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要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1476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篇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要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范文(1)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医 院全面转型升级、奋力争先进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克难之年,我 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锚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皖北一流医院建设目 标,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务实奋进。在全面做好医、教、研、管各 项工作基础上,培育特色,提升品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把握新的机 遇,实现新的突破。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党的二 十大报告精神,围绕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激发全院上下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科室敢

2、干、职工敢首 创。深化服务内涵,严抓制度落实,规范服务行为,持续加强制度建 设、硬件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建设、行风建设,大力推进学科建设, 培育特色优势,达到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以点带面、点 面结合,强力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医院稳健、快速、高 质量、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1、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力争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排名进入全国前400名;3、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超过国家中位数以上;明确带教任务,由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 果纳入带教双方绩效考核。(五)固本强基,多路并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质量决定成败,医院要继续致力于质量建设,大力推进

3、实施“出名医、建名科、办名院”战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 动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1、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 化。重点围绕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设施、医疗技术准入及诊疗服务, 突出围手术期、有创操作、危急值、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良事件报告 与处置等,健全完善医疗质量安全及医疗风险的管控制度。二是严格 依法执业,狠抓质控核心制度落实,落实24小时住院总值班制度。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突出重点质控,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抓“,督导到科、落实到人。细化质控环节,使每一个质量记 录、关键环节,追溯到人、

4、有的放矢,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对医疗质量 督导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加强“三基三严”考核。三是强化病案 管理,年度甲级病历率99%以上。加强病案知识培训。试行“跟查代 训”,低年资医师和病历书写问题医师,跟随病案质量督导组参与病 历检查。定期开展病历点评,组织病历书写大赛,对优秀病历和问题 突出病历组织全院进行现场展示。四是加强患者入出院指导和随访。完善转科、转院交接流程,扎实做好患者一级随访工作。五是延伸多 学科会诊。加强会诊中心建设,延伸会诊范围,将多学科会诊制度延 伸到所有内、外科等。2、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一是开展体验式服务,加强护理精 细化管理。持续全面施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病房

5、优质护理服 务开展率100%。积极倡导亲情化服务、无铃声服务。强化床边护理 工作制,和谐护患关系,切实做好对患者的全面准确评估、病情观察、 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工作。二是提高护理质量。开展护 理质量提升活动。落实规范要求,完善制度标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 管理意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减轻临床一线护士负担,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广泛听 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病人满 意。三是加强培训考核力度。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强化护理文化建设, 积极打造磁性科室。加大优质护理考核力度,开展护理服务明星评选 活动,在科室设立荣誉榜

6、,营造人人争做服务明星的氛围。提升护士 职业素养,规范护士仪容仪表、语言、行为管理。3、切实改善门诊医技服务质量。一是优化就医流程,简化就医环节,实现门诊服务无缝隙全覆盖。科学规划门诊布局,减少患者等 候时间。实行错时服务、互补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检查、出报告时间。推行预约诊疗,门诊分时段预约比例达60%以上。患者满意度达95% 以上。二是提升服务质量。选派高年资医师坐诊,保证门诊患者疾病 诊断率。坚持双人签字,保证各项报告单正确率。加强合理用药指导。三是强化导医服务。提升服务层次。对导医沟通技巧、业务知识、专 家出诊等情况培训。改善服务措施,实行走动式服务,变被动回答为 主动介绍、引导,分诊到

7、位。改进服务态度,所有窗口科室实行文明 用语、微笑服务。4、理顺拓宽渠道,提高职能科室服务质量。一是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对医院安排工作限时办,对一线需要工作及时办,增 强工作时效性。加强工作主动性,变临床、医技科室往上走为职能科 室往下跑,下送、下收、下传、下联,为一线提供优质、高效和快捷 的服务。二是畅通临床医技科室与职能科室的沟通渠道。实行职能科 室挂包制,每周至少1次深入挂包科室调查了解工作落实、需求情况, 帮助解决问题。促进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分 工不分家。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管理知识、专业 知识、医德医风、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培训,增强服务

