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登泰山记)这篇游记散文是写实,但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处理和加工。文章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作者紧紧围绕着“寒冬”来描绘,并且贯穿始终。开始时,自京都乘风雪,点出了 “风雪”二字,接着便步步深 化。登山时“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到达山顶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观日出时“大风扬积雪击面”;游览时“冰 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雪与人膝齐”。这些文字直接描写风雪,用来显示时令的特征,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看,这并不困 难。精妙的是,
2、作者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例如日出前,山峰“白若樗痛”,山本来是青色的,现在却白如樗藕, 当然是积雪覆盖所致,于是,严冬的特征被点染出来了。“绛皓驳色”,山峰蒙雪,当然是白的了,这样,时令的特征又被点染 出来了。在文章中,不仅有时令特征,而且有地点特征。作者所写的树木、石头等,都很切合泰山的景物特征,至于泰山日出, 就更有特点了,这是在别的地方所不能见到的。其次,繁简得宜,详略得当。出京都的一路风雪,一笔带过,然后,马上深入到文章的中心。观日出,是重点,因而笔重 墨多,其余的,就稍作勾勒和点染;写泰山的树木、石头,用墨更少,两三字就交代完毕,只要说明清楚就行,没有枝蔓。作者 既做到有
3、繁有简,更做到繁中有简、详中有略。例如写日出的情景是详细的,但是,具体的每一句,又是简明的,只用几个字就 描述了某一具体的形象。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是姚鼐散文的风格,也反映出桐城派这个文学流派的风格特 征。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登泰山记材料二: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 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 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 皆成就斐
4、然。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郭嵩素等朝廷大员,在禁烟、 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素、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的一流外交 家,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并孕育出姚鼐、吴德旋、曾国藩、祁富藻、张裕钊等人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 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泽被深远。有 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在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 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
5、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 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 文义法。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 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 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梃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 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
6、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 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 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 “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 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 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 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
7、代向近现代的转 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 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淑世牖民。节选自任雪山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最精妙之处在于全文紧扣“寒冬”,不仅直接描写风雪,还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乙醛容易蓄 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
