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09086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 4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一、考纲解析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16年前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2017年改为一道多选题和一道简答题;2018年改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二、考向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指要1.三读晓大意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做好这“三读”,就能明晓诗文大意。(1)读标题:看诗歌标题,圈出

2、题眼(某一词语)。有的标题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该诗的感情基调。由标题可初步判定诗歌的题材。(2)读作者:一般试题中的诗歌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其创作风格、主流思想,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例如,李白的诗热烈奔放,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 就是清楚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如果不熟悉诗歌的作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论世”,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对诗人爱国思想的影响)。抒情类诗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

3、,为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来看,后一类居多。(3)读注释:注释对鉴赏诗歌有重要作用,虽篇幅短小,却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的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提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提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注意,注释有助于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寻找到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而这些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如果了解历史,弄清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使读不懂诗文,也能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2.熟悉题材,有的放矢熟 悉 古 代 诗 歌 的 题 材 类 型,就 能 有 的 放 矢。思 乡 诗、咏 史 诗、

4、咏 物 诗、送 别 诗、边 塞 诗、山水诗、闺怨诗等七类 诗 歌 的 内 容 不 同,抒 发 的 感 情 更 不 同。如 山 水 诗 抒 发 喜 爱 山 川 美 景 之 情、怡 然 自 得 的 闲 适 之 情,表 达 远 离 污 浊 官 场 的 洁 身 自 好 情 怀;边 塞 诗 表 达 渴 望 建 功 立 业 的 豪 情、征 人 久 戍 边 关 的 乡 思 或 壮 志 未 酬 的 怨 愤:送 别 诗 抒 发 黯 然 销 魂 的 离 愁 别 绪。3.抓 点 带 面,把握主旨鉴 赏 诗 歌,要重视诗歌中的“情感语”,即 诗 歌 标 题 或 正 文 中 直 接 表 达 作 者 情 感 的 语 句,

5、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 别 注 意 诗 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愁、寂)。许 多 诗 歌 中 不 仅 交 代 诗 歌 所 咏 对 象 和 事 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 调 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诗歌 大 多 具 有 篇 末 点 题 的 特 点,后 半 部 分 一 般 运 用 议 论、抒 情 手 法,揭 示 诗 歌 的 主 旨,因此把握诗歌主旨的捷径 就 是 深 入 探 究 诗 歌 中 末 尾 一、两句的含意。4.涵 咏 画 面,体会情思诗 歌 之 所 以 能 产 生 极 强 的 艺 术 魅 力,是 因 为 它 具 有 优 美 的 意 境。古 人

6、 有 所 谓“诗情缘境发”“意与境合”思与境偕”的 说 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要完成由“境”到“意”的 升 华,把诗 人 浓 缩 的 生 活 还 原,把 诗 人 结 晶 的 感 情 展 示 出 来,需要了解诗 人 的 生 活 经 历、感情抱负及诗人 写 作 的 社 会 背 景 和 心 理 背 景。如 要 理 解 李 清 照 前 期 词 的 清 新 明 快 与 后 期 词 的 深 沉 低 吟,便要了 解 李 清 照后期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O5.融 身 诗 境,引发共鸣所 谓 融 身 诗 境,就 是 沉 浸 在 诗 歌 给 我 们 造 成 的 整 体 的

7、情 绪 感 受 里。在 诗 歌 鉴 赏 中,鉴赏者通过自 己 的 创 造 性 的 形 象 思 维 体 悟 了 意 境,并 能 融 身 其 中,引发共鸣,这 就 是 真 正 读 懂 了 诗 歌。6.紧 扣 原 诗,排除干扰对 思 想 内 容 和 表 达 技 巧 的 分 析,必 须 结 合 原 诗 歌 的 具 体 内 容 来 进 行,千 万 不 能 空 泛 而 谈。如 果 是 选 择 题 则 要 紧 扣 原 诗 词 内 容 进 行 判 断 选 择。选 择 题 选 项 常 设 置 干 扰 性 的 选 项。如句意理解 方 面:误 解 多 义 字、对 象 错 位、偷 换 概 念 等;思 想 感 情 分

