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年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年上册教案.pdf(1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年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半球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球仪认识地球形状,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制作小地球仪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 的精神。快乐点击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读图1.1-1,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古代凭直觉臆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 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 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
2、球体。(Sh 直觉臆断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卫星照确证(2)读 图1.1-2,了解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为6 3 7 1 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2 .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学习地理和研究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 型地球仪。(如下面左图所示)3 .经线和纬线(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它具有以下特点:(如上面中图所示)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为半圆;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
3、极递减。(2)在地球仪匕与地轴垂直相交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具有以下特点:(如上面右图所示)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 为点;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任意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经线和纬线的关系是垂直的。4 .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 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上了不同的 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吟:、;回B I-I-4(1)经度经 1 8 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
4、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 80 ,东、西经1 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 称 1 80经线。(见下图)t n*a r i r r未 k&纬度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o赤道是0纬度,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 0 ,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 0 ,即南极点。(如 1.1-6)J t Hial-Jl t*;-裔*里*n5.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如 图 1.1 7 所示)(2)东西半球的划分,不是以0经
5、线和与其相时的1 80经线为界划分的,而是以20 W 和与其相时1 60 E 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 通过。(如 图 1.1-8所示)f f i ll-I东半球 20 W-0-1 60 E,西半球 1 60 E-1 800-20 W6.利用经纬网定位(1)指出经纬度数,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如:北纬20 ,西经40是指图1.1 9中的哪个点?(答:A,因为北纬度数一定在北半球,所位于赤道以南的B 点和赤道上的D 点一定不符合 北纬20这个条件;而剩下的A、C 点中,C 点位于0经线上。)(2)报出地点,能说出该地的经纬度数。如:图 L 1 9
6、中的B 点的经纬度数是,。图 1.1-9 经纬网图(答:南纬40 ,东经20 )(3)想一想:一个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 三位朋友到位于纬度40、经 度 1 1 6的北京一同度假旅游。他们按照信中所写的纬度能聚 会在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答:他们四人很难聚到一起,因为信中没写明准确的地点,就纬度40而言,有南纬40 和北纬40 ;就经度1 1 6。而言,有东经1 1 6和西经1 1 6。于是,按信中所定的地点就 有四处北纬40和东经北6交会处,北纬40。和西经1 1 6交会处,南纬40和东经H6 交会处,南纬40和西经1 1 6交会处。因而他们四人
7、既有可能在一地相聚,也有可能在两 地、三地,或四地分别等候。)热点考点聚焦命题方向根据经纬度(线)特点,确定重大事件的经纬度、半球、时间等。读图题主要考查、经纬网 的平面图,极区经纬网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判读。考点主要有:地球形状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划分。题型:主要有选择、图表分析、绘 图等。【例 1】(2003宜昌)本初子午线是指()。A.9 0经线 B.1 80经线 C.1 20经线 D.0经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答案:D本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形式考查教材基础知识。【例 2】判断A点的经纬度。分 析 一:本题主要考查内容为经
8、纬度的判断,而经纬度判断的依据是经纬度的分布规律:自西 向东,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图中的经度愈向东度数愈小,故为西经度。纬度的递度规律是:北纬度愈向南愈小;南纬度愈向南度数愈大。图中的纬度愈向南度数愈小,故为南纬度。答案:西经3 0 ,南纬2 0。由本题,应理解并记住经度纬度的递变规律:自西向东:经度数变小的为西经度,经度数变大的为东经度。自北向南:纬度数变小的为北纬度,纬度数变大的为南纬度。典型例题剖析【例 1】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A.00向东至1 0 0 E B.0 向东至1 8 0 0C 1 8 0 向西至 1.6 0 E D.0 向西至 2 0
9、 W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东西半球的划分范围。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 0。W 向东至 1 6 0。E,西半球的范围是从2 0 W向西至1 6 0。E。故小于2 0 的西经度数在东半球。答案:D金钥匙:大多数的西经度数在西半球,但是小于2 0。的西经度数却在东半球:大多数的东 经度数在东半球,但是大于1 6 0 的东经度数却在西半球。【例 2】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 0 和西经4 0 向北前进,发 生的情况有:()0A.他们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I X 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剖析:本题所需的知识为北极和南极分别为地球的最北端和
10、最南端;纬线圈的长度有长 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所有经线都连接了南北两极,长度都相等。题中甲、乙两人从南极出发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开始逐渐增大,到赤道时达到最大。因为纬度圈的长 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这样就排除了 B和 C的可能。在 A 和 D 这两个答案中,学生往往误认为A和 I)项都对,其实两人向北前进只能走到地球的 最北端北极,要想在南极再相遇必须改变方向向南。答案:A金钥匙:遇到棘手的题目.先用排除法.再用对比法确定。【例 1】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 位 置 是()。A.西经2 0 和赤道的交点 B.东 经 160
11、和赤道的交点C.经度0 和赤道的交点 D.经 度 180和赤道的交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西经 2 0 和东经160为东西半球的分界。此题的第一个条件很好满足,只要此点位于南北北球 的分界赤道上即可;而另个条件不仅要求此点必须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西经 2 0 和东经160,而且要求“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西经2 0 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故不符合条件。答案:B金钥匙:西经2 0 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东 经 160。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例 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 纬线