8、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 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答案】Q).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2).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3).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阅读: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 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 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 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
9、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 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最好在写好后代入 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连贯、贴切、严密。本题处根据前文的“有两种一种叫乙醇脱氧酶”以及后文的“能使乙醛转 化为乙酸”和“决定人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氧酶”,可知处应该填写: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处,根据语境,需要概括如果 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根据后文“酒量大的人能迅速将乙醛代谢”可知此处可填写:代谢乙醛 的能力较差。处前面“而那些酒量大的人”表示转折,说明相反的情况,对应上文
10、“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可填 写: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22 .阅读下面漫画,完成题目。今GK韦耀能亚何韵走用。何以拾美卡才会强信 图一图三图二(1)为图三补全文字,不超过10个字。(2)简要评价这组漫画的创意。【答案】(1)人生都要眉目带笑(人生都要昂首挺胸)(2)构图简洁传神,寥寥几笔,生动地勾勒出牛的不同情态。文字搭配,凝练贴切巧妙,赋予牛以人格色彩。内容富有 哲理,用“抬头”“向前走”等词,激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引人警醒(发人深思,感召力强)。【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能力。(1)把三张图中牛的样子,进行细致比对,会发现第三幅图中牛的特点:仰头、挺胸、
11、眉目传递着微笑、前行。然后再结合下 方文字,得出“不管有多煎熬,都要微笑着向前”或者“不管有多煎熬,都要抬头挺胸微笑前行”。注意字数要求,文字传递正 能量,给人哲理启迪。(2)三幅图,三个样子,三种状态,同中有异,以点带面,涵盖了生活特点,有牛的精神状态思及我们人自己,深入浅出、形 象生动、耐人寻味。图对应文字,可谓图文并茂,有助于理解内涵。细微处见深情,作者在牛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间用了心,力 求给人以面对生活的正能量启示,可谓画龙点睛、大道至简。八、材料作文(共4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赛道无处不在,如体育赛道、科技赛道、人生赛道,等等。身处赛道,最美的姿态是奔跑,
12、要敢于争取超越,如 苏轼所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不负习总书记的寄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新赛道”是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来的2022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泛指一切新的领域、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气 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发展新优势,引领新赛道江枫渔火,大漠孤烟,朝阳将尘间的温婉洒向壮阔河山,中华民族以恢宏的气魄向我们走来。在日新月
13、异的新时代,中华 民族应如何像朝阳般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新优势,引领新赛道?何谓“新赛道”,新赛道是指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不 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便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进程,如仲永般泯然众人。古人尝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人生的旅途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教训是成长的关键。“因为今天不想 跑,所以今天必须跑。”村上春树向我们讲述了新的重要性。摒弃过去慵懒麻木或骄傲自满的状态,开始今天新的起点,拥有重 来再来的勇气。在兼并战争混乱的春秋战国,孔子放弃了儒学大家的身份,沏一壶茶,品一盏酒,周游列国杏坛开讲,亦不失为 人生开辟新航道,重
