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设备维修及养护知识课件2605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设备维修及养护知识课件26057.pptx(20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设备维修及养护知识n A.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n B.设备的润滑n C.设备的故障和设备事故A.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n 正常磨损期越长,设备的使用效果就越好。n 要求设备的时间可利率为百分之百。n 设备构成期的质量,使用期的使用、保养、管理 延长设备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高时间可利用率。n 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可节省费用,压缩设备的检修停机时间,提高时间可利用率。n 设备使用期管理工作重点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一、正确使用设备n 做到设备合理使用的基本条件是:n 工艺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设备,配套成龙,布局合理、协调;n 依据设备的性能、承荷能力和技术特性,安排设备的生产任务;n 选
2、择配备合格的操作者;n 制订并执行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法规,包括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操作者按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使用和维护设备;n 具有保证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的客观环境,包括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防潮、防腐、防尘、防震措施等;n 建立和执行使用设备的各项责任制度。.n 使用设备的管理,就是依据这些基本条件,对设备从与供方签订合同起,直至退出生产为止,通过计划、组织、教育、监督以及一系列措施,达到减少磨损,保持设备应有的精度、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获得最佳经济效果。(一)合理配备设备n 合理配备,就是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性质和企业发展方向,按产品工艺技术要求的
3、实际需要配备和选择设备。(二)新设备的使用n 1、操作工的选择和培训n 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结构复杂程度,挑选责任心强、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能刻苦钻研技术业务的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学习。2、拟订操作规程和保养细则n 设备说明书(技术要求性能、结构特点、操作使用规范、调整措施等)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使用要求的规范.n 并组织学习,掌握、熟知操作使用设备的具体要求和有关规定。n 在操作规程和保养细则中,要具体规定设备的使用范围、要求、方法、操作和保养的要求,以及其他注意事项。.n 在拟订安全操作规程的同时,要拟订保养细则。设备保养细则的内容,包括外部保养和传动系统、安全装置、润滑系统、操纵系统、
4、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计量仪表等等各项保养规定和具体要求,并明确规定保养时间。3、明确岗位职责n 对单人使用的设备,在明确操作人员后,必须明确其职责;n 两人以上同时使用或单人操作有两班制生产的设备,应明确班组长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三)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n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应与生产管理、工艺管理和操作技术管理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管好、用好。n 在使用过程中,要求:.n 1、按设备技术性能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n 2、加强工艺管理n 3、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n 4、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制度n 5、配备从事检查、督促设备使用的设备检查员和维护工n 6、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n 7、建立、建全
5、必要的规章制度(三)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n 1、按设备技术性能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2、加强工艺管理n 设备完好与否,是工艺管理和操作过硬的先决条件。然而工艺的合理性又直接影响设备的状态。3、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n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人要根据设备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上规定的操作使用程序和设备的特性、技术要求、性能,正确、合理使用设备。n 为了保证设备得到正确、合理使用,要定期组织操作工学习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进行基本功训练;定期组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n 通过上述措施,使他们达到“四个过硬”:n 在设备上过硬 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原理,会维护保养,会检查和排除一般性故障;n 在操作上过硬 动作
