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一讲认识媒介.ppt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9151339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第一讲认识媒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1.6)--第一讲认识媒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第一讲认识媒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第一讲认识媒介.ppt(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媒介与社会第一讲 认识媒介本单元学习地图导览媒体是什么媒体的历史演变媒体信息的特征是什么媒体权力媒体为什么是环境大众的媒介素养孤岛生存需要什么问:假如让你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一周,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外只能带一样东西上岛,你会带什么?你如何得知社会发生的事情?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网上讨论区?微博、微信?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你认为哪种途径最可靠?哪种不?原因?现代人的媒介化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生三大事:吃饭、睡觉和媒介 李特约翰认为:任何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都是媒介。媒介是塑造社会制度力量的一部分。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

2、7年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进入媒介社会化时代楚门的世界思考谁拥有媒介为什么?媒介产品是如何创造的?政府以什么样的关系来规范媒介?为 什 么 有 些 形 象 和 思 想 观 念 在 大 众 媒 介 中 被普遍传播,而有些却被排斥?大众媒介的发展如何影响政治进程?大 众 媒 介 给 我 们 的 社 会 和 世 界 带 来 了 什 么 样的影响?人们是如何利用和阐释大众传媒的?一、媒体是什么?媒介l“媒介”就其基本的意思,它是“用来表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

3、物体或物体排列。例如:烟火信号、击鼓、里程碑、树皮上的刻痕、跳舞、陶器上的花纹、军号、纸上的墨迹等”。l(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l 随着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媒介”一词往往就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代名词。媒体媒体(Media)一词来自拉丁语“Medium”(意为两者之间),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即存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物质工具。它既指技术,又指企业或机构。媒体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新闻媒体”现代汉语词典

4、传媒传媒是“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现代汉语词典法国小拉鲁斯基辞典:传媒即“信息的所有传播手段,包括广播、电视、印刷报刊、书籍、电脑、录像、通讯卫星等,它既是表达的方式,也是向某一群体传送讯息的中介”基本上与“媒体”的定义相同,目前 经常不加区分的混用综合闵大洪和明安香的观点,即认为媒介和媒体通称传媒,大多数情况下可通用,只不过传媒较媒体的使用更为晚、近一些媒体的定义分为两层:第一层的含义应是借助于某一渠道、某一方式(新闻纸、微波、电缆等),向一个终端(如接收器、屏幕)生产和传送信息的技术总体,同时也是这种技术自身的产品(如报纸、书籍、节目);第二层的含义应是某个(有其自

5、身运作方式和诸多社会作用的)经济、社会和象征性的组织,承担上述信息的处理,并提供给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也离不开媒体二、媒体的类型及演变狭义的分法平面媒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电视、电影、广播新媒体计算机、网络、手机swanky广义来说媒体讯息环境混媒体多工你知道吗?这些也都是媒体!媒体形态的历史演变口语传播阶段一是口腔动作论二是摹声论三是感叹说文字书写传播阶段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进,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柏拉图的斐德若文字和口语最直接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听觉取向的文化,一个是视觉取向的文化印刷媒介传播阶段1、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公

6、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左思写三都赋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2、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出现的印章和公元2世纪东汉时出现的碑拓。印章和碑拓是雕版印刷术的前身 真正使印刷术走向成熟和普及的发明家是德国的谷登堡电子媒介传播时代1、电报的发明及影响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5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1836年,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码。1844年,莫尔斯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标志着电信传播的开始。1877年,爱迪生研制成功新型电话机。(2)广播技术1906年,首次用调制无线电波

7、发送音乐和讲话,完成了人类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实验。此举首开了人类实现无线电广播的先河。1920年,美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 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 开始播音。此后,各国的无线广播陆续诞生(3)电视的诞生及影响1884年德国保尔尼普可夫发明一种光电机械扫描盘,1925年,他在伦敦扫描出木偶的图像,史上把此看做是电视诞生的标志,贝尔德被称作电视之父。1931年,兹沃雷金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开创了电子电视的时代。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开设实验性电视台。正式开始实验性电视广播。(4)网络技术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它是利用

8、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 过关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和碑,它是未来信息调整公路的雏形,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三、媒体信息的特征媒体信息的特征1.媒体的信息并不全然真实地反映世界2.媒体讯息都经过复杂的筛选、包装、选择与组合3.讯息的呈现,可能受到各式影响(包括媒体记者与编辑、媒体部门与组织负责人,甚或政府、政党或财团)4.媒体的传播科技特质,塑造了媒体的表现形式或内涵5.阅听人是媒体工业运作下所产生的市场商品1、媒体不是反映真实,是再现真实2.媒体信息都经过复杂