14、新获得新的人生。在当代社会,人们惯于躺在在舒适区内,人们不愿也懒得突破限制,进行颠覆性的改变。鲁迅身为文学大家,弃医从文, 跳脱舒适区,用笔作剑刺入敌人的胸膛。他曾说过:“真正的勇士,勇于直面淋淋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在黑暗的封 建时代,他突破了自己人生的限制,敢于将从前的旧伦理、旧政治推翻重来,他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亦开启了中国人民觉 醒的新征程。中庸言:“致广大而尽精微,目虽明目道中庸。”若想成就引领新赛道的广大格局,离不开“不积陛步,无以至千 里”的新的努力。漫步漫天黄沙,开启从未名湖到莫高窟的文化苦旅,樊锦诗用刻刀换来了敦煌今日的回眸,点燃前辈的火炬, 开创明天的道路,她用
15、新努力创造了新奇迹。由此看来,在新赛道开启前 每个人都应有蓄势待发的准备,一次次练习,一次次 摔倒,才可在新赛道上创造最高的水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处在人生的赛道上,面对未来的风云与变换,我们应找到新起点,开创新征程,做出新努力,在 人生的赛道上大步向前。万水千山,祖国与我们同在,时代与我们同在,我们应如朝阳,应如春风,引领赛道,奋力奔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介绍了 “新赛道”含义的演化。第二个层次,介绍了 “新赛道”是2022年十大流行语 之一,这一概念的内涵泛指一切新的领域、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
16、气象。第三个层次,指出了 “新赛道”这一概念提出的背 景。它是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表明了党中央要开辟新天地的决心和规划。从命题人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借此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提醒考生在祖国建设的各个方面、各条战线上都存在着“新赛道”通过整 则材料可以看出,强调“新赛道”就是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领域的开辟、思想的突破、行动的创新。强调要突破旧有思维, 打破固有程式,秉持创新意识,付出新努力,确定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产生新成果,赢得新气象。写作时,由于“新赛道”的本义和引申义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最好自选角度,着重从分析某一个领域的开拓创新入 手,来论述我们要有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
17、”的意识。这样才能笔墨更集中,论述更透彻。比如,可以把论点定为我们 要在科技领域寻找“新赛道”。文章可以采用“引一一议一一联结”的论证结构,先由发展“5G”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这一 “新 赛道”引出观点,然后分析我国在“5G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颠覆性创新、引领性发展。接下来可由“5G”联系到芯 片开发、人工智能发展等领域,强调多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最后,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这种创新意识对 自己的引领作用。“新赛道”既然是“新”,必定与“旧”有所区别,所以本文题还暗含了 “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在写作 时要适当阐述“新”与“旧”辩证关系,以提升写作的思维品质。立意:1 ,
18、开辟新赛道不易,要创新,跑赢新赛道尤难,要坚持。2 .莫对故人说故国,且汲新水泡新茶。3 .老路子树起老藩篱,新思维开启新赛道。4 .新赛道上勇创新,创新开启新时代。B.姚鼐散文的风格是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也是桐城派中许多作家的风格特征。C.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桐城派形成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D.姚鼐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曾国藩强调经世济民,严复、林纾启蒙民智,表现了文化人的担当。2 .根据材料,下列对姚鼐文章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能代表桐城派语言简洁风格的作品之一。B.姚鼐不
19、仅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书法碑帖艺术上也是卓有成就。C.姚鼐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体现其“道与艺合” “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D.曾国藩深受姚鼐思想的影响,所以坚守桐城派立场,最终中兴桐城,开辟新境。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曾国藩把桐城派推向全国,曾门弟子又承续大也,延展铺扬,声势赫奕。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宋翔凤等桐城派成员入幕府,参赞政务。C.姚鼐强调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实质是让传统古文更有效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D.姚鼐接续前贤,培育弟子门人,编纂古文辞类纂,为桐城派开疆辟土。4 .“义理、考据与辞章”中的“