8、析 方 面:无 中 生 有、牵 强 附 会、任意 拔 高 等:表 达 技 巧 方 面:张 冠 李 戴、主 观 臆 断 等。在 平 时 要 多 加 练 习 并 及 时 总 结 答 题 规 律。三、新题解析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辽宁辽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 王 适(注)徐州赴举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注)王适:苏辙的二女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江南春雨绵绵的季节里为奔赴徐州参加科举考试的王适送行,写下此诗赠别。B.首联下句

9、写不知北方谁是知音,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相似处。C.在诗人眼中,王适性情如白玉。品德美好;诗文如朱弦,秀雅流畅,越读越有深意。D.王适想起马上要乘船行万里路,山高水长,不禁悲从中来,一饮杯中酒,难舍难分。2.诗歌的尾联写法巧妙,意蕴丰厚,极具神韵,请简要赏析。【答案】1.D2.表达了作者对王适的美好祝愿与期许,感情真挚;化上联“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中的离别的悲切为作此联的想象明年王适科举高中的欢乐;借景抒情。借眼前的“杨柳春风 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晚辈的美好期望。【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诗的颈联“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意 思

10、是“想起马上要乘船行万里路,山高水长,不禁悲从中来,一饮杯中酒,难舍难分既实写与友人以酒饯别,乂虚写与友人万里同舟的情景,是诗人的悲吟。这是写诗人的心情,而不是友人王适的写照。故选Dt,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点诗句的能力。这是苏辙写的一首送别诗,写于送友人王适北上徐州赴举之际,整首诗既有对友人北上无知音的担忧,又有对友人人品和文品的赞美,既有送别之际的痛苦与无奈,又有对友人高中的期望。本诗的尾联“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是作者想象的情景,想象明年此时,王适金榜高中,这是虚写;同时,作者在此借景抒情,“杨柳春风”正是此时眼前的美景,作者借此来表达对王适的美好祝愿,情真意切,充满长辈对晚辈

11、的期许之情。同时,尾联在情感上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化颈联“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中离别的悲切为此联的想象明年王适科举高中的欢乐,作为一首送别诗,虽然有暂时的不舍和难过,但最后却流露出诗人满怀光明的希望,基调并不低沉,因此评价此诗“于悲吟看出希望(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淮浦忆司空文明李端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注)唐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外放任杭州司马,司 空 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此诗作于李端前往杭州赴任途中。登楼:汉末王粲避乱荆州,曾

12、 作 登楼赋以抒写去国怀乡、怀才不遇之情。3.不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先拈出“愁心”二字,总领全诗,再用“恋旧游”三字呼应标题。B.颔联虚实结合,将远在长安的故人和身在楚地的自己进行对举,暗寓自伤不遇的感慨。C.尾联“别恨”二字点明主旨,“转深”表明诗人的别恨之情在诗中一联比一联沉重。D.本诗写法细腻,首尾两联是情语,中间两联为景语,景中含情,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别绪。4.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别恨”?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3.B4.直抒胸臆。客居他乡,愁思悠长,思念旧友,辗转难眠,直接表达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景抒情。以“秦地”与“楚天”的空

13、间距离来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伤,以“远梦”“凉雨”“孤舟”等意象来浸染诗人客宿异地的凄凉之情。使用象征与对比的手法。以诸溪呼应大海来象征友人留居秦地春风得意,以独树叶流来象征诗人孤舟远行之境,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苦与无奈。【分 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虚实结合”错 误,颔联写的是诗人高开长安,秦地故人已远,楚天高渺,夜雨寒凉,我只有在这孤舟之中独自叹息。颔联是实写,并没有虚写。故 选B。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的题眼是“手法”,分析诗歌的“别恨”,可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角度加以分析。结合诗歌首联“愁心一倍长离忧”“恋旧游

14、 可知,首联开门见山揭示“愁心”,直贯全篇,指出离开长安和友人,诗人内心充满对朋友的思念;尾联正式点出“别恨”,此种“别恨”在诗中一联比一联沉重,作者宜抒胸臆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颔联“秦地故人”“楚天孤舟”写故人仍在长安,自己却前往“楚地”,空间距离遥远;“远梦”“凉雨 孤舟 等词语写作者远离长安,客居异地,天气寒冷,内心孤独的处境。作者借景抒情,既流露出离别朋友的伤感,又暗寓自伤不遇的感慨。颈联“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意思是溪水邻近大海,呼应着潮起潮落,淮水边孤独的树木落下的叶子,尽随水流走。诗人借景物自比,明写景而实抒情,上句以万水朝宗于海象征诗人留恋都城,下句以独树叶流象征诗人

