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散文高考真题讲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506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散文高考真题讲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散文高考真题讲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散文高考真题讲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散文高考真题讲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年高考真题:散文一.2015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纸上故乡邓 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涧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巷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

2、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

3、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

4、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

5、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摘 编 自 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无理的两项是(5分)()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 激 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第1页 共1 8页忆里寻找慰藉。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6、。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B E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B 项,无中生有,作者只是说“离开家乡心存不安”,文中没有信息显示“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E 项,文章首尾两句写了“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并没有“强调故乡在 我 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4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7、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要点: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答案信息主要在五、六两段。结合第五段中“如果说今天的我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第六段中“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3.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6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8、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要点: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 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由字面意思可知“纸上故乡”是指有关故乡的文字,再分析文中写到哪些有关故乡的文字,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作者从这些角度表述的

9、用意或者蕴含的情感,这样分析探究就比较准确了。二.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 7 题。头脑中的旅行彭 程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法国诗

10、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 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第2页 共1 8页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

11、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黏合的。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萧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

12、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磅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

13、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

14、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就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本文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 分,两项都对得4 分,答对一项得 2 分,有错项得0 分)()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

15、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第3页 共1 8页D.第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E.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C E 解析 A 项中的蒲宁不属于贫穷文人的例子,文中只是说他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B 项中的

16、“古今对照”的说法错误,文章没有采取古今对照的手法。D 项中的“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的说法错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5.文章第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 头发中的半球 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 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解答此题需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一是内容上体现出波德莱尔的才华,二是结构上用具体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6 .作者为

17、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 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灵魂的奇观”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由外而内来理解:一是作家强大的想象能力,二是这种想象能力来源于作家的善感的灵魂。7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

18、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

19、风光与人文景观。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

20、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见,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第4页 共1 8页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的探究能力。答题的思路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结合文章的内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结合现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三.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8 1 1 题。四堡雕版冯骥才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21、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迂或兴或衰,唯 有 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闺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

22、,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

23、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至限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应该说

24、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 在 这 小 展 馆 中 略 述 大 可 是 当 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 我 O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

25、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第5页 共1 8页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 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

26、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那么,谁救四堡呢?(节选 自 癸未手记,有删改)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8.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案 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解析本题考查散文某一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9.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7、。(4分)(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2分)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 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 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表现手法是作者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还可从修辞的角度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

28、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手法常见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表达效果方面,主要考虑修辞手法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1 0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答案 西文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理清文章层次,然后明确来自“外界”的哪些因素导致其衰败。1 1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案 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窘境时的痛心、无

29、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考虑句子本身的意义和情感,比如对于“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这一反问句,首先明确作者表达的就是“已然资源耗尽找不出来”这一观点,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断句子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或含意;最后考虑五句话的整体作用。第6页 共1 8页四.2015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成1 2 1 5题。太湖

30、碎锦范烟桥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管移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脸,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

31、结果,春天果然是“婉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 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 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瀚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

32、,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黎“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 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

33、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

34、,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亳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 竟 是“尝鼎一商”,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35、。第7页 共1 8页(有删改)1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C.文 章 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D.第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

36、有机融合,韵味丰富。A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作者对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错误,文章没有作“详细的描绘”。D项,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分析有误,“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在文中体现得不明显。(答对一项给2分)1 3.文章第段写了东山一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文章第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

37、要找到答案区域,这个区域在题干中已经明确给出。然后,要认真阅读第段文字,抓住关键词句并进行勾画。最后将勾画的内容概括整理成答案要点。(“胜概”一 点1分,作 用3分)1 4.结合全文,分 析 标 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答案 “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固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景。作 者 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解答此

38、题时,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比如:“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东山”西山”“太湖还有四个画面”等。文章的标题一般统率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因此可适当对标题进行分析:太湖景的范围、地点,碎锦比喻美景之多,太湖景色如锦缎。(每点2分)1 5.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第8页 共1 8页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 分)答案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潴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

39、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 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阐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还要注意结合实际和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内容去空谈。(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明确观点2 分,阐述理由4 分)五.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成

40、 1 6 1 9 题。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 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待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一一回家啰!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 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朗朗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孟,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

41、,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督的怨气,这个暗圣爱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盥Q 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

42、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碗!”“什么?”母亲不知所云。“那饭碗,越窑盥第9页 共1 8页“你放在哪里?”“枕头边!”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回去可以买,同样的!”“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盥是有一无二。“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

43、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添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蜘,青灰而透明的小虾 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鸥坞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黑,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 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一阵摇晃,渐闻横声.钦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

44、漾爸展,舱头的水声,般梢搔橙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墨,一水旻的倒影 野活风袅,迎 面的风又暧*凉,母亲为什“丕乘。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脱手,碗飞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对母亲怎说那船夫。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我告诉了她。“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

45、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盥,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时,那浮氽的盥,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选 自 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删节)【注】盥(wM),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 作“碗”。1 6.文章以 为叙事线索;第3自 然 段 在 文 章 的 记 叙 顺 序 上 属 于。(4分)答案盥(碗)插叙第 1 0 页 共 1 8 页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鉴赏文章表达方式的能力。线索是贯穿一篇文章的人、事、物及情感等。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在文

46、章的叙述顺序上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四种最常用的方式。1 7.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

47、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身临其境。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描写景物的手法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各种感觉的结合以及炼字等角度来回答。答题时,注意答案的构成应该有三部分:手法、内容与表达效果。1 8.“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8、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母亲的话含意丰富:美好的东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对待。母亲的话是深谙世事的感喟,这句很轻很轻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要注意此语句的上下文语境,弄清语句的表面意思与深层含意,由浅入深,有时还要结合对全篇的整体把握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揣摩。母亲的话既是安慰“我”也是对“我”善意的提醒,对于以后人生中的类似的拥有和失去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赏析文学作品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时,可以用“设身处地”的

49、方法来揣摩说话人的心理与情感。1 9.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盥,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回,不肯妥协。等黑时,心生懊悔,得盥后,心怀感激,“我”有了自省。失叙后,“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母亲的劝慰与教诲,引

50、发了“我”更多的思考。解析此题综合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既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把握能力,又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要做好此题,一定要注意分析题干,“从情节的发展分析 我 的心理变化”,题干要求考生按情节发展先后顺序写出情节内容及对应 的“我”的心理活动。六.2015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 02 3题。比邻而居王安忆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