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1页,本讲稿共18页引言:v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是教育的前提 心理发展是教育的结果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是重要因素第2页,本讲稿共18页v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v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v 1.连续性与阶段性;v 2.定向性与顺序性;v 3.不平衡性;v 4.差异性。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第3页,本讲稿共18页v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v(一)少年期 11、12岁14、15岁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v(二)青年初期 14、15岁16、17岁
2、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接近成人 出现辩证思维第4页,本讲稿共18页v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关于学习准备v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v(二)关于关键期v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v2岁,口头语关键期;4岁,形状知觉关键期;4-5岁,书面语言关键期。v即使过了关键期,有的能力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只是难度要大得多。第5页,本讲稿共18页补充内容: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v 一、遗传决定论 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人物:高尔顿:遗传与天才
3、霍尔:复演论 格塞尔:成熟论 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第6页,本讲稿共18页补充内容: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v 二、环境决定论 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人物:洛克:白板说 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 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 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第7页,本讲稿共18页补充内容: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v 三、二因素论 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人物: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吴伟士(Woodworth):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第8页,本讲稿共18页补充内容: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v 四、辩
4、证唯物主义观点 观点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第9页,本讲稿共18页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二)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具体性、不可逆(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可逆、守恒(四)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第10页,本讲稿共18页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
5、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关于最近发展区(及其教学意义)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第11页,本讲稿共18页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一)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解其教育意义)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6、(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第12页,本讲稿共18页(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4.社会宣传媒体第13页,本讲稿共18页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一切社会环境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发挥作用。第14页,本讲稿共18页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认知方式差异 场依存和场独立 沉思型和冲动型 辐合
7、型和发散型(二)智力差异 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占比不到1%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15页,本讲稿共18页(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第16页,本讲稿共18页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概念: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二)性格的差异: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性格理智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第17页,本讲稿共18页(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会影响学习方式。性格作为动力因素会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第18页,本讲稿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