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试卷网免费提供第一单元精品讲义长度单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一试卷网免费提供第一单元精品讲义长度单位.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做一做,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教具准备:1角硬币、曲别针、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1、找原因:小猪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他帮妈妈锄地。他干了一整天,饿极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饭。第二天,他又
2、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他吃了8碗饭。这可能吗?碗有大有小 2、矛盾冲突:(1)我们先做一个量铅笔的游戏吧!游戏分两个小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女生先来1人,男生捂上眼睛不许偷看,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先别说。女生捂上眼睛男生来1人,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别说。(2)女生说你们的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男生呢?(3)你们说哪支铅笔长?(4)出示两支铅笔,你们看怎么样?这是怎么回事?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量数学课本的宽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
3、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
4、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防止这种情况呢?3、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
5、品看结果如何。1用同一物品量,既可以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2做一做第3题,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先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再用正方体进行实际测量。三、小结 四、课后延伸: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教学小结: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
6、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教学重点: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教具:学生尺、课件。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咱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播放小裁缝的故事 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 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
7、同。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三、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小朋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你发现了什么?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还有呢?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刻度 0 表示起点。这是刻度 1,这是刻度 5 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什么?生:字母 板书:cmcm 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 2.认识厘米。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 0 到刻度 1 之
8、间的长度是 1 厘米。瞧,课件演示 1 厘米长度这就是 1 厘米。真正的 1 厘米有多长?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吗?自己说说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 1 厘米。还有谁找得不同,但也是 1 厘米?34 人指名说一说。师注意纠正第一个学生: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指出来。停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 1厘米。指着课件 21 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划比划?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正好都是 1 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不能动,哦,轻轻抽开它,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自己试一试。把你比划出的 1 厘米放到尺上比一
9、比,手指不能动,再拿起来看一看。3好,放下手,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4小朋友都能比划出 1 厘米了,找找咱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学生说到的第一第二个教师拿出尺帮他量一量。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咱们手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 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 3、认识几厘米。我们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了,2 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你为什么认为它是 2 厘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有 2 个 1 厘米,就是 2 厘米。还有谁也找到 2 厘米了?指名学生答复,2 个 伸出小手比划出 2 厘米。小朋友比划得挺准确的,你还
10、能找到几厘米?指着尺子说给同桌听听。学生说了 3 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 3 个 1 厘米是 3 厘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从 0 开始你们为什么都从刻度 0 开始?不是从 0 开始的你数得真仔细,从刻度 8 到刻度 15 是 7厘米。数一数还有谁也找到 8 厘米了?哪种方法更好?找的短的还有谁找得长一些?看来,从刻度 0 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我们一般都从刻度 0 开始看起,这样非常方便!6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7刚刚小朋友认识了 1 厘米,还知道看几厘米时一般从尺的刻度 0 开始。现在厘米和尺是咱们的好朋友了吗?和咱们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样?请出咱们的好朋友。师也拿出尺
11、和 cm卡片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 师举起 cm卡片还把它送回去。示意学生放回抽屉 咱们认识了直尺、厘米,现在和好朋友玩个闯关游戏好吗?5、第一关:量一量。课件出示 1准备好了吗?停一下 出示学具三角形 用尺量量这条最长的边是几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谁想上来量。没有对准 0 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样量,你有什么意见?一般把刻度 0 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看另一个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2 师举起纸再量一量方格纸的长边是几厘米,比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放歪,师随意把尺往方格纸上一放。尺子这样摆行不行?尺要放平 小朋友觉得在量长度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板书:量:对准 放平。3再来量一量手掌宽
12、和一拃长。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宽时要五指并拢,从最宽的地方,平平地量。那你看这个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正好 6 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 6 厘米。如果比 6 厘米多一点点呢?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几厘米。4你能像图上这样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约是几厘米吗?自己量一量,写下来。师下去指导学生量 这就是咱们身上的尺,每个小朋友手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缝和小裁缝,他们的一拃也不同,咱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尺。读一读,记一记。真棒,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课件演示 耶!下面进入第二关。6、第二关,画一画。1画一条长厘米的线段。切换视频 画完后,自己量一量
