无根的。当然,说一个作家没有故乡,不是他真的没有故乡,而是他还没有“发现”故乡
27、,没有“找到”故乡。作家刘亮程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一位作家讳言故乡,不愿意在作品中呈现故乡的落后,或羞于提及故乡,那是不成熟的表现。我 们“西部”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是落后、愚昧的象征,但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养育了多少伟大的作家。现在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与这片土地无关;作家应该明白你首先是故乡的,才会是世界的。作家可以超越故乡的地域限制,却无法脱离故乡而存在。一 个 没 有“故乡”的作家,是没有出路的。(选 自 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2.作家对故乡有哪些不正确的态度?请简要概括。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语句的含意。四、阅
2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意境在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及评论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只是到了中国近现代,在各类艺术批评语8境中,意境才成为重要的审美术语,成为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一般来说,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意境产生于唐代,佛教繁荣昌盛,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一术语在唐代的出现。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学阐释基础和语料。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后代人对于意境的种种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
29、的年代,为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和想象升华的空间。意境一词,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首次运用是唐代王昌龄的 诗格: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认为,物境是对实有的山水进行艺术化描写,侧重于景。情境是对情感或情绪的描写,重在以情感人,侧重于情。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它们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来命名的,此处的意境确实不能统摄物境和情境,与后二者相比,意境并无明显的优越性。意和境这两个字的意义是无限的,二者组合,其实际的审美包容量远远大于“三境说”中的意境。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重体验,具有模糊性、可延展性,意境也不例外。正 是 因 为“意”这个语汇具有统摄性,意可
30、以认识物和情,物和情却无法涵盖意,尽管三境原本是并列的关系,在传递式的继承中,意境能够包容的内涵却更加深广。王昌龄对意境下了一个判断,又因为他本人以及后 人 对“意”的广泛运用,客观上使得意境的内涵超越了他原本的规范。一首诗中,应该有景物,能传达意兴,“凡诗,物色兼意兴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所谓意兴,应该是感兴起意,是意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是单调写景,不能传达意,无法感兴,写得再巧,终究不为好。对于诗来说,“意”好是最重要的。意境从唐代发展至今,一直被建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塑造这个术语,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如果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那么,构成意境系统的
31、语词单元,以及被意境整合了的同类词汇,都属于外延语境,是“意”与“境”的合理延伸与充分发挥,而被后人归入了一体化的意境。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的存在之一,能体现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对唐诗之美的界定,也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艺术领域。这是意境理论在唐代诗学中建立,最终又推广到其他艺术领域的基础。后人继承并发扬意境理论的时候,即使对意境的具体内涵理解不同,但均不脱离作品分析。意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概念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一个范例。从它的普遍应用来看,平常人也能掌握它的内在含义,并且能恰当应用,使之成为一个活跃的、沟通古今的审美词汇。9(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
32、确的一 项 是()A.在艺术批评和评论中,审美术语意境在古代地位不高,到了近现代才成为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和工具,而且古现代对意境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异。B.从目前能见到的诗学文献看,审美术语意境最早出现在唐代王昌龄 写 的 诗格中,王昌龄认为意境只是诗歌三种境界之一,不能够统摄物境和情境。C.意兴的意思是感兴起意,是“意”的表现方式,一首好诗应该不是单调写景,而是能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意、可感兴,否则诗歌就是再巧妙也不算好诗。D.意境能界定唐诗之美就奠定了它能界定其他艺术领域之美的基础,到了现代,评论家就通过对具体唐诗体现的意境分析来类比赏析其他艺术之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
33、是()A.术语意境产生于唐代,开始是一个以唐诗作为论述对象的诗学术语,后被推广到各类艺术批评中的原因是唐代是一个创作和理论特别适宜的朝代。B.因为意、境两个汉字的含义特别丰富,所以组成术语意境后的审美容量也大于王昌龄所下的定义,客观上也使术语意境的内涵超越了其原来的规范。C.若把现代社会中对意境系统中使用的词汇认定为外延语境,是意、境的合理延伸和发挥后的归类的话,就必须以王昌龄“三境说”的意境为核心语境。D.现代社会中,人们能恰当地使用审美术语意境,即便是平常人也能掌握它的内涵,这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概念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很好的范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术语意
34、境在唐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以及唐诗的辉煌等,再加上这些内容为理解术语意境提供了材料。B.王昌龄的“三境说”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命名的,三境偏重点不同,物境偏重于山水的描写、情境偏重于情感和情绪的抒发、意境偏重于事理的传达。C.古代文论表达重体验,使得术语意境具有模糊性、可延展性,也使术语意境有了统摄性,因此在术语意境的发展过程中,意境最终涵盖了物境和情境。D.术语意境从它产生那天起就一直被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在传递式的继承中以王昌龄对意境的判断为基础而不断被构建,最终形成一种理论体系。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
35、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
36、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 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她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我行动。民主革命时期,
37、在演出歌剧 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
38、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 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1 1A.在 电 影 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 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
