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学(导论).ppt(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学 主讲教师:杨 菁课程考核办法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其中:讨论占10%出勤和纪律情况占10%作业占10%考试方式:闭卷值得关注的学者、刊物与机构 值得关注的学者 林毅夫、樊纲、胡祖六、易纲 张曙光、曾康霖、张杰、张军 谢平、钱颖一、张五常向最好者学值得关注的刊物 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社会经济体制比较国际经济评论经济学消息报金融时报值得关注的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经济学家 世纪中国 http/导论商业银行资本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现金资产业务贷款业务银行证券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和其他业务国
2、际业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内容体系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 难点: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设立 课时安排:8学时一、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一)名称诠释IMF称为“存款货币银行(Deposit Money Bank)”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传统称之为“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或“存款银行”。(二)银行的起源1.1.公元前公元前66世纪的巴比伦有世纪的巴比伦
3、有“里吉比里吉比”银行;银行;2.2.公元前公元前44世纪希腊的寺院、团体、商号已从事金融活世纪希腊的寺院、团体、商号已从事金融活 动,仅限于货币兑换;动,仅限于货币兑换;3.3.公元前公元前200200年罗马也有类似的银行业,不仅经营货币年罗马也有类似的银行业,不仅经营货币 兑换,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兑换,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 对银行监督管理。对银行监督管理。4.公认的近代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1272年佛罗伦萨的巴尔迪银行 1310年设立的佩鲁齐银行 1397年设立的麦迪西银行 1407年成立的热那亚圣乔治银行(第一个国家存款银行)1587
4、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金融界公认的近代银行5.17世纪开始,银行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 他国家 1609年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 1619年成立汉堡银行 1621年成立纽伦堡银行(三)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1694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志。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志。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旧式高利贷银行适应新的经济制度,演变为资本旧式高利贷银行适应新的经济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主义银行;资产阶级按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创立资产阶级按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创立的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称谓不同
5、 Commercial Bank(美)Clearing Bank(英)Credit Bank(德)General Bank(日)Trading Bank(澳)商业银行的两大传统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 德国式综合银行(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1.鸦片战前,只有当铺、钱庄、票号;鸦片战后,英、美等外资银行陆续进入,1845年中国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英国人开设的丽如银行。2.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国人开办的第一家银行,后有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相继设立。3.3.民国时期的银行业民国时期的银行业 官方资本官方资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 私人资本私人资本南
6、三行、北四行南三行、北四行民国时期“四大银行”金库旧址隐蔽的枪眼罕见的“人”字锁83以前中国人民银行84年以后国家专业银行体系1994年确立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商业银行体系 由原来的“大一统”的格局,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金融业务的市场化 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二、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对象,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具有企业的特征:具有企业的
7、特征:按照企业要求设置;具有法人资格;按照企业要求设置;具有法人资格;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特殊的企业:特殊的企业:经营对象和活动领域不同于一般企业经营对象和活动领域不同于一般企业 特殊的金融企业:特殊的金融企业:经营的业务不同,具有信用创造职经营的业务不同,具有信用创造职能。能。(二)商业银行功能支付中介调节经济金融服务信用创造信用中介 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 使闲散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本来源 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1.商业银行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中枢商业银行是整个经济活
8、动的中枢2.2.商业银行业务对社会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银行业务对社会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3.3.商业银行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商业银行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4.4.商业银行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途径 和基础和基础5.5.商业银行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商业银行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三、银行家经济学 银行之所以存在并发展,在各国广义金融市场中占银行之所以存在并发展,在各国广义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银行长期以来有着自己的核心竞有重要地位,是因为银行长期以来有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相对竞争优势。争力,或者相对竞争优势。(一)处理信息不对
9、称问题的优势1.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Information Asymmetry)在经济学中泛指买卖双方对交易对象质量掌握的情况不对等,卖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的状况。2.“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中指债务人始终处在信息的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在信用交易中的风险表现形式:道德风险动机的普遍存在,源于借款人进行风险投机的潜在损失和获利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成比率的分配。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道德风险”这一术语产生于保险业。在保险市场上,购买了财产保险的人将不再像以前那样仔细地看管家里
10、的财物,购买了医疗保险的人可能让医生多开一些不必要的贵重药品,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可能更不注意保管自己的汽车,等等。在这里,因为人们在投保后的行为保险公司无法观测到,从而产生了“隐藏行动”,保险公司面临着投保人松懈责任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而导致的损失。一般地,当交易双方签约后,如果代理人的行动选择会影响委托人的利益,而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委托人又不知道,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就有可能面临“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代理人并不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后果。信息揭示优势 信息监督优势 风险控制管理优势银行业“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势(二)业务分销和支付系
11、统优势(二)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优势 银行有强大的业务分销和支付体系,能有效分销和促销银行 银行有强大的业务分销和支付体系,能有效分销和促销银行业务和服务。它基于银行庞大和昂贵的分支机构系统上,从而形 业务和服务。它基于银行庞大和昂贵的分支机构系统上,从而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成有效的进入壁垒。(三)风险转移优势(三)风险转移优势 1.1.流动性风险转移 流动性风险转移 2.2.贷款风险转移(贷款定价和贷款组合技术)贷款风险转移(贷款定价和贷款组合技术)(四)有效转移社会资源的优势(四)有效转移社会资源的优势 在以上基础上,银行可在广泛的范围内集聚资金,投资于高 在以上基础上,银行可在广泛的范围内
12、集聚资金,投资于高效率的项目,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转移。效率的项目,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转移。(五)金融管制的保护优势 金融当局对银行实行保护性金融管制,限制竞争,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门槛,从而使银行可以维持较高的营运成本,保持垄断利润。保护性金融管制基于两个假设:1.垄断性银行可以使其支付系统提高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2.银行业是外部性很强的行业,过度竞争会导致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四、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的创立1.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人们的信用意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金融机构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人口状况该地区人口数量,人口变动趋势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
