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1).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 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 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3、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 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三大古 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思想艺术特色,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点: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的成就和影响、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 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较喜爱历史,学生学习热情高、课上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善于小组讨论学习, 学习氛围浓厚。但是由于接触历史课的时间不长,学生基础又相对薄弱,所以对一些有深度的 问题需要老师做好铺垫,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层层解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明朝文化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 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 结出明朝我国
3、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 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 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 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代中国的象征一一天安门,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一一天坛,中华民族骄傲一一 万里长城。大家知不知道这些建筑都是在中国的什么时期建筑完成的?关于明朝,外国史学 家评价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那这样一个强大而繁盛的王朝除了这些建筑成就 外,还有哪些为世人所瞩目的文化成
4、就呢?呈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 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合作探究(一)、科技名著引入: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位代表性的科学巨匠,分别是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就,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大家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著作作者主要内容评价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1)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介绍成就及影响。(2)根据三本科技著作的内容和评价,分析这些著作的特点和价值?学生归纳特点:全面、具体、翔实;总结性;实用性。教师可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对明朝科技发展的特点作进一步解释:明 朝科技既有中国传统科技实用性的特点,又集历代之大成,具有总结性的特点。从价值和影 响看,
5、虽无突破和创新,但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对比宋元时期的具体而又遥遥领先的科 技成就,明朝科技仅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而缺少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应用和发展,面临发 展停滞的危机。(3)过渡:但我们不能忽略科学巨匠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请大家结合三位科技巨人 生活与创作经历,说说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归纳:李时珍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归纳整理、救死扶伤的 崇高的医德、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等;宋应星勤奋好学、做事专心致志等。教师过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呈现了明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 代特征。下面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故宫、长城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二)、明长城
6、和北京城1、明长城过渡:展示明长城和秦长城图片讲述:说到长城,它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大家还记得“烽 火戏诸侯”吗?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长城上的烽火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相互防 守修筑长城,但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后来秦灭六国,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明朝是最后 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在前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长城大都是此时修 筑的。(1)根据教材结合地图,思考明朝长城在地理位置的选取上有何特点?位于明朝北方边境线以南;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处于北方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 连接线上,长城内是擅长农耕的汉民,长城外是在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东起辽东,西至 嘉峪关。过
7、渡:出示长城实景图,明长城只有城墙吗?讲述明长城由城墙、城台、关城、烽火台等 构成。城墙是主体;城台是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可多面攻击来敌;关城是重要的驻兵和防御 据点、关卡;烽火台传递敌情。(2)思考:相传当年建造嘉峪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从中你 能感受到什么?(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水平的高超)(3)结合以上所学,说说明长城的修建有何作用?防止北方蒙古贵族南扰的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2、北京城过渡:明朝与长城齐名的伟大建筑还有北京城,说到北京城,请大家回忆: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时 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在此之前,北京城还是哪朝的都城,被称为?(明成祖朱棣,
8、元朝,大都)(1)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北京城由哪几部分组成?注意由内到外的顺序。(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全城的核心在哪里?北京城的布局有何特点?请代表上台结合明朝北京城平面图介绍北京城的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过渡:经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北京城的核心是宫城,宫城就是紫禁城,紫禁城大家都或多 或少从书籍、图片、电视上有些许了解。(2)在你的印象中紫禁城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或者用一句话来描述以下你印象 中的紫禁城。教师归纳总结:气势恢宏,宏伟壮观,气吞山河,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普天之下、唯我独 尊。那为什么把紫禁城建的如此宏伟壮观,庄严肃穆,有什么深意呢?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
9、成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产生它自己的建筑。那么紫禁城就是这个传统文化集大成 者。(3)我们来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院长对紫禁城的介绍。我们为什么把这个宫城叫紫禁 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皇帝一个人的庭院体现了什么样的设计理念一一皇权至高无上,也 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教师过渡:明长城是在前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修建的,呈现出明朝巩固和发展的时代特征, 而紫禁城的修建体现出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代特征。在这些时代背景下, 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 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小说和戏剧1、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表
10、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介绍。2、品读小说感受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语言技巧(1)结合教材品读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请同学声 情并茂的朗读),后一起共同赏析(提取有效信息,刻画的人物形象,介绍的时代背景,小 说叙事体式一一章回体)(2)结合教材品读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请同学声情 并茂的朗读),后一起赏析(从刻画的人物形象,语言)(3)结合教材品读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请同学声情并 茂的朗读),后一起赏析(从片段可以看出小说的类型,塑造的人物形象,抒发作者的愿望) 3、思考:根据三本优
11、秀小说的内容,你认为这些小说共同反映怎样的思想主题?结论:抨击腐朽的封建社会。六、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学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大体反映了明朝的时代特点一一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科技成就主要表现为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典,它们虽总结了 前人的成果,但却少有创新性近代科学的气息,故而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建筑方 面杰出代表是紫禁城,则突出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时代特征。文学成就则主要以小说为主,作 者表达了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不满。七、课后作业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 别搜集有关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
12、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理由。八、板书设计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L农政全书巩固与发展2、建筑r明长城L北京城、3、文学J九、教学反思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视听感受、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做到落 实一个“探”字,探中获取新知;突出一个“活”字,活中打开思维;体现一个“爱”字, 爱中升华情感,达到“教”与“学”相长,知与情并重。精心设计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基于学情、课标、教科书,参考大量书籍, 选择典型材料,创设情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鲜活的细节中体验、探究明朝文化的时代 特征,感悟当时三位科学巨匠为科学现身的执着精神。但在引导学习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可以多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探究的结论, 激励赏识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