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备考:话题作文的拟题审题及感情真挚技法例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备考:话题作文的拟题审题及感情真挚技法例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语文备考:话题作文的拟题审题及感情真挚技法例析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题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使人“一见钟情”的因子。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先声夺人、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里的“题高”,从内容方面看,指的是所拟标题能统摄全篇的精髓;从形式方面看,则是指语言精细周到,醒目响亮。而所谓“题矮”,就是说文题一般化,干巴巴,味同嚼蜡。拟题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拟好一个题目也是同学们写作能力的体现。一、作文拟题的原则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
2、“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如拟题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如,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兄弟俩睡一顶蚊帐内,分睡两头,帐内有蚊子,谁也懒得赶。兄弟俩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就用妈妈准备好的蒲扇只把自己这一头的蚊子赶走。赶来赶去,蚊子依旧在帐子里咬人。”如果以这一故事作为题材写一篇自拟题目的议论文,可从这些角度拟出如下这些题目:从兄弟俩只顾自己一头,不顾对
3、方一头,可拟出要关心他人、不要以领为壑。从兄弟俩没有联合起来共同赶蚊,可拟出齐心协力才能消灭蚊患、各自为阵,后果不堪。从兄弟俩都没彻底将蚊子赶出帐外只顾眼前片刻安宁,可拟出把眼光放远一点、鼠目寸光者,戒!从兄弟俩赶蚊的后果,可拟出自私自利终将害自己。从妈妈为他俩已预备好蒲扇而二人却不能赶走蚊子,可拟出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上诸题目,都是根据议论的不同角度拟出的,而且是较为切题的。但要标出新意,这些题目确实欠鲜,这就需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兄弟俩人赶蚊子毫无结果,这不是数学上的112,而是实际效果中的110。所以,拟出110为题更有一翻趣意。二、作文拟题的方法1.
4、标新立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起名字,“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我们写文章,也要给它起一个“嘉名”。人们一般都是先看了文章的标题再看正文的。文章的标题不好,叫人看了很反感,人们便不再看正文;文章标题一般化,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因为标题不好而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那是很冤枉的。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所以标新立异,应当作为拟定文章标题的一个思路。如:有位女同学写了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投给一家语文报,内容是她到水笼头那去接水,等着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边去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挺着企鹅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评,见她难为情,那小女孩
5、就说:“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来的地方去。”本来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却用了“一件小事”作标题,编辑给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2.拙中见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体验:一个灵巧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并不觉得新奇;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就会觉得新奇。文章的标题也有这种情况。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标题把巧蕴涵在拙里边,拙中见巧,那的确比巧中之巧更见功夫。如:有位同学作文时写她一位同桌,也没什么新鲜事,一件事是本组做值日时,因为明天开运动会,别的同学都
6、到操场看热闹去了,她的同桌就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再一件事是考英语时她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作,她把答案写在条子上递过去,她的同桌却不看。这点小事本没有什么,可是她在标题上动了脑筋,她避开了我佩服的一个人等一般化的标题,也避开了闪光的心灵等带些艺术性的标题,选择了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傻同桌,这个“傻”字用得真好,不但表现出同桌的好品德,也表现出自己对同桌的挚爱。3.平中见奇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当中那位全身缟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样,在众多奇绝的标题之中平实的标题反而更加显眼。如:有一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写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事,重点写来自不同家庭的妯娌们互相团结、尊长爱幼的情况。
7、她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平实的标题婶儿们,在比赛中获奖。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不能不说和标题有一定的关系。又如:有位同学假期探亲时亲眼见到了黄河,感触很深,把它写入了作文。拟个什么样的标题好呢?他使用平中见奇的方法我见到了黄河。这个标题把一个中学生听到过黄河、读到过黄河之后,有幸亲眼一瞻中华民族摇篮风采的那种崇敬和自豪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4.引起悬念有的文章的标题,把文章的主题全盘揭示出来,读者对它所揭示的主题恰好特感兴趣,这样的标题当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可是,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
8、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如,根据有些地方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这一情况,某家语文小报编发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通过一次平垫臭水沟的义务劳动,男女同学互相帮助,臭水沟也平了,男女同学之间的鸿沟也平了,标题是沟平了;一篇是通过一次班级篮球赛,打破了男女同学的界限,标题是越过“三八线”;另一篇是一位班主任经过三思,终于不再阻止男女同学在一起跳舞,自己也加入了青年友谊圆舞的行列,标题是舞曲又响了。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起到了引起读
9、者悬念的作用。5.运用修辞法(1)对比式。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一位考生以由对比组成的选择问句 “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对比鲜明,隐含自己对记忆移植利弊的褒贬鄙视那些甘心做“专门记录科学家理论与思想的机器”和毫无主见的“人体缩微记忆库”的人,富有吸引力。(2)比喻式。例:有一考生拟题“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该考生把人生比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分述,最后点明“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新颖独特。(3)夸张。例: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4)反问。例:以“假如记
