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125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知识清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孔子、孟子、左丘明等)第二部分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课内重点词语)第三部分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考点剖析)文学与文化笊识积累孔子时代/生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姓名字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贯鲁国瞰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文化熏染鲁文化: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志向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社会秩序寄托寄托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即“仁”“礼”的内涵供奉祖先的物品一人际往来的物品一抽象的意识对礼的发展由“礼不下庶人”到“齐之以礼”思想核心“仁” “礼二“仁”是“礼”的核心,“仁”的本意是“修身”,即反省自己。(克己复礼为仁)重 要 生 平 经 历出身没

2、落贵族3岁丧父前504年任鲁国小司空前500年任鲁国大司寇前496年周游列国十四年困厄陈蔡: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如丧家之 犬。前483年返鲁从教,整理文献晚年之痂前483年,孔鲤逝世。前482年,颜回逝世。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同“矣”,表示确定语气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颁白”,花白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的原因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而推广到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刑于寡妻,至于兄弟推广到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不推恩无以保

3、妻子妻子儿女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原地区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从而刑之接着就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动词,吝啬,舍不得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形容词,吝惜,舍不得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动词,疼爱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动词,爱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动词,喜爱,喜欢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动词,羡慕,欣赏刑然后从而刑之动词,处罚刑于寡妻同“型”,名词用作动词,做榜样董之以严刑(谏太宗十思疏)名词,刑罚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动词,阻挡以御于家邦动词,治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赤壁赋)动词,驾驭御旨、御膳名词,与皇帝有关的事物辟欲辟土地,朝秦楚动词,开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形容词,不正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同“避”,动词,躲避辟邪说,难壬人(答司马谏议书)动词,批驳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动词,开复辟名词,君主,国君若其若是,孰能御之动词,像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代词,如此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连词,如果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代词,你,你们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比得上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形容词,相当,差不多若夫妻雨霏霏(岳阳楼记)用于句首以引起下文,至于诸不识有诸“之乎”的合音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兼词,之于王之诸臣皆足

5、以供之形容词,众多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然后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处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权,然后知轻重名词作动词,称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轻软暖和的衣服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疏远,不接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动词,敬爱/爱护抑王兴甲兵,危士臣使动用法,使兴起/使处于险境朝秦楚使动用法,使朝见以一服八使动用法,使臣服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判断句标志词:乃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判断句

6、标志词:也吾何快于是?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标志词:见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莫(否定词)、未(否定词)、之(代词宾语)夫子之谓也/一羽之不举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庖丁解牛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若然向然同“响”,发出响声技盖至此乎同“盍”,何、怎么善刀而藏之同“缮”,揩拭2古今异义词3例句古义今义依乎天理牛体的自然结构伦理道德或天然的道理。因其固然本来的结构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 也不否认乙事实。虽然,每至于族虽然这样表转折的连词吾见其

7、难为很难做使人为难视为止,行为迟动作因此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剖开,分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动词,解释,解答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动词,消除,免除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动词,解开二月冰解(齐民要术)动词,分解,融化押解动词,押送财物或罪犯通俗易解动词,理解,明白族族庖月更刀形容词,众每至于族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动词,灭族聚族而谋之日(五石之瓠)名词,家族,指同姓的亲属士大夫之族(师说)名词,类乃乃中经首之会连词,又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齐桓晋文之事)代词,这样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8、(齐桓晋文之事)动词,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代词,你的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副词,竟然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副词,才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连词,于是,就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良庖岁更刀名词作状语,每年族庖月更刀名词作状语,每月而刀刃者无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标志词: 也良庖岁更刀,割也判断句标志词:也而刀刃若新发于硼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技经肯紫之未尝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是(宾语)、以(介词)6出自庖丁解牛的成语成语释义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

9、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 非常得意。切中肯紫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批郤导莪从骨头接合处劈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 决问题。新硼初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官止神行不必凭借感官,而凭借精神思维。指对某种事物有透彻了解,或技艺纯熟, 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烛之武退秦师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无能为也已同“

10、矣”,用于句末,相当于“了”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履”,满足秦伯说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指秦穆公尊称男人的妻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3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封既东封郑动词,把当作疆界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许许君焦、瑕动词,答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名词,处所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数词,表示约数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代词,这样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连词,没有

11、动刀甚微(庖丁解牛)形容词,轻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四章)形容词,细微,细小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形容词,含蓄、隐晦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夜缱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君亦无所害动词作名词,害处越国以鄙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变薄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既东封郑意动用法,把当作疆界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是寡人之过也

12、判断句标志词:也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鸿门宴一、通假字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色彩、颜色。)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二把守、防守;内,通纳二接纳、容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谷|) (W.通“隙军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二 否则。)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二接纳、容纳。)二、一词多义.去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离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1 .立哙

