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 ji)宰割(zi)可歌可泣(q)B弥高( m)赫然(h)气冲斗牛(du)C簇新(c)校对(xio)鲜为人知(xin)D草率(shui)揩桌子(ki)深恶痛绝(w)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深宵秩序契而不舍B调羹呜咽绞肉马革裹尸C镐头昼夜草率妇儒皆知D独裁吩咐典藉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老李最近不但失业,又生了重病,可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啊。B华为员工在世界各国间飞来飞去做生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C赵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D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
3、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背诵得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2)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_,_。(4)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5)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表达思乡之情。(6)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
5、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射手。典郡;掌管郡务。伎:同“技”,技艺。金鱼:金鱼袋在唐宋时期属于官易身上佩戴的一种装饰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公亦以此自矜(2)康肃笑而遣之(3)坐客罔不叹服(4)碎其金鱼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他,但手熟尔尔辈不能究物理B以我酌油知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尧咨善射,百发百中D杖之,碎其金鱼拄杖无时夜叩门3用现代汉语分别翻译甲、乙文段画波浪线句子。(1)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6、入,而钱不湿。(2)汝典郡有何异政?4陈康肃(尧咨)的射箭本领怎么样?从甲乙文段中摘录出原句作答。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一株小草改变世界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说,获得诺贝尔奖是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多年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1930年12月
7、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因疟原虫对氯喹类药物已产生抗药牲,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
8、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药物,防治疟疾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要在设备简陋和信息渠道不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
9、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方)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失败了190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
10、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有删改
11、)1本文以“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3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发上获得突破的关键环节是什么。4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一个“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感情。一个“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
12、主观感受所致。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品味语句。在下面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说说它好在哪里。(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七、作文(共40分)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那段温暖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