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B卷)(考试版+全解全析))-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苏B卷)(考试版+全解全析))-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材料一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张。经过长期交流交锋,天人合一逐渐成 为主流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人与宇宙的互动与和谐。孟子
2、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 把对亲人的爱推及邻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万物万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认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往来”。周易中的“道”,综合天道、地道、 人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 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个不断创生的系统,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这就从自 然规律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如何可能的问题。此后,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倡导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程颖说:“仁 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的仁
3、心仁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要把爱给予他人和万物,使爱具有 遍布于人与万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一体之仁”说,把人所具有的仁爱之心由“爱人” 扩展到“爱物”,从而把人与天地万物有机结合起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从万物相互联系出发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的有 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草木、 鸟兽、山水、沙石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 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 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别的统一。例如,战国
4、末期的荀子在天论中说:“天 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他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比如他曾纠正日本学界在地层工作中的错误,也曾澄清我国生物地层序列以帮助国际同行理解。盛金章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对于科学问题从不含糊,在科研方面永不止步,是一个对科研事 业 的人。他 ,被推荐为院士的时候,几次婉拒,他的信念就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不给别人找麻烦”。虽然自己不计名和利,但盛金章很愿意推荐学生和同事去争 取一些奖项。很多得到过盛金章培养指导的科技人员,成为他的终生合作者和朋友。盛金章在自己70岁生日时曾写诗一首:“淡淡平平七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新苗喜看年年绿, 万马
5、奔腾蹄不休。金章很喜欢数学家华罗庚生前说过的话:“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在 于实。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这也是盛金章科学人生的真法互胤他将毕.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东晋葛洪)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则求常变。(英国温
6、斯顿丘吉尔)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 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1. A 2. C 3. B.引用论证,如第1段中引用孟子、庄子、张载等思想家的原话为论据,论证论点。举例论证, 如第2段中以荀子、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观点为例,论证论点。对比论证,如第3段中将中国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作对比,论证论点。4 .示
7、例一:我选链接一。链接中习主席在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 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指出“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倡导“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 球行动这与材料一中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共 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倡导对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示例二:我选链接二。链接中习主席在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 为题致辞,承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全球合作,应对困难与挑战,共创美好未来。这与材 料二中中国“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历来认为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 益共同体,
8、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共识”错误,原文表述是“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点”。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人产生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错,原文的表述 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故选C。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意为“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与“协和万邦”无 关。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在“大道”施
9、行的时候,天下为 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 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 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其蕴含的内容比 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此项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C.意为“天下的根本在于诸侯国,各诸侯国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强调个人对于 天下的重要性,不能体现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D.意为“志向不确定,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强调志向与成功到关系,不能体现中华民族“协和万 邦”
10、的天下观。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引用论证,如第1段中“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我为一。”“味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颍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引用孟 子、庄子、张载等思想家的原话为论据,论证论点。举例论证,如第2段中“例如,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天论中说唐代刘禹锡认为柳宗元则强 调”,以荀子、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观点为例,论证论点。对比论证,如第3段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这一理念与西方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截然不同”,将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西方人 类