6、熟练、准确,协调动作好;n 在质量上过硬 懂工艺流程,加工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n 在复杂情况面前过硬 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范知识,能判断、预防和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n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到“三好”、“五不要”n 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n“三好”:管理、用好、维护保养好n“五不要”:1、不要开着机器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离开时,应停车并切断电源;2、不要违反操作规程,严格按使用要求和规范操作使用设备,不准脚踏设备和用脚踢电器开关、操作手柄;3、不要超负荷、超加工范围使用设备,必要时应事先报告并经有关方面同意后可使用;4、不要带“病”运转,发现故障隐患
7、,应及时停车检查,直到查明原因、排除隐患后才能继续使用;5、不要在机器上放置工件、材料、工具、量具等,严禁敲打设备导轨等部位4、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制度n 在设备事故原因分析中,“操作不熟练”往往是由于操作工对该设备性能、操作要求、技术规范不熟悉所致。因此,操作工因工作需要调换使用其他型号、类别的设备时,应先熟悉新岗位所操作的设备性能、结构、原理和操作规范、使用要求,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操作。n 5、配备从事检查、督促设备使用的设备检查员和维护工.n 维护工要经常巡回于各设备,做到勤问、勤听、勤看、勤检查。6、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n 设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一般设备要求工
8、作环境清洁,不受腐蚀性、有害物质的浸蚀,安装必要的防护、防腐、防潮、保暖、降温等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控制和安全警报装置的仪器仪表。如果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符合要求,甚至很恶劣,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损伤设备,影响操作工情绪。7、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n 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和技术要求,制订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办法,并组织学习,保证贯彻执行,这是使设备得到合理使用的基本条件。规章制度主要包括:.n(1)设备操作使用责任制。n(2)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细则。n(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n(4)设备维护修理专业人员的巡回检查制度。n(5)设备交接班制度。二、设备的维护保养n 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的日常
9、维护,是指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部件、零件相互摩擦,而产生的技术状态变化,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和处理。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由操作工和维修工共同负责。n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指操作工和维修工,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设备的启动、润滑、调整、防腐、防护等要求和保养细则,对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的设备所进行的一系列作业,它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n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润滑和定期加油换油、预防性试验、定期校正精度、设备的防腐和一级保养等.n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简称例保,是指操作工每天在设备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必须进行的工作。n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减少磨损,使设备经
10、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基础工作。.n 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是:操作者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并在班前、班后填写记录;应保持设备完整,附件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无损;要经常擦拭设备的各个部件,保持油垢、无漏油,运转灵活;应按正常运转的需要,及时注油、换油,并保持油路畅通;经常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备可靠,保证设备安全运行。.n 通过设备维护保养,达到“整齐、清洁、安全、润滑”。.n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合理,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零部件无缺损。.n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灰尘,无黑污锈蚀;各运动件无油污,无拉毛、碰伤、划痕;各部位不
