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141810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1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泾阳为目标,围绕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按照“全域旅游、全景泾阳”的理念,再添举措,再鼓干劲,全面整治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提升城乡面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我们始终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全县重点工作来抓,精心安排,稳步推进。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督查考评等日常工作。印发了泾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

2、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强化了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水平。二、多措并举,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今年年初,根据追赶超越“大整治、大讨论、大优化”活动要求,结合我县环境卫生现状,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强化措施,迅速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集中治理公路沿线环境卫生。组织沿线各镇及交通城管等部门,对公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刷新沿线可视范围内建筑立面35000平方米,清理各级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垃圾800余车。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公路沿线行道树、绿化平台、绿化林带的种植、管护工作。

3、按照“全域旅游、全景泾阳”布局,积极打造红色旅游路示范路段,投资450万元,加宽了绿化带苗木栽植,修建文化墙、花坛,整治了门前“三堆”,打造了公路沿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营造了绿、美、畅、洁、安的路域环境。二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活动开展以来,各镇、各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张镇在泾云路庆家村、泾石路石塔庄、张庄等村建设了青砖花墙;王桥镇变废为宝,在整治垃圾堆的基础上投资修建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墙,丰富和村民的业余生活;口镇制定了村级生活垃圾管理和运转费用筹集办法,形成了收集运转长效机制;三渠镇落实保洁员管理和培训,加强公路沿线的绿化管护工作,定期整治集

4、贸市场;兴隆镇悬挂横幅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遗留的“三堆”进行全面清理;桥底镇在泾石路褚牛村、和村、北赵村段住户门前修建花坛,完善阴郭村、团庄村、席杨村、沟而上村垃圾收集管理模式;安吴镇花大力气整治张沟新村,粉刷了墙体,修建了花墙;云阳镇对红色旅游路两边的破旧建筑进行了拆除,建筑立面进行了刷新。县级各部门出动全体机关干部,放弃休息,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对包抓村长年堆积的垃圾、门前“三堆”、路边杂草、沟渠进行了全面清理,墙面进行了刷新、树木进行了圈红刷白,同时帮助贫困户整治户容户貌。县城管局牵头,在全县7个镇,26个行政村设立34个垃圾收集转运站,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初步形成垃圾

5、“户清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累计投入资金850万元,投工投劳25万人次,车辆15000台次,清理“三堆”26000余处,树木刷白圈红10万余株,清理沟渠530公里,修建文化墙2850米,刷新建筑立面35万平方米,栽植花卉15万余株;拆除旱厕1000余座,建成垃圾收集点80个,拆除乱搭乱建1300余处。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涌现出史王村、白杨村、袁家村、长街村、社树村、屈家村、曹家村、庆家村、刘孟村、太和村、安吴村、张沟村、高家村等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三是城中村等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有序开展。一是以交通环境提升为重点,坚决取缔城区各类流动摊点,出店经营,

6、占道修车洗车,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停靠,随意调头不守交规等违规行为。依法取缔学校周边各类马路市场,流动摊点,保障重点区域交通秩序。二是开展餐饮业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对城区内夜市烧烤摊点发放关于治理夜市餐饮门店油烟污染问题的通知,要求具备烧烤经营资格的门店,采用清洁能源(液化气、天然气、电),使用无烟环保烧烤炉,实施无烟烧烤。三是是开展春季生物质和夏季秸秆禁燃工作,环保、农林、水利、城管、创建等单位每天对各镇办禁燃工作进行巡回分片督查。通过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强化督查,确保实效。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县创建办联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采取明查、

7、暗访等方式,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度创建考核体系。对工作进行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跟踪问效,媒体曝光。今年从2月7日开始实行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项行动”,累计展示亮点410处,曝光问题410处,整改问题402处,整改率达到98%。“三项”行动的开展有效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新进展。同时对全县134个行政村、8个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周排名、月观摩。目前134个行政村已排名8次,每次在正科级以上领导办公微信群公布,每月两次排名后十名的包抓部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发整改通知,并约谈主要领导。4月、5月、7月对8个镇的环境卫生整治观