11、中心主义自然观作对比,论证论点。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我选链接一。链接中习主席在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 动”的致辞,“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 保护全球行动”,指出“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倡导“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工 这与材料一中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材料一“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古代 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张。经过长期交流交锋,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人与宇宙 的互动与和谐”“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百姓是我
12、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 们的兄弟,倡导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程颗认为人的仁心仁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要 把爱给予他人和万物,使爱具有遍布于人与万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把人所具有的仁 爱之心由,爱人,扩展至爱物从而把人与天地万物有机结合起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从万物相 互联系出发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会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草木、鸟兽、山水、沙石同在。按照这样的 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 来”,我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倡导对
13、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我选链接二。链接中习主席在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为题致辞,“中国 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 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承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全球合作,应对困难与 挑战,共创美好未来。这与材料二中中国“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 成的开放体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 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 谋求一己
14、之利”“人类文明百花园绚烂多彩,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 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 华民族历来认为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 文明观。5 . D 7, B.通过上帝视角,描绘了岩层断裂,岩石喷发,万物崩塌的场景。通过幸存者们的共同回忆, 描绘了地震时大地突然下沉或上窜的情景。通过阿巴的幻觉,描绘了地震时房屋坍塌、村庄毁灭 的情景。作者利用叙述视角的不同转换,既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描绘了地震时的状态,又使小说 丰富多姿,富于变化。8 .作者在描述大地震动失控时,运用
15、了拟人、排比、反复、比喻等多种手法,使语言空灵有表现 力,同时,体现了对大地及大地上的无处可逃的人们深沉的悲悯。写老房子里蕴藏的动物的梦境, 人的悲欢梦想等等,都使小说空灵有诗意,但一切都变成尘土,又充满了灾难的沉痛。阿巴脑子 里轰响的古老史诗的唱段,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同时又对地震中的大地众生展现了深重的悲悯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这篇灾难小说的情感更浓烈外放”错误,这篇小说的情感是深沉而又克制的。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6 .“仍显矛盾”错误,作者认为这是大地无法控制的活动。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叙事视角的
16、能力。“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蹿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 公里,蹿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那一刻,地震 发生!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隆隆咆哮叙述者无所不知,不受限 制的描述岩层断裂,岩石喷发,万物崩塌的场景,是从上帝的视角描绘;“共同的回忆中,有一刻,那越来越大的,像是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世界 静止。接着,大地猛然下沉,一下,又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地球上最深的沉渊。而另一些人感 到的不是下沉,而是上升。大地上蹿一下,又猛地上蹿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比阿吾塔毗还高的
17、 雪山”“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描绘了地震时大地突然下沉或上窜 的情景,“共同的回忆中是从幸存者的回忆角度叙述;“阿巴却产生了一个幻觉,地震发生时,他不是在山道上,而是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研磨祭神的 香料。大地开始抖动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 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通过写阿巴的幻觉的角度描绘地震时房屋坍塌、村庄毁灭的情景。这些叙述视角的转换,使叙述角度多样化,富于变化,使人们对地震的了解与感受更加真实、具象, 呈现震撼的力量。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从表现手法上,小说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地震时的
18、状态:“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像是 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运用了比喻手法;“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大地 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大地在哭泣”运用了拟人手法;“逃呀!逃呀”“让 开!让开”运用了反复手法;“躲在房子里,房子倾倒。躲在大树下,大树倾倒。躲进岩洞里,岩洞 崩塌”运用了排比手法。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展示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情状,悲悯情感浓烈外放。从艺术风格看,小说既描写的地震到来时,既写实,又穿插了一些虚写,如“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 烟火,年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病人 的痛苦,新婚的
19、欢愉,怀念,梦想,石头,粘连石头的泥巴,木头,连接木头的木头,原来都深藏 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地震发生 时,作者写大地的恐惧快意,失控哭泣,写老房子里的泥巴石头、猫头鹰的梦境、人的悲欢梦想等, 让大自然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使小说独特脱俗。从抒情的角度看,“大地不用手,把所有尘土扬起大地没有眼睛,不想看见,不想看见!。阿 巴脑子里轰响着的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使小说感情充沛,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展现了作者 对地震灾难中的人们深重的悲悯情怀。9 . A 11. B 12. D.每逢商讨裁决或处理(事情),有时产生差错和疏漏,得到他人的直
20、言规劝后,(我)才开始 醒悟。安抚众多百姓,使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产业,这是陛下(所积)的福利。13 .不损害百姓利益;熟悉百姓的艰难困苦。使百姓安居乐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王玮回答说:古代帝王施政,都从内心崇尚清静无为,以百姓所想为所想。近代的君王却只 知道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任用的大臣,又(都)不是精通经学儒术的士人。“帝王为政”,主谓宾结构,后面断开;“皆”为副词,此处作状语放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BC。“适其欲: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所任用大臣”,偏正结构,作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经营:经历