11、漏水、漏气、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n 润滑:按设备各部位润滑要求,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标醒目,油路畅通。.n 安全:要求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制度;操作工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和原理,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可靠,受压容器按规定时间进行预防性试验,保证安全、可靠;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接地良好,电力传导电缆按规定时间、要求进预防性试验,保证传输安全、正常,无事故隐患。.n 要做好使用运行情况记录,保证原始资料、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n 要求操作工能针对设备存在的常见故障,提出改善性建议,并
12、与维修工一起,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减少故障发生频率和杜绝事故发生,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n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只有“严”字当头,正确、合理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认真管理,切实加强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的检查,及时地、认真地、高质量地消除隐患,排除故障。.n 上述要求使设备操作工必须做到:.n1、在开机前n 检查电控制开关、旋扭等是否安全、可靠;n 各操纵机构、传动部位、挡块、限位开关等位置是否正常、灵活;n 各运转滑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油杯、油孔、油毡、油线等处是否油量充足;n 检查油箱油位和滤油器是否清洁。n 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开机试运转。在启动和试运转时,要检查各部位
13、工作情况,有无异常现象和声响。n 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2、在使用过程中n(1)严格照操作规程使用。不违章。n(2)设备上不乱置工、量具和原材料等。确保活动导轨面及接合处无尘灰,无油污、锈迹,无拉毛、划痕,研伤、撞伤等现象。n(3)随时观察部件运转、仪器仪表指示、声响,异常时立即停机检查,直到查明原因、排除为止。n(4)设备运转时,操作工应集中精力。n(5)设备发生故障时,作好记录。3、当班工作结束后n 应进行认真擦拭,全面保养,要求达到:(1)设备内外清洁,无锈迹,工作场地清洁。(2)各传动系统工作正常;所有操作手柄灵活、可靠。(3)润滑装置齐全,保管妥善、清洁。(4)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可
14、靠,内外清洁。(5)设备附件齐全,保管妥善、清洁。(6)工具严格按要求保管,保证量具准确、精密、可靠。.(7)设备上的全部仪器、仪表和安全装置完整无损,灵敏、可靠,指示准确;各传输管接口处无泄漏现象。(8)保养后,各操纵手柄等应置于非工作状态位置,电气控制开关、旋扭等回复至“0”位,切断电源。(9)认真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和交接班记录。(10)保养工作未完成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保养不合要求,接班人员提出异议时,应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三、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众管理,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一)“三级保养制”的内容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
15、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2、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3、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满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二)“三好”“四会”的内容n 实行“三级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的要求1、“三好”的内
16、容:(1)管好(2)用好(3)修好2、“四会”的内容(1)会使用n(2)会保养n(3)会检查n(4)会排除故障B.设备的润滑一、基本概念n 摩擦、磨损与润滑,是一门研究物体相互接触的摩擦表面之间关系的科学。n 机器的摩擦,将造成经济损失。摩擦又大量消耗能源,专家们估计,世界能源的三分之一是消耗在克服摩擦上。摩擦是设备零部件报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资料分析,有百分之八十的零件,其损坏原因是由磨损而报废。尽管摩擦会给人带来种种不利,但我们还可以利用摩擦来为人类服务。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控制摩擦,减少磨损,从而减少因摩擦、磨损所造成的设备损坏、能源浪费、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n 两个摩擦面之间缺乏
17、润滑时,将形成干摩擦,由此使两摩擦面严重擦伤和咬焊。在加入合适的润滑油之后,使之形成油膜(即润滑膜),消除了干摩擦,从而降低了摩擦,减少了磨损,降低了零部件损坏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设备的润滑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n 对润滑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n(1)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杜绝设备因润滑不良而发生事故。n(2)减少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n(3)减少摩擦阻力,降低能源消耗。n(4)减少油料消耗,节约用油,采取一系列治漏措施,避免浪费。二、主要工作内容润滑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制订设备的有关规章制度、规定和办法;