10、忆可以移植”为话题我是谁?(5)设问。例: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6)借代。例: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指代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7)对偶。例:以“环保”为话题 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8)拟人。例1: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例2: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9)呼告。例1: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例2: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10)引用诗句。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拟题求新,可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题海”中的浪花,只要你细心采撷,一定会使你的“脸部”光彩照人。【经典例题】以“诚信”话题
11、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为例:1.巧用修辞诚信如水(明喻)十字路口(暗喻)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拟用)诚信何价?(设问)拷问灵魂(拟人)2.仿化名作诚信飘流记(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诚信无价(电视剧诚信无价)3.佳句改装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拍卖“诚信”(借金融用语)心灵的审判(借司法用语)当然,好的文题还有很多,应该注意学习和体悟。平时的阅读中也应该注意搜集好的文题,以便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只要在拟题上开动脑筋
12、,广泛地联想联系,相信你在考试中一定会拟出新颖别致、不同凡响、能够表现出你的文学才华,并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文题来!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写作的范围,只求作文主题与“话题”有关。另外,话题作文打破了文体上的限制,用什么文体写作不再是命题者的要求,而要根据考生的实际需要。文体不限了,题目自拟了,但审题的难度丝毫没有减轻。一、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考生总是可以在话题的范围内开发出很多主题,文章要写什么主题,完全是考生自己的事。文体也可自己根据实际而定。话题作文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但不等于说没有限制,也可能出
13、现偏题、跑题的现象。那么,话题作文的审题有哪些技巧呢?1.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材料语”、“提示语”可有可无,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2.打破审读材料的顺序习惯上考生往往是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
14、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3.分清话题作文话题的类别(1)从话题内涵的隐显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良知与公德、心态、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岁月的痕迹、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必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伸义、比喻义、象征义等。(2)从话题的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如:杂、品德、合作,心灵的选择、我与空间、共享生命、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
15、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语,来缩小其外延,从而从一个角度来写。(3)从话题范围的大小看,有窄、宽之分。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杂”、“良师”、“角色”等就比较宽。(4)从话题的对象来看,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如“心灵的选择”、“共享生命”等的写作对象就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我与空间”、“真与假”、“生命与灾难”等属于多对象话题。一般来说,多对象话题实际上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两者都要写到,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二、话题作文审题的三个层面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题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
16、。审题时,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自然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1.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2.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重点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
17、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例题: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惟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分析】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3.看清话题,避
18、免脱离命题范围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例题: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话题也可以自拟,文体不限。【分析】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怎样做到使文章感情真挚人类最复杂的东西就是情感,最
19、具有个性特色的、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写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同学们,敞开心扉,“以自己的心灵之火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使读者“去以心发现”,才能取得感人的艺术效果。一、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生活是感情的源泉,感情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会培养你积极高尚的情操,会形成你健康向上的感情。有了这样的感情,你就会去追求光明与正义,痛恨黑暗与邪恶。留驻笔端,这种爱憎之情就必然要表现出来。如读鲁迅的文章,强烈感受到的就是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无情和对正义的期盼,无论是他的杂文还是记叙文,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二、培养感受生活的意
20、识首先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俗、混沌的状态。其次要辨析自己感官传达出来的感受,如天气阴沉,使人感到郁闷、压抑;晴空万里,使人感到开朗、舒畅;花使人觉得美好,水使人感到纯净等等。三、掌握抒情的基本方式抒情有两种基本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种抒情,不用借托,无须遮掩,显得奔放,直率动人。这种抒情,有的出现在一篇文章和一个段落的开头,起到点明全文主旨或段落主旨的作用。文章一开头就生出感情的,常常是为了表达作者不可遏制的强烈感情。例如哭闻一多,文章一开头就写道:一多,我想不到你会死!我想不到,无论如何想不到!