8、摩三次,进行评比打分,排名末尾的.镇主要领导在县电视台进行表态。六月由于农忙的影响暂停一次。四、巩固成果,建立长效。一是建立“三项行动”督促检查长效机制。即三展示,每天展示三个整治效果好的方面;三曝光,每天曝光三个存在问题的方面;三整改,三天后对三曝光整改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定期进行检查讲评。通过每天在微信群里进行展示,曝光,督促问题整改,使城乡环境卫生监督工作常态化。对工作进展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跟踪问效。二是全面推行路长制。对全县13条主干道管理实行二级路长制,即县级领导是一级路长,包抓县域内主干道路路容路貌及环境卫生;镇书记、镇长是二级路长,包抓镇域内主干道路容路貌及环境卫生。此项工

9、作刚刚起步,目前已在各路段制作了路长公示牌,做到监督透明的作用。理卫生,改善面貌。通过实行部门包村责任制,克服农村环境卫生抓一阵好一阵、时紧时松,走过场,应付了事等问题。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虽然我们通过前一阶段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群众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到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二是环境卫生整治标准不高,进展不平衡;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长效机制还没有全面覆盖,垃圾收集拉运不及时,乱堆乱倒现象还没有有效遏制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努力改善环境面貌。一是加大保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认真落实“四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对保洁人员教育管理,

10、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提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标准,全面落实保洁人员“保洁、监管、宣传”三责任。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整治工作浓厚氛围,提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健全督促机制。继续开展“三项行动”,即三展示,每天展示三个整治效果好的方面;三曝光,每天曝光三个存在问题的方面;三整改,三天后对曝光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定期进行检查讲评。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督查,要继续实行周排名、月观摩、季考核,对工作落后的,党政主要领导要在县电视台公开表态。四是健全责任机制。全面落实路

11、长制,出现问题,有人可问,有人可管。“路长”定期检查责任路段,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镇和部门并限期整改。各镇有关部门要及时处置责任到人,切实做好发现问题的跟踪落实。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作为全市乡村振兴先导试验区,铜山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一号工程来做、推进全域旅游的第一支撑来抓,彻底摆脱过去“扫扫地、刷刷墙、种.种树”的村庄整治老路子,通过顶层设计,要素保障,典型带动,强化考核,标本兼治,实现点线

12、连成面、盆景变风景,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格局,农村展现新面貌、居民展现新风貌、生产展现新质态,呈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五点主要做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中,铜山从顶层设计入手,用“百村示范”带动,用强化考核拉动,用奖补资金撬动,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精心描绘“航标图”。恢宏开启的乡村振兴伟大征程,呼应国家发展和人民期盼,是一道使广大乡村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时代命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央和省市工作的重要部署。习对人居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

13、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作为乡村振兴的试验区,铜山从顶层设计入手,把人居环境整治放在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一号工程来做、推进全域旅游的第一支撑来抓的高度,确保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的定位,密集出台了铜山区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见全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铜山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十有六无”的标准,确立了“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万户集中居住”的思路,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了航标引领的作用。多管齐下“破瓶颈”。农村人居环境整

14、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特别是资金等要素的支持。为资金等要素瓶颈的制约,铜山采取了多措并举四管齐下的办法。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支持和专项资金,用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増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多渠道的建设用地保障机制。二是按照统筹安排、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确保效益最大化,避免撒成芝麻盐。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寻求合作,争取2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信贷,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形式,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拿出5亿元政策引导扶持资金,激励各地早干早得、多干多得、快干快得

15、、干好再得。对创建成功的首批“十有”标准示范村给予300-400万元奖补,对第二批、第三批创建成功的示范村分别给予100-300万元奖补;对“六无”标准的整治达标村给予10-20万元的奖补。这些奖补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酵母作用。选育整治“领头羊”。典型引路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开展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营造学典型、争先进的浓厚氛围,铜山通过“百千万”工程载体,强力打造了一批百村示范的典型,做到有看头、能参观、叫得响、可推广,且聚点成片、连点成线。本着早落实、早成型,群众早受益的原则,铜山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扣着一环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目前首批12个村已经全部整治到位,10月底前

