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1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加快密云区文化和旅游绿色高质量发展,紧抓密云 “两区”建设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机遇,打造“特色 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根据密云区“十四五”文化和生态旅 游发展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密云水库重要指示和 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保水、护山、守规、兴城”总要求, 根据密云“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以绿色发展、 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智慧发展为导向,以打造“一 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 带
2、,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为抓手,突出密云 特色文化,发展休闲经济,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拓宽文旅发展新 空间,推动文化旅游产品服务全面提质升级,使文化和旅游业成 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形成 以生态为底色、长城文化和山水文化为核心、休闲为主导的具有 密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完善高品质、智慧化、人性化、 功能完备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主客共享、友好有序的文化15 .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密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体验传承红色精神,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发石城、古北口、北 庄等镇的红色景区、景点,推出体验性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丰富东西精品红色旅游线
3、路。建立红色文化旅游联盟,实现各镇 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整合优质红色资源,开发以红色 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拓展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打造红色研究 学习线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服务品质、文化内涵,促进红色 教育旅游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委研究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4年12月16 .大力发展星空经济。我区“不老屯天文台”是包括三 体中国天眼等在内的多部文艺作品的原型和取景地,在科 普科研领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城子镇大树洼村坐落在雾灵山 西侧海拔800多米的半山腰,全年无雾霾,已成为观星爱好者的 最佳观星地。借助我区丰富的观星资源
4、,打造“一个品牌四个片 区五个核心多个重点项目”的星空经济,大力发展观星露营、暗 夜科普研学、星空小镇、精品民宿、天空之城主题乐园及星空文 创艺术公园等星空产业。依托石城镇中心小学等,开设天文观测 课程。举办星空音乐会等活动,宣传推介暗夜-观星-天文科普- 观星夜宿特色文旅线路,推动密云星空经济快速发展。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三)抓融合,强动能,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巨大优 势17 .推进“文化+旅游”。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增加 景区、酒店、民宿文化休闲功能,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旅游空间。 通过“民宿+书屋” “景区+书屋” “非遗+
5、民宿”等形式,打造 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为旅游目的地注入文化元素,增强 文化体验功能,提升游客在度假休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文旅企业、乡村民宿经营单位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18 .推进“农业+文旅”。加快推动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鼓 励发展田园艺术景观、科技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文创农 业等新型农业业态。结合实施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 打造提升一批精品线路、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以种植业、渔 业资源禀赋为基础,加强文化内涵构建,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 农事习俗传统的保护,提高农文旅产品设计开发的品味和档次, 进行农文旅产品差异化组合
6、。推动特色农产品与文旅协同发展, 结合“密云水库鱼”“密云菜园”“密云果园”等特色品牌及农 产品,创建“密云水库鱼”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旅游菜园”“旅 游果园”,做好“葡萄酒+”文旅文章,鼓励多元化衍生品开发 和文旅价值挖掘。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农服中心、各镇街 (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19 .推进“林业+文旅” o持续打造“蜂盛蜜匀”品牌,推动 冯家峪悬蜂谷景区项目、太师屯科普研学旅游特色甜蜜体验区、 高岭“蜂蜜+研学+民宿”综合基地建设,发展密云“甜蜜事业”; 借助创建森林城市契机,利用现有林场和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 游、健康旅游、科普考察,
7、打造“森林人家”“观鸟人家”“生 态康养”特色民宿50个;利用天鹅湖湿地等生态优势,举办观 鸟节,积极推动森林康养镇建设等。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文旅局、区科委、区农业农村局、 区农服中心、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20 .推进“体育+文旅”。以大众运动休闲和主题旅游度假为 主要内容,以体育赛事活动引导户外旅游为纽带,以体育赛事带 动旅游为模式,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打造服务北京、辐射京津 冀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户外、冰雪、攀岩 等体育休闲旅游活动,打造精品体育旅游项目品牌;积极推动马 拉松、自行车等大型体育赛事落户密云,提升体育休闲旅游吸引 力。
8、支持旅游景区融入体育元素,鼓励企业设计开发更多体育旅 游产品。加强全民健身中心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强化群 众性健康休闲文化培养,推进“体育+”文旅逐步深入融合。牵头单位:区体育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文旅局、区园林中心、各相关镇街 (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21 .推进“商业+文旅”。完善文旅景区的商业设施布局和提 质管理,满足餐饮、购物、住宿功能的同时加强文化展示、文化 体验、互动交流、游览体验等复合功能。鼓励引导万象汇等大型 商业综合体增加文化体验功能,增加文化布景,打造密云传统文 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展示窗口。鼓励优质特色文旅商品进驻大型 商超、游客服务中心、京沈客专密云站、公路服务区