8、能力。强化服 务管理,落实岗位职责,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改进管理措施,注重服务质量。开展互评互促活动,每季度组织临床医技科室对职能科室进行评价,结果与绩效挂钩。是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建立综合调度保障体系,确保24小时应急服务。强化外包单位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保洁、膳食等工作进行检查,提高饭菜、保洁质量,提升 服务品质。加强巡视巡检,做到报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确保设备安 全正常运行。五是探索信息化管理。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使数据收集 更快捷,提升管理运行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六)垫牢基石,多措并举提升医院硬核实力医院基础设施、硬件设备、信息化建设对改善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满足人民

9、群众对高水平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统筹规划资源,明 确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良 好的就医感受。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急救医学中心外科大楼建设步伐, 力争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妇检、产检中心、内镜中心、口 腔诊疗中心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并投入使用,尽快启动14层住院 大楼装修改造、门诊一部改造、复合杂交手术室、PET-CT建设项目 等,全力为患者提供清洁、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开展惠民服务, 筹建入院准备中心,全面施行入院一站式服务,推广院前、院中、院 后一体化服务,实现患者看病就医“少跑一次路,一本明白账”等 “一站式”目标。2、加快医学装备配置。

10、持续推进SPD物流配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质控及信息化管理,预防性维护及重点科室巡查相结 合,严格第三方维保公司服务效果监督考核,延长设备的有效使用生 命周期,提高设备运行的开机率,保障临床技术的顺利开展。围绕急 救医学中心外科大楼建设,兼顾学科发展,加快推进直线加速器、PET-CT. 256排CT、3. OMRI等大型影像设备投入使用,配合完成新 急救外科大楼影像设备移机。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满足医疗业务、管理需求、进一步 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 建设、医保移动支付、刷脸支付、区域通用预交金、互联网医院、信 息安全等保整改测评、集团医院信息

11、化。对标三级医院评审、电子病 历评级、互联网互通等评级,以评促建,切实提高信息化保障能力, 力争上半年达到电子病历评级五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智慧管理三 级、智慧服务三级。加快建设智联网医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年底基本建成智联 网医院。(七)创新驱动,科教融合再推医研协同发力医疗、教学、科研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三者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要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临床培养能力、科研创新 能力,以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推动医院医疗整体水平跨越式发展。1、大力开展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开展新技术项目所需的医疗设 施,完善医院新技术新业务审定及奖励办法,加

12、大对技术创新奖 励力度,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学科优势,积极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广适宜技术,为医院新一轮发展寻找新的学 科突破点和经济增长点。鼓励积极引进适宜新技术项目和新疗法,加 强科技合作与创新,采取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指导或外出进修以及 与上级医院合作等形式积极开展院内三甲技术空白项目。全年开展新 技术不少于20项。2、提高教学能力。按照“教医协同,以教促医”定位,以“教 学规范”促进“医疗规范”,严格执行教学制度,加强培养师资力量, 规范教学工作环节,提高教学激励机制,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强化督 导考核,努力提高住培学员结业通过率,执医首考通过率达85%以上。 特别要

13、加强青年医师(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培养,提升带教水平,促 进我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步。加快推进第二技能中心的急诊急救、 麻醉、外科、腔镜、内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专业训练模块建设,力 争三月份投入使用。3、实施科研强院。实施科研人才培英计划,加强科研人才培养,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临床 科研活动和撰写学术论文。加强与上海十院、x医学院专业科研团队 的学习与合作,突破高层次科研课题和高水平论文,年度内力争实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突破,获批省级科研项目x项以上。加强与上海 十院合作,积极建设“x市肠道微生态研究所”,并对照省级研究所 的建设标准做好升级申报。同步医学

14、检验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实 验室的建设。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拓展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充分利用好药物临床实验基地(GCP),大力支持开展药物临 床试验,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占比,力争年度内实现科研成果 转化2-3项。(八)提质增效,开源节流提升医院运营效益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医 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核心业务供给效率的有力举措。要以新时期 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公立医院事业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推动核心 业务工作与运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提升运营管理效益和投入产出效 率。1、健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一是健全运营管理委员会,配备具 有财务、审计、人事、医