21、;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句意:经历过很多磨难。/燕国赵国收藏的金银。B.前后句中“愆”的意思分别是“罪过,过失”“拖延,延误”。句意:得以免除过失。/并非我要拖延约 定的婚期。C.见:觉察;被。句意:人(都)苦于自己不能觉察自己的过失。/却使自己被放逐呢。D.致:达到;招致,招纳。句意:一定可以达到的。/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做好了德仁功利这四个方面,做到了平定叛乱,消弭外患”错,不合文意,原文为“至于积德、用 仁、丰功、厚利,四者常以为称首,朕皆庶儿自勉”,可知唐太宗没有认为自己做到了这四个方面; 同时张冠李戴,“做到了平定叛乱,消弭外患“,是
22、魏征的看法。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商量”,商讨裁决;“乖疏”,差错和疏漏;“谏铮”,直言规劝。“安”,安定,安抚;“安诸黎元”,安抚众多百姓,使众多百姓生活安定;“生业”,产业,职业;“利”, 福利、福报。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太宗深然其言”可概括出,不损害百姓利益; 结合“朕年十八,犹在人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可概括出,熟悉百姓的艰难困苦。 结合“安诸黎元,各有生业”可概括出,使百姓安居乐业。参考译文:贞观二年(628),太宗询问黄门侍郎王珪说:“近代君臣治理国家,大多比古时君臣差,这是 为什么呢? ”王玮回答说。
23、“古代帝王施政,都从内心崇尚清静无为,以百姓所想为所想。近代的 君王却只知道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任用的大臣,又(都)不是精通经学儒术的 士人。汉代的宰相,没有不精通一门经学的,朝廷如果遇到疑难政事,都能引用经义做出决定,因 此人人知道礼教,治理国家达到了太平安定。近代重视武备,轻视儒教,有时掺杂了法家以律令治 民的手段,儒家的道德规范既然受到损害,淳朴的民风也就受到了严重破坏。”太宗非常赞同王珪 的言论。贞观七年(633),唐太宗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说:“你们辅导太子,必须经常为他讲 述百姓生活间利益和祸害的事情(意即民间疾苦),我十八岁时还在民间,百姓的艰难困苦,我没有
24、 不熟悉的。等到登上帝位,每逢商讨裁决或处理(事情),有时产生差错和疏漏,得到他人的直言规 劝后,(我)才开始醒悟。如果没有忠诚劝谏的人对我直言进谏,我怎么能办好事情?何况太子生长 在深宫之中,百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曾听过见过!你们必须把这些道理给教子讲解,每当看到他 有做得不对的事情,应该竭力陈说、直言极谏,使他有所益。”贞观十年(636),唐太宗对房玄龄说:“我通观前代治理乱世、开创基业的国君,(他们都)生 长在民间,都洞察民情真伪,少有发展到失败灭亡的。到了继位的守成之君,他们生下来就享受荣 华富贵,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动辄发展到被诛灭。我从小以来,经历过很多磨难,完全了解天下的 事情,尚
25、且恐怕自己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我每次吃饭,就念及耕种庄稼的艰难;每次穿衣,就想到 纺线织布的辛苦。各位弟弟怎么才能学得像我一样呢?(现在)选择贤能的辅佐之人,让这些人作 他们的辅臣,希望他们经常接近品德高尚的人,得以免除过失。”贞观十六年(642),太宗问特进魏征说:“我约束自己施政,仰慕企望前人的功业。至于像积 累美德、增加仁义、建业功业、为民谋利,这四个方面我常常认为是最首要的事情,我都希望用于 勉励自己。(可是)人(都)苦于自己不能觉察自己的过失,不知道我的行为是好还是不好? ”魏征 回答说:“德、仁、功、利,陛下都能一起去做。这样去看,陛下对内平定祸乱,对外征服戎狄, (都)是陛下的功业
26、。安抚众多百姓,使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产业,这是陛下(所积)的福利。从这 方面看,陛下的功和利占了多数,只是德与仁这两方面,希望陛下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一定 可以达到的。”. C13 .国土分裂,世事艰难;年华已老,徒慕英豪;收复难期,壮志难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详尽且形象”错。颈联“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用六种名词意象细雨”“春芜”“上林 苑,“颓垣,”彼月,洛阳宫,加以组合,运用白描手法,可看出不“详尽工 故选C。15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愤”的相同内容:国土分裂,世事艰难:本诗写“
27、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意思是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 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体现出家国的破败;书愤中“早岁那知世 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意思是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 定如山,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年华已老,徒慕英豪:本诗写“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意思是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 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 雄。意思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体现出对 英雄的仰慕之情;书愤中“出师一
28、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 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收复难期,壮志难酬:本诗写“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意思是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 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感;书愤中“塞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意思是说自己当年曾以守城大将檀道济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 渐渐变白,盼恢复都城已成空谈。体现出诗人感到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郁愤。 17.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2)德不厚
29、而思国之理 波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3)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理、破辞、蔽、淫、陷。18 . B.银河系不仅不是宇宙的全部;研究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这种状态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解析】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以相对太阳每秒300千米的速度”应该放在“向银河系”前面,排除CD;结合“二者将在大约40亿年后发生碰撞”可知,此处语境应该是强调仙女星系正在“移动”,而不是“目 前距离地球的距离。排除A。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而且只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星系”可知,此处是递进关系
30、,再结合上文“一百年多 来,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银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知,以前我们对银河系认识不够全 面,以为银河系是宇宙的全部,现在我们认识到它不是宇宙的全部,所以此处可填写“银河系不仅不 是宇宙的全部第二空,结合下文“对于我们认识宇宙中其他星系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等重大课题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直是天文学家研究的重点,天文学家也一直在尝试还原银河系的百亿年历史” 可知,讲的是研究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意义,所以此处可填写“研究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工 第三空,结合下文“天文学家预测,在5亿年后,银河系将吞噬掉目前距银心5万光年的人马座矮星 系”可知,天文学家预测在5亿
31、年后,银河系将会有变化,可见比较平静的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此处可填写“这种状态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19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矢志不移淡泊名利.这也是盛金章不断追求进步、创造革新、求真务实,将毕生献给科学事业的科学人生的真实写 照。(这也是不断追求进步、创造革新、求真务实,将毕生献给科学事业的盛金章科学人生的真实写 照。)20 .运用叠词。“淡淡平平”“萧萧”“年年”,叠词的使用不但使描写更加贴切形象,而且增强了音 韵美。运用象征手法。“新苗喜看年年绿”写出了看到后辈不断成长的欣喜,“万马奔腾蹄不休”写 出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后继人才辈出的景象,富于形象美和含蓄蕴藉之美。【解析】.