15、孤舟漂泊的处境,友人留居都城生活惬意,自己客宿异地孤独凄凉,作者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内心的孤苫之情。(2021广西南宁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巡边在河北作张说抚剑空馀勇,弯弧遂无力。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的“抚剑”“弯弧”,紧扣诗题中的“巡边”,表明诗人的身份B.第二联通过诗人的自问自答,把诗人老来无依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C.诗人这次来到边关,看到从前的老朋友没几人了,新进的将士几乎不认识。D.本诗写了诗人巡边时的所思所感,由此可以想象,诗人年轻时曾驰

16、骋疆场。6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5.B6.(1)壮志难酬的遗憾之情。(2)年岁老迈无所事事的怅惘。(3)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无所事事的空虚、孤独寂寞之情。(3)坚守志向、保持正直高洁的节操。【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老来无依”错误,颔联 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写的是诗人年岁老迈无所事事,表达自己再也不能驰骋疆场的怅惘叹息。而“老来无依指老境孤独没有依靠。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抚剑空馀勇,弯弧遂无力”,意思是手徒然地抚摸长剑,空有一腔勇气,已然无力拉开弓箭。表达诗人对不能驰骋沙场的遗憾之情。颔联 老去事如何

17、,据鞍长叹息”写的是诗人年岁已大,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年岁老迈无所事事,表达自己再也不能驰骋疆场的怅惘叹息。而“老来无依”指老境孤独没有依靠,跨着马鞍长声叹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怅然,无所事事的伤感,壮志难遂的悲凉。颈联“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写的是诗人这次来到边关,看到从前的老朋友没几人了,新进的将士儿乎不认识,表达孤独寂寞之情。尾联“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表达要坚守志向、保持正直,节操不变。(2 0 2 1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黄山胡公求白鸭李白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鸭。白鸭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

18、,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注 琪树:仙境中的玉树。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鹏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鹏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B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鹏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D.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鸭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8.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鹏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答案】7.D8.(1)描写白鹏洁白无瑕,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

19、品性。(2)描写白鹏偏爱玉潭仙境,寓意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3)描写白鹏在月下花间留连,寓意诗人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D.“最好把白鹤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胡公你如果能相赠,我就在这与白的为伴化为山野之人”,诗人愿为了与白鹤为伴化为山野之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白鹏的喜爱之情。故 选D。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题干内容,根据题干“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可知是通过物分析情,根据,诗中对白鹏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可知这首诗的物是白鹏,要根据诗中对白鹏

20、的描写,体会诗人的情感志趣。此诗三四句“白鹏白如锦,白雪耻容颜是诗人对白鹏的赞美。由于诗人对白鹏的特别喜爱,所以,诗人就将混身长着雪白羽毛的白鹤,比喻为“白锦”(即雪白的丝绸)。而雪白羽毛的白鹏,使白雪都觉得不如白鹏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羞”字得恰到好处,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洁白的物质,诗人用 羞 字说明白雪都觉得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以衬托白鹏的羽毛之雪白。这里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第五六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花鸟山水画,主要是描绘白鹏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白鹏悠闲地将玉潭里透亮的清水当作镜子,站在琪树的树枝中,梳理着自己雪白的羽毛。这里诗人用玉潭仙境寓意自己渴望摆脱

21、尘世束缚。笫七八句“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是说晚上,白鹏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静地安睡;白天就在落叶与花丛中散步。这里诗人借白鹏在月下花间留连,寓意自己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2021河南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漫书呈仲谋黄庭坚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眼见人情如格五,心知外物等朝三。经时道上冲风雨,几日樽前得笑谈。赖有同僚慰羁旅,不然吾已过江南。注)仲谋,黄庭坚的好友裴纶。作此诗时黄庭坚刚进士及第,担任官职。格五:古代流行的棋类游戏。朝三:出 自 庄子,指朝三暮四的故事。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作者步入宦海,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