18、制订岗位职责和工作条例。(2)编制各类设备润滑卡片、图表和有关技术资料。(3)指导操作工、设备维护修理专业人员正确搞好润滑,提出改进润滑工作的措施、方法。(4)制订润滑油和擦拭材料的消耗定额。(5)编制设备的年、季、月度清洗换油计划,并组织实施。n.(6)对润进厂滑油料进行质量检验。(7)正确选用润滑油料。(8)对大型重点设备和液压设备润滑系统进行改进、改装、改造,改善润滑系统。(9)贯彻设备润滑的“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三级过滤”工作。三、润滑“五定”n 润滑“五定”,是我国广大从事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好经验。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19、,润滑“五定”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n 润滑“五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1、定点n 根据设备的润滑部位、润滑点和润滑装置(油标、油槽、油泵、油池等)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加、换油,并要求熟悉它的结构、作用和润滑方法。2、定质n 供应适当粘度的润滑油,使摩擦表面建立牢固的油膜,是防止咬焊磨损的有力措施。选用较高极压性能的润滑油,使摩擦表面保持较强的极压薄膜,能延缓疲劳磨损时间。润滑油对金属表面有保护作用,能减轻锈蚀磨损。因此,必须按设备说明书、润滑图表或卡片中规定的品种、牌号使用润滑油,同时其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并符合国家标准。润滑部位上各种润滑装置,要做到完整、清洁。3、定量n 根据各润
20、滑部位、润滑点和润滑装置的油量要求加注润滑油,是保证润滑的基本条件,且有助于排除摩擦表面的硬粒,可防止因硬粒存在而产生磨粒磨损。如果油量加注不足,使各润滑面得不到应有油量,造成润滑不良,由此而产生咬焊、拉痕、研伤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果油量加注过多,将产生漏油、滴油,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影响设备保养和环境清洁。所以,要严格按润滑图表规定的注油量注油。4、定时 根据设备各润滑部位的润滑要求和润滑方式,确定加注时间,并按规定时间加注润滑油,是搞好定质、定量的重要环节。设备的操作工和修理工要严格按设备的说明书和润滑图表、润滑卡片上规定的分工,分别按时在各润滑点加注油料,和按计划进行清洗换油。5、
21、定人 设备上各润滑部位,都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例如,凡每班应加注一次油的润滑点,由设备操作者负责。各种贮油箱,如需要清洗换油时,则由维修工配合,共同进行。凡需拆卸后才能添加油或换油的部位,由维修工定期清洗换油,操作工配合。所有电器部位,由电工负责加油或换油。C.设备的故障和设备事故.一、设备故障n 消灭和减少设备故障是设备管理者与维修工的一项重要任务。.n 设备故障简单的定义是指:设备在投入生产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系统、机器或构成系统、机器的零部件丧失了其规定机能的事件。造成设备故障的原因很多,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发生的过程也很复杂。.n 总的说来,设备故障主要原因有:n(1
22、)周围环境的作用;n(2)机器运转各机构的相互作用;n(3)制造装配过程潜伏的缺陷。.n 为了研究故障,就必须把大量不同的故障现象进行归纳、分类,划分不同的类型。n 故障的状态特征叫做故障模式,如磨损、变形、断裂等都是典型的故障模式。n 划分不同的故障模式,是为了研究故障的机理,就是研究故障的物理、化学或机械过程,如腐蚀、疲劳、热影响、蠕变等。.n 搞清楚了故障机理,就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来预测、防止故障的发生,把因故障造成的影响损失降低到最少。n 故障机理和故障模式既受保管、运输、使用、维护、修理等条件和时间的影响,更受设计、制造、装配、试验阶段工作质量的影响。二、设备故障的发生规律n
23、 与设备磨损规律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形成设备故障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按其规律得出的曲线图形似“澡盒”。因此,我们常把这一曲线称为“澡盒曲线”。.n 第一阶段为初发故障期。指新设备安装调试过程至移交生产试用阶段,因设计、制造中的缺陷,以及零部件加工质量、操作不习惯、未全熟练掌握性能等原因所造成。这一阶段是充分暴露问题的时候。随着调试、运转逐渐正常,故障发生率逐步下降。在设备修理后,移交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n 第二阶段是偶发故障期。经第一阶段调试、试用,设备机件进入磨损期,操作工已掌握设备调整的特点。设备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故障明显减少。在这一阶段所发生的故障,一般是由于设备维护、使用不当,工作条件
24、(负荷、环境等)变化等原因,或者由于材料缺陷、控制失灵、结构不合理等到设计、制造上存在的问题所致.n 第三阶段是磨损劣化故障期,也称故障多发期。设备各部分机件因磨损、老化、腐蚀逐步加剧而丧失机能,使设备故障增多,生产效能下降,为排除故障所需时间也不断增长,维修费用上升。说明设备的一些零部件已到了使用寿命期,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检修,更换已损件,才能恢复。.n 因正常磨损发生的故障,称为有规律性故障(磨损故障、渐发故障)。n 在每个阶段里都伴随着随机性故障,这类故障发生的概率与已使用的时间无关;第二阶段里的因超负荷、超范围使用和因维护保养不良等非正常磨损原因发生的故障,大都在毫无规则的情况下,称为
25、突发性故障。n 无论是随机性故障或突发性故障,因为发生发展不规则,也就无法预测预知,所以,统称为偶发性故障或不可预测性故障。.规律性故障又可分为能观测到的和不能观测到的两种:n(1)能观测到的规律性故障。故障的发生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和顺序 设备的磨损规律,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根据组成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的技术特性、传动原理、结构状况等等,先由易磨损件逐渐发展到一般零部件。是备件储备的依据之一。.n(2)不可能观察到的规律性故障。特种磨损故障属于这类规律性故障。预防这类故障的发生和发展,只有加强预防性检修,有计划地更换那些可能发生故障的零部件。但是,记录使用时间,逐步摸索规律,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n