15、疗、护理、物价、医保、信息化等知识背景 的人员担任运营管理员,切实承担好运营管理的具体工作。积极推行 运营助理员、价格协管员制度等,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 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二是理顺运营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决策机制、 健全分工机制、细化落实机制、实化评价机制、构建反馈机制。三是完善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组织机构、职责 权限、决策机制、业务规范、运营流程等内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空间和设施设备、绩效、财务、资产、风险防控、信息化等各项管理 制度。2、明确管理范畴。一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加强临床、医技、医辅科室运营指导,强化业

16、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融合,强化运营风险防控,加强内部绩效考核, 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二是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梳理、评价运 营流程,推进流程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3、强化信息支撑。一是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实现资 源全流程管理。二是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业务系统与运营系统融合。三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运营数据仓库。Ui是建立决策分析体系,推进决策分析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分析结果应用,提高决策质量。4、推动运营管理全面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深度融 合医院核心业务,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提升运营管理科学 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平均住院日、百元资产医疗收入、病例组合指 数(CMI)、万

17、元收入能耗等主要指标达到苏浙同类医院水平,物耗 成本降至5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x元左右。(九)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改革激发动力,要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医院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落实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力调动全院职工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各项工作稳健快速发展。1、推行落实权力下放、层级负责。赋予各科室更大自主管理权, 主动顺应医院战略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不断强化人员竞聘定岗工作 制度和各科室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O2、积极推行落实2.0绩效考核方案。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综合支付改革、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业务数量等 多种

18、因素统筹考量,进一步增强全员危机意识、履责意识,充分调动 干事创业积极性,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3、加大二次分配改革力度,完善自我激励机制。根据临床、医 技各科室的实际需要和工作量情况,重新核定科室岗位人员职数,同 时按“全面核算、结余提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二次 分配指导方案,科室绩效从节余中提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将工 作量、技术含量、风险、出勤情况、服务态度等要素作为分配依据, 确定不同岗位的分配系数,加大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的 倾斜力度,力求从根本上打破科室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 样、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服务人员一个样的大锅饭,使那些技术高、 责任

19、重、风险大、贡献多的职工获得应得的报酬,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慎终如始,毫不松懈抓牢疫情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当前,疫情防控救治进入新阶段,全院干部职工要围绕“保健康、 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慎始如终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为最大程度保护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防线,坚决夺取抗疫斗争最终胜利。1、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要求,全力 做好重症救治资源配备,加快急诊收治和床位周转,做好对口帮扶工 作,建立转诊机制,建立重症救治远程会诊平台,加强个案追踪,强 化防重症各项措施落实组织

20、保障,做好值班值守,严肃追责问责,全 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救护各项工作。2、坚持全院一盘棋,落实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统筹调度 人员、物资、设备、药品等各类资源,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扩容 资源,全面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准确实施。3、切实履职尽责。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结合实际制定更详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亲自 抓落实、抓调度、抓督导,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见效。4、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做好培养激励,保障正常权益。要一体推进“双培养”机制,注意在 疫情防控一线考察,作为评优评先、晋升职称或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 重要参

21、考。要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设施建设和防护设备配置,保障防护 用品配给。加强一线医务人员生活服务、后勤保障和健康监测,做好 心理干预和疏导。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避免一线医务人员过度劳累。 要以适当的方式开展慰问,传递组织关心关怀。5、积极向人民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科学防疫方法, 增强公众防护意识和社会信心。要及时发现、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一线 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加大发掘、推荐和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伟大抗 疫精神,展现三院广大医务人员精神风采,切实增强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荣誉感,激励实干担当、攻坚克难,为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凝聚强大力量。6、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层层压实,严格落

22、 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 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全面深入排查危化品、消防、房屋建设、废弃物、燃气等重 点领域安全隐患。7、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持续把源头预防作为关键环节常 抓不懈,最大限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隐患、风险和概率。持续完 善医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懈抓好日常监管,完善安全员、消 防等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考核奖惩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平安医院” 活动和“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安全普法教育工作,创 造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局面。县医院2023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2023年是全面贯