16、第二批35个示范村整治到位,年底前100个示范村都整治出来。千村一面,不是美丽乡村。在当前的百村示范中,铜山根据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形态等,分类打造“生态旅游型”“三产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整治提升型”四类村庄,尊重村庄自然肌理与特色,合理利用地形,借山造势、借水造景,不挖山、不填塘。划定绕城近郊区域、黄河故道沿线、微山湖沿岸、吕梁山片区四大片区,凸显乡村特色风貌,使农村更像农村。通过百村示范,引导形成村庄产业发展新业态,把生态变成摇钱树,把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西李、北村、紫山等地,资源禀赋特殊,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产、生活、生

17、态“三生”融合。用好考核“指挥棒”。为保证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铜山建立了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纳入“三农”工作目标考核、区级机关争先创优考核、全区重点经济工作考核和创新奖评选等,各级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方案制订、亲自抓部署实施、亲自抓督查落实,将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节点化,对进展情况常评比、季观摩,年度考核。区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镇、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督查,定期通报。区乡村振兴办公室严格按照“十有六无”标准组织推进,凡不达标的坚决不予认定,凡不能及时达标的坚决进行通报,从上到下不降标准、不打和牌。集中居住区建设是铜山人居环境

18、整治的短板和难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铜山研究制定了全区集中居住项目拆迁补偿实施意见,明确了“1+N”镇村布局模式,制定全区集中居住区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成功案例示范、来引导农民主动搬、主动拆,不赶农民上楼、不逼农民进城,出现了“要我搬”为“我要搬”。协力奏响“大合唱”。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合唱。为形成合力,抓好落实,成立了铜山区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产业发展组、集中居住组、人居环境整治组、乡风文明组、申报协调组5个工作组,抽调有关部门30余人脱产集中办公。各

19、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的领导小组,书记、镇长亲自抓。各村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为整合整治资源,区委、区政府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帮扶挂钩责任状。在此基础上,以“改善人居环境、聚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区电视台、铜山发布、铜山要闻等主要媒体开设了“聚焦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栏目,实行多角度立体式战役式宣传。各镇、街道共出动宣传车300余辆,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条幅20xx余处,创作宣传墙画9200多平方米,发放宣传材料4.9万余份,组织镇村干部群众3600余人到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解放思想,打开思路。通过多措并举,全区上下形成了关注人居环境整治、支持人居

20、环境整治、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四点主要成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深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这项工作开展以来,铜山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显著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进程,加快了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步伐,夯实了全域旅游的基础,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更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了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战略选择。铜山区名义上是区,但绝大多数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还是镇和行政村,约一半的居民生活在镇村,超过五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仍依赖于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21、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通过乡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铜山新修乡村道路1000多公里,新修和改建农村水冲式无公害公厕1000多座,建设和改造中小学、幼儿园89所完成250座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建成142个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百万居民于今年8月全部喝上了来自骆马湖的优质水这些大手笔的补短板工程,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填平了城乡公共服务的落差,打造了生态宜居环境,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加快了中心城市的融入步伐。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是徐州最大的发展优势,也是铜山的最大发展机遇。“铜山要在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展现格局,干在先走在前,不仅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区,更要建设现代化

22、的农村。”区委书记王维峰认为:“我们要坚持两条腿齐步走,推动城市反哺农村,把更多的财力、精力投入到公共空间治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尽快打开农村融入城市的瓶颈制约。”为全方位推进城区周边镇融入主城区,区委区政府要求相关镇要摒弃镇域思维,跳出“一亩三分地”,放眼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按照主城区发展要求,划定绕城近郊区域、黄河故道沿线、微山湖沿岸、吕梁山片区四大片区,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中心城市特色功能片区建设结合起来,以乡村振兴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计划为引领,推动了村民市民化、小区社区化,进一步提升广大乡村的魅力和颜值,加快了融入中心城市的步伐。强大了全域旅游的载体支撑。铜山山水资源丰富,历史

23、遗存众多,村庄形态各异,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铜山按照“城镇像城镇、农村像农村”的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历史风貌、资源禀赋等因素,高水平开展乡村规划,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的形态风格。为彰显乡村田园风貌,铜山尊重村庄自然肌理与特色,不搞千村一面,合理利用地形,借山造势、借水造景,依照田园风光型、山水生态型、红色文化传承型、历史文化保护型要求,编制出集基础设施、产业、文化、旅游和古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汉王村的绿水白墙、江南水韵,倪园村的石径通幽、宁静安然,潘楼村的清水蜿蜒、家家枕河,北村村的湖光山色、荷香四溢等等,无不在绽放铜