9、的筛选、包装、选择与组合在媒体中所看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人为的筛选、包装与组合。是某些人特意选择让我们看到某些的信息,而忽略某些信息。用部分代替全部 用部分代替全部3.信息的呈现,会受到各式影响(包括媒体记者与编辑、媒体部门与组织负责人,甚或政府、政党或财团)如果没有爆点,老板就不会用我的新闻了!这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可以报导吗?与我的政党立场不同,我要好好批评一番!抢到独家,准备升官啰!4.媒体的传播科技特质,塑造了媒体的表现形式或内涵以新闻为例传播科技特质电视新闻 呈现影像、声音。片段可剪辑,重复播放,民众无法自由选择想收看的新闻。网络新闻 媒体报纸 印刷媒介,有版面限制,一旦印出即无法修改,即

10、使有错误的讯息也无法立即更改,甚至事件发生到报纸印出之间,如有变化也无法修改。手机 受限于手机功能,只能以简短文字呈现新闻。5.受众是媒体工业运作下所产生的市场商品媒体生存的关键来自广告收益,而广告主选择媒体的方法来自收视率,所以受众化为收视率的数字,而被媒体当成广告市场卖给广告主。达拉斯.斯麦思的受众商品理论:一、受众是一种商品,当受众在阅读报刊或者收听收视节目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被打包出售给了广告主,二、受众是媒介的劳工。当他们默默地坐着使用媒介,将自己的时间完全交付媒介和广告主的时候,就是在劳动。三、受众为媒介工业生产剩余价值。受众全神贯注观看某一节目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节目制作的成本

11、,多出来的部分即剩余价值。通过商品受众的观点,新闻媒介根据广告主的要求而生产受众,包括受众的规模与性质,成为媒介盈利的基本模式。反过来,通过这一运作模式,广告主间接地控制了媒介,在媒介垄断形成的过程中,广告产生了支配性的作用。四、媒体权力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播媒介已构成了社会权力结构中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部分,拥有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进而拥有塑造公共意见的能力。媒 介 权 力 指 媒 介 的 一 种 职 能 权 力,即 职 业 范围内的支配和调度功能。媒介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权力在于它能够运用议程设置、表达和引导舆论、监督舆论与社会发生非同一般的牵连。媒体权力的滥用 滥用

12、表现:A、议程设置人们日常生活话题 例:调查表明:上海市民平时话题来源于新闻媒介的占72%,来源于亲友占13.8%,来源于单位占5.1%,来源于社区占4%,来源于社会占3.4%,来源于其他占1.7%。B、媒介事件 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当前的历史充满了一些历史学家称为有意安排的事件。”与其他新闻比较:具有干扰性、经过策划 日常新闻事件以冲突为主题,而媒介事件或纠正冲突或恢复秩序或推选变革 如肯尼迪遇刺肯尼迪葬礼(丹尼尔、戴扬著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奥林匹克运动会、总统选举、辛普森杀人事件等“马加爵事件”如何被娱乐化?1、照片被戏剧化 2、戏剧情节的反常化 大学生冷血的凶杀嫌疑犯 朋友残

13、杀 贫困学生(弱势)凶手(强势)如一个大学生“屠夫”的成长开篇就写道:“如果不是印有他狰狞面孔、粗壮上身相片的通缉令,张贴于他家乡每一处醒目位置,自小沉默寡言的马加爵或许永远不会被那些曾经知道他的人谈起,昔日的老师、同学也几乎将他遗忘。但是现在,这些熟识他的人正试图将许多支离破碎的回忆,与一个大学生“屠夫”联系起来。”随后的文章,则分为“沉闷的家庭”、“他喜欢孤独地坐着”、“父子之间沟通有限”、“很害羞,把奖状藏起来”、“三驾马车 之一”、“高中时迷上武侠小说”、“一次突然出走”、“大学时性格扭曲”、“和室友积怨越来越深”等九个部分组成。3、大规模的细节报道 案发、马加爵归案(可怜的孩子被解构

14、了的“冷血杀手”)马加爵在监狱中穿上了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 服-囚服。“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加爵今天 说的这句话让在场看押他警察都落泪 恶性刑事案件重要新闻事件媒介事件 C、制造新闻 例:美神童杰西卡七岁驾机 假新闻、炒新闻、有偿新闻 D、话语支配 首先占有话语的主动权和支配权。布尔迪厄:“观众可以看到主持人总是处处干涉,给人限制。总是主持人摆出话题,提出问题”.(实话实说例)其次掌握话语沟通的主动权 再次具有确立话语的语境优先权。五、媒介即环境 强调媒介嵌入整体社会生活的渗入式影响,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情感和价值观,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者阻碍1、符号环境:媒介建构了

