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1.理 解 有 余 数 除 法 的 含 义 重 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本 单 元 的 复 习 重 点 是:认 识 有 余 数 的 除 法,理 解“余 数 要 比 除数 小”;能 正 确 列 竖 式 计 算 表 内 除 法。复 习 难 点 是 用 竖 式 计 算 除数 和 商 都 是 一 位 数 的 有 余 数 的 除 法,用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解 决 实 际 问题。(1)理 解 余 数 的 意 义。举 例 说 明:13 个 圆 片,每 4 个 分 1 份,分 成 了 3 份,还 剩 1个。这 里 剩 下 的 1 个 就 是 余 数。23 个 苹
2、 果,平 均 放 在 4 个 盘 子里,每 盘 放 5 个,还 剩 3 个。这 里 剩 下 的 3 个 就 是 余 数。金 点 子:平 均 分 物 体 时,当 有 剩 余 且 不 够 再 分 时,就 把 剩 下 的 数叫 作 余 数。(2)理 解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算 式 意 义。金 点 子:分 物 体 时,平 均 分 完,可 以 用 除 法 表 示,平 均 分 后还 有 剩 余,也 可 以 用 除 法 表 示,余 数 要 比 除 数 小。(3)正 确 列 除 法 竖 式 计 算。金 点 子:笔 算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是,被 除 数 里 最 多 有 几 个 除 数,商 就 是 几,
3、商 与 被 除 数 的 个 位 对 齐 写 在 除 号 的 上 面,用 被 除 数 减去 除 数 和 商 的 积 所 得 的 差 为 余 数,余 数 与 被 除 数 的 个 位 对 齐,写在 横 线 下 面。(4)重 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金 点 子:比 如“30 张 纸,每 4 张 纸 做 一 个 灯 笼,只 能 做 7 个灯 笼”和“把 45 个 皮 球,全 部 装 走,每 6 个 装 一 盒,至 少 需 要 8个 盒 子”的 问 题,进 一 步 体 会“去 尾”和“进 一”的 求 商 方 法,感 受 有余 数 除 法 的 实 际 应 用 价 值,锻 炼 思 维 的 深
4、刻 性 和 灵 活 性。2 梳 理 认 数,发 展 数 感。“万 以 内 数 的 认 识”的 梳 理,主 要 包 括 进 一 步 理 解 数 位、计 数单 位、数 的 组 成 等 知 识,提 高 数 数、读 数、写 数 的 能 力,感 受 数的 大 小,认 识 近 似 数,会 找 一 个 数 的 近 似 数。从 而 发 展 数 感。本 单 元 的 复 习 重 点 是 掌 握 万 以 内 数 的 数 位 顺 序,会 用 算 盘 表示 数,会 读 写 万 以 内 的 数。本 单 元 的 复 习 难 点 是 中 间 和 末 尾 有 0 的 读、写。(1)建 立 数 位 概 念。要 使 孩 子 们 建
5、 立 数 位 概 念,因 为 这 是 理 解 数 的 含 义,正 确 读写,理 清 数 的 顺 序 和 大 小,明 确 数 的 组 成 的 前 提 和 基 础,能 使 他们 形 成 相 应 的 数 感,并 对 以 后 认 识 更 大 的 数 也 有 着 重 要 的 影 响。熟 记“从 右 边 起,第 一 位 是 个 位,第 二 位 是 十 位,第 三 位 是 百位,第 四 位 是 千 位,第 五 位 是 万 位”,明 确 个 位 上 的 数 表 示 几 个一,十 位 上 的 数 表 示 几 个 十,百 位 上 的 数 表 示 几 个 百,千 位 上 的数 表 示 几 个 千。这 样,要 理 解
6、 数 的 组 成,可 把 数 置 于 数 位 中 去 分析,自 然 简 单 多 了。金 点 子:读 数 时,从 高 位 读 起,千 位 上 是 几 就 读 几 千,百 位上 是 几 就 读 几 百,十 位 上 是 几 就 读 几 十,个 位 上 是 几 就 读 几,中间 不 管 有 几 个 0,只 读 一 个 零,末 尾 不 管 有 几 个 0,都 不 读。写数 时,从 高 位 写 起,有 几 个 千 就 在 千 位 上 写 几,几 个 百 就 在 百 位上 写 几,几 个 十 就 在 十 位 写 几,几 个 一 就 在 个 位 写 几。哪 一 位 上一 个 单 位 也 没 有,就 写“0”占
7、 位。比 大 小 时,如 果 位 数 不 同,位数 多 的 大。如 果 位 数 相 同,应 从 最 高 位 起,一 位 一 位 往 下 比,直到 比 出 大 小 为 止。(2)知 道 准 确 数 与 近 似 数 的 区 别 准 确 数 是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具 体 数 量,近 似 数 为 准 确 数 接 近 的 数。求 一 个 数 的 近 似 数,我 们 一 般 用 符 号“”连 接。金 点 子:求 一 个 数 的 近 似 数,可 以 先 找 出 这 个 数 在 哪 两 个 整十 数、整 百 数 或 整 千 数 之 间,再 判 断 这 个 数 更 接 近 这 两 个 整 十 数、整 百
8、数 或 整 千 数 中 的 哪 一 个。如 果 孩 子 接 受 能 力 很 强,也 可 以 渗透 四 舍 五 入 的 方 法,即 看 这 个 数 的 最 高 位 紧 跟 的 这 一 位 比 5 大 就进 上 去,比 5 小 就 直 接 舍 去。3 注 重 计 算,夯 实 基 础。(1)口 算 的 复 习。口 算 主 要 包 括:两 位 数 加、减 两 位 数 的 口 算。整 十 数 与 整 百数 相 加 减 的 口 算。复 习 重 点 是 正 确 熟 练 地 口 算 需 要 进 位 的 两 位 数 加 两 位 数 以 及需 要 退 位 的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复 习 难 点 是 理 解
