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pdf(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课题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 力 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
2、运动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一一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
3、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想想议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
4、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 图(a)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L JZ T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一一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甘请看课本图1 6o 1-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三、拓展如图(b)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
5、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请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四、板书设计r护散现象分子热运动I分子间的作用力r分子之间的引力I分子之间的斥力课后反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思*中学教案 年一月一日 周星期课题内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内能的初步概念及内能跟温度的关系。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
6、媒体条形磁铁、小车两辆,试管及橡皮塞,两个相同的烧杯,硝化棉,乙酸,高镒酸钾晶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二、新课教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
7、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
8、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4)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素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
9、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小结:(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板书设计第二节内能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l o
10、内能不同于机械能2o 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30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l o 热传递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2。做功课后反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思*中学教案 年 月日 周星期.课题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情感目标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
11、过程自主探究:(学)1、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平P 130前 面 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2、(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
12、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教师指出: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
13、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引导学生看书P131-133,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二、交 流 合 作(讲)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由教师重点强调指出:对于演示实验:在探究活动之前,先要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所用的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要相等(适当强调升高温度)。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和注意点(如天平、盛放水和沙子的杯子要型号相同、加热所使用的酒精灯型号要相同),可以想到吸收热量的多少就是根据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既加热相同的时间,代表水或沙子吸收
14、的热量相同。实验中可以同时完成两个结论的探讨:(1)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沙子的温度升高的比水的要快;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的大(2)要让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的比较;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的多总结上面的实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以类比密度),这说明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
15、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义来相互对应理解。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个问题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去加深理解。如:一滴水与一盆水的比热容是相等的、一根铁钉一段铁丝的比热容是相等给学生介绍比热容表,以某种物质为例子,对其作全面的解析,并同时介绍出比热容的注意点,如: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比较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并带出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一些自然现象。小结热量的计算公式:吸 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X物体的质量X升高(降低)的温度即:Q=C m t、国教学成
16、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一月一日 周星期课题内能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内能的两种重要方式:加热和做功。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教学过程1、复习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略)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2、引入新课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3、进行
17、新课板书:(第二节内能的利用)(1)利用内能来加热教师: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利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天天吃饭,那么生米是如何变成熟饭的?学生:是通过加热,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使米变熟。教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学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内能。学生:热水袋暖胃利用了内能。(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加热的例子,如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教师: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一、直接加热物体教师: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可以有多种方法。目前人们最普遍运用的还是用火直接加热。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我
18、们也应看到,烟囱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首先是能源浪费大。早 在100多年前,门捷列夫就曾说过:“烧煤等于烧卢布”。因为煤、石油、天然气等本身都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其产品遍及医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将它们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机会。再加上直接燃烧效率较低,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其次是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的废渣、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就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了趋弊兴利,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问题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为分片供热(暖气)。用效率高的锅炉替代简易炉灶。有些地区还采用了大型工业锅炉的余热实行集中供热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 广 了
19、以(煤)气代煤,从而提高了内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护了环境。(2)利用内能来做功当然,节能降耗还有很多途径,如改烧煤为用电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提到用电,同学们知道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学生:是发电机发出来的。教师:不错,是发电机发出来的。那么发电机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演示:书中所示的实验。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学生:燃烧酒精放出的内能,传递给水蒸气,水蒸气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机械能)(以上回答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二、对物体做功教师:发电厂
20、发电就利用了上述实验原理。发电厂,首先要用煤加热锅炉中的水,水蒸气获得内能后,带动发电机工作,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先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接着发电机又在运转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一转化将在电学中学习)利用上面实验的原理,人们还制造出了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发动机等。这些机器的共同之处都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我们称之为热机板书: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发明,是 在 17世纪末期。近 300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研制和改进,它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机器。热机做为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的催化剂,必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热机的种类很多,我们将在后面几节介绍它们中的几种。4、小 结
21、(略)5、布置作业、国|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 月日 周星期.课题热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情感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
22、大的动力?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1)汽油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构 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工作原理。(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
23、缸。这是第一个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能的转化。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学生回答后总结: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
24、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打 开flash课件,让学生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柴油机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25、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小 结(略)布置作业(1)简述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2)回答下列问题:
26、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动几周?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中学教案 年 月日 周星期.课题热机效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常识性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3、培养学生重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热机的效率教学难点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二、新课引入: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三、新课内容。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化学能转
27、化成机械能(做功)。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污染(C O、S O 2、酸雨),(2)噪声污染。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