23、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医院 三甲复审迎评、实施“十四五”规划强力推进的关键一年。医院将继 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锚定“一个目标”,借力“两个工具”,聚焦 “三个维度”,抓牢“四项机制”,夯实“五个平台”,统筹推进新 冠感染患者诊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凝心聚力为县域百万群 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开启医院蓬勃发展新篇章!一、指导思想4、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占医疗收入 比例、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同比增幅15%;5、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2%以上;6、平均住院日7. 2天左右;7、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取得阶段成效,跨省就医人数

24、同比下降8%以上;8、门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国家绩 效考核,力争达到满分;9、深入推进人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术带头人、博 土不少于20人;10、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三、重点工作(一)党建引领,持续纵深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 神指导医院改革创新的实践,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加强党对医院的 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开展“半小 时党校”,综合运用专家授课、现场观摩、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员 交流学习等,丰富学习形式。加强政治学习,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各 级党员干部理论指导

25、实践、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保持 优良作风。2、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国家级建立健全现代 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 和全国、省、市、县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医院“十四五”发 展规划总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驱动,以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核心,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补短 板强弱项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医院智慧化服务、精 益化管理及医疗质量改进,为建设健康X阵厉奋发,康续前行。二、

26、主要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231号)1 .国家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 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29号)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9) 4号).X县人民医院“十四五”规划3 .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工作相关要求。三、目标任务1 .认真做好新冠感染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护佑人民群众身体 健康;2 .加强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顺利通过首次三甲复审,巩固 国家绩效考核成绩;.积极推进新区和传染病区建设,深化新区业务布局,完成新区启用后的老区功能设计。3 .加大

27、医共体建设帮扶力度,重点帮扶分院建设“一院一品牌”,指导所辖村卫生室全部通过标准化村卫生室验收;4 .不断夯实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强化内部约束, 推进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5 .对标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提升学科能力和诊疗水平;进一步深 化学科分层次培育体系,明确学科定位,实现省级重点学科再突破。6 .国家综合性规培基地首创首成,阜阳师范大学直属医院建设蹄 疾步稳。7 .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通过6级应用水平评价;.完成中药制剂备案工作,GCP实现跳跃发展;8 .职工与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四、监测指标L社会责任:医共体建设、医疗救援、对口帮扶、医疗保障、乡村振兴等工作 落

28、实率100%o管理质量:(1)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并持续改善;(2)病历质量管理:疾病/手术编码正确率95%,病历甲级率 295%,无丙级病历,必备的知情同意书及授权委托书100%规范、有 效;(3)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W40,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使用率W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30%,限制使用级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三50%,特殊使用级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280%;发生医院感染 的患者,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已90%;(4)重点疾病/重点手术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持续下降;(5

29、)爱婴医院:规范落实母乳喂养,剖宫产率持续下降;(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每百张床位年报告三20件;(7)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100%;(8)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210000元;(9)患者满意度295%,职工满意度三90%。9 .诊断质量:出入院患者诊断符合率三98%,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达80%;临 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与60%。10 治疗质量:(1)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监测指标持续改善;(2)危急值管理:通报时间W10分钟,通报及时率100%,通报率295%,临床及时处置率100%;(3)住院患者总死亡率W0. 5%,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W0. 1%

30、,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W1%,麻醉死亡率W0. 02%,自动出院例数下降;(4)麻醉并发症发生率W1%;(5)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依从性三90%,医院感染发生率W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0;11 运行效率:平均住院日W7. 3天,床位使用率295%;12 安全管理:医疗主责事故为0,安全生产事故为0,安全保卫设备设施完好率100%;五、重点工作(一)锚定“一个目标”,汇聚奋进担当力量聚焦打造辐射皖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医院发展顶层设计,对标三级公 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进 学科建设、把牢质量

31、安全、建强人才梯队、提升效能效率,科学谋划 新院区和老院区学科布局、升级“一站式服务”功能,深化“一线工 作法”落实,常态化推进管理干部作风建设,为建成皖西北区域医疗 中心夯实根基、蓄势赋能。(二)借力“两个工具”,筑牢医院发展根基.以“国考”为目标,促进科室管理精准化 坚持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做实做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强化数据管理思维,让医院发展的目标成为引领科 室发展的“航标”;深入推动科室运营管理从“开放化”向“目标化” 改进,学科建设从“努力型”向“效率型”纵深,绩效管理由“少维 度”向“全方位”转变;深化推进数据引导下的学科精准分级,不断 优化学科评价指标,切实