22、负得以实现。B.作者担任官职,事务繁忙,甚至连喂马都没时间解开缰绳取下嚼子。C.三、四两句借“格五”“朝三”两个典故,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感受。D.作者为官以来经受了许多风雨,很难有几天能够举起酒杯,畅饮笑谈。10.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9.A1 0.表达对官场的厌倦。诗人勤勉辛劳,官微禄薄,看到官场勾心斗角,苦闷烦躁。表达对同僚的感激。在羁旅之苦中幸有同僚安慰,诗人为此感动。表达与友人的情意。若非同僚相慰,诗人早已去与友人相聚。【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负得以实现 错,通过诗中的“著青衫”

23、可知,担任的是低级官员,人生抱负没有得到实现。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宋代七品以下官服为青色。故 A 项错。故选Ao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诗歌首联”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可以看出,作者一直担任一些小官职,但是公务却非常繁忙,喂马都来不及解夏马鞍辔头,可见作者抱负难以实现,而又公务缠身,厌倦官场生活;”几日樽前得笑谈 不然吾已过江南“,作者与自己的朋友饮酒交谈,几天不辍,赖有同僚的劝慰,不然早已度过长江,去江南看望朋友,表现了对朋友的相思及二人的情意深切;“赖有同僚慰羁旅“,有赖于同僚的安慰才不至于让我感觉到羁旅他乡的孤独,表现 作者对同

24、僚的感激与感动。(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各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徼徼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1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借秋咏怀,秋天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壮志未酬而老之将至的感慨。B.诗歌第一、二句描写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凉的气氛。C.诗歌第三、四句以枝条和绿叶的变化写出了物候变化、时间流逝。D.诗人愁思满怀,以至于夜不能寐,第五到八句描写了诗人夜晚所见。1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1.D1 2

25、.借景抒情。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秋风以及物候变化,抒发r感伤之情。运用叠词。“冽冽”“瞰嗷”“嗷嗷 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化用诗句。“白露为朝霜 化用 诗经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一 句。直抒胸臆。诗人用“高志局四海”四句回顾自己的一生,抒发了理想破灭、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分析】it.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第五到八句描写了诗人夜晚所见”错误,阅读诗歌可以发现,第五、六句描写了诗人夜晚所见,而七、八句意为打开窗户面对前庭,清晨看见一只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描写的是诗人清晨看到的景象。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26、。本题的题眼是“艺术手法”,根据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应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作答。本诗借秋咏怀,诗人被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酬而老之将至的感慨,抒写了自己暮年的凄凉,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描写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描写了物候的变化,树条一夕之间变得强韧,绿叶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易逝,青春易老。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整夜难眠。借景抒情,抒发了感伤之情。化用诗句。“白露为朝霜”,那白色的露水已经凝成早上的霜,化 用 诗经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运用叠词,“冽冽魄嗷

27、 嗷嗷 等叠词的使用,秋风凛冽;明月初出,皎洁明亮;晨雁高飞,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高志”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表现出诗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青壮年的时候为了理想奔波不已,却一事无成,到垂垂老矣空有无限感慨。(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懈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1 3.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声夺人,渲染出江潮磅礴的气势,并且巧妙地用雷声来衬托渐声

28、。B.颔联描写了县衙门内连骑涌出、赶到江岸观潮的盛景和望潮人的心理。C.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为展示来潮做好准备。D.这是一首咏钱江潮的名作,张弛有度,句句紧凑,结构严谨,雄健阔大。1 4.本诗尾联极富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答案】13.A14.“惊涛来似雪”,运用比喻手法,视听结合,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惊心动魄。“凛生寒 呼应 来似雪”,续写观潮人的感受;江潮扑面而来,使人凛然生寒,烘托了钱塘潮的骇人气势,意味隽永。【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用雷声来衬托潮声”错,“雷震”喻指潮声,并非实指雷声

29、。故 选Ao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全诗写观潮,最后一联写潮突来似雪,给岸边的人们带来阵阵寒意。“惊涛来似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花比作白雪,描绘了潮来时的磅礴气势。有视觉上的惊涛涌来,也有听觉上的巨响,视听结合,尽显浪潮涌来的壮阔景象。来”字写出了潮水滚滚而来的动态,生动形象。凛生寒 与 来似雪”相呼应,凛生寒 从观潮人的感受来着笔,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钱塘潮的骇人气势,含蓄隽永。(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秋三首(其三)许浑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书剑岂相误,笨尊聊自持。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1 5.下列对