13、业经营状况地理位置金融条件经济条件2.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审核原则有利于合理竞争,防止垄断有利于保障银行体系安全有利于保持合理规模公开招募向社会公开发行银行股票;私下招募将银行股票卖给指定的投资者美国:500万美元日本:10亿日元英国:500万英镑德国:600万马克新加坡:300万新元(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监督系统 监督系统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股东大会董事会业务部门职能部门总经理 副总经理监事会财务管理全面管理 营销管理人事管理五、商业银行制度含义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
14、的总和。(一)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按资本所有权划分私人所有股份制国家所有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国际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按经营模式划分全能型银行 职能分工型银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v 单一银行制(Unit Banks Unit Banks):又称单元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准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以美国为代表。v 分支行制(Branch Banks Branch Banks):又称总分行制,是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在该市及国内或国
15、外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分支行的业务经营和内部事务管理统一按照总行的要求进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采用这种制度。v 持股公司制(Bank Holding Company Bank Holding Company):又称集团制,是由一个集团设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一家以上银行的组织形式。银行持股公司有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行性持股公司两种类型。这种银行组织形式在美国最为流行。主要是针对法律不允许开设分支行的规定的一种逃避策略。(三)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西方金融业的购并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出现重组浪潮,收购、兼并活动频繁。结果
16、表现为工业化国家的少数几家金融巨无霸垄断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保持和加强了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与地位。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兼并情况 项目 1989-90 1991-92 1993-94 1995-96 银行兼并和收购个案数(件)1855 2098 2032 1452银行兼并和收购发生额(亿美元)1086 847 832 1530非银机构兼并和收购个案数(件)2075 2723 3267 2267非银机构兼并和收购发生额(亿美元)990 637 1222 907资料来源:陈炳才中国金融业开放战略研究1998年度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研究报告 六、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一)安全性目标及其要点 安全性是指银行应努力避
17、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的影响,保证稳健经营和发展。1.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2.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3.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二)流动性目标及其要点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付的需要。衡量标准:资产变现的成本 资产变现的速度资产流动性排序: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在其他银行的活期
18、存款;对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临时贷款、银行购买的国库券及其他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抵押贷款、长期信用贷款库存现金、准备金存款、存放同业、短期贷款、短期政府证券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大额存单、回购协议资产流动性负债流动性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指某一交易商在卖出某一证券的同时,约定未来某一时日再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回的交易。(三)盈利性目标及其要点 盈利性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盈利性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大化。商业银行业务收入 银行业务支出贷款利息收入 存款付息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以及出卖有价证券的价格净差额)贷款与投资损失(
19、贷款的坏账、投资于有价证券的资本损失等)劳务收入(各种手续费、佣金等)借入款付息工资、办公费、税金等(四)银行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价值最大化三性均衡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六、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一)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波动频繁经济波动频繁(增长率波动、利率波动、汇率波动)(增长率波动、利率波动、汇率波动)电子科技发展电子科技发展(二)金融监管(二)金融监管(Financial Supervision&Control Financial Supervision&Control)环境环境金融监管的概念金融监管的概念 是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
20、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协调和处罚。金融监管的原则与目标 原则依法监管的原则适度竞争原则外部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效率原则独立原则,客观、公平、透明 目标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一致。金融监管成本l 金融监管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表现为监管的直接成本,如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隐性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道德风险等。一般
21、来说,金融监管越严格,其成本也就越高。l 金融监管的道德风险:由于投资者相信监管当局而忽视自己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价和选择;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使得存款人通过挤兑的方式向金融机构施加压力的渠道不再畅通。金融机构在受监管中承担一定的成本损失,因而会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式来弥补损失。监管过度会导致保护无效率金融机构的后果,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l 金融监管的执法成本: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l 执法成本的一部分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承担,其余部分由政府预算来补充。l 由于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是监管目标的实现,从而有可能造成监管成本过高的现象。l 金融监管的守
22、法成本: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担的成本损失,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等。金融业自律自律是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同利益,制定规则,自我约束,实现本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以保护自身利益并促进本行业的发展。金融业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为金融行业公会。金融行业公会作为金融业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功能有:协调功能,服务功能,沟通功能,监督功能。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发挥金融业自律管理的作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就整个金融监管体系来说,监管当局的监管是外部的全方位监管;金融行业公会的职能在于实施行业内部的监管
23、。但不论是政府的监管目标还是行业的监管目标,都必须通过金融业微观主体加强内部控制,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审慎管理和稳健经营,才能得以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体系的设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风险日益加大的背景之下,内控机制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几个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事件,更引起了整个金融业界对内控机制健全与否的警觉。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将风险管理技术应用于内部控制;并且将审慎、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公司文化和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紧密结合。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趋于融合 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相互促进 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
24、合作首先推动的是对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1975年,由十国集团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建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7年通过“巴塞尔提议”。在“提议”基础上,于1988年通过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有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在于: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协议的主要内容:第一,定义资本的组成:第二,订出风险度量标准和风险加权的计算;第三,协议标准比率的目标:要求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三)技术环境变化 服务效率、服务范围、管理工具、经营成本服务效率、服务范围、管理工具、经营成本(四)竞争环境变化 资金流失、客户流失资金流失、客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