9、“满 10 进 1”和“退1 作 10”的 算 理 以 及 处 理 方 法。当 然,复 习 时 关 键 是 理 清 两 位 数加 两 位 数 进 位 与 不 进 位、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退 位 与 不 退 位 及 的 区 别与 联 系。整 十 数 与 整 百 数 相 加 减 的 口 算 方 法,可 以 用 题 组 的 形 式加 以 对 比,如:加 强 比 较,明 确 方 法,适 当 进 行 限 时 训 练,逐 步 提 高 口 算 能力。(2)笔 算 的 复 习。笔 算 主 要 包 括:三 位 数 加 两 位 数 进 位 加、不 进 位 加,三 位 数减 两 位 数 退 位 减、不 退
10、位 减。三 位 数 加 三 位 数 进 位 加、不 进 位 加,三 位 数 减 三 位 数 退 位 减、不 退 位 减。复 习 重 点 是 明 确 笔 算 方 法:相 同 数 位 对 齐;从 个 位 算 起;个 位 相 加 满 10,向 十 位 进 1;个 位 不 够 减,从 十 位 退 1 作 10再 减。金 点 子:满 10 进 1 时,写 上 小 1,称 之 为 迷 你 1;不 够 减 时,向 前 一 位 退 1 时,在 借 的 那 一 位 上 作 记 号,点 上 小 圆 点,称 之 为小 退 位 点。复 习 难 点 是 在 实 际 计 算 过 程 中,孩 子 们 特 别 容 易 把 进
11、 位 和 不进 位、退 位 和 不 退 位 混 淆 起 来。因 此,个 位 相 加 满 10,向 十 位进 1 时 应 标 记 进 位 的“1”,并 且 牢 记 十 位 相 加 时 一 定 要 加 上 去,十 位 相 加 满 10,向 百 位 进 1;并 且 牢 记 百 位 相 加 时 一 定 要 加 上 去;个 位 不 够 减 时 从 十 位 退 1 到 个 位 作 10,退 位 点 不 能 忘 记 点,这样 十 位 上 计 算 时 就 要 先 退 1 再 去 减,当 个 位 不 够 减 需 要 退 位 时,如 果 十 位 是 0,无 1 可 退,就 要 从 百 位 退 1,退 下 来 的
12、1 当 作 10个 十,先 退 到 十 位,再 从 十 位 退 1 个 十 到 个 位 来 计 算。当 然,在不 需 要 进 位 或 不 需 要 退 位 时,切 不 可“画 蛇 添 足”。金 点 子:笔 算 训 练 也 可 用 题 组 的 形 式,让 孩 子 们 从 中 获 得 更多 的 体 验:(3)验算的复习。加 法 的 验 算:交 换 加 数 的 位 置 再 算 一 遍,看 两 次 的 和 是 否 相同;也 可 以 用 算 出 的 和 减 去 其 中 一 个 加 数 看 是 否 等 于 另 一 个 加数。减 法 的 验 算:一 是 用 差 加 上 减 数,看 是 否 等 于 被 减 数;
13、二 是用 被 减 数 减 差,看 是 否 等 于 减 数。让 孩 子 选 择 自 己 喜 欢 的 方 法 去 验 算,激 发 孩 子 学 习 的 乐 趣。并 且 提 醒 孩 子 横 式 得 数 写 正 确。(二)1认识时间单位,建立时间观念。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建立 1 时、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复习时让孩子清晰建立1 时、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是重点,而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正确的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是难点。综合性的题目主要有:(1)填合适的时
14、间单位:要注意引导孩子在充分体验 1 时、1 分、1 秒的长短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再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思考。如填空:做 10 次仰卧起坐大约用 25(秒),小学生一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 6(时)。(2)比较两个时间的长短:既要认识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更要明确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 时=60 分,1 分=60 秒。(3)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认读钟面上表示时间的基本方法是“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的位置,分针从 12 起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孩子们最容易错的是接近整时的时间认、读和表示。如图:这里需要让孩子经历以下三个认知过程大约是
15、9 时;比 9 时多;是 9时零 5 分 2、认识八个方向、体验位置关系。二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语言理解和逆向思维的能力相对都比较薄弱,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学会根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难点是能利用方向正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1)认识现实空间中的方向 首先利用孩子们对“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一生活现象的认识,明确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其次将东南西北与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联系起来,认识到面向东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这样让孩子既体会方向排列顺序,又感受到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