30、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中常借雁抒情,首句“雁犹远”既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也抒发了作者的悲愁之情。B.“淮南人已悲”中的“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引出下文对悲之原因的叙写。C.颈联中作者发出“难道是读书习剑两相耽误”的疑问,表达出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之情。D.尾联写风雨交加的夜晚,本已情绪低沉的作者在想到自己的贫困后,内心更加伤感。16.诗歌的颔联“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颇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答案】15.D16.颔联写树上残余的桃子间或掉到井里,秋天新开的菊花已钻出筒笆;作者运用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渲染了空灵、寂静的环境氛围,用“新菊”这典型景物表明秋

31、天的到来;作者以景衬情,借描绘空灵、寂静的秋景,衬托出孤寂、无奈之情。【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能力。D.“在想到更加伤感”错,“更有咏贫诗”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心态。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赏析诗句要先解释句意:树上残余的桃子间或掉到井里,秋天新开的菊花已钻出篱笆。然后判断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并分析其表达效果,颔联写景,可从写景的常用技法考虑:以动衬静,既把环境写得非常空灵、寂静,又通过景物表明秋天的到来。这里作者通过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把环境写得非常空灵、寂静,衬托出作者孤寂、无奈的心情。秋天的来临标志着一年又将结束,而作者却仍然是

32、仕途无望,是什么原因使自己落得如此下场呢。以景衬情,衬托出孤寂、无奈之情。(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诘燕戴复古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注)灵蛇衔宝珠:春秋时,隋侯见一大蛇身断为二,恻隐之心顿生,便以药敷之,后蛇于大江中衔大珠遗施隋侯,以报救命之恩。雀献金环:相传汉代杨宝九岁时将一只受伤的黄雀带回家中喂养,黄雀羽翼丰满后飞去。其在夜间化为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赠,表示感激

33、。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对燕子“啄腥抛秽 毫不厌恶和对燕子生育的幼燕尽心爱护可以看出诗人曾对燕子怀有一片深情。B.诗歌的第七句到第十句,既表明了诗人并未希望燕子报恩之意,又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C.从体裁上来看,本诗为一首古体诗,全诗以第二人称直接表达出诗人对燕子的诘问,情感强烈。D.本诗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的是去年,后六句为第二部分,写的是今年。18.诗人善用对比抒发感情,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17.D18.纵向对比:燕子去年“巢我屋”与今年 绝踪迹”相对比,我”对燕子的爱护与诘责相对比。横向对比:我 对燕子倍加爱护、不望报

34、德与燕子忘恩负义、对“我”态度冷漠相对比。通过对比塑造了一个忘恩负义、嫌贫爱富的燕子形象,借诘燕来诘人,抒发了诗人心中对势利小人的强烈怨愤。【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后六句为第二部分”错,诗歌第一部分为前十句,第二部分为后四句。第一部分为前十句,着重写去年燕来“我”屋筑巢,“我”对燕子怀有一片深情。诗的第二部分为后四句,诗人首先诘问燕子为何“今年,却“于我绝踪迹“,对“我”冷漠无情,不要说报德,就连“一相顾”也不愿意。故 选 D。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诗可分为两部分。第

35、一部分为前十句,着重写去年燕来“我”屋筑巢,“我”对燕子怀有一片深情。诗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描写对燕子的情感:一是燕子衔泥筑巢且“啄腥抛秽,我 对其毫不厌恶。二是对燕子生育的幼燕,“我”尽心爱护,尽管 我家庭贫穷,却自认为对燕子“独有力”诗人援引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图燕子报恩,只不过是期望燕子来年春天仍能至“茅檐”,与“我”做伴,为“我 排解寂寞,同时也反映了“我”贫困的家境、孤寂的心情。诗的第二部分为后四句,诗人首先诘问燕子为何“今年”却“于我绝踪迹,对“我冷漠无情,不要说报德,就连“一相顾”也不愿意。然后揭示燕子对“我”态度大变的原因是燕子贪图华丽的“帘幕画堂,把“我”家看作该抛弃的东西。通篇采