13、,检查一下是不是 4 厘米。谁想画给大家看?一边画一边说。这是放大的 4 厘米,真正的 4 厘米只有这么长。(指着学生作业)2再画一条比它长 3 厘米的线段。你画了多长?同桌交换,互相量量,画对的,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夸夸他。7、第三关估一估。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闯过第二关,放个鞭炮庆祝一下。耶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1小朋友还记得第一关量的身上的尺了吗?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宽、一拃长、食指宽记住身上的尺了吗?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比眼力。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屉里。等学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开始 估一估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指名答复 板书学生答案 小朋友,你们看他会用自己身上的
14、尺或刚刚量过的东西帮自己估计,真会动脑筋。也可以借助对 1 厘米或 2 厘米的认识进行估计。老师帮小朋友量一量?板书正确答案:6 厘米 指名学生答复 一般前后相差不超过 2 厘米的,比较接近的都称得上是估计高手。是估计高手的请举手,真棒。2小朋友们,你们都会估计了吗?没有尺,可以怎么办?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好吗?咱们估计 2 个,出示课件表格估计自己的中指长和数学术封面短边的长,把估计的结果填在这 2 个括号里。小朋友估计得怎么样呢?拿出尺来量一量。把学生作业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计得怎么样?如果相差远:没关系,咱们刚估计了 2 个,以后多观察,估计能力会越来越强。这次估计得比较接近,是估计高手
15、的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小朋友,咱们第三关也过了,课件演示放礼花耶!三、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咱们和谁交了朋友?这个新朋友能帮我们干什么?量物体长度 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长度?你还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给老师帮帮助,量量教室的长好不好?怎么了?看来,用厘米做单位是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量比较长的物体还要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想再继续研究吗?课后小结:第三课时 认识米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 米100 厘米”。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1 米
16、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投影片、1 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 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 12 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B在测量时,你有什
17、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1)学生提问题。如 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2)师:谁能答复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3)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4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 10 厘米为单位的 5 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 1 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 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
18、,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 1 米,看看你的身高比 1 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 1 米,2 米给大家看。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 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 1 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 1 厘米。师:1 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100 厘米。3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 米里面是
19、不是也有 100 厘米呢?4 教师在黑板 1 米长的线段上,以 10 厘米为单位,分成 10 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 米100 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稳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 6 ,黑板长 2 。小明身高 124 ,课桌高 90 。2操作性练习。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米_厘米。2分小组合作测量,4 个人用 1 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
20、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课后小结:第四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多媒体出示简笔画,让学生欣赏线条的美,对线建立初步印象。小朋友
21、,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图是用各种线画成的。这些线的学问可大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研究一下吗?2、欣赏后,请小朋友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条线。学生操作,师选取几张贴到黑板上。3、这些线都一样吗?谁能给他们分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线有直直的、有弯曲的 4、揭示课题:认识线段。师: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家族的成员,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的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线段”。出示课题:认识线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线段的“直”1看:多媒体显示: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2猜: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师作状后请学生猜 3拉
22、:学生自己动手把线拉直。4比: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5多媒体演示并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同时板书。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1导思: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做动作 2指出: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3、练习。4、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实际生活中的线段还有很多,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课前准备好的一些东西,找出里面长得像线段的物体或指出哪样物体上有线
23、段。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3学生举例。明确:如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同时要求学生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每条边。4小结: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三、稳固应用,内化提升 1、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那怎么办呢?用尺设想: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试一试,画一条线段。2、学生独立画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3、交流画法,选择让不同方法的学生答复,并在黑板上示范画。4、折线段。1线段不仅可以画还可以折,请小朋友们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把你折的线段指给同
24、桌看,并指出它的两个端点。2你能折出比刚刚那条线段更长的线段吗?短的呢?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线段的用途可大啦!不信,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宫”里闯关吧!1、第一关:数线段。1多媒体出示:这些图形各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书上。2指名交流。2、第二关:连线段。出示两个点,提问:谁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线段,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出示三个点,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猜猜画出了什么图形?画一画然后检查。出示四个点,还是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独立完成。数一数,交流 五个点呢?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1、从线段王国里走出来,你对线段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线段。对于线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你能用线段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并且数一数它是由多少线段围成的?3、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