9、等区域。鼓 励发展文旅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重点突出“密云 范”“时尚潮”“文化芯” “科技核”,加强引导与服务,以古 北水镇、南山滑雪场、文化夜市等为代表,创建万象汇、行宫、 鱼街、潮河等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消费街巷等多层次消费 空间体系。打造古北水镇、海湾半山酒店等高端商务会议中心, 提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功能。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国资委、各相关镇街完成时限:2025年12月22 .推进“研学+文旅”。加强与北京市的高校研究院所等合 作,探索建立50个科教研学旅游基地,积极争取创建北京市级 研学旅游示范区。鼓励研学旅游常态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建设 一批如文化
10、大院、密云机场、航空博物馆、类博物馆等研学旅游 精品项目。探索推动“研学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森林公 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开展自然科普之旅;依托果园菜 园等农业资源,发展农耕文化研学旅游;依托长城文化、红色文 化、水库文化等,发展特色文化研学旅游;依托时尚体育镇等体 育文旅项目,发展户外拓展研学旅游等。开展科学性、趣味性、 可参与的科教研学活动,制定主题多样的科教研学旅游路线,逐 步健全“文旅+”科教配套服务体系和市场环境。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各相关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23 .推进“文旅+新业态”。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 篷酒店、帐篷露营地、
11、森林太空舱等新型绿色低碳住宿业态。鼓 励发展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体验项目;鼓励开办乡村网红咖啡吧、 奶茶馆、茶社、精致西餐厅等特色饮食文化项目,增加时尚元素、 流行元素,满足游客对慢生活、小清新、野奢风等餐饮文化体验 要求。大力推动观星餐厅、观星民宿、观星基地等新业态发展。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规自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四)抓转型,赋智能,着力推动密云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 24.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公共文化 服务和设施实行数字化管理。完善密云区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共文化“三馆一平台”运行
12、水平,加强特色 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系统、云直播、密云文化 抖音平台,提高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水平。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3年12月25 .促进旅游大数据平台发展。加快完善形成“两微一端一 抖”等密云文化旅游数据宣传平台及应急指挥管理运行服务平台 建设,深化文旅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推动密云旅游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与移动、联通公司合作,加强旅游大 数据的追踪与分析,精准定位客源市场、识别目标消费群、挖掘 目的地品牌认知,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广主打产品,实施全方位 精准营销策略。持续深化“一部手机游密云”平台建设,为游客 提供
13、一流的智能化、便利化、精准化服务。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融媒体中心完成时限:2023年12月26 .构建密云数字化形象标识系统。设计打造密云虚拟代言 人,建立密云LOGO城市形象,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形式,打造密云系列数字认知品牌,并广泛应用于“密云好物” 系列文创产品,加强密云数字化旅游形象标识的宣传推广,提升 密云城市影响力。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融媒体中心完成时限:2023年12月27 .推动智慧旅游新业态发展。采用XR数字虚拟技术,突破 现实环境的限制,建设“云景区”“云博物馆”等。推动景区、 酒店进行定制化旅游服务、精细化体验、沉浸式人
14、机交换等模式 发展。利用声、光、电等手段,打造更多水舞灯光秀、夜景公园 等。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园林绿化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28 .探索长城资源数字化保护。推进密云区长城资源数字化 保护与展示工程,建立密云区长城资源数据库,支撑密云区长城 高效的保护利用和监测管理。积极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修复长城赋存环境相关工程。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4年12月(五)抓文化,提素质,全面提升密云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29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依托“京津冀歌手大赛”“舞动密 云”“诵读密云”等品牌赛事,每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15、1000场。 积极推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北京演艺集团、 北京交响乐团等高水平演出走进密云,满足群众高水平文化演出 需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实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星火 演出、文化志愿服务下基层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 供给。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特殊群体服务机制,丰富服务项目, 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30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强化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公 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效能,丰富阵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提升群众 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确保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评估 工作排名靠前。深入开展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
16、制建设工作,强化 总馆对分馆的业务指导,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输送到基层。积极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 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3L打造精品文化队伍。开展全区文化组织员、图书管理员 和基层文艺骨干培训活动,夯实基层文化工作基础。深入挖掘、 培育“文化能人”,鼓励引导镇街、村社区规范化建立群众业余 文化队伍,打造100支群众精品文化品牌队伍和密云管乐团、民 乐团、合唱团品牌乐团。积极培育文化志愿队伍,组织文化志愿 活动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老年驿站、进军营、进企业, 深入开展“
17、春雨工程”“大地情深”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培育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32 .打造“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品牌。深入挖掘镇村民俗 文化和文化能人,加强本土文化创作,打造“一村一品”,推出 一批有特色的“四季村晚”,培育打造艺术感染力强、特色鲜明、 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广泛的“文化艺术之乡”,形成独具特 色的镇街、村(社区)文化品牌。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民宿管家、旅游企业 管理人员、导游员(讲解员)等从业者的高级研修、文明礼仪、 直播带货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利
