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度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度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图解(ji)惆怅(zhng)身临其境(jng)B片面(pin)差异(ch)情寓于景(y)C真挚(zh)落空(lo)朝朝暮暮(zho)D渲染(xun)暮霭(i)浮光掠影(l)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泄气浩瀚眼花缭乱抑扬钝挫B落第涂墁络绎不绝正襟危坐C燥热狼藉自出新裁巧妙绝伦D蹒跚秀颀重峦叠嶂和言悦色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剧本根本不好,你就是哗众取宠,也不能把它变成一出成功的好戏。B我要看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前赴后继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C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
3、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将在成都举办的西部国际博览会,给弘扬成都精神和成都形象带来良机。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直接型默写。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峰峦如聚,波涛
4、如怒,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理解型默写。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_,_。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比较阅读【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
5、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出师表)【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人名。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异:其他的。正:只。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志虑忠纯志虑:_上诘之之:_2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为更好理解文意,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二处)。是 以 先 帝 简 拔 以 遗 陛 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同样是关于“人才”的话题,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
6、举荐文臣武将,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结合出师表全文来看,其实是希望后主能“_”。乙文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 。5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57段,回答以下问题。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
7、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1第5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3阅读选文,概括文艺作者是如何进行创作的。4作者为什么说“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5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第6段提到了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这有什么作用?五、诗歌
8、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梅岭三章(一)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从梅岭三章“_”和别云间“_”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均属绝命诗。(各填一句诗)2梅岭三章中,“百战多”写战斗之频繁,“旌旗十万”言牺牲之巨大,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那么,别云间一诗又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3两首诗,一首想象人去阴间,一首想象魂归人间。请结合“去”“来”的目的,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学校创建
9、文明校园,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_,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_,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坚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翠竹临风挺立,坚守其气节;寒梅映雪俏丽,坚守其傲骨;海燕凌波奋飞,坚守其勇猛。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生命,需要坚守,坚守自我的美丽,坚守内在的涵养,世界因坚守而美好。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要抄袭他人的文章;书写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