39、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D.老舍笔下的样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 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
40、了人间的悲剧。C.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D.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
41、美价值也越高。C.在 歌 剧 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 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12解密2 2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2019 年2018 年2017 年课标全国I 卷13,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9 分1-3,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9 分1-3,气候正义,9 分课标全国n 卷13,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9 分13,被遗忘权,9 分13,青花瓷,9 分课标全国iii卷1-3,论传统表演艺
42、术的保护和传承,9 分1-3,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9分13,乡愁,9 分山东卷68,谈审美移情,9 分天津卷5-7,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9 分5-7,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9分57,中国人的时间制度,9 分浙江卷7-9,社会传播,10分江苏卷15 17,书家和善书者,12分17 1 9,中国建筑的希望,18分17 1 9,从脸谱说起,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汉代的印章(节选)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
43、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对13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 9 7 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软(d A 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软侯卒于吕后二年,距汉开国(前2 0 6)仅2 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做多字一排或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两排布局,有的做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
44、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以鱼人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
45、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是满白文,还是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用朱文,笔画多的字用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西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两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原文有删改)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特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
46、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汉代的私印”“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中的内容不符,原文是“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2.下 列 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的解说,无误的一 项 是()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布排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汉字六书之一.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D.把借鸟形、
47、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答案】C1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和筛选文中信息。A项,说法绝对,由第一段中的“私印也带有框栏”及第三段汉私印在印文方面、形式结构上的重要发展来看,“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表述过于绝对。B项,偷换概念,原 文 中 说 的 是“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选项中偷换为“汉字六书”。D项,“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曲解文意,原 文 中 说 的 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并非仅为美化印文误区警示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一是审题不清,不清楚是选择“有误的一项”还 是“无误的一项“;二是弄不清概
48、念的内涵和外延,如 第 1 题 中“汉代印章”的外延应包括“汉代官印”和“汉代私印”,在解答中要注意这一外延;三是抓不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2 题中的关键词是“汉私印”“脱离秦制”“发展”等。技法点拨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可从如下方面入手:I.抓住题干中所提及的概念及相关限定条件或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如 第 I题中,概念为“汉代印章,限定条件是“特点2.搜索概念或语句的内涵信息。论述类文章中,阐述概念内涵的语句常是中心句,多在段首或段尾。如解答第1 题,通过快速浏览文章各段的首尾句可以概括出“汉代印章”的特点。第一段尾句是汉初官私印继承秦印制度,第二段首句写汉官印所
49、用字体“小篆”的特点,第三段首句写汉私印脱离秦制后的发展等。3.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因此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词语,从而判定其内涵。对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也是如此,只有结合该句的上下文,才能体会出该句表达的意思。具体而言,要将各个选项还原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字,一一对照,看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或语句的含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看是语言形式改变了,还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或语句的含意改变了。如 第 1 题的B 项,与原文对照后,发 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中第二句话的内容不符,所以该项表述错误。3-F 前理解和分析,沐 符百原支内容
50、的二F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15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D 项,“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扩大范围,由原文可知,汉印包括官印和私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是私印:另外,”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无中生有。误区警示解答归纳内容要点类选择题,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1.没有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不能理解关键词、中心句和重点段的意思。对于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的文段,不能准确归纳概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