18、用密云文旅讲堂,举办网上直 播、录播培训活动;开展“走出去、开眼界、转观念”现场教学 培训活动;持续开展“大厨下乡”活动,全面提升行业管理和服 务水平。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等合作,深入开展人才培育、培养、培训、引进等 工作,为文旅产业发展服务。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各文旅企业、乡村民宿单位完成时限:每年度(六)抓营销,塑品牌,提高文化旅游市场影响力33 .打造密云特色节庆活动品牌。持续举办密云生态马拉松、 北京长城文化节、长城摄影周、葡萄酒文化节、文旅推介会、鱼 王美食文化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品牌活动,创新举办星空音
19、乐节、 网红达人节、檀州庙会等特色活动;推动举办小康杂志社旅游峰会, 形成密云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促进密云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 区融媒体中心、各相关镇街(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34 .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围绕“山水 田园画境密云”形象,建立全媒体宣传推广平台,采用“传统 旅游管理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建设美丽北京、谱写现代化建设密云篇章而努力奋斗。二、发展目标2023-2025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54.6亿元、58 亿元、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2%、
20、6. 9%;全区旅游接待 总量分别达到750万人次、800万人次、850万人次,同比分别 增长5. 6%、6. 7%、6. 3%o乡村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 17亿元、8. 66 亿元、9. 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 5%、6%、6%;接待人次分别 达到490万人次、515万人次、540万人次,同比均增长5.0%。 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 区,将古北水镇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十四五”末,绿色 生态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加,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域旅游产品 供给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治理体 系持续健全,实现休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重点任务
21、(一)抓规划,强基础,培育发展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1.打造文旅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区。根据密云区文旅“十四五” 发展规划及区委三届五次全会报告精神,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 区建设,依托密云新城打造文旅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区,全面提升 “一心”文旅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集散中 心网络,形成以密云新城集散枢纽为核心,东线、西线集散分站 为两翼,各文旅景点集散站点为触角的三级立体集散网络,加强 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域、全时、全媒的宣传声 势。与北京交通广播电台103. 9频道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强与 北京电视台天气预报北京新闻等栏目合作。强化与携程、 腾讯、抖音、美团等新媒体合作,
22、开展“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 营销。擦亮密云文旅新名片,不断提升密云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融媒体中心、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七)抓传承,促保护,深入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36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与监管工作。严厉打击文物违法行为, 强化全区文物保护单位、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日常安全督查、 检查;做好土地联审工作,对区保及以下文物抢险修缮项目进行 审核、审批,确保地上地下文物的安全;持续完善长城保护员队 伍建设,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消防支队、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各相关镇 完成时限:每年度37
23、 .持续实施文物资源抢险修缮与保护利用。按照北京市长 城文化带建设组及北京市长城文化带建设规划要求和国家长 城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根据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相关要 求,重点抓好古北口蟠龙山长城抢险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根据每 年度确立的长城抢险加固项目,持续推进长城抢险工作。全面做 好密云古城遗址保护工作。牵头单位:区文旅局 责任单位:各相关镇 完成时限:每年度.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规划,梳理长城资源,谋划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古北口 一司马台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依托长城文化带沿线古堡、关口、 传统村落、特色镇村,打造“长城人家精品民宿集群,把古北 口镇建设成为
24、集红色研学小镇、长城文化精粹集中体验区于一体 的“长城汇”品牌。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发改委 责任单位:各相关镇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38 .研究探索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探索蟠龙山段长城多样化 开放展示方式,通过组织游客参与体验等活动,提高长城文化阐 释展示水平。深入挖掘古堡文化,对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 遥桥峪城堡确定为全国城堡活化利用重点调研对象,探索遗址型 城堡的静态保护展示,推进密云城堡资源活化利用。设置游客打 卡点位,打造网红城堡;研究明代军户菜系、明代民俗风情,推 出明代美食、明代风情展演,丰富游客遥桥峪美食文化体验等。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镇完成时限
25、:2025年12月39 .加强非遗保护、宣传和传承。落实密云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区级非遗项目的审核认定和市 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培训、非 遗传承人培育培养等传承保护工作,支持和培育非遗传承培训基 地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全年(八)抓安全,强执法,推动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40 .加强文旅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推进标准化、 规范化日常监管,监督文旅单位落实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开展 等级景区、星级酒店评定和复核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和文明旅游 建设,严格执法处罚,努力提升文旅市场服务质量。做好文旅市 场接