3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所填成语修饰态度,对应后面的“他曾纠正日本学界在地层工作中的错误”,而能够纠正他 人的错误,特别是“学界”已有的结论,这是一种不迷信权威的态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所以可 填“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 问题。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第二空,前文“他谦虚谨慎”强调谦虚,“严于律己,对于科学问题他从来不含糊”强调对科学严谨,“在 科研方面永不止步”强调他在科研上追求无止境,所以这里可填“精益求精”“矢志不移”等。精益求精: 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并且决不改变。第三空
33、,依据后文“自己不计名和利”可知,这里可填“淡泊名利”。淡泊名利:轻视在外的名声与利 益,不追求名利。20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可确定句子的主干是“这也是盛金章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然后将“将毕生献给科学事业,不断 追求进步、创造革新、求真务实”作为“盛金章”或“科学人生”的定语即可。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句子手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在做本道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画线内容的意思,通过朗读和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画线 句子是盛金章在自己70岁时写的诗,这首诗就表明了他对自己七十载岁月的一个总述和他对科学的 事业的一种期盼。从前两句中“淡淡平平”萧萧可以得出运用了叠词的手法
34、,叠词的使用不但使描写更加贴切形象, 而且增强了音韵美。“淡淡平平七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是说他现在已经度过了七十载的岁月,现 在的他已经白发苍苍。我们可以看出来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品质,也表达出他的人生志向和追 求。而后面两句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结合材料,可知“新苗喜看年年绿,万马奔腾蹄不休”这两 句中“新苗”指的就是新的科研人才,他看到了有一些新的接班人来继续进行科研,一起来为科研事 业奋斗,科学事业永不停止。这些都写出了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后继人才辈出的景象,表明了他的 科研志向和对于科学事业的追求和期望。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22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三句名言分别强
35、调的是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寻求变化,即识变应变和求变。识变:了解、 认识事物之变化;善于识变,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应变: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善于应变, 处变不惊、顶住压力,谋定而后动。求变:主动去寻求变化,寻找创新;善于求变,在适应中占据 先机,在发展中开拓进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 的,而是有规律的。准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才能科学应对变化、推动发展。 但人在应对变化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 机遇。练就识变的能力,提升应变的本领,增强求变的勇气才能行
36、稳致远。分析写作任务,“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 少年、要求青少年思考自身变化发展与时代变化发展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 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 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后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这一理念与西方近 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截然不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人是主体,人以外的生命
37、和自 然界均为客体,是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影响,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 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 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 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将 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 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摘编自郭齐勇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有删改)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38、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 贯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尚书尧典中讲:“克明 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所说的尧之“德”,是要让 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再协调百姓,也就是协调各个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和睦;社会和 睦之后再协调各邦国的利益,让各邦国都能够和谐合作。其中的“协和万邦”,在今天可以理解为 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国家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 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蕴含“和气”、氤最“和风”,彰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39、的“和”文化。中庸 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和” 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谐圆融。“和”的基础,在于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 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 求和谐,共同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与各国人民对美好世界的追求相契合。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思潮强调人作为 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强调尊重人的本能欲望,这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但也带来个人 主义的膨胀。今天,个别西方国家奉行自我优先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
