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五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和语文园地五,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二、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本
2、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本单元的重点是带领学生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带领学生集中识字,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有用和有趣。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多样的教学情境中走进汉字文化,燃起其识字的热情。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边读边体悟,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三、
3、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本单元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以及汉子偏旁表义构字规律,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认识“竖钩”、“卧钩”两种笔画,“提土旁”、“女字旁”、“竹子头”、“风字框”三个偏旁。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
4、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思维能力: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以及初步尝试续编故事。审美创造: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
5、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3.认识走之等9个偏旁;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4.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5.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6.读故事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通过古诗学习,激发学
6、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感受古诗在中华文化中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中古诗的内涵。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进行背诵,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运用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表达运用。思维能力: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意境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景物的美,并通过图文并茂自我拓展创作山水画。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正确朗读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难点:理解
7、古诗大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游戏,激发兴趣。 2.课题。教师活动:1.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语文园地一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学习的一首谜语诗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一首谜语诗画。教师板书课题。(板书:6 画)学生活动:1.指名回答。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组织学生猜谜。2.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利用谜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强,通过
8、复习学过的有趣的谜语诗可以直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启发抓住契机,训练语言表达,顺应学生乐于表达的天性,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创设情境。环节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古诗大意。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3.深入朗读,整体把握。教师活动:1.欣赏:教师朗诵课文,指导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2.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指导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4.引导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5.朗读: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聆听老师的朗读美
9、。2.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3.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4.学生进行激趣认读。5.领读,齐读,开火车读。活动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环节三:品读词句,领悟诗境。1.自读古诗,聚焦景物。2.节奏划分,深入品读。3.指导写字,观察练习。教师活动:1.引生读古诗,读完后,用笔圈一圈这幅画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节奏划分读古诗注意把生字都读正确哦!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教师指名朗读展示。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10、,交替朗读。4.学写“去”。老师带读“去”字组词。5.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学生活动:1.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主圈画有关景物的词语。预设:山、水、花、鸟。3.进行朗读展示:学生跟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4.学生观察“去”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5.学生先书空,后描红。6.学生自主练写,写字姿势。活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一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环节四:积累诗句,熟读成诵。1.古诗配乐,学生吟诵。2.熟读成诵。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
11、诵。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小组学习成果展示。3.指导熟读成诵。 学生活动:1.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在读得过程中,边看图边吟诵。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意图:读熟了,学生背就顺利成章了,当堂背诵既能增加学生的积累量,也能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巩固作业:正确书写“去”,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提升作业:请你将古诗画的诗句诵读给家人听,请他们也来猜一猜谜底。6.板书设计 6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课
12、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运用: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水、来、不”3个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中景象与生活景象的不同,体会“画”的特点。审美创造: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培养审美情趣。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无”“远近”