15、一个介于人的思维内环境和存身于其中的社会外环境之间的、外化于人的符号环境 2010年2月21日,天涯论坛一篇帖子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主人公“犀利哥”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等。有结果称,犀利哥实为宁波街头一名乞丐,由于复杂身世流落街头。亦有网友对其乞丐身份表示质疑。此后,犀利哥在网络上的持续走红引发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争相报道。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梵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犀利哥”是网络媒体在进行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中为公众塑造的一种亚文化精神产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大众传播媒介为我们营造着一

16、个怎样的信息环境呢?2、感知环境这是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拓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正是使用各类媒介了解所存社会环境,知其文化、政治、经济等确切的环境信息,我们生存于媒介制造的环境中,媒介即是生活,是我们知悉环境的介质。同时也阻碍我们的生存机会。案 例:浑水煮面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6日10时30分初步统计,地震造成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589人死亡(鲁甸县504人、巧家县72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9人失踪(巧家县9人),2401

17、人受伤。事件起因 地震发生后,救灾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各家媒体也争相挺进灾区进行跟踪报道。8月4日下午16点,一段名为重灾区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浑水煮面的拍客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无数网友关注。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广播网随即刊发了一条名为云南重灾区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新闻,被各家媒体纷纷转载。视频的拍摄地点为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事件发酵 网络上出现质疑声:8月5日凌晨1点,五岳散人发表微博称:一时间,网上对“浑水泡面”分成了赞扬派和质疑派,持不同观点的网友不断争吵,事件逐渐发酵。事件升级真假新闻之争 8月5日晚,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将之前“浑水泡面”新闻定性为假新闻。报道称

18、:“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一名前方救灾部队的负责人确认,经查证,没有发现救灾过程中出现相关(浑水泡面)情况。网传图片中用如此浑浊的水泡方便面明显不符合常理请后方不要误信这种别有用心的图片,以免伤害救灾部队的士气。”环球时报的定性引发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的不满。6日6时20分,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转发了环球网的报道并评论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发布了身处前线的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腾飞的亲眼所见,称本无意与无知言论纠缠,但谣言的传播会造成对公众对灾情和前方物资情况的误解;虚假新闻四个字对一线记者是奇耻大辱,真实是所有媒体都应坚守的底线。事件落幕真相还原环

19、球网要闻部副主任郝珺石在微博上发表了致歉文:看了视频,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后勤是当地组织的,不是部队做的饭,浑水是自来水,放了消毒药片现场报道的记者和拍客更加没错,他们报道的是事实,向在前方的中广网记者和腾讯拍客道歉。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告诉记者,“我们无意对此事再发表议论了。还是关注灾情吧。目前,灾区还没有吃上净化水。”14点25分,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对此事作出了总结式的声明。“央广记者用亲身经历证明有浑水煮面。军队前方新闻官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救灾部队携带有净水设备,饮用水都经过处理,也是真的。这两条新闻在宽大的救灾现场,并非一定矛盾。环球网编辑为他起的标题道歉,是一种职业的真

20、诚。这三方不应是对立的。大灾当前,全力支持解放军。”大众传播媒介构造的信息环境不同于客观环境,它再现真实并非反映真实。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指出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大众传播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六、大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就是 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 指正确

21、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 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括: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学习媒体素养为什么重要?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是“时间的窃贼(thief of time),而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让这个温情而聪明的窃贼盗走大量弥足珍贵的时间”。媒体信息充斥意识型态与刻板印象举例说明:男人与女人白领与蓝领老年与青壮年政府官员与百姓黑与白媒體的限制,就是世界的限制。-

22、Ludwig Wittgenstein(美國語言學家)丟掉假象比找到真實更有智慧。-佚名你 你Iphone Iphone 了沒 了沒?没有吊饰的手机不是手机 没有吊饰的手机不是手机杂志都说,这样穿最好看 杂志都说,这样穿最好看用了这些你就会变美女 用了这些你就会变美女媒介素养的必要性一是媒介素养的无意识二是对高科技媒介的低水平满足潘东子参赛记三是避免成为媒介所复制的人四是媒介素养不是天赋,需要后天的训练养成。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体现了公民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美国素质教育专家瑞妮霍布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还能

23、够培养公民自由地、负责任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信息时代,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和传播工具,可以说,正常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媒介这张巨大的网,人必须依靠信息生存,必须与不同的媒介打交道,媒介成为人的延伸。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他们是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指导其行为方式,对社会思潮的变迁、政治局面的建构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学会如何正确而有效接触和使用媒体有益于大学生在现实人际关系、政治社会认同、政治参与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网络推手媒体素养的目标媒体素养是有能力去:分析(analyze)媒体讯息 评估(evaluate)媒体内容 产制(produce)各种媒介讯息 达到愉快(pleasure)使用与沟通(communicate)思想、传达讯息的目的 有能力接近使用(access)媒体,表达对公共议题的意见 媒体素养知识面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