21、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表现了民族正气!【分析】这几句话,感情强烈,说出了亡友闻一多的高贵品质,也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例如琐忆:“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我想大声呼喊:热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的真理!【分析】这一真挚而激昂的结尾,呼应起通篇文章,表现鲁迅的光辉形象、伟大思想、巨大感召和鼓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之情。2.间接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叙述、描写、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之中的抒情方式。其表达形式比较委婉、含蓄。寓情于叙就有边记叙边抒情和用抒情的语言来记叙两种。边记叙边抒情,就是把记叙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交叉错落地组织起来,使所记叙的人物、事情和物件成为抒
22、情的依据,叙中有情,情有所托,两种方式相得益彰,构成一篇有事实有感情的文章,我们学过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都是这样的好文章。用抒情的语言来记叙,是将叙述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了解叙述内容的同时接受感情的熏染,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如此。寓情于议是将感情融于议论之中,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当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激情涌上笔端,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
23、却又多么高尚啊!【分析】在小蜜蜂身上,作者发现了生活的哲理,通过对小蜜蜂的议论、赞扬,抒发了强烈的敬佩之情,这种感情极为真挚深沉。这不单单是对蜜蜂的赞颂,而是对勤劳的亿万劳动者的热情讴歌。寓情于描写中有寓情于景物描写中。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一场戏,写到张生进京赶考、莺莺挥泪送别于十里长亭时,有这样一段唱词: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分析】一对即将离别的恋人眼中,天,是清冷的天;地,是凄凉的地;西风正紧,凭添愁绪;长亭雁叫,摄人心魄;离别的泪,把一片片霜叶都染成了红色!抒情深切动人。有寓情于细节描写中。典型生动的细节往往是抒情的突破口,人物的细腻情
24、感往往从一些细小的事上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抓住了这些“细节”往往能达到摄人心魄的作用。例如,考场作文战胜脆弱一段文字: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并没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们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不肯放下。【分析】“牛铃声”、“
25、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父亲)一脸的汗水”、“眼神中”、“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这些典型细节生动传神,写出了父亲对老牛的深厚感情,突现了“我”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当然还有寓情于场面描写中、寓情于肖像描写中、寓情于行动描写中等等。最后我要强调的是:1.抒情要为主题服务,要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如果仅仅从形式的变化考虑,为抒情而抒情,把抒情当成一种点缀,那么,这种抒情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不但不能感人,反倒给人一种无病呻吟、“故作多情”的感觉。2.抒情要真切自然,必须以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为前提、为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并注意抒情形式的大方自然,才能使文章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否则,抒情就难免浮华,矫揉造作,使人产生厌烦情绪。3.抒情要健康向上,要注意把个人感情和人民之情、阶级之情和时代之情高度统一起来。所抒之情要健康向上,蓬勃激扬,并成为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巨大力量。那种低级、颓废、肮脏甚至于反动的情调,必须坚决予以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