20、考据”(客观考证)是如何在登泰山记中得到体现的?5 .姚鼐被认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其理由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答案】1. A2. D 3.C4 .“古长城” “三谷”“环水” “东谷”“石刻” “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本文是一篇写实的游记散文,叙述客观,用语平实,鲜少流露作者情感。5 .有丰富的书院教育经历,培养出大批古文人才;建构起较为完备的桐城派古文理论体系(答“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 境论。”亦可);一生著述颇丰,以自己的创作成就为古文创作树立典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不仅直
21、接描写风雪,还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首先,作者紧紧围绕着寒冬来 描绘,并且贯穿始终”“这些文字直接描写风雪,用来显示时令的特征,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看,这并不困难。精妙的是,作者借 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可见,登泰山记最精妙之处不包含“全文紧扣寒冬“直接描写风雪”。故选A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所以坚守桐城派立场,最终中兴桐城,开辟新境”强加因果。从材料二第二段“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 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
22、才是 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可 知,曾国藩“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是因为曾国藩深受姚鼐思想的影响,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所以“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 场”是原因,不是结果。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桐城派是一个传统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流派”“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 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A.选项表明桐城派在全国成就斐然。B.选项表明桐城派在政治方面的成就。C.选项表现的是桐城派的
23、服务对象,没有表现出它的成就。D.表明桐城派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故选c。【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二段“考据以穷理”可知,“考据”就是对事实的考证。在登泰山记中,从“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 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 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等内容体现出对“古长城” “三谷”“环水” “东谷”“石刻” “天门”等都作了考证,体现出“考据” 的特性。同时,在文章特点上,本文是一篇写实的游记散文,从材料一第二段“不仅有时令特征,而且有地点特征。作者所写的树木、石 头等,都很
24、切合泰山的景物特征,至于泰山日出,就更有特点了,这是在别的地方所不能见到的”,登泰山记中叙述客观, 用语平实,如“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 巅”“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等,鲜少流露作者情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二段“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 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 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
25、”可知,姚鼐建构起较为完备的桐城派古文理论体系。从材料二第二段“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泽被深 远”可知,姚鼐有丰富的书院教育经历,培养出大批古文人才。通过考查姚鼐的生平可知,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通过材料一对其登泰山记的 相关分析可知,”这篇游记散文是写实,但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处理和加工。文章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繁复中 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是姚鼐散文的风格,也反映出桐城派这个文学流派的风格特征”,从中可知姚鼐以自己的创作成 就为古文创作树立典范。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共16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龟又来张炜很早以前,海边上常有一些孤寂的独居老人,这些人一般都是以海为生的人,上了年纪不能出海了,就专门留下来看守渔 铺。这个营生年轻人做不了,因为他们熬不得这份孤寂。在春夏秋三个渔季,海边上热闹,吃的东西也多;到了漫长的冬天和 初春这一段时间就不好过了,大雪封了海滩,这里除了个别禽鸟什么活物都没有,守铺的老人就得学会自己打发时间了。他们要 赶在入冬前准备大量的柴火和吃的东西,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因为大雪封地以后想出门都难。这些看渔铺的老人大多是独身,也有的其实有老伴有儿女,只是不愿和家里人掺和。他们都喜好海上生活,把耳根清净当 成一种福气,他们在海边听
