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讲义《我与父母交朋友》.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115736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讲义《我与父母交朋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讲义《我与父母交朋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讲义《我与父母交朋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讲义《我与父母交朋友》.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父母交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家庭,请根据自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以“我眼中的”为题,选择自己的父母,向大家作简单的介绍。教师讲解: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

2、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我们要走进家人,学会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就可以迎来一个和睦、温暖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板书)1、成长也会有烦恼(板书)教师找学生朗读教材 19 页“我的烦恼”,其他同学生思考书中的问题:为什么我和妈妈的关系会变成现在这个格格不入的情形?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

3、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解决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要相互沟通,具体方法我们下一节课来研究。大家谈:生活中和父母还有哪些代沟?(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花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设问: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学生和教师一起填写教材 20 页表格。(1)生理上的差异:父母是成年人,我们的身体并未完全发育成熟。(2)心理上的差异: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经受过多种考验,我们有长大的感觉,有独立的愿望,思维有时偏执,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3)阅历上的差异: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折,同各种人打过交道

4、,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并未真正走上大千世界。(4)知识上的差异:有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的父母未必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使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他们还不一定有我们知道的多,他们即使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由于知识更新快,许多知识已经显得成旧,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文化”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我们不如他们的知识丰富,我们与家长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方面、实践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的多。(5)思想方法上的差异:父母思想上容易保守,我们年轻人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也易于偏激

5、。(6)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父母处事冷静,谨慎,我们喜欢冒险,讲效率,不拘传统。(7)社会角色上的差异:父母承担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等复杂的多种角色,我们主要是子女、学生、被监护人等角色。教师小结: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是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的不同,对社会规范熟悉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就会产生较大差别。成长也会有烦恼,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6、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2、逆反心理的危害(板书)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哪个不可。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哪?我们一起看一下“相关链接”的内容。(教师根据书中内容讲解)提问:所有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都是百害而无一益吗?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逆反不是小孩子的错。大人也会有错误。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展示给学生。小文正在读初二,在父母和旁人的眼里,他不爱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中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不爱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朋友。

7、为帮小文提高学习成绩,其父母曾多次送他到各种培训班,并为他请家教,却毫无成效。在家时,小文从不和父母沟通,很少说话。母亲经人指点,才怀疑孩子心理有问题,便带他四处找心理医生。专家认为,这是由于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导致了孩子毫无生活热情,没有目标感,因而学习无兴趣,人生观极端消极。对此,专家建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后,应及时向孩子郑重道歉,并尝试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同时,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心理拓展训练,将孩子与父母隔离一段时间,利用第三方力量弥合亲子关系,并鼓励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解决了以上问题,孩子才有可能产生兴趣。教师讲解: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

8、免会犯错误,这时我们最好不要有对立情绪,那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问题弄得更糟。理智的方法是和父母沟通,陈述自己的理由,改变父母的做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活动:说一说,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与家长的冲突和当时的感受,说说逆反心理给你和父母之间造成了什么伤害?学生讨论,教师归纳: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性。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为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表现为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如离家出走,残害父母。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在惩罚和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冷静,要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冷静下来,我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课堂小结: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沟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