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诊断学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诊断学教学大纲.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护理、基医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二 00 六年三月 2 目 录 前言 绪论 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疸 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 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血常规检查(讲、习)前 言 一、诊断学是
2、一门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超声诊断。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二、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 90 学时,其中检体诊断 60 学时,心电图检查 15 学时,超声波检查 6 学时。3 实验诊断 5-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36 学时,临床见习 45 学时,电教 9 学时。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互相实践,应尽可能地多运用电子模具,录象片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独
3、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1、学会问诊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3、熟悉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了解血液检验操作方法。4、熟悉心电图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5、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6、初步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
4、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绪 论 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学内容 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
5、方法课堂讲授 4 常 见 症 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重点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咯血、心悸、紫绀、水肿、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一、发热(自学)(一)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二)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二、疼痛(自学)(一)在分析疼痛时应注意:1、疼痛的位置与传播;2、疼痛的特点与程度;3、疼
6、痛延续时间、频度或间期;4、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原因;5、伴随症状与体征。(二)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1、头痛 2、胸痛 3、腹痛 4、腰痛 5、关节肌肉痛 重点了解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特点。三、呼吸困难 重点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一)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二)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三)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四、咳嗽、咳痰、咯血(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二)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5(三)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五、紫绀:(一)定义;(二)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病因。六、水肿(一)病因、分类及特点;(二)心源性水
7、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七、心悸:常见的病因和发生机理。八、腹泻(一)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二)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九、消化道出血(一)呕血:1、呕血常见的病因;2、呕血与咯血的鉴别;3、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二)便血: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鲜血便;2、柏油样便。十、黄疸 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呼吸困难、心悸、紫绀、水肿、咯血,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自学。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问
8、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讲授时,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内容:6(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庭史。(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性疾病。教学时数,习 3 学时。教学方法教师在见习课堂中讲授:问诊内容、方法、病历书写格式及方法,并将举例说明如何问诊,写病历。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视诊、
9、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二、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二、性别、年龄及疾病的关系。三、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四、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特殊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五、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以及临床意义。六、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七、头颈部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头部、颈
10、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头颅外部一般检查 二、眼、耳、鼻检查 三、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四、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6 学时,(示教 1,实习 5)。教学方法 7 一、通过示教进行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二、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胸廓、肺部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检查中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
11、准确的检查结果。二、通过临床实习,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二、胸廓:正常及病态胸廓。三、肺部检查。(一)视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二)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叩诊法及临床意义。(四)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及分布。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支气管呼吸音,
1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五)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等。教学时数12 学时(课堂讲授 4、实习 6,电教 2)教学方法 一、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顺序和方法以及正常肺部体征。二、在临床实习中示教典型体征,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配合电子模拟人实习。三、通过实习达到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及肺部检查记录。心血管的检查 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能比较准确地
13、叩出心界。二、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四、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五、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六、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教学内容 一、心脏:(一)视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二)触诊 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14、。(三)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四)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3、心率与心律。4、心音的变化。(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2)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6、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二、血
15、管:(一)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二)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情况。(三)水冲脉及奇脉。9(四)毛细血管搏动征。(五)血管杂音及射枪音。(六)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三、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教学时数12 学时(课堂讲授 4,实习 6,电教 2)。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心脏及血管的检查方法。二、通过临床实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心音及心脏杂音,以电子模拟人实习为主。三、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电教(如心音及心脏杂音的录音)逐步深入掌握心脏及血管常见的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四、实习后,写出心血管检查的记录(包
16、括病史及体征)。腹 部 检 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二、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二、腹部检查(一)望诊:1、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4、蠕动波;5、皮肤及其他(二)触诊:1、触诊方法;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包块及肝、胆、脾、肾的触诊。(三)叩诊:1、肝啤叩诊及肾区叩击痛;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四)听诊:1、肠鸣音;2、振水音;10 3、血管杂音。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腹膜炎。教学时数11 学时(课堂讲
17、授 3、示教 1、实习 5,电教 2)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后,教师示教检查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相互检查,练习检查手法。二、通过临床实习,观察腹部异常体征的表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亲手检查。配合电子模拟人实习。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肛门、直肠检查的重要性,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以讲为主。二、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三、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教学时数与腹部检查同时进行。教学方法由教师示教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学生相互检查。神
18、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二、颅神经:十二对颅神经,重点掌握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中枢性损害和周围性损害的特点。三、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二、简要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一)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二)深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三)病理反射:1.锥体束征。(1)跖反射(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尔登(Gord
19、on)11 征、查多克(Chaddock)征。(2)霍夫曼(Hoffmann)征(3)阵挛:髌阵挛及踝阵挛。2、脑膜刺激征:(1)颈项强直(2)克尼格(Kernig)征。(3)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3、拉塞格(Lasegue)征。教学时数4 学时(示教 1、实习 2,电教 1)教学方法 一、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二、介绍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练习检查方法。四、示教病理反射、指导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时的临床意义。五、通过电教,了解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 教学目
20、的与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病历具有临床诊治疾病、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写病历,能独立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清楚,符合实际的病历。二、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对诊断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熟悉症状、体征的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教学内容 一、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二)作出初步诊断。二、病历编写。(一)病历的重要性。(二)病历编写中注意的事项。(三)住院病历的格式及项目。教学时数9 学时(示教 3,实习 6)教学内容在临
21、床实习中,认真采集病史,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按正规格式编写出 2-3 份完整的病历。教师修改后讨论,指出病历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各科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全身体格检查录 12 像。心电图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形、正常值。二、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三、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教学内容 一、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二、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四、扼要介绍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一)左、右房、室肥大。(二)过早搏动。(三)心动过速。(四)心房颤动。(五)房室传导阻滞。(六)束枝阻滞。(七)心肌梗塞。(
22、时间不够时可删去自学)教学时数15 学时,(课堂讲授 6,实习 9。)教学方法 一、利用教具讲授心电图的产生、描记方法及导联等。二、采取边讲解、边看心电图、边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进心电图的测量及几种异常心电图的教学。三、学生独立阅读及测量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并写出报告,交教师批阅。超 声 波 检 查 教学要求 一、了解超声诊断的原理,B 型、M 型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价值。二、了解肝占位性病变、胆囊和肾脏常见疾患以及妊娠的典型图象。三、了解心脏内部结构的声象图、瓣膜病、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典型图象。教学内容 13 一、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基本诊断原理,A、B、M、D 各型超声
23、检查的特点。二、超声波的临床应用。(一)肝胆疾患(二)肾脏疾患(三)妊娠声象图(四)正常心脏声象图(五)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教学时数4 学时(课堂讲授 4 学时)教学方法 一、讲解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A、B、M、D 各型超声检查法的特点。二、讲解各系统常见疾病超声的图象特点及其诊断价值。三、课堂讲解时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典型病例进行讲解,辅以典型病例录象示教。实 验 诊 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验诊断的定义,诊断性实验的选择与评价,以临床思维方式应用实验诊断项目。熟悉 :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及工作范围。了解 实验诊断学发展现状及未来。教学内容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
24、容和应用范围 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及进展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自学内容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教学时数 讲课 2 学时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血常规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检测参数及正常范围。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的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 14 红细胞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积及有关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血小板常规检查: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全血细胞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方法;常见检测参数、细胞直方图、细胞分布图及异常信息指示;全血细胞检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实验内容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教学时数 实验 3 学时 教学方法 1 教师先讲解教学内容中的项目。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