13、等反义词。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2.聚焦诗句,读通诗句。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2.组织学生读诗句。学生活动:1.学生认读卡片上的词语。把摘到的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苹果后个红苹果。2.借助课本插图中的事物读出对应的诗句活动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借助插图事物,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古诗句。环节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品读诗句,体会情感。2.深入情
14、境,感悟诗情。教师活动:1.学习前两句诗。齐读古诗的前两句,然后看看课本插图,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的。2.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板书:远看山有色)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到过的水是什么样的?教师播放瀑布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近听水有声”,而画中是“近听水无声”。(板书:近听水无声)4.结合课本插图再读一读前两句诗吧。学习后两句诗。5.齐读古诗的后两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吧!6.联系生活想一想:春天走了,花儿是什么样的?(板书:春去花还在)7.联系生活想一想:画中的小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
15、活中是“人来鸟会惊”,而画中是“人来鸟不惊”。(板书:人来鸟不惊)8.结合课本插图,组织学生对读诗。学生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生1:远看高山色彩明亮,生2: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远看山无色”,而画中是“远看山有色”。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1:水是流动的。生2:水是哗啦哗啦的。4.组织学生观察插图,再读前两句。5.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画:预设: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在开放,人走来鸟儿没有受惊吓飞走。6.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春去花不在”,而画中是“春去花还在”。7.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鸟和画中的鸟。8.男女生对读这首诗。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
16、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与诗句中对“山、水、花、鸟”的鲜明对比,进而明白描绘的是画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又体会了诗句的巧妙之处。环节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练习观察。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水、来、不”,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在语境中认识反义词。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学生活动:1.领读,跟读,齐读,并尝试说一说生活中的反义词。然后书空生字。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活动意图: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记忆汉字,有效增
17、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能够循序渐进。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书写“来、不、”两个生字,完成练习册。巩固作业:背诵古诗,并积累背诵山水诗。提升作业:诗配画完成一幅山水诗。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 大小多少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语文学习的儿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律。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中儿歌的魅力。语言运用: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掌握“多少”
18、“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思维能力:依据画面提示,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对事物进行量词短语的思维训练。审美创造:通过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将形象化的字词紧密联系起来,欣赏儿歌的韵律和美感,并会独创儿歌。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的热爱之情,以及儿歌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会写笔画竖折折钩。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
19、一:联系旧知,谈话导入。1. 复习旧知,巩固识记。2. 揭示课题 。 教师活动:1.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第6课我们认识的几组反义词伙伴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吧!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这样的伙伴,一起学习第7课大小多少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7 大小多少)学生活动:1.学生复习认读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2.齐读课题。活动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环节二:初读韵文,关注字音。1.教师泛读,引生自读。2.在读中体会汉字韵律的特点。教师活动
20、:1. 教师导入:老师想先给大家读一读这首儿歌,请你认真听。2.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句多读几遍。3.组织学生读儿歌。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活动:1.认读儿歌。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进行深入阅读。3.开火车检查认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指名读去掉拼音的儿歌,同桌两个人互读,把诗句读通顺。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将儿歌读准、读通顺。扎实的认读,是后面学习阶梯识字、写字的基础。环节三:结合
21、图文,学习生字。1.借助图片,谈发现。2.联系生活,认读识记生字。教师活动:1.学习“多”“少”。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你从数量上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课件4:2.记忆字形。教师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教师引导:展开想象,把字想象成一幅画,也是记字的好方法。教师小结:用我们已经认识的字加上一笔就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新字啦,太棒啦!3.用“多”“少”练习表达。教师引导: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多”和“少”字,你能用它们说句话吗?出示课件5:4.教师引导: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比较多时,我们会怎么形容呢?请看图。多媒体分步显示一群鸭子、一堆枣,一群人、等图片及文
22、字。出示课件6:5.回文巩固认读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把“多”“少”两个生字送回课文,再读一读吧。多媒体显示儿歌第二、四小节。出示课件7:6.学习“黄牛、猫、鸭”。过渡:还有一群动物朋友也要认识大教师家呢,你认识它们吗?教师讲解:“猫”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反犬旁,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反犬旁,你看它像什么? 出示课件8:7.学生用“猫”字组词。教师引导:你还认识我们学过的这个字吗?它作偏旁叫“鸟字旁”,就和其他的汉字组成了新字,来认一认吧。8.多媒体课件显示汉字“鸟、鸡、鸭”。出示课件9:多媒体显示用“黄”“牛”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10:9.学习“苹果、杏、桃”。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它们都