26、诉即办工作,着力解决消费者合理合法诉求。探索成立行业 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文旅企业、乡村民宿经营单位 完成时限:每年度41 .扎实做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三管三必须” 原则,组织实施文旅行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和抽查检查,督导各镇街地区和景区、酒店、旅行社、民宿、文 娱场所等文旅单位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及时排查化解风险 隐患。做好防火、防汛、文物及系统内部等安全工作,强化应急 处置和假日旅游安全服务保障工作。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应急局、区消防支队、区市场监管 局、区公安分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
27、)、文旅企业、乡村民宿经营单位 完成时限:每年度42 .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 做好“扫黄打非”工作,保护合法经营主体的发展利益。加强文 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敢于执法,勇于亮剑,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文化市场 综合执法法制监督。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文旅企业、乡村民宿经营单位 完成时限:每年度43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 境,着力解决困扰市场主体、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落实各 项许可准入的改革措施,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健全“信用+风险” 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行
28、初次违法后果轻微不予处罚机制,巩固 优化营商环境治理成果。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文旅企业、乡村民宿经营单位 完成时限:每年度四、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是在北京市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 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文旅局,承担具体工作,负责统筹、 协调、处理日常事务;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 组织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并对会议研究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通报。(二)强化协调配合各领导小组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作为,加强配合,围 绕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
29、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做好各项 工作,积极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强化制度建设1 .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听取 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开展情 况,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根据工作需要可不定期召开 领导小组会议。分管区领导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专题会,听取部门 汇报当前存在问题,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领导小组办公室 每周召开工作会议,协调推进相关工作。2 .督查督办制度。按照年度计划及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办公 室负责会同相关督查部门对重点任务及会议决策落实等方面情 况进行督查,跟踪任务推进情况,对未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 进行督办。定期
30、对督办结果进行分析,及时总结问题,并结合实 际提出建议,促进任务有效落实。3 .定期报告制度。各成员单位采取周报送、月报送和季度分 析等形式,做好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信息的上 报。办公室将有关情况汇总、分类、分析后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提供决策依据。各文旅集散中心间的交通联系。结合密云北站、高铁密云站客运 枢纽等重要交通节点,增设重点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织 密旅游交通网络。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委、区公路分局、区规自分局、区园林绿 化局、各相关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2 .推动东部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建设。发挥东部文 化旅游资源优势,统
31、筹巨各庄、太师屯、古北口、新城子、北庄、 大城子镇域资源,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红酒文 化、山水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将花海、果园、农田等农业景观, 向休闲旅游业转型,设计推介精品田园观光线路,推广集循环农 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田园综 合体模式;大力发展红酒产业、文化休闲景区景点、乡村民宿、 古村落等产品体系,培育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 区。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3 .推动西部休闲美食和旅游度假发展带建设。发挥西部云蒙 山资源优势,统筹石城、溪翁庄、西田各庄等镇域资源,打造美 食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休
32、闲旅游产业。依托溪翁庄渔街、 栗子宴、菜麦宴、贡米打包饭等特色美食,深入推进一村一味美 食文化发展,鼓励发展乡村咖啡吧、茶社等网红休闲饮食文化。 依托海湾半山酒店、云湖度假村及西线“云水之家”特色民宿打 造休闲度假集聚区。串联黑龙潭、清凉谷、龙云山、云龙涧、云 蒙三峪、精灵谷、捧河湾等自然生态景区,形成云蒙山水系列品 牌,依托白乙化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旅资源,建设爱国主义研学 旅行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4 .推进南部时尚运动和体育旅游发展带建设。统筹南部河南 寨、巨各庄、穆家峪、东邵渠、十里堡等镇域资源,大力发展时 尚体育、都市田
33、园休闲旅游产业。依托南山滑雪场、生态马拉松 赛、张裕爱斐堡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和马拉松公 园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马拉松、冰雪等品牌赛事影响力, 带动休闲旅游、冰雪体育、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规自分局、各相关 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5 .推动北部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建设。统筹北部古北口、石 城、冯家峪、不老屯、大城子、新城子等镇域资源,串联密云区 长城、御道、古堡、传统村落、遗址、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资源,融合长城文化、红色文化、边陲文化、古堡文化、兵营文 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动长城人家、长城体育、研学旅