12、上 B.0 经线上 C.北纬90 D.南极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经线的基本概念和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连接了南北两极 点,而极点是长度最短的纬线,即北纬9 0 和南纬9 0 。答案:C D金钥匙: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极点;北纬9 0 即北极点,南纬9 0 即南极点。例 3 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B.全球可划出360条经线C.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经纬度的特点。经纬线都有无数条,所以B不对;所有纬线都 平行,所以D不对。答案:A C金钥匙:经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13、向所有纬线都平行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学用方法指导1.经纬度的区别:向东度数增大的经度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的经度为西经度,向北度数 增大的纬度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的纬度为南纬度。2.东西半球的划分:160-R 20*W 160*IWX3 b为中球 东华理图 1.1-I I只要大于1 6 0 的经度一定在西半球,只要小于2 0 的经度一定在东半球。2 0 1 6 0 的 经度,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3.经 纬 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纬线经纬形状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 线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 成经线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一样长标度范围0
14、 9 0 0 1 8 0 度数起点线赤道(0 纬线)本初子午线(0 经线)度数值变化规律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 增大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 增大度数表示方法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半球划分赤 道(南、北半球)2 0 W,1 6 0 E 经线圈(东、西半球)令学习效果评估一、选择题1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B.麦哲伦环球航行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2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3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 3 7 5 千米 B.6 3 7 1 千米4 .地球仪上的纬线(
15、)。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5 .地球仪上的经线()。A.都是圆 B.长度相等B.站得高,D.日全食)。C.6 3 7 8 千米C.都是半圆C.指示东西方向看得远D.6 3 3 6 千米D.有无数条D.与纬线斜交6在地球仪上,0 经线与0 纬线相比()。A.正好相等B.0 纬线是0 经线长度的两倍C.0 纬线稍长 D.0 经线稍长7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 于()。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8 .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A.4 0 N、1 6 E B.3 0 N、1 6 1 EC.2 0 S、1 2 0 E D.8 0 N、1 5 9
16、 W9.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 0 ,经度为1 8 0 的点有几个()。A.1 个 B.2 个 C.3个 D.4个1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B.1 8 0 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C.东 经 1 7 0 度在西经1 7 0 度以东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1 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 经线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1 2.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 0 0 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 0 0 千米,此时该人位于()。A.原 出 发 点 B.原出发点正北
17、C.原 出 发 点 正 东 D.原出发点正西二、填空题1 .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2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3 .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 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 纬度。4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表面积 平方千米。5.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6 .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7 .人们把 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用西经 度和东经 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三、连线题1.把卜列线与其称号连接起来:0 七经线 A.北极0 纬线 B.赤道9 0。N C.南极9 0 S D.本初子午线2.将下
18、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线连起来:东半球 A,20 N、1 1 6 E西半球 B.7 0 N、21 W南半球 C.1 0 S、1 0 E北半球 D.30。S、1 0 W四、读图题1.读图1.1 T 2,回答:(1)图中的大圆圈是。(2)左图是 半球,右图是 半球;南北两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是 半球。(3)A 点是,纬度:纬 度;B点是,纬度:纬度。2 读 图 1.1-1 3,回答:(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B .C.(2)从东西半球看:B 半球;C 半球。3.读 图 1.1 1 4,回答:(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B ,C ,D ,E ,F(2)写出C、D、E 三点所在
19、的半球:C 、D 、E4.读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图(如图1.1 1 5 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经纬度A是,口是。(2)B 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90E KTS 90w I2(rBl 1.1-15(3)C点的经纬度是请 改 完 作 业 后 再 臂 将 累!参考答案一、1.B 2.B 3.B 4.D 5.B 6.A 7.A 8.A 9.B 1 0.1)1 1.C 1 2.C 二、1.本初W子 午 线 赤 道 2.纬 线 经 线 3.东南4.6 37 1 4 万5.1 亿5.南北 东 西 6.E 7.赤 道 20 1 6 0三、1.D B (3)A C2.A、C B、D C、D A
20、、B四、1.(1)赤 道(2)北南北(3)北 极 点 北 90南 极 点 南 9 0 2.(1)东 经 1 20 ,北纬4 0 西经30 ,南纬4 0 东 经 1 7 0 ,南纬4 0 (2)西 西3.(1)20 N,20 E 30 S,20 W 1 0 S,30 E 6 0 N,1 4 0 E 4 0 N,1 7 0 E 5 0 N,1 6 0 W (2)东半评,南 半 球 东 半 球,北 半 球 西 半 球,北半球4.(1)8 0 S,1 5 0 S 6 0 W,6 0 S (2)西(3)7 0 S,1 8 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L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
21、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五带界线、范 围及光照情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快乐点击1 .地球的自转(D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 期:约 为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因此被照亮的半球 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下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 太阳光垂直的