26、偶发性故障也可分为能观察到和不能观察到两种:n(1)能观察到的偶发性故障。有过程、预兆,加强检查,提前排除。记录积累下来,为消灭同类故障提供可靠信息。如故障的发生时间很短,难以估计其存在的问题,则应采取对各重要零部件进行连续性的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情况。.n(2)不能观察的偶发性故障。这种故障的发生不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即无法测出的这类,发生后,必须作好记录,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属设计、制造或修理技术、修理质量方面的原因,可将情况向制造部门或技术部门反映,以便改进,提高制造、修理质量;属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程所致,就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发生。三、设备故障的处理n 要减少故障和
27、消灭故障,就必须重视故障的研究和管理,重点又在记录故障、分析故障,并将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储存,为改进设计,加强修理、制造质量管理,改善管理工作,提供大量的、可靠的信息,预防同类故障发生.n 不重视故障管理,缺乏障统计,造成:(1)故障发生后,故障分析和判断是凭印象、靠经验。即使是工作时间长、对设备状况比较了解、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操作工和维修工,也难免诊断失误;工作时间短、对设备状况尚不十分清楚又缺乏实际经验的操作人和设备维修工,无法利用以往的资料来分析、排除故障。故障排除时间长,经济损失增加。.n(2)不能为技术人员和维修工提供必需的、基本的资料,反馈必要的信息。这样,为减少、消灭故障
28、的设计缺乏依据,设备技术状况得不得改善,维修工不但不能减少,工作量却日益增大。.n(3)使计划检修不能取得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计划检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故障少,发挥效能高。也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计划检修,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处于偶发故障期。n 然而,安排计划检修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设备故障记录和故障分析资料,缺乏故障统计资料,计划检修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造成不良经济后果。.n 设备的故障管理包括:(1)设备检查;(2)故障记录;(3)故障统计分析;)(4)减少故障和消灭故障的措施研究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设备的检查n 设备检查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种方
29、式。n 为减少设备故障的检查,就是对设备在使用运行过程中性能(指操作、声响等)、传动机构的观察检查和零件磨损量、精度、温升和输出参数(出力、压力、效能等)的变化进行测量。目的是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和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拟议措施,有目的地做好修前准备工作,以压缩修理时间和提高修理质量。.n 设备的检查,是我国现阶段用以消灭事故,减少故障,压缩故障停机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措施,也是使用期管理的中心环节。n 设备的检查包括:设备使用的日常检查,日常维护修理巡回检查,设备的使用管理检查和各种形式的定期检查。1、设备使用的日常检查n 是指操作工在操作设备前,使用过程中和设备有异常现象时,以及
30、在交接班过程中的检查。在检查中,要把发现不正常的技术状况及时记录下来,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目前,有不少企业在应用“点检”表,这是一种检查记录形式,大部分企业仍沿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形式。2、设备日常维护修理巡回检查.是由维修工负责的检查工作。.它要求维修工经常巡回于所负责部门,对每一台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和设备的技术状况做到勤看、勤听、勤问、勤检查。.要利用一切非生产时间,查看操作工反映的设备疑点,及时检查、了解,掌握情况,消除隐患,排除故障。.维修工必须详细、准确、全面地填写维修记录,把日常巡回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设备、部位、检查诊断结果和排除措施等全部记录下来。3、设备的使用
31、管理检查 是设备检查员在巡回检查、督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过程中,对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技术状况的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通知维修工进行检查和修理。4、定期检查n 是指设备检查员和维修工,在操作工的参与和配合下,根据设备在日常观察中所反映的功能状况和按各类设备的特性、工艺技术要求等,定期的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定期精度检测、校正,预防性试验,设备技术状况定期普查等。.n 定期检查是以检查设备的静态技术状况为主的,如测定设备的精度、性能、出力;测量和调整设备的安装基础;设备容器和传导管线的耐压、耐高温、绝缘等性能的试验和测定,等等。通过检查,了解、掌握设备经一定时间运行使用后,实际技