23、是植物的果实,请你看看它们的偏旁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小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把木字旁的字放在一起记忆。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发现。 生1: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生2:“多”字,就像两个簸箕摞在一起。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 生1:“多”字是两个“夕阳”的“夕”字加在一起。生2:“少”字是“小”字加了一撇组成的。3.用“多”和“少”进行表达。预设: 生1:我的玩具多,他的玩具少。生2:这边的水果多,那边的水果少。生3:我不知道自己看过多少书。4.引生总结:当事物的数量较多时,我们会用“一群”“一堆”来描述。5.学生巩固认读“多”“少”,再次读课
24、文。学生读课文的第二、四小节。6.生1:像小猫身上的毛;像动物的小爪子7.学生总结:有很多动物朋友的名字中带有反犬旁。学生用“猫”字组词。8.学生认读词语。学生同桌互动,认读组词,开火车读。9.学生观察“苹果、杏、桃”,发现与植物有关。生1:它们都是水果。生2:都是木字旁,也有草字头。生3: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活动意图:识记生字环节教学中,遵循了归类识记的原则,带领学生关注了字形记忆、偏旁与字义的联系、词汇扩充等方面,有效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记忆。环节四:强化认读,背诵儿歌。 1.正确认读生字,熟读背诵儿歌。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认准了生字朋友让我们来在读一读儿歌吧!看谁读得更准更流畅了。出
25、示课件12:出示课件13:2.教师引导:同学们太棒了!又有一些小淘气藏了起来,跟你发起挑战了呢!赶紧读读吧。出示课件14:3.教师引导:汉字朋友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这几幅图画了。你能看图背一背儿歌吗?出示课件15: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读背诵了儿歌大小多少,还认识了这么多汉字朋友,我们收获满满。学生活动:1.指名读儿歌。2.学生自主读儿歌。3.学生自主背诵。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和汉字捉迷藏做游戏的方式,变换内容,反复诵读中达成积累背诵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且有效。5.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书写“牛、果、鸟、”三个生字。发展性作业
26、:积累带量词的词语,自绘图片。6.板书设计 7.大小多少 一个 一只一群 一堆 一颗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大小多少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对中华文化认同。在儿歌中使学生体会,“一”在量词中的不同读音,感受朗读儿歌的乐趣,同时感受中华文化语言的韵味。 语言运用:引领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反复朗读儿歌,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儿。使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以及节与节之间要有的停顿。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量词的用法,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审美创造:让学生在脑海里想
27、象儿歌表达的事物,形象化的初步感知大小的比较是相对的。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的热爱之情,以及儿歌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难点: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3.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趣味复习,活动导入。1.聚焦“一”字,温顾旧知。 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大小多少,让我们一起来拍手背诵一遍吧。请你每读到“一”字拍手。2.教师引导:一起来读一读词语。出示课件16: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背诵儿
28、歌。2.全体学生认读词语。活动意图: 导入部分简单有趣引导学生复习已学习内容,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增强孩子学习新知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观察图画,初步感知。1. 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2.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教师活动: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准,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1.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2.多媒体课件出示田字格儿歌。出示课件17:3.师生齐读儿歌。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4.多媒体显示学写的字出示课件18:指导书写“小”“少”书写“小”5.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笔画“竖钩”“点”,然后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教师范写时讲解:写竖钩,注意中锋下行,提笔
29、,自右向左圆转,顿笔,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写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6.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两点儿分别在横中线的左边和右边。书写“少”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教师讲解: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书写“少”的笔顺。教师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并提醒学生书写的端正姿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7.指导书写“牛”“果”出示课件19:教师带领学生明确笔顺,引导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再看老师范写。 教师讲解:书写时,一定要关注“牛”“果”字中都有起着支撑作用的
30、关键笔画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教师带领学生口头组词,最后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8.指导书写“鸟”教师引导:接下来要学写的字古时候是这样的,你知道它是谁吗?对,是小鸟的“鸟”。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在“鸟”字中有这样一个笔画,像是一根铁丝被折了几次,他的名字叫“竖折折钩”,它是一笔写成的。教师带领学生书写新笔画“竖折折钩”,先书空,再在纸上试写。先明确“鸟”字的笔顺,引导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然后看老师范写。 学生活动:1.指名说一说田字格的构成2.组织学生认读田字格儿歌。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4.学生认读生字。5.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竖钩”“点”,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
31、范写学生书写“小”。注意坐姿规范。6.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丿”,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少”。注意坐姿规范。7.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牛”和“果”。注意坐姿规范。书写时,一定要关注“牛”“果”字中都有起着支撑作用的关键笔画竖,要写在竖中线上。8.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竖折折钩”,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鸟”。注意坐姿规范。学生口头组词,最后在田字格中自主描红,再书写两个。活动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