27、着海浪,看着日出日落,这样一过就是几十年。彼此相隔不过十里左右的他们,并不轻易出来串门,一到冬天都爱缩在自己的火炉旁边。大概就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冬季 吧,他们一个比一个更能熬得住。这些人都有一身翻毛大皮袄,脚上穿了生猪皮缝成的草窝鞋,它的名字很怪:只一个字,绑。 穿了 “绑”可以在冰天雪地里自由穿行,脚一点儿都不冷。大狗皮帽子护住头脸,哈着白汽去海边捡些海浪冲上的蛤和虾,那就 是一顿好生活。有家口的老人家里人少不了常来关照他们,送些吃的东西,走时却带走了更多的东西,这都是老人平时积攒起来的。家里 人一来,老人就驱赶,可是赶走了又来。他们不放心让年纪大的人独守在大海边上。可是那些没有家口的人就没
28、有这些问题,他 们仿佛不会生病也不会死,最后连多大年纪了也没人说得准。问一个守铺子的老人多大了,他会装模作样地掐掐手指头,说出的 却似是二十年前的年龄。有个老人有家有口,年轻时打鱼,上了年纪不顾家里人劝阻,偏要留在海边守渔铺。当年的林子密、野物多,半夜里只要 海边没有打鱼人亮起的火把,就会听到沿海传出的鬼哭狼嚎声。那其实不过是野狸之类追逐打闹,再加上林木呼鸣的声音,是天 籁的一种。有人就演绎说,这儿有一代代海上淹死的人,他们的魂灵流连不去,到了夜里就此起彼伏地呼叫,一个个鬼都开始想 念家乡了。这些恐怖的情景在看守渔铺的老人那儿简直不值一提。只有冬夜,情形才为之一变:大雪大霜一降,仿佛能杀百嘴,
29、 所有的声音都突然消失了。只要不是大风天,大海也会安安静静。老人说他们一辈子盼望的,就是这样的安静。这样的安静一年 里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所以异常珍贵。老人喜爱下棋,冬天里没有对手,就一个人在棋盘上摆弄子儿。有一年秋末,几个年轻人在河口附近逮住了一只龟。这只龟中等大小,因为受了伤,前肢左上方有一道深的割痕,所以没 有及时逃脱。就在他们要烹杀这只龟时,老人赶到了。他劝说他们把龟放掉,却没有一个人听。没有办法,老人就从铺子里取出 了一大笔积蓄,将受伤的龟买下来,然后用大背篓把龟背回去。一连几天老人都照料它的饮食,还取了自制的草药给它疗伤。一 个星期之后,这只龟完全康复了。它离开时,朝老人深深地磕了
30、几个头。从那年冬天开始,无论是多么大的风雪,总会有一个黑衣老人赶来与他下棋。这个黑衣老人看样子有七十多岁,长了一口 细小坚硬的牙齿,能咬碎核桃壳。黑衣老人的棋艺一般,但也足以陪他玩儿了。他们闲了就扯一些海上事情,守渔铺的老人常常 被对方异常丰富的海洋知识、五花八门的水上见闻所吸引。他们就这样成了好友。黑衣老人对自己的来路遮遮掩掩,他也就不再 打听。有一天黑衣老人打起了瞌睡,不小心露出了左边肩膀,让他一眼看到了一处不小的伤疤。他马上想起了那只老龟。一连七八年,那个黑衣老人都来和守铺的老人一起过冬这一年,守铺老人的身体出了点儿毛病,从春天开始就剧烈咳 喘,有人就通知了他的家里人。家里人要把老人接回
31、村子,可是老人一定要坚持过了冬再说。家里人明白,他这样的境况,能不 能过去这个冬天还是一个问题呢。他们差不多要抬上老人走了,老人硬是不同意。可是这一年冬天的雪太大了。也许就是因为大雪的阻隔,那个黑衣老人第一次失约了,没有按时出现在渔铺里。老人病得 不行了,他的老伴只好陪在这儿,为他端水端药。老人常常让老伴为他去门口张望一下,问有没有一个黑衣老头正往这边走。就 这样整个冬天都过去了,那个黑衣老人却一直未出现老人再也挺不下去了,刚刚开春,老人就闭上了眼睛这一天老伴正 哭着,一个黑衣老人一边大咳一边推开了铺门,然后一下跪在了地上,大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我这个冬天害了一场大 病,没能来陪你下棋
32、啊”(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海滩的这些老人在入冬前需要准备大量生活用品,尤其是大雪纷飞时,冬天显得更漫长。B.看渔铺的老人,喜欢并享受海上生活,把清净当作福气,愿听海浪拍打,愿看日出日落。C.有家口的老人,时有家人看望;没家口的老人,无家人烦扰,可见他们比有家口的老人更幸福。D.几个年轻人抓住海龟,准备烹杀;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人拿出积蓄,救下了海龟。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前面交代海边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冬天或是守在火炉旁,或是去海边捡蛤和虾,都描写得细腻具体,叙述节奏张弛有 度。8 .老人花
33、积蓄买下受伤的龟并精心医治,龟离开时朝老人深深地磕了几个头,为小说之后的情节叙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C. “他马上想起了那只老龟”可谓神来一笔,此处暗示了黑衣老人的身份,并照应前文写黑衣老人海洋知识异常丰富等情节。D.这篇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却注重前后勾连,小说结尾巧借黑衣老人的话语,揭示了他“第一次失约”的原因。 8.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本文标题取老人与龟比龟又来更好,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答案】6.C7. A8 .表层义是龟化作黑衣老人,又来到守铺老人跟前;深层义是指龟善解人意,他知道守铺老人最需要的是精神陪伴而非物质给予,他选择报恩