16、是相对的。需要注意的是当面对的方向改变时,前后左右的方位也随之改变,但东南西北等方向并不会面对的方向而改变。如:面向西面站立,前面是(西),后面(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2)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为了便于表达和交流,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绘制。(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重点要理解这四个方向的含义,如:位于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4)用方向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能用“在的面”和“的面是”这两种不同的句式描述物体或场所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水库在桃园的(南 )面。水库的南面是(橘子)园 3、强化长度观念、培养实测能力“分米和毫米”这一单元重点是
17、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是正确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概念,能合理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1)比划长度单位 通过用手比划 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可以让孩子比较准确的把握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加深对常用单位的认识。(2)选择长度单位 引导孩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题目给出的数量,再联系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展开思考。如:要在墙上钉一枚钉子挂书包,哪种长度的钉子比较合适?4 毫米、4 厘米还是 4 分米?通过联系实际长度单位的比划发现 4毫米的钉子太短,钉在墙上没法挂书包;4 分米太长,生活中一般找不到这么长的钉子,所以应该选择
18、 4 厘米的钉子。(3)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的换算有两种情况: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和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但不管那种情况都要先回顾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明确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来比较数量的大小。如:3 厘米()3 分米 既可以根据厘米是比分米小的单位直接比较,也可以想 3 分米=30 厘米,30厘米3 厘米来比较。(4)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是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会估计一些物品或线段的长度;能从熟悉的生活中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简单问题,并通过估计、测量或简单的推算加以解释。如:10 张纸摞起来大约厚 1 毫米,100 张纸摞起来大
19、约厚多少厘米?1000张、10000 张呢?面对这样的题目可以引导孩子先把 10 张、100 张、1000 张、10000 张的厚度分别用 1 毫米、10 毫米、100 毫米、1000 毫米表示,再将 10 毫米换算成 1 厘米;100 毫米先换算成 10 厘米再换算成 1 分米;1000 毫米先换算成 100 厘米再换算成 10 分米最后换算成 1 米。4形成角的表象,体会本质特征。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角和直角的基本特征,能通过观察或操作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1)感知角和直角的基本特征 借助孩子们熟悉的实物或图形,抽象出角,再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但要注意不能笼统地说成“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从而强化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2)比较角的大小 在学生体会到“角的两边叉开得的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的基础上”鼓励孩子通过观察直接判断。如图: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个角小,第二个角大。对于个别有争议的图形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