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之康有为.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110334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之康有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戊戌变法之康有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之康有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之康有为.ppt(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康有为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及历史教训CONTENTS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 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 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1888 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 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1895 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 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

2、书”,又未上达。当年5 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 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 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 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 月16 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梁启超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其父以塾师为生。梁启超自幼在家接受启蒙教育。1 1 岁至广州应学院试,中秀才。后在“学海堂”就读,于经史子集无不涉猎,17 岁中举人。18 岁购得

3、瀛环志略,从此开始接触西学。不久,以弟子礼拜见康有为,并于1891 年受业于万木草堂,其“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1895 年,中日甲午战败,遂随其师康有为并各省1300 名举人联名上书,此即著名的清末“公车上书”。从此开始了他鼓吹变法,高倡改革的政治活动。1896 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等,为传播变法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当时知名的风云人物。1897 年1 1 月,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培养出蔡松坡等高材生。1898 年,入京协助康有为等促成“百日维新”。其间,梁启超活跃非凡,为变法事业鞠躬尽瘁,显示了卓越的宣传和组织才能。戊戌变法失

4、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等地,耳闻目睹西方之学,思想又有新变。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继续鼓吹变法维新。从1901 年至1903 年短短的三年间,撰写了近百篇文章,广泛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其人物涉及霍布士、斯宾诺莎、卢梭、培根、笛卡儿、达尔文、盂德斯鸠、康德等、其领域遍及历史地理、教育、政治,名人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被誉为“舆论界骄子”。1905 年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继续发展,但梁启超对清廷心存幻想,思想逐渐落后于时代,成为保皇立宪的积极鼓吹者和参与者。戊戌六君子改良主义的兴起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1898 年6 月1 1 日9

5、 月21 日)1.文化教育改革(罢八股尚策论,兴办学堂)2.经济改革(设商务局,半实业,奖励和保护农工商业,办商学.)3.军事改革(改冷兵器为热兵器)4.社会风俗习惯改革(改祠堂为学堂)5.政治改革(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对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群众。他们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不失败吗?

6、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认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最后,惧怕人民群众戊戌变法的意义及历史教训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国历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也同时说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