32、开展“绩效管理年”系列活动。1 .以“评审”为抓手,促进学科管理日常化严格遵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x省实施细则(试 行)、国家卫健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实施细则 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将各项核心制度内化于行为沟通、 外化于病历书写;以等级医院评价标准为导向,强调“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两条主线,做到制度深化、流程优化、过程细化;创新开展 “学科管理之我思和我在”活动,鼓励学科带头人亲力亲为,增强学 科管理的客观化、日常化、持续化,确保高质量通过三甲复审。(三)聚焦三个维度”,聚力服务效能提升.狠抓学科建设,开展“学科建设年”(1)全面查漏补缺,强化自身建设。坚持

33、“拉长板、补短板、 固底板”,以学科分类为指引、以绩效调整为助力、以技术管理为着 力点,深入推进医疗组建设及多学科诊疗;推进临床科室“医技化”, 开展临床医师病理诊断培训、超声培训、内镜技术与介入技术培训等, 深化心脏大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创面外科、医学美容、口腔美容等 亚专科建设,探索推动特色诊疗中心、风湿免疫、介入放射、超声介 入、癫痫中心建设,提升骨科、神经科、心脏科、普外科等学科的亚 专业发展质量;鼓励医技科室“临床化”,拓展病理科、影像科、检 验科、输血科、营养科等支撑科室业务深度,谋划分子诊断、心脏超 声等专精亚专业,拓展胎儿、盆底超声检查范围,加快引进影像智能 诊断软件,提升诊断

34、水平和诊断效率;全面开展免疫组化检查、特殊 染色、基因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子病理学检测、风 湿免疫相关核心检验项目,拓展流式细胞仪、质谱仪临床使用,成立 神经电生理室,加快推进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加大急诊、重症、 麻醉、老年、核医学等平台学科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自体输血技术。(2)接轨高精技术,强化质量管理。强调国家目录对新技术开 展的指引作用,加强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准入论证审批工作,准确评估已开展技术应用情况,动态调整技术目录;加强学科引导、技术培训、 绩效支持,大力支持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G07-2022)、肿瘤消 融治疗技术(G08-2022)、体外膜肺氧合(ECM

35、0)技术(G11-2022) 等国家限制类技术开展,争取实现质效同升;加强省级限制类技术评 估管理,重点监测非限制类技术质量控制指标变化,保障医疗质量安 全。(3)狠抓科研管理,提升科研水平。坚持医教研结合,推进医院中心实验室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科研能力;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强 化科研过程监管,继续深化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动物研究所等 实验室的合作;借力皖南医学院的科研资源和平台优势,力争打造一 批区域影响力显著的品牌专病组或专科组团体;探索高层次人才“柔 性”引进方式,设置专项科研攻关基金;推进医院综合科研中心、中 心实验室、专科实验室建设,逐步开展慢性病、地方病的危险因素干 预、治疗及标准

36、化等方面的研究,成立“国家/x省自然科学基金” 申报公关组织,激励科研成果转化。(4)严把教育教学,推进以教促医。持续巩固皖南医学院附属x医院建设成果,把握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批契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争取实现研究生带教零突破;新增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专业基地,实现全科基地向综合性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持续落实 各类学员“双导师制”带教,提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 科医生培训学员管理水平;完善教研室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教 育教学督导,狠抓教学质量控制和过程考核管理;紧抓新院区投用契 机,提前谋划标准化的培训基地建设。(5)深化学科共建,升级协同发展。坚持以学科共建为主抓手,