22、大圆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 走黄昏的落I I。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 早。按地球24 小时转动36 0 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 5 度,时 间 相 差 1 小时。2.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方 向:自西向东。周 期:一年。特 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5)产生地理现象: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 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
23、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 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图 1.2-2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 是23.5 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 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 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 3.5 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 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 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 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I可归线之间往返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 以北和南纬66.5 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 太阳不升(极夜)或 不 落(极昼
24、)的现象,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3、4、5月是南半球秋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冬季,9、10、11三个月是南半球春季,12、1、2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夏季。1月份当我们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7月份当我们放暑假时,澳大利亚放寒假。北纬4 0 地区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小 中 正 牛 工 用 於 鬲 口 受 此13.五带的划分(1)划分的依据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 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 带、南温带
25、、北寒带和南寒带。3fl 1 2 u e*i J iW(2)五带的特征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 间,南回归线和南级 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地区有直射阳光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热量多 气候终年炎 热得到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季节变化明显获得热量少,气候终年寒冷大多数月均 温 在20C以 上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大多数月均温在0匕以下(3)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极圈的纬度数为66.5。,两数之和为90。回归线是热带 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热点考点聚焦命题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
26、的变化,方.带范围的特点,与此有关的活动安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规划重大工程,既是社会热点,又是命题热点。太阳光照图与经纬网联 系考查题较多。考点主要有:地球白转特点及昼夜更替,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地球上五 带。例 1(2003淄博)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 带地区,其位置是()。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半球划分、五带划分及经纬网有关知识。东西半球界线为20。W、160。E,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则经度为160 E,排除B、C。前为热带,后为温带 可断定经度为23.5 S,排除A,答案为1)。答案:D此题联系实际、结合图考察半球及五带界线
27、。【例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转动的中心相同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 象对比如下: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年,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运动是种复合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时。答案:C金钥匙:通过解答本题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种类、各自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典型例题剖解【例 1】将地球自转和公
28、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A.昼夜交替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D.四季变化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个不透明的、不发光的球体,因此,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之分;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还会使人们 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面保持6 6.5 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 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因此,与自转相关的是昼夜交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公转相关的昼夜长短变化
29、和四季 更替。答案:A C B D金钥匙:通过本题的解答,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例 2】我国某地有口井,每年只有1 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A.2 3.5 S冬至日 B.2 3.5 N夏至日 C.2 3.5 N冬至日 D.2 3.5 S夏至日 剖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纬线的纬度数及其对应的节气和该地点所在 的半球。井底有阳光直射现象,而且只有一次,那么这口井一定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即在 2 3.5$或 2 3.5 N,而其它在2 3.5 N2 3.5。S 之间的范网内,应该有两次直射现象。答案:B金钥匙:我国地
30、处北半球,太阳直射一次的现象的地理纬度为2 3.5 N,这一天正值我国的 夏至日。创新例题点拨 例 1 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 9 S,7 6 E),途 经地球五带中的 个。A.5个 B.4个 C.3个 D.2个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南极中心站的位置、五带的划分与分布。上海处在北温带,中山站处在 南寒带;从上海向南到中山站依次经过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内寒带,共经过了 4个温度市。答案:B【例 2】读 地球上的五带”图(如图 1.2-7),回答:图 1.2-7(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B.,E.(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
31、 和(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用字母表示)。(用字母来表示)和。(用字母表示),有极夜现象的是。(用字母表示)和B的分界线是。点拨:观察五带图,掌握五带名称、五带的分界和各温度带的特点。由五带范围分布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为寒带。阳光直射情况: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两次),寒带地区有 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地区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答案:(1)热带 北温带 南 极 带(2)A (3