32、术状况和性能、精度的下降程度,以便研究、确定为恢复其性能、精度和技术功能的检修形式与时间。.n 修理前的检查,也是定期检查的一种形式,但主要是为修理作好准备,以缩短修理停歇时间,提高修理质量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修理前检查的内容比较全面,其中包括检查设备的静态和动态技术状况,确定更换磨损件,制订故障排除方案、措施和方法。.n 设备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观检查法,是通过人的感官功能,采取看、听、摸、嗅、感觉等简单的方法,对设备的操作灵敏程度,传动机构是否正常,温升、声响等有无异常,加工件表面粗糙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等进行检查、判断。一种是客观检查法,就是应用各种检测工具,测定设备的技术性能。由
33、于主观检查是与检查人员的素质有关的,因此,可靠性差。客观检查比较可靠。(二)设备故障维修记录.故障维修记录是设备发生故障时,经检查、诊断、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除后,把故障发生发展直至排除的全过程简要的记录下来。.故障记录的内容包括:故障发生前的迹象、原因,发生故障的部位、诊断结果和排除措施,更换和修复磨损件的名称、数量和磨损特点,排除故障所需的时间。.目的在于对设备故障的类别进行汇总和观察设备每次故障发生的间隔时间,以及它的发展过程,积累原始资料。.故障记录一般由设备维修工填写。(三)设备故障的统计与分析n 设备故障统计,是在故障记录的基础上,对设备发生的原因、性质和有关数据的统计,是故障分析的
34、基础资料。n 故障分析可分为单台设备在统计期内发生故障的具体分析和同类型设备(或同型号设备)在统计期内所发生故障的综合分析n 综合分析是掌握在单台分析基础上的。.n 因此,要求单台分析要具体、详细,找出发生故障的各种原因及其性质,并尽快可能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n 当然,故障分析不仅局限于单台综合分析和同类型、同型号设备故障的综合分析。为了研究消灭和减少故障的对策,可将故障原因、性质等再次分解,以便掌握故障的确切数据。n 设备故障的分析方法,可应用“因果分析图”的方法。(四)减少故障和消灭故障的措施n 应根据故障分析,针对设备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故障,采取一系列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n 经
35、检修后的设备,在移交使用时的初期故障阶段,凡因修理质量所造成的设备故障,应加强检修工作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工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一切为用户着想”和“质量第一”的思想。n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质量指标作为考查有关人员工作成果的主要内容,并同他们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n 在设备故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常见故障和多发故障,应根据故障的部位、产生原因,重点抓好改善性修理,如进行局部结构的改进、改装;治理漏油的引、堵、封、改的措施。对于疑难故障,则应作为重点研究的攻关项目,拟议、设计改造方案,组织实施解决。n 所有有关设备故障的一切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凡属单台设备的,都应存
36、放在设备档案资料中;属同类型或同型号设备的故障分析资料,要妥善管理,以便及时传递、运用。.n 新设备在调试、初期使用阶段,因设计和工艺技术缺陷所造成的设备故障,则应把有关设备故障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给设备制造或管理部门,以便改进设计,加强制造工艺技术管理。n 如因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问题而发生设备故障,就应加强对操作工的教育和使用的管理n。因检查不及时或故障诊断不正确所出现的故障和因此而造成事故的,就应采取必要措施,一方面加强对维修工的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应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检查、处理。四、设备的事故n(一)设备事故和事故分析、处理n 凡因人为原因造成设备及其附件、部件损坏,精度、性能降
37、低,或动力供应中断等影响生产的,均为设备事故。.n 人为原因,是指除因自然灾害所引起设备的损坏。有些情况可作例外,如:因绝缘老化、零件疲劳损坏、原材料内裂纹等原因引起的设备事故,可作为“自然事故”范围。由于维护保养不良,检查、检修不及时,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超范围、超性能使用,或因生产计划安排不周和因只顾生产,不考虑维修,采取拼设备而使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造成的设备事故,均应列入人为原因。.n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还会把一些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设备事故,也作“自然事故”,例如:制订检修计划时,没有掌握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和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该检修的设备没有及时安排检修,使设备正常磨损关系破坏而
38、造成的设备事故;因生产的组织、指挥不当造成事故;对所发现的设备故障和异常,未及时采取措施排除而造成的设备事故,等等。.n 此类事故发生以后,更应认真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从管理上入手,思想上重视,才能杜绝。如果以“自然事故”处理,不仅是对组织、指挥者和管理人员的姑息迁就,而且是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对提高组织、指挥和管理水平有害无益。.n 设备事故,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危及人身安全。n 要加强对事故防患措施的规划、落实、检查。n 第一,必须坚持操作工使用设备的三级教育制,严格执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要加强设备日常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n 第二,要使每一个设备操作工都能掌握设