34、的方式是化作黑衣老人真情陪伴; 作者意在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即情感义。9 .(示例一)龟又来更好。理由:概括了小说主要情节。这一标题概括了老人买下并医治龟到结尾的情节,整个故事完整。标题新颖,富有韵味。“又”字蕴含时间和离奇的双重意味,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老人与龟过于直白。(示例二)老人与龟更好。理由:交代小说的写作对象。小说主要写了老人与龟之间的故事。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小说由老人买龟、医龟、放龟到与黑衣老人下棋、死前等黑衣老人等情节构成,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现 实、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龟又来显得有神奇色彩,削弱了小说的批判性。【解析】【6题详解
35、】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 “可见他们比有家口的老人更幸福”于文无据,文中对两类老人并未做对比。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都描写得细腻具体”错误,原文对“守在火炉旁”的情景写得很简略。故选A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表层含义看,题目“龟又来”指的是龟化作黑衣老人,又来到守铺老人跟前,如文中写道“这一天老伴正哭着,一个黑衣老人 一边大咳一边推开了铺门,然后一下跪在了地上,大声说”;从深层含义看,题目“龟又来”是指龟善解人意,他知道守铺老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而非物质上的给予,因此,他选择
36、报恩的方式是化作黑衣老人在守铺老人病得不行了的时候,来真情陪伴;从文章主旨上看,作者意在通过老人与龟的故事,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突出文章的教育与感 化的意义,即文章的情感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如果认为龟又来更好,可从情节和手法效果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老人买龟、医龟、放龟,龟以真情陪伴的方式回来报恩,龟在老人去世后又回来,故以龟又来为题,概括 了小说主要情节。手法效果上,龟又来语言简洁但富有韵味,一个“又”字更是引人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老人与龟则过于直 白,也不够新颖。如果认为老人与龟更好,可从小
37、说的写作对象和主旨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写作对象方面,小说主要写了老人与龟之间的故事,以老人与龟为标题,点明了小说的写作对象。主旨方面,老人与龟多了对“老人”的强调,老人不愿和家人待在一起,却愿意和“志同道合”的龟相伴,寓意含蓄,引起 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龟又来使文章显得有神奇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与主题的批判性不符。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吕陶,字元钧,眉州彭山人也,徒居成都。举进士,为绵谷簿,复举制科,试秘阁。会王安石新用事,陶对策有“愿陛下 不惑理财之说,以慰生民;不闲老成之谋,以结公卿;不兴疆场之事,以怀夷狄”之语,策入四等
38、。安石颇不悦,乃以为通判蜀 州。知彭州,李杞、蒲宗闵以使事入蜀,议榷茶。陶论:“茶园本百姓两税,土地不产五谷,惟种茶,岂可于两税之外立法, *更榷其茶?如此则民困矣!”哲宗即位,除殿中侍御史,上疏论:“蔡确、韩缜、章悼,昔日负先帝,今日负陛下,愿罢出,以正朝廷。”于是相继皆 罢去。论保甲、青苗之法,坊场河度之弊,与其它欠负蠲除未尽者,皆罢之。又言:“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 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苏轼撰策题,朱光庭弹轼讥议先烈,陶奏曰:“台谏为天子耳目,当徇至公,不可假 借事权以报私隙,轼素疾程颐,所以光庭为颐报怨,臣恐朋党之弊,自此起矣。“迁左司谏,上疏论:“韩维
39、援引亲旧,分布要 近,方太皇太后垂帘,不宜大臣如此专迭。,维出。御史张舜民乞寝西夏封册,坐左迁,台谏上章营救。陶日:“舜民之言,实不可行。”遂为台谏所攻,除京西路转运副 使,改梓州、成都府路,召为右司郎中,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使契丹,还拜给事中。哲宗亲政,陶上疏曰:“太皇太后保 佑圣躬,于今九年,陛下深知本末,尊而报之,皆用其至。然臣于此时,犹以无可疑为疑,不必言为言,愿陛下听之。盖自太皇 太后垂帘,屏黜凶邪,小人不能无憾,万一或有奸邪不正之言,上惑圣听,谓太皇太后斥逐旧臣,更改政事,今日陛下既亲万*几,则某人可复用,某政宜复行,此乃治乱之端,安危之机,君子小人消长之兆,在陛下察与不察耳。
40、” *坐元祐党落职,再谪分司衡州居住,元符三年大赦北还,提举玉局观,知邛州,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遂致仕,卒年七 十七。(节选自东都事略吕陶传)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B.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C.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D.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41、是()A.对策,科举考试将其作为殿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和应试,其内容主要关涉治国安邦、国计民生。B.榷茶,是始于唐代、兴于宋代、衰于清代的一种茶叶专卖制。榷茶制与朝廷的经济、军事以及政治意图有很大的关联。C.致仕,亦作“致事”。指古代官员辞官回家。礼记有“大夫七十而致事”之说。乞身、乞骸骨、乞寝等均含辞官之意。D.万儿,古代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后来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万机”同“万儿”,如“日理万机”。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对策中,吕陶提出三点看法,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不嫌弃老成的谋略,不发动战争,触怒刚刚掌权的王安石,被贬为蜀