13、拜谢,立而饮之站着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立即、马上.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哙拜谢(感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告辞,辞别).因因击沛公于坐(趁机)因招樊哙出(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为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为”读wei,介词,给、替;后“为”读wei,动词,出、谋划)窃为大王所不取也(动词,认为)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君王为人不忍(动词,对待)为之奈何?(介词,对、对于)客何为者?(动词,干、做)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为”表判断,是;句末“为”是语助词,相当于呢”)2 .幸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好

14、,特地).从毋从俱死也(跟从,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3 .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往,到去)为之奈何?(代词,代指这件事)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4 .善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副词).故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名词)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连词)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特意,副词).乃乃令张良留谢/乃令张良留谢(于是、就,副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才,副词)5 .去亡去不义(离开,动词)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胜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沛公不胜杯杓(禁

15、得起、承受得住,动词)6 .如固不如也(及、比得上,动词)劳苦而功高如此(像,动词)沛公起如厕(往,动词)7 .请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允许我)寿毕,请以剑舞(请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臣请入,与之同命(请允许我)8 .置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置之坐上(放置).且且为之奈何?(那么)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任死且不避(尚且).军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名词作动词)为击破沛公军(军队、部队,名词)9 .说鲫生说我日(劝说、说服,动词)而听细说(说法、谗言,名词).当当是时(正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战。前479年病逝,葬于泗水。重要成就创办儒

16、家学派,开创私学之风,修订“六经”教育观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祭孔大典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语录体论语取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 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内容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特点辞约义富、浅近易懂编纂体式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篇幅全书共20篇492章,共11705字。评价中国第一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君子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一理想的人格目标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

17、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 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频、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 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文化常识(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 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期,战争频仍, 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关于“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

18、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在儒家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吾得兄事之(应当)22 .然沛公默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然而,连词)三、古今异义沛公居L|J东时(古:崂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项王许诺/项伯许诺(古:答应;今:许下诺言。)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表程度,很、甚。)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说)四、偏义复词孰与君少代?(少长,词义偏向“长,“少”可不译)(译:他和您相比,谁年纪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与非常也(

19、出入,词义偏向入二“出”无义)(译: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五、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军,驻扎、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做王)不可不语(语,告诉)秦地可尽王也(王,统治)吾得兄事之(事,侍奉)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范曾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刑人如恐不胜(刑,对用刑)道芷阳间行(道,取道)(11)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指摘过失、找岔子)2 .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项伯亦拔剑起舞.常

20、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间,从小路)3 .形容词作动词为击破沛公军(破.攻破、打败)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破,攻破)4 .形容词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处)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老交情)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当王)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碎)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亚父者,范曾也6沛公之骏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如

2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被动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1 .省略句沛公欲王(于)关中为(我)击破沛公军急击(之)勿失具告(之)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曰:“毋从(之)俱死也。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项伯)长于臣奉卮酒为(之)寿(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11)加彘肩(于其)上卫士仆(于)地还军(于)霸上触再拜献(于)大王足下/再拜奉(于)大将军足下置之(于)地的竖子不足与(之)谋!2 .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项伯北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今日之事何如?披

22、帷西向立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3 .定语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为后置定语)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同上)6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贪于财货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樊哙覆其盾于地(-)固定结构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奈何,怎么办)孰与君少长?(与相比,谁)财物无所取(无所,没有什么)毫毛不敢有所近(有所,有什么)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用来)何辞为?(何为,表询问或反问,为什么呢)技巧方法点拨一、剖析文言断句1 .明晰步骤第一步:理解大意

23、。先通读文段,大体了解文段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是传记类文木,需要看清地名、人名、官名等:如果是议论性散文,要明确谈论的观点、表达的意思。第二步:明确关键。结合选项,找到不同之处。第三步:比对细节。结合选项,比对句法结构,判断语块是否合理。2 .解题妙招断句时,找名词和代词。名词代词如果做主语,它的前面可能断句;如果做宾语,它的后面可能断句。断句时,找虚词。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等),其后一般要断开;句首发语词(夫、 盖、若夫、唯等)其前一般要断开;关联词(虽、故、然则等)其前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 安、孰与等)其前一般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

24、、乎等)其后一般要断开。根据谓语断句。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 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确定语句的停顿点。根据修辞断句。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常用对偶、排比、 反复、对比、顶真等修辞;有时文章为了华丽,多用四六句,也给我们断句提供了线索。根据句式断句。如判断句(”者,也”等)、反问句(“不亦乎” “孰与乎”等)、被动句 式(”为所等)、固定句式(“如何”等)。二、解答文化常识题的方法.看语境。我们要联系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内容,将考查到的知识点置于具体语境之中。1 .识陷阱。明确错误选项的设置规律