28、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6、分层练习评析。7、小结。8、布置作业:阅读P 4 0 热机的发展、国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 月日 周星期.课题电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2、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能
29、力目标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目标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玻 璃 棒(附丝绸),橡 胶 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
30、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o小 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3、
31、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o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o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学生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
32、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 用 表 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例 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 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
33、多少不同。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 B。用金属杆把A和 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 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 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 B仍然闭合。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国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课题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
34、力目标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情感目标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短路及其危害。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二、进行新课电路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I)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你能
35、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分组实验 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学生经过猜想、分析、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会对开路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电路中的某处断开了,电路就没有了电流,用电器也就无法工作。断开的电路叫开路。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电路中又有了电流。要想让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有持续的电流,也就是电路必须是处处接通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的负极。小结: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讨论:一个
36、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2、通路、开路和短路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演示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演示 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两,说明灯丝断了。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
37、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3、电路图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下面我们用统
38、一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不妥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4、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短路、通路、开路电路符号、国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一月一日 周星期课题串联和并联教学目标知
39、识目标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2、(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 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 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 的实物图。合作探究:想想做做:(课 本 1
40、06页)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探究工1、组成串、并联电路: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 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在 图 5 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方法:模仿课本106页 图 5。3-1图7另一种像图6 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的。我们不妨将L 1 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 2 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在 图 6 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探究串
41、、并联电路的特点:方法: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串联并联定义电流路径特点电路中只有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有条,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开关作用控制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支路中的开关控 制。电路图实例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中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课题电流的强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认识电流。2、会使用流表,会读电流表的读数。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教
42、学难点电流表的正确的连接。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电流的单位是,符 号。2、雷电的电流可达2 X 1 0 5 A=m A=u A o3、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该仪表用符号表示。4、使用电流表要注意:(1)电流只能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2)电流表只能联在电路中;(3)被测电流(选填能或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4)读数时,应该认清所用及值;(5)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上。5、如图是在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由图可知,I=A。小组讨论(团结协作)6、使用电流表时,若被测电流
43、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则若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则 理品;7、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L2串联 B、开关S 只控制L2C、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 D、电流表测L1的电流四、精讲释疑如下图所示,将所给的元件连接起来,要 求 LI、L 2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连接图画电路图。00曾 昆S本节内容,你还有何疑问?小结:1 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单位是符号是()、还有毫安(mA)、微 安(|iA);lA=mA,lmA=pAo2、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 别 是(每小格A)(每小格A)使用:(1)、电流表要 联在被测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
44、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确定时用大量程。(4)、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3、一台家用小型(4 7 厘米)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下列哪一组数据最接近()A、18A B、lo 8A C、180 mA D、18 mA4、如下图所示,甲电流表的读数是A,乙电流表的读数是A当堂训练:5、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mA的可能是:()A、半导体收音机B、60w的普通照明灯C、家用电冰箱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6、在图所示的四幅电路中,电流表能够测灯L1电流的是()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中学教案 年一月一日 周星期课题串
45、、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2、熟练电流表的使用。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课题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提出问题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 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设计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什么数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 U1U2(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46、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a 两端的电压 Uab 两端的电压 Ub电源两端的电压U 总第 一次测量第 二次测量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1=U2=U3.(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课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一月一日 周星期课题电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
47、动变阻器。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情感目标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电阻的大小因素。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过程N 前提测评:导体.绝缘体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符号:R单位:欧 姆(欧)(Q)其他单位:千 欧(kQ)兆 欧(MC)lkQ=1000QlMQ=106Q例:(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一=-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讨论:教
48、师总结:a、材料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c、横截面积:学生阅读:1 3 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学生阅读: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3、变阻器: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符号(1)、结构:实物观察(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4)、使用: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国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中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课题欧姆定律教学目标知识
49、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力目标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目标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教学难点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主要教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媒体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新课: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猜想或假设:学生
50、完成设计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需要器材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实验步骤:需要多组数据,如何改变电压?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电阻R/C电压U/V电流I/A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换一个电阻,再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论证:I、U、R的关系结论:一(1课时)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单位:U一电压一伏特(V)I-电流一安培(A)R电阻一欧姆(Q)公式变换:1;=也或区=1;/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R=O,I很大断路:R很大,1=0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