42、州通判。B.吕陶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上书罢黜辜负先帝和哲宗的蔡确等人,以匡正朝廷。议论保甲法、青苗法、市场河渡税收弊端的官员 等也被罢黜。C.朱光庭弹劾苏轼非议先辈功业,吕陶认为朱光庭是公报私仇,违背了台谏官应秉承公正奏议政事的原则,担心从此可能出现朋党之争。D.哲宗亲政,深知太皇太后在过去一直护佑自己。吕陶还是担心奸邪小人的言论会迷惑圣听,希望哲宗能够明察秋毫,以维持国家安稳局面。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韩维援引亲旧,分布要近,方太皇太后垂帘,不宜大臣如此专恣。(2)陛下深知本末,尊而报之,皆用其至。14 .吕陶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在财政上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
43、案】10. D 11. C 12. A13 . (1)韩维提拔亲信故旧,安插要员近臣,正值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如此专横跋扈不应该。(2)陛下深知事情的经过、原委,尊敬她,报答她,都用心到极致。14 .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不征收茶叶专卖税。裁减开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聚货敛财的危害虽然已消除,但是多余的费用没有节省,昔日的收入,不足以应付支出,难免又向百姓过度征收,希望加以裁减。“聚敛之害”与“虽除”为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不足以”修饰“备所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n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44、 “乞寝等均含辞官之意”错误,乞寝是请求停止之意。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 “不嫌弃老成的谋略”错,应是“不闲置(搁置)年高德重者的谋略”;“被贬蜀州通判”错,应是“让他做蜀州通判”,不 是被贬。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亲旧”“要近”,亲信故旧、要员近臣;“分布”,安插;“不宜大臣如此专恣”,主谓倒装句。(2) “本末”,经过、原委;“用”,用心;“至”,极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以慰生民”可概括为: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依据“茶园本百姓两税,土地不
45、产五谷,惟种茶,岂可于两税之外立法,更榷其茶?如此则民困矣! ”可概括为:不征收茶叶专 卖税。依据“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可概括为:裁减开支。参考译文:吕陶传吕陶,字元钧,眉州彭山人,迁居成都。考取进士,任绵谷簿,又考中制科,应试秘阁。正值王安石刚刚掌权,吕陶策答 中有“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以抚慰百姓;不闲置(搁置)年高德重者的谋略,以结交公卿;不发动战争,以安抚异族” 的言论,制策被列入四等。王安石很不高兴,于是让他做蜀州通判。掌管彭州,李杞、蒲宗闵因负有使命进入蜀地,商议茶叶专卖的事。吕陶说:“茶园本来属于百姓两税法的
46、田地,茶园土 地不生产五谷粮食,只有栽种茶树,怎么能够在两税法之外立法,又征收这茶税?如果这样,那么百姓就会困厄!”哲宗登基,吕陶被授予殿中侍御史,上疏说:“蔡确、韩缜、章惇等人,从前辜负先帝,如今辜负陛下,希望将他们罢 黜,以匡正朝廷。”于是他们相继被罢黜。议论保甲法、青苗法、市场渡口的税收弊端(的官员),和那些亏欠租税,而又没有完 全缴清的官员,全部被罢免。又说:“如今,聚货敛财的危害虽然已消除,但是多余的费用没有节省,昔日的收入,不足以应付 支出,难免又向百姓过度征收,希望加以裁减。”苏轼撰写策试试题,朱光庭弹劾苏轼讥评非议先辈功业,吕陶上奏说:“台谏 官是天子的耳目,应当遵循最公正的原
47、则,不能假借权力来报私怨,苏轼向来憎恨程颐,因此朱光庭替程颐报仇,我担心朋党相 争的弊端,由此产生。”调任左司谏,吕陶上疏说:“韩维提拔亲信故旧,安插要员近臣,正值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如此专 横跋扈不应该。”韩维被罢黜。御史张舜民请求停止册封西夏,因此被贬,台谏上书营救。吕陶说:“张舜民的建议,确实不可实行。”于是被台谏官攻 讦。授予西路转运副使,改任梓州、成都府路,被征召担任右司郎中,授予起居舍人,升迁担任中书舍人。出使契丹,还朝后授 予给事中。哲宗亲自执政,吕陶上疏说:“太皇太后护佑天子,到现在九年了,陛下深知事情的经过、原委,尊敬她、报答她, 都用心到极致。但我在此时,还是把无可怀疑作为疑虑,不必说而说,希望陛下能够听取建议。自从太皇太后辅政,驱赶罢免凶 险邪恶小人,他们不可能没有怨恨。万一有奸恶邪佞不正的言论,向上迷惑您圣明的听闻,说太皇太后排斥驱逐旧臣,又更改政 事,如今陛下已经亲理政务,就会认为某人可以再被任用,某项政策适宜再次实行,这是治理混乱的开始,危险的征兆,君子小 入增减的先兆,在于陛下明察与否。”受元祐党案牵连被罢官,两次被贬为衡州分司,指定居住于此,元符三年遇大赦北还,担任玉局观提举,掌管邛州,再次 被任命为集贤殿修撰,掌管梓州,直到退休,终年七十七岁。四、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