24、山“淮北深处小江南”的美景,无不在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丰富了人居环境的精神内涵。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抓,“口袋”“脑袋”一起富。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铜山以“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通过以奖代补激励,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广场、行政村综合文化中心、自然村(社区)文体活动设施等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完成142个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计划从20xx年到20xx年分三年建设完成。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复制推广三堡街道潘楼村“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经验,今年每镇挑选2至3个村作为示范点推进,到20xx年实现村级全覆盖,着力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

25、家风、淳朴民风。铜山还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通过设立村史馆、建设文化墙、设计乡村标识等方式,传承优秀文化、记住浓浓乡愁,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底蕴。为发挥模范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铜山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一年评出各类好人、乡贤近千人,涌现出“铜山妈妈”等一大批好人群体。如今当好人,做好事,已成为铜山的主流价值观。四点主要启示铜山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干,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红利,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带来了几点启示。顶层设计是“龙头”。为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

26、序开展,铜山在出台系列保障政策,明确了“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万户集中居住”整治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村庄条件分两类推进:条件较好村按照有标准道路、有绿化亮化、有供排水系统、有服务场所、有厕所革命、有河长路长、有保洁体系、有富民产业、有信息网络、有清洁能源“十有”标准整治;条件较差村按照无公共空间被侵占、无杂草丛生、无乱堆乱放、无黑臭水沟、无乱搭乱建、无裸露土壤“六无”标准整治,并制订了考核细则和工作方案,发挥了航标引领的龙头作用。财政资金是“酵母”。为发挥整治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铜山拿出5亿元政策引导扶持资金,对创建成功的首批“十有”标准示范村给予300-400万元奖补,对第二批、第三批创建成功的

27、示范村分别给予100-300万元奖补,有效地激励了“百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了干多干少、干孬干好和干晚干早不一样。这些奖补资金,不仅激发了示范村庄的典型带动作用,还增强了它们配套投入的积极性。今年以来,黄集镇黄西村以配套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厕所革命,在全市农村率先建成5个五星级公厕,使群众“方便”更方便,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分类考核是“动能”。考核是指挥棒,也是推进急难险重工作的有效抓手。铜山破除平衡照顾的旧观念,摒弃“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大锅饭思想,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科学设置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指标,适当增加考核权重,把衡量担当作为的标尺亮出来,把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树起

28、来,真正使考核结果与评先奖优挂起钩来,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强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心使命感。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在铜山20xx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从北部的柳泉北村到南部的三堡潘楼,从西部的汉王紫山到东部的单集贺庄,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建设场面,许许多多的村庄悄然间发生着从“土脏乱”到“洁净美”的蝶变。因村施治是“法宝”。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中,铜山充分尊重村庄自然肌理与禀赋特色,把因村施治作为法宝,在分类打造“生态旅游型”“三产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整治提升型”四类村庄的基础

29、上,对适宜集中居住,需要整体搬迁的村庄,通过成功案例示范和生活实质改善来引导农民主动搬、主动拆,不赶农民上楼、不逼农民进城,真正变“要我搬”为“我要搬”,有效地防止了一刀切,杜绝了前村一面。北村村的湖光山色、潘楼村的水韵悠然、汉王村的精致精美今天的铜山乡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犹如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尽情绽放。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3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和省统计局农村处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的要求,宣城市统计局高度重视,科学组织,扎实推进调研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一是在全市统计局长座谈会上专题布置,高位推动,强化推进调研工作力度。二是研究制定调研方案,下发关于开展

3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明确调研重点任务。三是参加调研的县区局明确责任要求与人员分工,科学选取调研样本,严格按照调研方案开展调研,增强调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经市局筛选审定,在宣州区、郎溪县、泾县、广德市各选取5个村,共计400余名调查对象开展调研。点面结合,调研掌握实情。调研采取实地察看、现场交流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其中宣城市局抽取了泾县云岭镇梅村现场核实调查问卷填报情况,与村干部交流座谈,听取工作介绍和意见建议,并现场走访。市、县、乡三级统计部门积极与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联动,充分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制定的政策、宣传动员和实施效果等,做到了掌握情况真、发现问题