36、用拟人手法,将燕子人格化,对比强烈,塑造了一个忘恩负义、嫌贫爱富的燕子形象,抒发了对势利小人的怨恨之情。(2021四川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属南越王而致之阙下。”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临燕台,游目纵观,听见军营之中吹笳击鼓,惊 字表现了他此时的心潮澎湃。B.颔联

37、描写注重整体与细节相结合,先整体描写寒光、曙色,再以细节 危旌”点缀,画面生动。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暗示了此地防守的牢固。D.本 诗 与 臼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类似,通过写大雪表现边地苦寒,重点突出了将士征战的艰辛。2 0.批点唐诗正声言:“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答案】19.D2 0.写景的角度:整首诗景色壮丽辽阔。积雪万里,曙光初露,旌旗飘扬,烽火连天,整幅画面雄阔奇丽。情感的角度:诗歌抒发了立功报国的壮志。最后-联借用典故,诗人渴望像终军一样,自动请缨,建功立业。【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38、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本诗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类似,通过写大雪表现边地苦寒,重点突出r 将士征战的艰辛”错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写雪,是表现出边地苦寒,进一步突出了战士们在外征战生活的艰辛;而本诗写雪,重点在于表现边塞风光的壮丽雄奇。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意境和情感赏析诗歌风格特色的能力。写景角度:本题二、三联写景,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整幅画面壮丽辽阔,体现“壮健之气”。情感角度:诗一开始就用 心惊 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

39、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最 后 联 借 用 典 故,诗人渴望像终军一样,自动请缨,建功立业。整首诗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体现“壮健之气(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中吕 阳春曲知几(元)白朴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注)几:人生吉凶的征兆。21.从诗中可知,“四时风月”和 ”构成了诗人生活内容的主要元素。

40、22.诗或抒情,或明志,这首元曲重在明志,请简析它的“明志”艺术。【答案】21.诗酒乐山乐水22.直抒胸臆。直率明了地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清闲恬淡、不言是非、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和归隐山水,诗酒相伴的志向。用典。用两位古代名人的典故,说明自己不去为官、寄情山水是明智的,肯定了自己的处世态度。以问作结,寄兴深远,进一步肯定了自己人生态度。【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空格来分析,第一处空格应该填入两个字的内容,第二处空格应该填入四个字的内容,这就圈定了回答的字数和范围。其次,根据诗歌的内容,无用人,诗酒乐天真”,表达了作者才华不高、顺遂自己本性,满足于四季饮酒

41、赋诗的情怀,可见“诗酒”是诗人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乐山乐水总相宜”,表达了诗人醉心于山水风景,怡然自得、悠闲从容的人生态度,可见“乐山乐水 也是诗人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诗酒”和“乐山乐水”也符合题目中给出的字数限制。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根据诗歌中“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闲袖手,贫煞也风流”“无用人 的内容,可见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率明了地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清闲恬淡、不言是非、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诗书丛里淹留”“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 ”诗酒乐天真 和 乐山乐水总相宜 的内容,直接抒发

42、了诗人对纵情于美酒、寄情于诗文,醉心山水,一身清闲的生活状态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志向所在:归隐山水,诗酒相伴,怡然自乐,不问尘俗。其次,根据诗歌中“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 的内容,可见诗人采用了用典的手法,用两位古代名人的典故,说张良明哲保身离开了汉朝的权力中心,范蠡辞官隐居在太湖上,避免了被迫害的命运,赞扬他们功成身退,洞察世务。由此抒发了自己也如张良和范蠡一样,远离官场,不求荣华,徜徉山水,避开灾祸的志向,说明自己不去为官、寄情山水是明智的,肯定了自己的处世态度。最后,诗歌以问作结,“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一句是说,想一想,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预知事物将要发生变化呢?能远离祸害

43、的又有多少人呢?诗人语气感慨,寄兴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反思,对世人不知全身远害、热衷于高官厚禄的感叹,也是进一步对自己处世态度的肯定。(2 0 2 1 福建龙岩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古柏行(节选)杜甫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P埠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是杜甫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古柏的咏叹之作。锦亭:指成都杜甫草堂,因紧靠锦江,且草堂中有亭,故称“锦亭”。2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回忆起成都的武侯祠,描写祠前古柏高