40、权主义,从某种程度上 就是西方人本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不能牺牲 他国利益来谋求一己之利。人类文明百花园绚烂多彩,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 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主动有为,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写作时应结合青年身份,围绕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寻求变化来写。可以写为何要认清变化, 这对个人和国家、民族选择发展道路有何意义;写如何应对变化,不能抱着“常制”不求变化,不能 选定道路不看形势;写如何主动求变,其中“主动”就包含着对外界变化的清醒全面的认知,和对当 下必须求变的深刻理
41、解;“主动”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是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应当具备的态度。【参考立意】(1)认清时代变化,主动应对变化。(2)莫要抱残守缺,而应积极求变。(3)不惧时代变化,青年勇立潮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 优越。因此,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摘编自叶小文弘扬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有删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主张不同,但经过长期交流交锋,逐渐形成了天人 合一的共识。B.周
42、易中的“道”,是一个天道、地道、人道的综合体,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 体。C.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柳宗元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 他们都支持“天人相分”的观点。 D.早在中庸中就有关于“和”的论述:“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可见和文化在中华文明中源远 流长。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讲“仁民爱物”,张载讲“民胞物与,王阳明讲“一体之仁”,都内在地包含着推己及人、由人 及物的思维逻辑。B.中国古人讲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观点并不矛盾,天人之间,有分有合、先分后合,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C.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人产生了人与天地万
43、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将天地万物视 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D.材料二从“和”的核心精神、“和”的基础、“和”的途径以及“和”的佳境等几个层面阐释了中华“和“ 文化的丰富内涵。2 .下列名句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的一项是(3分)A.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朱熹四书或问)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D.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4 .请在以下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运用原文材料中的观点简要阐析。(4分)【链接1】古往今来,人类逐水
44、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 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摘选自2022年11月6日习近平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在湿 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链接2】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 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摘选自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 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云中记(节选)阿来阿巴看了一眼老柏树。老柏树在地震来之前,
45、在云中村被毁灭之前就已经死去了。手表咔嚓一声,似乎就再没有了响动。那个写在书上的时间,那个在广播里电视上被重复了很 多次的时间,下午2时28分04秒,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蹿过 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蹿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 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那一刻,地震发生!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 隆隆咆哮。应该就是此时,云中村人听到了大地轰轰作响。世界停顿了一下。鸟没有惊叫,渠水没 有翻腾,风停在麦田和果园中间,人仿佛陷入了梦魇。世界,和推动世界的时间都在那一瞬间停了 下来。地震到来时,人们感受到的力量是不一
46、样的。幸存者总要频繁地回忆起那个瞬间。聚在一起时,他们当笑话一样说。独自回味时,心中却充 满恐惧与哀伤。共同的回忆中,有一刻,那越来越大的,像是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 世界静止。接着,大地猛然下沉,一下,又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地球上最深的沉渊。而另一些 人感到的不是下沉,而是上升。大地上蹿一下,又猛地上蹿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比阿吾塔毗还 高的雪山。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大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大地上,而不是天空 中,所以人们无处可逃。大地喊:让开!让开!可是人哪
47、里让得开。让到路边,路基塌陷!让到山前,所有坚硬的东西 都像水向下流淌,把一切淹没!大地喊:躲起来!躲起来!人无处躲藏!躲在房子里,房子倾倒。躲在大树下,大树倾倒。躲 进岩洞里,岩洞崩塌!那天,那一刻,阿巴正带着两匹马,走在山道上。此时,阿巴却产生了一个幻觉,地震发生时,他不是在山道上,而是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 研磨祭神的香料。大地开始抖动。他捧着香料的手变成了一个沙漏。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一 个沙漏,一瞬间,他的手掌里就空空如也。这样快的流逝,使得时间也失去了意义。只剩下空间本 身猛烈地颠簸摇晃。他看见那些香料的粉末变成了一股烟尘。院子里的石板地裂开,合拢,裂开, 合拢,喷吐出来的也是
48、大股的烟尘。院墙像是变软了,像一匹帆布一样晃荡。背后的整座房子抽风 一样扭曲了身子,挣扎几下之后,像用光了力气一样,瘫坐下来。先是屋顶塌向中央。然后,四周 的墙壁也向塌陷下去的屋顶扑了过去。阿巴想站起身来,但他站不起来。房子倒塌了,把他淹没在 呛人的尘土里。这些尘土,把一座老房子所有的气味都释放出来。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烟火,年 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病人的痛苦, 新婚的欢愉,怀念,梦想,石头,粘连石头的泥巴,木头,连接木头的木头,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 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当阿巴终于站起身来时,他浑身上下都是尘土。四周平静下来,他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只剩一个豁口的院门。村子正渐渐从浓重的尘土中显现出 来,几个人鬼影一般,无声地站在尘土中,或者像他一样失了魂魄般在尘土中行走。每一个人身上, 脸上都扑满了尘土。寂静无声。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