37、全面提档医疗服务能力和临床技术水平;加强与中科大附一院、蚌医 附一院、安医大附一院、弋矶山医院及x省儿童医院交流与合作,常 态化开展手术指导、专家坐诊、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紧抓学科共建 契机,加快推进省级名医工作室落户工作,探索名医工作室的管理评 价体系,强力推动品牌学科建设;力争独立开展心脏搭桥手术、体外 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等;深刻把握学科共建内涵,探索设置“一学科 一协议”,深入征求科室意见,寻找双方合作契合点,尽可能实现诊 疗服务同质化。1 .蓄力提质服务,坚定“医心为民”(1)统筹医疗资源,创新服务流程。以病人群为中心,进一步推行医疗组建设,不断拓展医疗组内涵范畴,引导医疗组的全覆盖管

38、 理和县乡村病人的一体化管理;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加速拓展 互联网业务,加强患者在看病就医、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协同发展,高 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延伸,规范推广常见病、 慢性病互联网复诊、物流配药、医技预约、诊后随访、远程医疗、线 上健康咨询等模式;拓展“互联网+延伸医疗”的区域联盟,携手更 多的医共体单位,争取建成“1+7”院外延伸服务体系。(2)优化就诊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务。统筹专科专病功能,成立以疾病/器官为中心的专病门诊和病种多学科协助中心;整合入 院办理、入院预约、院前检查检验、双向转诊功能,提供从门诊到入 院的“一站式”闭环服务;依托“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

39、日间手术、化疗中心建设和双向转诊平台升级,实现系统内无缝转诊;强力推进 “床边结算”,让出院更温馨。(3)细化满意度管理,激活服务动能。加强随访中心建设,优 化随访流程,落实临床科室康复跟踪随访、第三方满意度随访、院领 导督察随访的三级随访模式;强化满意度调查结果应用,对服务质量 精细评价至个人,完善患者满意度奖惩机制,实现患者满意度反馈闭 环管理;全力提速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推出优质 服务新举措,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竭力打造诊疗更放心、体验更舒 心、沟通更顺心的服务格局。(4)强化公益属性,压实责任担当。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和省级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推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文明

40、单位创建等工 作,严格做好指令性任务及其他临时性医疗工作;加强无烟医院和戒 烟门诊建设、规范特殊人口大病救治,设立困难大病患者公益基金, 落实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创新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举措, 充分利用健康管理体验室开展患者健康宣教、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凝 聚为民服务、优质服务的思想共识;巩固提高传染病救治能力,稳步 推进传染病区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应急体系,全力提 升公卫防控能力。2 .聚力高质量管理,积蓄发展功能(1)优化内部管控,护航发展环境。强化财务科、审计科、药 剂科、设备管理科的监管职能,深入开展8s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 内部制约机制,逐步实现“计划+预算+进度+

41、绩效”的联动管理;开 展医共体分院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加大对医共体分院内控 工作的指导监督;探索SPD在办公用品、物资消耗等非医疗消耗管理 中的作用,上线RFID资产定位追踪管理系统、管理驾驶仓系统,以 精细化全面预算为抓手,稳步推进全成本核算,将医院业务事项与财 务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财务科在战略实施、管理控制、资源配置、 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价值。(2)夯实管理体系,提升综合效能。坚持引育并举,组织管理 人员省内外短期培训,全面加强队伍能力提升;推行分管院长督促学 习机制、管理轮训1/进修制度,非临床科室负责人轮岗竞聘制度、骨 干轮岗培养机制,探索AB岗工作制度与住院总医师制度的联动

42、结合; 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对医疗业务工作的控制作用,通过流程管理与医疗 记录的衔接改造,增强对新技术开展、耗材使用、设备引进过程的监 督指导;探索信息标记手段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中的应用 和语音录入体系在医疗安全和医疗证据中的应用,强化视频管理在医 院感染重点部门中的监督作用,探索人工智能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价 值;建立健全“科室/部门主体实施+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安全生产 办公室评价”的安全责任体系,扎实开展医务人员关心关爱、老干部 关怀、信访维稳、法治建设、综合治理及双拥工作。(3)健全评价机制,改革分配制度。试点逐步推进定岗定编在 人力资源配备中的导向作用,探索基于绩效软件的绩效考核分