25、,望文生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范围失当、偷换概念等。2 .巧排除。文化常识涵盖内容繁多,答题时我们可以先锁定熟悉的知识点,排除已知选项。三、文意概括分析.客观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通读文章,标注区间。通读全文,找到选项所在位置。第二步:选项切片,细加比对。根据“概括”的部分,来着重把握“分析”的部分。第三步:留心易错,聚焦高发。何事、何人、何时、何地都是易错点;曲解文意、错位嫁接、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也是常设陷阱。1 .主观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准设题角度。弄清题干究竟问的是什么情感、品质、事件、缘由等。第二步:准确理解文章。对关键字词,要结合前后语境,力求理解准确。第三步:找准文本依

26、据。答题区间要权衡,要照顾全文,同时答案要有概括、分析、提炼。四、文言文翻译.翻译注意点逐字逐句,字字落实。分析权衡,定采分点。连缀成句,兼顾“达”“雅”。1 .解题妙招找准并翻译通假字。根据平时的积累,或者当语义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时候,根据读音来判断通假。辨析古今异义词。可以根据平时的积累,或者语境,亦或者音节来分析这类词语。明确词类活用。根据词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灵活的变化词性。注意词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词义的强化、弱化;褒义、贬义的变化。关注到文言常见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 后置、状语后置等。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由于“子

27、”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 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地支的第一位。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 地支与天干配合可以用来纪日、纪年。(3)宗庙之事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4)端章甫穿着礼服,带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

28、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 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主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孟子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 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 成为后世(如

29、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文化常识(1)寡人:赛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2)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3)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4)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周代称庠,殷代称序。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 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 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

30、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 阳”;庄子“三簌”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 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思想天道观念“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 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自由思想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 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 来实现。辨证思想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 “道”

31、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 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 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 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 论等诸多方面。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 术风格,瑰丽诡谪,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

32、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 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 誉为“钳提九流,括囊百氏“。文化常识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如:师襄:名叫襄的乐师。师旷:名叫旷的乐师。弈秋:名叫秋的围 棋高手。优孟:名叫孟的优伶。解牛之礼周礼中专设有“庖人” 一职,“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在先秦时期,牛是非常尊贵的祭品以及礼品,人们非常看重牛,解牛这一举措也并非寻常,牛通常用 于祭天、祭地、祭宗庙、王飨等祭祀活动中。庖丁用的不是普通的杀牛刀,而是祭祀宗庙场合的礼器刀具一一鸾刀。并且这种刀的刀环位置是一个 铃铛,因此每一个动作都会

33、发出悦耳的声响。更进一步,庖丁用礼器来解牛,动作和刀环铃声都合乎祭祀 音乐的节拍,这极有可能是一次祭祀表演,而非厨师炫技或者梁惠王的心血来潮。正所谓“诸侯无故不杀 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二左丘明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 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师尚父姜子牙二十一世孙,鲁国太史丘成之子。继承父位,担任鲁国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写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和国语,生动记录 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 祖,尊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

34、文之祖二左丘明的思想主张左丘明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 须遵行的规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 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问题就要想到礼,一做事就要考虑到义,不为 利而丧失意志,不为义而感到内疚。体现礼的众多礼节也要和义结合,对失礼行为持坚决批评的态度。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 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 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

35、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 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文化常识(1)我国古代史书主要的六种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都属于断代史)。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 末。(2)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

36、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 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3)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4)盟:两国或两人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二会盟时一般要杀牲、欲(shd)血(古代举行盟会时饮牲 畜的血),并宣读盟书,对天发誓。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互相援助, 称“会盟”。(5)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 之称。(6)烛之

37、武的“之”:一般认为这是一个语助词,是可以删掉的。也就是说,烛之武也可称烛武。春秋时期 在人名中加“之”字比较普遍,如介之推。这是因为古人为文喜用助词,以使文章委婉曲折,避免单调, 这一现象也自然延伸到了人的名字当中。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 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38、”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 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 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 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 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

39、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二 补充:史书体例文化常识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山东: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靖山以东的地区。关中: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再拜:古时常礼,有时亦为敬辞。竖子:贱称,相当于“小子”。司马:官名,一般为军事官员。聪: 长跪,

40、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置点词语释义与积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毋吾以也同“己”,止鼓瑟希同“稀”,稀疏莫春者同“暮”;“暮春”指农历三月2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童子六七人少年,未成年的男子男孩子,泛指儿童加之以师旅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3一词多义4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副词,正、将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名词,方形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论语-子路)名词,地域、边境作铿尔,舍瑟而作动词,起身、站起来作师说

41、以贻之(师说)动词,写作、创作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动词,劳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振作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动词,当作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尔何如代词,你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铿尔,舍瑟而作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如如或知尔如果如五六十或者如其礼乐至于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去,到固不如也(鸿门宴)比得上,赶得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风乎舞雪名词作动词,吹风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冠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赤也为之小,

42、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动词,做小相/做大相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不(否定词)、吾(人称代词)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疑问代词)、以(动词)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乎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乎浴乎沂,风乎舞雪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为国以礼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定语后置句“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和“童子”的定语齐桓晋文之事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王说,曰:同“悦”,高兴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同“型”,典范、榜样,这里作动词,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