32、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环节三、关注量词,积累运用。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儿歌中的一些短语朋友要跟大家认识认识,来读读吧。出示课件21:2.学生自主认读。教师引导:短语中的这些词语还能用来描述什么呢?你能试着填一填吗?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一只( )”是最受欢迎的一组呢!我们来个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的最多。出示课件23: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量词短语2.全班开火车认读。3.联系生活,学生尝试自由回答。活动意图:对量词的初步了解紧紧围绕儿歌内容展开,巩固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量词有了一定的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
33、,调动已有的经验,大量积累了相关短语,累积的同时更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环节四:总结。教师活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积累了好多和量词“只”有关的短语呀!生活中,多多留心,还可以有更多的积累和收获呢!学生活动: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量词儿歌的创编。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写生字,背诵儿歌。发展性作业:人文底蕴:量词短语的说话练习。收集带量词的短语,配上相应的图片。实践创新:创编量词儿歌。6.板书设计 : 7 大小多少 小 少 牛 果 鸟 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34、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了解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文具名称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熟悉的学习用品和生活场景,充分调动生活中的体验。思维能力: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审美创造: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如何归纳整理更美观,更有序,更整洁,不断提升生活中文具审美的能力。思政元素
35、:培养学生喜欢文具的思想,深知文具的用处会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培养爱惜文具的好习惯。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3学习“书包”两个字。(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2)识记字形。学生活动:1.联系文具的形状
36、猜谜语。2.齐读课题2 正确认读“书包”两字,并识记字形。预设:生1:我在书店见过“书”字。生2:“包”字外面的部分把里面的“巳”包起来了。活动意图:通过猜谜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儿童形象思维这一特点巩固加深对字形的记忆。环节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3课件出示生字:书、包、尺、作、业、本、笔、刀。(1)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37、。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5.扩词练习。用“尺、本、刀”扩词。学生活动:1. 学生练读课文中的词语:橡皮 尺子作业本 笔袋 铅笔 转笔刀。 2. 围绕生字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字理识字“刀”。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3.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4.在以下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1)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1)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
38、“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3)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活动意图:设计不同形式的认读生字环节意在加强生字的复现,帮助儿童在词语语境中识字。环节三、指导写字,规范美观教师活动:1学习书写“刀”字。(1)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2)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3)学生练习书写。2学习书写“尺”字。(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
39、书写的姿势。(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3学习书写“本”字。(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3)展示评价。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学生活动:1.学写“刀”字。(1)仔细观察“刀”字的书写笔顺,重点笔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2)动手书空笔画,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3)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2.学写“尺”字。(1)观察笔画占位: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2)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3、学写“本”字(1)找形近字,帮助识记。(2)说一说:这个
40、字该怎么写才好看?(3)练习书写活动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环节四:引导实践教师活动: 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吗?学生活动:1.读词语,和同桌一起找出这些文具,说说它们的用处。2.自己试着整理书包。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巩固作业: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读两遍。提升作业:实践创新,自己整理书包。6
41、. 板书设计 : 小 书 包刀 尺 本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了解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文具名称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熟悉的学习用品和生活场景,充分调动生活中的体验。思维能力: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审美创造:爱护文具,学着
42、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如何归纳整理更美观,更有序,更整洁,不断提升生活中文具审美的能力。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喜欢文具的思想,深知文具的用处会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培养爱惜文具的好习惯。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板书:小书包)2.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活动:1.认读:橡皮、尺子
43、、作业本、笔袋、 铅笔、转笔刀2.扩词练习:出示“尺、本、刀”。给这三个字组两个词。最好不重复。活动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环节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教师活动: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说一说: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1)学习第一句话。“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句话。这句话讲了什么?学习“课”字。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3)学习第三句话。这句话说了什么?“静悄悄”是什么意思?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句话。学习“早”字。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