31、实、反映内容细,为开展分析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客观分析,精准研判结论。此次调研共完成有效有用问卷402份。调研中,一方面结合调研问卷有关情况,通过整理汇总问卷数据反映量化特点,梳理共性和特性问题。另一方面多方收集第一手鲜活的特色案例,研读政策文件和分析报告,注重资料的零整结合,客观总结和分析研判,力争靶向施策,积极撰写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调查显示,近年来宣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跟踪督促、狠抓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有很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但在拓宽整治建设资金渠道、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等方面还

32、需重点关注。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4为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根据关于印发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积极部署,紧紧围绕“整治农户庭院,改善个人卫生”目标,按照“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标准,坚持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更实举措,抓紧抓牢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成效一是高站位组织领导,专题调度督导调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做出批示,并深入基层实地督导调研。7月27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度会上,市委副书记胡启望对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

33、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政府副市长吴强批示要求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在每月召开的全市“三农”重点工作调度会上,就具体工作直接调度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并提出具体要求,持续加大推进力度。二是高要求部署推动,全面开展入户排查。建立市级抓总、县区组织、乡村落实、部门联动、帮扶单位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市包县(区)、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户)”要求,做到“5个一”,即:填写一张登记表、发放一张明白纸、下发一份交办单、带回一份回执单、拍下一张问题图片,坚持“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64个行政村19.39万农户全面排查,

34、覆盖7336个自然村,共排查农户庭院突出问题827户,入户宣传引导庭院整治和改善卫生习惯18万余户。三是高标准压实责任,针对问题集中整治。市委农办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由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专项行动。指导农户严格按照院落整治“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标准管理,对一般问题落实农户责令整改,对突出问题制定“一户一方案”分类进行整治,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重点农户同步落实三级干部包保帮扶整改。截至目前,所有问题户均已完成整改。四是高强度落实整改,逐村逐户验收销号。对照“一户一方案”,坚持完成一户、验收一户、及时销号。按照关于

35、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突出问题市级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27日至29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3个验收组分赴一县三区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检查验收等方式对827户突出问题户进行逐村逐户全覆盖式验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整改完成占比100%。二、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压紧压实专项整治责任主体。市委书记丁纯、市长孔涛多次深入县区调研督导,市委分管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调度会议,并深入一线督导;8月1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县区、市直相关部门领导赴黄山市考察学习“五微”经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定期明

36、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委农办牵头抓总,成立行动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包保、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县区制度,多次明察暗访、现场督导县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市综合督查组坚持每月督查,并及时通报当月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定期召开会议调度、阶段性现场推进会,强化对县区的考核评比,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攻坚战。二是坚持精准发力,全域推进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实行“台账化交办、清单化分解、动态化督办”运行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分户制定“问题、目标、责任、时间”整改清单。一般问题户及时整改、突出问题户制定“一户一方案”,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

37、建立长效帮扶措施。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短板,开创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打通整治提升行动“最后一公里”。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巩固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县区创新方式方法,以项目化推进每个自然村专项整治改善行动,运用多项债资金推进综合整治,以全域卫生保洁、重点工程建设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十大行动”,全市共安排资金7000多万,县(区)级拨付4036万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促进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实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建立日报告制,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信群每

38、日晒进度、比成效,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充分发挥团委、妇联、文明办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创评、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专项行动以来累计开展进村入户宣传61万户次,发放宣传资料40万余份,159个村推广运用了积分制,累计评选“美丽庭院”2786户、“文明户”3134户,引导农户主动改变生活习惯,促进从公共区域到农户庭院、屋内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加大宣传促落实,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创建机制。以“共建清洁家园”为主题,发动农民群众对房前屋后及农户庭院、村内沟塘、村内道路沿线、村庄公共区域、村庄边缘区域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健

39、全激励机制,推广运用积分制,普及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二)紧盯目标促整改,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果。按照“7月份全面启动、12月底基本完成”的要求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在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跟踪问效,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成果。对于五保户、低保户和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户等困难群体,建立三级党员干部包保服务制度。(三)加强管护促长效,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深做实市级主管部门牵头抓总、区级部门为责任主体、乡镇(办)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