39、备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能够做到:设备发生时,始终保持头脑冷静,立即切断电源,并能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事故发生后,必须保护现场,不得随意移动零部件,或拆卸已损坏的零部件和被加工件,应立即报告班组长、设备员和主管领导。.n 第三,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岗位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n 从目前企业发生设备事故的原因分析,有60%以上的设备事故是属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润滑管理,设备使用管理,操作规程的拟订与贯彻,设备检修计划管理,生产组织、安排和落实等。n 从加强管理入手,用管理措施来检查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以管理求效益,是消灭设备事
40、故的根本途径。n 在调查、分析和处理事故过程中,责任者应如实反映事故前的印象和发生事故的经过,并检查自己应负的责任。.n 设备发生事故以后,如属一般设备事故,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由所在单位主管理领导主持,设备主管部门、安全主管主部等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属重大设备事故和重型、关键设备发生事故,由所在单位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领导,并由企业主管设备的领导主持,组织调查、分析、处理。n 在调查、分析工作中,一定要把设备发生事故前的状况和事故发生原因查清,详细记录调查、分析经过和结论,全部资料随“设备事故报告单”一并存入设备档案。.n(二)设备事故分类n 设备事故一般可分为:设备损坏、普通设备
41、事故(也称一般设备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三类。因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设备的重大事故:(1)设备停止生产五昼夜及以上的;(2)设备修理费用达1000 元及以上的;(3)全厂供电中断30 分钟及以上的;(4)全厂动能供应中断60 分钟及以上的。在上述范围以下者均为普通事故。(三)“三不放过”原则设备发生事故后,任何人不得隐瞒事故,车间应认真检查分析,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即(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设备管理程序n.设备管理程序n 4.职责n 4.1 工程技改部或生产部负责设备的采购,设备采购部门(工程技
42、改部或生产部)负责设备的安装验收。n 4.2 生产部及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负责。n 4.3 总工办负责组织设备的性能验证。n 4.4 档案室负责对设备档案的保管。n 5.1 设备的采购及开箱验收n 5.1.1 设备的选择和评价。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节能、环保、易维修、易清洁的原则,正确的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设备管理程序n 5.1.2 设备采购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设备进行考察招标。n 5.1.3 设备到达后,由设备的采购部门与设备使用部门共同进行开箱验收。n 5.2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及验证n 5.2.1 设备安装结束后由设备生产单位、
43、设备采购部门(工程技改部或生产部)及使用部门共同参与设备的调试,以确认设备运行正常。n 5.2.2 设备调试结束后,由工程技改部、生产部、设备使用部门共同进行验收,并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记录”,工程技改部、生产部共同审核并签字确认。n 5.2.3 设备的采购部门(工程技改部或生产部)及使用部门负责关键设备的安装、运行确认,以保证设备满足生产需要。n 5.2.4 设备安装、运行确认结束后,由总工办组织对关键设备的性能进行验证。n 5.3 设备的日常管理5.3.1 设备的使用。5.3.2 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n 5.3.2.1 车间设备管理员要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计
44、划并组织实施;生产部设备管理员组织维修所用备品和配件的供应,参与车间的维修及检修改造并及时记录归档。n 5.3.2.2 定期维修:生产部根据使用单位的提报计划制定每年一次的大修、中修和小修计划,对本公司设备进行检修,检修情况记录存档。n 5.3.2.3 不定期维修:由各部门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不定期进行维修。5.3.3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n 5.3.4 设备的事故处理。当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积极组织抢修,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设备管理程序n 5.4 设备的闲置与封存。对闲置不用或停用三个
45、月以上的设备,应由车间提出计划,经生产部审核,报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封存。封存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锈等措施,并要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管理程序n 5.5 设备的调拨和报废。n 5.5.1 对本企业生产已不适用及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应予调出。对要调出的设备,需报生产部批准,并做好帐务处理后方可调出。调出的形式有出租和有偿转让。n 5.5.2 设备超过使用年限,或因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或因事故造成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技术上不值得修复改装的均可报废。凡是要报废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经批准后,方可报废。报废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报财务部