34、游、 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等文旅产业发展。开发山地越野、户外拓展、 房车露营等户外休闲产品。带动发展精品蔬菜、特色林果、蜂产 业等生态资源优势产业。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规自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农业农村局、区 体育局、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6 .推动特色民宿建设。立足高端,高品质,坚持“特色一流” 的民宿理念,研究制定密云区特色民宿发展工作方案密云 区特色民宿评定标准,2023年-2025年全面推动“十百千”密 云特色文化民宿工程(“十”是通过规范和引导,打造乡村民宿 综合体;“百”是升级百家密云特色文化民宿品牌;“千”是培 养千名乡村旅游人才),实现“百宿兴
35、村”乡村振兴目标。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 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7 .加强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民俗户规范管理。根据水库一级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强化乡村旅游发展监管,在经营行为、 生活方式、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方面严格管控,实现绿色生态、 规范有序,基本形成与水源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库一级保护区不受污染。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区住建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 管局、区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社保局、区 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委网信
36、办、区财政局、 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8 .大力发展“1+10+N”全域骑行旅游线路。设计打造精品骑 行旅游线路,“1”为“百里骑迹”环湖骑行线路,“10”为特 色支线骑行线路,是打造多个微循环微度假节点。完善骑 行线路标牌导视系统建设,在重要路口建设导视标识、全域旅游 导览图、分节点导视牌、驿站公厕标牌及沿途骑行里程牌等;完 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对沿途公共厕所进行改建,增加移动 公厕,设置分类垃圾桶、休闲座椅、驿站内部配套等设施;打造 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互辉映、基础设施完备的北京最美骑行线 路。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规自分局、区公路局、区交通局、 区农业
37、农村局、区城管委、区交通支队、各镇街(地区)完成时限:2024年12月9 .大力推动特色文化镇建设。拟打造古北口镇、冯家峪镇、 巨各庄镇为第一批山水田园摄影小镇,形成以摄影及相关衍生产 业为核心引擎,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摄影 特色镇。根据不老屯镇国家天文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新城 子镇雾灵山网红观星基地等观星资源及文旅资源,拟打造不老 屯、新城子两个星空小镇。积极促进太师屯镇、石城镇、不老屯 镇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小镇。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园林绿化局责任单位:区体育局、区气象局、区文联、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10 .高质量推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按照
38、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完成示范区验收 工作。在巩固现有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基础上,研究制订示范区 长效运行机制体制和后续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巩固和扩大示范 区建设成果。优化和创新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内容和形式,建立精 准的城乡文化产品配送体系,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 展。以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 融合,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积极对接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运营管理平台,提供种类齐 全、内容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
39、:2023年12月11 .持续完善文化和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全面完善镇街 综合文化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设施功能,重点推进无障碍设 施、一卡通设施和综合文化室配套设施等项目改造提升。积极推 动密云文化中心建设和蔡家洼、司马台新村文旅新场景项目建 设,夯实“七有五性”基础。对照密云区“十四五”文化和生 态旅游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工作, 实施重点景区、重点民俗村旅游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推进游客接 待中心、旅游厕所、步道、停车场、标识牌等设施改造提升,增 加密云文化元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 施水平,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街(
40、地区)完成时限:每年度(二)抓项目,提品质,做精做强文旅休闲产品12 .大力发展文旅综合体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 探索农村闲置资源的利用机制,大力引进高质量文旅项目。加强 项目动态管理,定期召开推进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云蒙 山二期、星空酒店、玉泉溪谷、独秀峰、邑仕红酒山谷、德懋堂、 密云文驿、北京国际艺术谷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法国PVCP太 阳季国际度假区、首云铁矿等矿山转型项目。牵头单位:区投促中心、项目所在属地镇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国资委、区规自分局、区文旅局、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1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按照国家级、市级
41、乡村旅 游重点镇村评选标准,支持鼓励镇村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工作,挖 掘、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促进文旅农产业融合,加大旅游 基础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强化旅游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 造更多市级、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 区公安分局、区卫健委、各相关镇完成时限:2025年12月14 .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对现有景区提质一批、改造一批, 完成古北水镇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邑仕庄园、云峰山创 建4A级景区,加快推进冶仙塔、云蒙山、桃源仙谷、白龙潭、 云龙涧、京都第一瀑、天仙瀑、千尺珍珠瀑、云岫谷等景区提质 升级和盘活利用,积极推动现有景区提质升A,倡导景区低碳发 展,打造一批精品景区、特色景区、低碳景区。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国资委、区规自分局、区投促中心、 区园林绿化局、各相关镇(地区)完成时限:202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