44、峻,郊原古朴,庙宇深幽,门户开敞的画面,一派静谧肃穆之境。B.后四句描写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虽然盘踞高地,落落出群,正直伟岸,却饱受烈风吹撼,寄寓了诗人的无限怜惜。C.诗歌前后分别描写两地古柏,曲尽体物之妙;由虚入实,时空交替,承转自然,拓展了表现空间,丰富了诗歌意境。D.诗歌用词精妙,联绵词“崔嵬”窈窕 以及叠音词“落落”“冥冥”的运用,既突出了景物特征,又增强了音韵美。2 4 .诗歌最后两句有何含义?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2 3 .B2 4 .含义:古柏的正直伟岸,不仅有神明的呵护,更是大自然的功劳。感情:诗人借物喻人,古柏的正直伟岸象征诸葛亮的高贵品格,表达 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

45、赞美。【分析】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寄寓了诗人的无限怜惜”错,情感误读。后四句写古柏盘踞高地,受烈风吹撼,却赖于神明之力与造化之功而保持着正直伟岸,表达的是对占柏的赞美。故选B。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意思是: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不为烈风所拔,似有神灵呵护,故日神明力。柏之正直,本出自然,故日造化功。本句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占柏的高耸正直来写人的正直,用丞相祠内的古柏表现诸葛亮的品质。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

46、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诸葛亮。诗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021 浙江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诗,完成各题。疾邪诗两首(东汉)赵壹其一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藉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其二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注)顺风激靡草:草往往随风倒伏,此处反用,草在顺风中自在得意。伊优

47、:逢迎谄媚之貌。肮脏:高亢刚直之貌。刍:草料。2 5.疾邪诗其一中的“河清”比喻,其二中的“金玉”比喻。2 6.这 两 诗 都 运 用/对 比 手 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 案】25.政治清明 有知识、有 文 化,美好的才德26.谄媚小人端坐高堂而正直之士却立在门旁,多么鲜明而辛辣的对比!把那个时代造成的丑恶和不公正,形象地暴露在读者面前,激发起人们厌恶、不满的情绪。用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和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作对比,指斥小人窃据高 位,豪强把持一切,刚直有才的贤士多被埋没。诗中用辛辣的对比把那个时代的丑恶与不公正形象地暴露在

48、读者面前【分 析】2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河清不可恃”是说“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其中的“河清”语 出 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传说黄河一千年清一次,黄河一清,清明的政治局面就将出现。故“河清”喻指“政治清明”被褐怀金玉”是说“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其中的 金玉”喻指美好的才德。2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总 括:两首诗,分别托为秦客和鲁生所歌,第 首 为 秦 客 所 歌,第二首乃鲁生对秦客的答歌。全诗指斥小人窃据高位,豪强把持一切,刚直有才的贤士多被埋没。诗中用辛辣的对比把那个时代的丑恶与不公正形象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虽然流露出“众

49、人皆醉我独醒 的孤傲之感和一些消极悲观的情绪,但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黑暗被揭示以后的一种失望了的愤怒。第一首对比手法:第一首起句“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相传黄河一千年才清一次,占人常用“河清海晏 来比喻政治清明。人的寿命再长也不可能等到黄河清。这就含蓄而愤慨地道出东汉末年的政治已经腐烂透 顶,不可救药。后面六句,用三组比喻性的形象和对比手法描绘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没骨气的小人顺风倒,不分是非,只要富贵的人就被捧为贤人。正因为如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的怪现象才得以滋生和存在。一肚子学问不如一口袋钱,谄媚小人端坐高堂而正直之士却立在

50、门旁,多么鲜明而辛辣的对比!把那个时代造成的丑恶和不公正,形象地暴露在读者面前,激发起人们厌恶、不满的情绪。第二首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感情。作者依旧运用对比和比喻,继续讽刺黑白颠倒的现实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挖苦势利小人之无耻与豪门权贵之气焰,既谑且虐,一针见血,与第一首“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异曲同工,更为尖酸辛辣。“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主要强调贫寒正直之士虽然地位低下,却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深的学问。但在那个压制人才的社会里,他们被埋没了,不能显示他们的才华。作者对黑暗的揭露,进一步感叹有志有识者的不能见用,反被压抑、排斥。所以作者最后呼喊出“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