43、配体系 改革,坚持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突出岗 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 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着力体现按劳分配基础上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实现薪酬分配数量化、公式化和医务人员收入 合理增长,充分调动一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转变思维定势,契合付费变革。建立符合学科现状和发展 方向的DIP病种体系,持续优化诊疗方案,建立医院DIP支付下的临 床路径;鼓励科室通过提升手术操作比例优化科室DIP病种结构,激 励主诊医师开展日间治疗和门诊治疗;充分发挥DIP管理软件作用, 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和DIP成本核算,基于

44、DIP盈亏测算建立盈利 与亏损的对照组。(四)筑牢“四项机制”,提质管理增强效能。1 .清单制。坚持高位推进、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医院重点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考核,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督办人及“时 间表、路线图”,细化流程措施,引导使用SMART定目标,甘特图定 计划、四象限图做分类、5W2H找原因,做到任务量化、措施细化、 责任具体化,有效助推医院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2 .培训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建立院领导包科制,充分发挥高 级职称、学科带头人、上级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院领导带头 定期组织理论授课、经验培训、新技术指导等,帮助年轻医务人员夯 实基础。为新员工配备内科学外科学

45、诊断学等工具书, 培养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三级查房、早晚查房、早会交班等 碎片化时间,开展业务技能培训。3 .考核制。逐步建立考核准入制度、定期授权机制、部门带教专 职制度及带教评价体系,构建“有岗位必须有培训、有培训必须有考议事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 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省、市委进 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具体措施,按照公立医院行政领导职业 化培训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班子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改进作风。建立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 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健全人才评价、考核体系

46、,并严格执行。4、高标准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实施党支部 建设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基层党建“领航”计划,落实党委班子成员 对口联系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直接帮”,党 委职能部门“重点帮”,着力把联系点打造成组织生活规范、活动开 展丰富、作用发挥有力的示范点。二是采取“党委随机调研+支部季 度互查”的方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 清单,并将落实情况作为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组 织生活质效高、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效果好的党支部,在“两优一先” 评选表彰时予以优先考虑。四是深化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 程,建立“双培养”机制,注重发

47、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 年医务人员加入党组织。全年计划发展党员x名,其中x人为研究生 学历及副高以上职称,计划发展积极分子x人,其中x人为研究生及 副高以上职称。5、持续深化“动车党建”理念,创品牌扬特色。一是持续打造“晓燕工作室”党建品牌。通过优化服务模式、灵活服务方式、拓宽 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本领等举措不断丰富内涵建设。二是深化开展核、有考核方能有准入”的员工培训架构,逐步实现主要岗位持证上lU 冈。4 .督促制。严格落实“谁签字、谁负责,谁分管、谁监管”的原 则,压实领导班子责任,明确监管重点事项,及时跟进落实情况,实 行“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坚持闭环思维和问题追踪,质量管理相

48、 关部门定期组织问题整改“回头看”,督促责任落实,实现事前事中 事后全链条全方位监管。(五)夯实“五个平台”,提升高质发展水平L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提升救治水平。进一步规范创伤 救治流程,积极申报高级创伤救治中心;结合卒中中心建设规范指南, 切实落实卒中患者建档和随访工作;加强胸痛中心引领作用,做好完 成胸痛中心再认证准备工作,力争顺利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创建;持续 增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童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巩固完善急诊急救大 平台建设,统筹管理区域内急诊急救医疗资源,推进医共体分院急救 大平台高效运行,逐步实现全县急救大平台网络全覆盖。5 .强化慢病管理平台应用,筑牢健康基石。发挥全省首家慢病管 理中心优势,持续优化升级慢病管理信息系统,上线网上录入、跟踪、 转诊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有效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智能化慢 病管理体系,实现慢病人群有序化、统一化、智能化及全周期管理; 逐步增加慢病管理病种及人群,将新生儿、孕产妇等人群纳入慢病管 理系统管理;推进可穿戴血压计、血糖仪、黄疸检测仪等设备与慢性 管理系统融合,创新慢病管理方式。6 .拓展信息化平台管理,提级智慧管理。大力推进移动医生工作站应用,全面实施无纸化病案管理系统,持续优化病历文书生成服务; 对照六级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稳步推进六级电子病历建设,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