40、、农户为受益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体系,健全完善民建、民管、民享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综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5今年以来,为了搞好我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善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大力清理清运积存垃圾,整治村容村貌,规整村民房前屋后的柴草堆、杂物堆,清理各村主干道路两侧的“三堆”“五乱”,塑造优美整洁的镇域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环境卫生工作实际,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20xx年4年12月31日起,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60天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首先,我镇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分配到各包片领导身上。其

41、次,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镇村干部的考核管理。自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来,全镇各村都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出动大型机械5辆、清运车24辆、组织群众158人次,清理清运垃圾520余车(包含镇垃圾车清运),极大地改善了我镇的环境卫生面貌。其中环境整治较为彻底的是:20xx年5年1月4日,北显村出动机械清理村内积存垃圾;20xx年5年2月16日,20xx年村出动机械清理清运村内垃圾;20xx年5年4月8日,镇道路环境办雇用人员清理县环南路卫生,为道路两侧树木进行防虫处理。全镇其余各村也进行了环境卫生大整治,闫家村清理了村内、渭惠渠内的垃圾;半个城村清理清运了村蓄水池旁边的积存垃

42、圾;义乐寺村清理清运了村内外的垃圾;南显村清理了村内外的.垃圾。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极大地改变了我镇的环境卫生面貌,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个别村的干部对环境卫生工作还不够重视,村内垃圾没有定点堆放,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保洁员日常管理不佳,村子的环境卫生存在一定问题。今后,我镇将加强对全镇各村保洁员的日常管理,严格监督、考核,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做到齐抓共管,长期维护,使我镇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6一、主要做法和成效202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建设“五化”(即:产业生态化、

43、居住城镇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卫生化)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强化举措,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加强领导,环境提升全面铺开。一是建班子。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双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包村制度,制定了实施细则,落实了人员经费,构筑了县、乡、村(社区)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巍山县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44、(202320xx年巍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2320xx年),明确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责任。三是造氛围。结合脱贫攻坚、“四城同创”“河长制”、特色小镇创建、“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县乡村分别召开环境提升工作动员会和推进会,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环境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有人管。积极建立村民小组保洁员制度,确保村庄保洁常态化、制度化,全县有391个村民小组建立了保洁员制度,聘请保洁员574名。(二)夯实基础,提升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全县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城

45、乡结合部、“七十五座库十一条河一条江”源头沿岸、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景区景点、重点扶贫村等为重点,实施了一批涵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项目,通过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环境设施。近年来,县财政投入村庄规划和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村庄规划建设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资金5031.64余万元,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5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3台,封闭式垃圾箱184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3318个,新建和维修垃圾转运场10个,年清运垃圾2.6万余吨。拆除农

46、村危旧房4485栋,新建改建村级卫生公厕79座,新建改建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13101户。加大农村集中供水改造力度,全县完成集中供水行政村83个,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2%,为农村改厕提供了前提条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2015年至今完成农危房改造16179户、住房提升10031户。加强村内道路硬化,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新村道路通畅工程139.2公里。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电变压器102个、农村低压线路215.26千米,改造1户1表112户。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集中圈养、科学养殖”的要求,改造农村畜圈8.4986万平方米。加大推广节能改灶力度,共实施改灶1567户。三是加

47、大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打造城乡统筹典范。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财政奖补、示范带动”的方式,近年来共创建省级美丽宜居重点村23个、州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七改三清”示范村31个,突出村庄环境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认真落实河长制,保护水源环境安全。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开展巡河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开展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指导农民用肥,有效减少因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897.59万元,完成粪污治理设施配套建设规模养殖场41家。

48、(三)严格考核,提升责任不断增强。建立了督查检查考核验收工作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提升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将各乡镇进展情况及时通报,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末奖励挂钩,有力促进了各项提升任务的落实。二、当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三清洁”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还不强,路边、沟渠、河岸及房前屋后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

49、壳等垃圾四处散落,村民盖房产生的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形成“垃圾围村”的现象,与当前垃圾分类处理、干湿分离的要求还任重道远。二是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仅停留在清除农业生产废弃物、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低毒农药层面,农药、化肥使用过量,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农村生产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二)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垃圾集中清运成本高,加之垃圾终端处理规划布局滞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我县城市生活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