46、进行销账。设备管理程序n 5.6 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n 5.6.1 建立设备档案。由设备使用单位的负责人负责设备档案的收集。n 5.6.2 设备档案由设备管理员验收交公司档案室统一保存。设备管理程序n 5.7 设备台帐n 5.7.1 设备台帐是掌握企业设备资产状况,反映设备分布变动情况的重要依据。n 5.7.2 生产部与设备使用部门分别建立设备台帐(附录A)。n 5.7.3 设备台帐中设备序号的编写n QD/SBn 本部门设备排序号n 部门代码n 齐都药业设备n 5.7.3.1 部门代码参见文件编写导则。n 5.7.3.2 设备排序号由设备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对设备进行统一排序。n 如:301
47、 车间设备台帐登记的第一台设备蒸馏水机n QD/SB25001n 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管理标准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管理标准n 1.主题与适用范围n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管理内容。n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管理。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管理标准n 4.职责n 4.1 生产部:负责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的审核及协调工作。n 4.2 工程技改部:负责对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工作的实施和审核。n 4.3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对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工作的实施。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管理标准n 5.1 设备的开箱验收n 5.1.1 设备进厂后,由设备采购部门(生产部或工程技改部)和设备使用
48、部门负责开箱验收。n 5.1.1.1 按装箱单或发货清单或购货合同清点零部件、附件、备品备件及其技术资料是否齐全,若不全应由设备采购部门索取。n 5.1.1.2 检查设备及其附件有无破损锈蚀。n 5.1.2 确定设备完好无损后,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 开箱验收记录(见附录A),设备采购部门签字确认。n 5.1.3 随机技术资料由设备使设备的验收及安装调试管理标准n 5.2 设备的安装调试n 5.2.1 安装调试是对新进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进行确认,以期达到生产的需要。n 5.2.2 小型、使用或结构简单的设备,由设备采购部门(生产部或工程技改部)组织设备使用部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n 5.2
49、.3 大型、使用或结构复杂的设备,由设备采购部门(生产部或工程技改部)组织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使用部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n 5.2.4 设备应在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空载和负载运行。n 5.2.5 检查设备的安装应达到GMP 要求。设备的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n 5.2.6 按照工艺条件模拟生产。n 5.2.7 安装调试结束后,由工程技改部、生产部、设备使用部门共同进行验收,并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记录”(见附录B),工程技改部、生产部审核确认。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管理标准n 4.职责n 4.1 本公司生产部负责对全公司各部门在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50、进行检查、监督、考评和管理。n 4.2 车间主任和设备维修人员对本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n 4.3 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n 4.4 设备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对自己所维修或操作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负责。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管理标准n 5.1 设备的使用n 5.1.1 对所有的设备都要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维修人员为辅的包机包修制。设备谁操作,谁维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n 5.1.2 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制度,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正确使用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集体使用、单人操作倒班使用的设备由班组长负责,操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