32、)E (4)B C(5)D E (6)回归线或南北纬2 3.5 纬线;北 极 圈(或 6 6.5 N纬线)【例 3】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 8),回答:(1)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当地球公转至C 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当地球公转到B、D点时,全球昼夜。(2)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 0 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为。如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 0。,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四季变化?有没有昼夜交替?。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得到太阳热量多少和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公转至 A点时,是冬至日,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当公转到C 点时为夏至日,北半
33、球正午太 阳最高;当太阳公转至B、D时,全球昼夜平分。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 0 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为3 0 N:若地轴与公转轨 道平面的夹角为9 0 ,同一地区没有四季变化。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生产,跟 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没有关系。答案:少 高 平分或等长 3 0。N 无 有 学用方法指导1.学习地理要善于抓住比较、抓联系。请看卜表。表一表现原因昼 夜在任何一个时刻,太阳总是照地球是一个现 象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本身不发光的 产昼半球,不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和不透明的生半球球体昼 夜交 替地 球 上任何一个地区都会出地球在不停的 形现白天和黑夜更替的现象地自转成
34、昼 夜长 短某个地区在一年内白人和黑地球公转的 变夜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化表二夏 至6.2 2(或6.2 1)春 分 3.2 0(或3.2 1)秋 分9.2 3(或 9.2 2)冬 至 12.22(或 12.23)太阳光直射 北回归线太阳光直射赤道太 阳 光 直 射 南 回 归 线北半球接受 光热多,气温 高过渡北 半 球 接 受光热少,气温低图1.2 庆阳H新虎稗“示建图二分二至日是我国特有的节气,是我国黄河流域人民总结形成的,因此主要指北半球季节变 化。尽管南北半球季节变化相反,只要提到夏至日,日期可认为是6月 2 1 日或2 2 日,全球 日期是统一的。2.太阳直射点为什么总是在南北纬2
35、3.5 之间来回移动?这是由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决定的。此夹角为6 6.5 ,则南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 点最南和最北界线为南纬2 3.5 和北纬2 3.5 ,南北极圈的纬度为6 6.5 ,回归线利极圈 的度数和为9 0。若夹角为6 0 ,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为9 0 -6 0 =3 0 ,南北极圈的纬度数为6 0 ,与夹 角度数相同。南北极圈的纬度为9 0。,即太阳总是直射0。纬线,南北回归线就不存在,南 北极圈也不存在,这样地球上同一地区每天获得的太阳热量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就没有 了四季的变化。学习效果评估一、选择题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
36、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2 .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A.北 回 归 线 B.赤 道 C.南 回 归 线 D.4 0 N3 .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A.冬 季 B.秋 季 C.夏 季 D.春季4 .“五一”这 一 天()。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6 2 S,5 7 W)没有黑夜C.伦 敦(0 ,5 1 N)昼长夜短D.悉 尼(15 1 E,3 3 S)昼长夜短5 .当太阳直射2 3.5 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A.夏 季 B.秋 季 C.冬 季 D.春季6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A.热 带 B.北 寒 带
37、C.南 寒 带 D.北温带7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8 .10 月 1 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A.赤 道 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10 .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oA.回归线上B.赤 道 上 C.极 圈 上 D.本初子午线上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38、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1 2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 极 圈 D.北极圈1 3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A.上 海(约 3 1 N)B.北 京(约 4 0 N)C.海 口(约 2 0 N)D.厦 门(约 2 4 N)1 4 .中国南极长城站(6 2 1 3 S,5 8 5 5 W)位 于()。A.西 半 球 B.南 寒 带 C.东 半 球 D.中纬度1 5 .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 天 是()。A.春 分 日 B.夏 至 日 C.秋 分 日 D.冬至日1 6 .卜一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A.自转
39、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C.都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二、填空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2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3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4 .地球自转产生了,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北极圈的纬度是_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现象。5.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_现象,而月它的保持不变。6 .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的节气是,此时,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7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它是 带和带的分界线。8 .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9.你所在学校位于五带中 带,白昼最长的时间 月 日,白昼最短的时间 月 日,昼夜等长的时间 月 日或
40、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 月 日。三、简答题1 .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3 .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四、读图题1.读图1.2 1 0 回答:(1)五带分界线:,。(2)五带名称:A ,B ,C ,D ,E。(3)这一天为 月 日前后,判断根据是。(4)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读图1.2 1 1 回答:(1)写经纬度:A ,B ,C ,D 。(2)位于热带的点。(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 点。(5)位于南半球
41、的点是。3.读图1.2-1 2,回答:(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正值黑夜的是。(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点白昼即将来临。(3)该图表示的 月日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这时,北半球是季,南半球是季。度,白昼时间4.图 1.2 1 3 是 1 2 月 2 2 I I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1)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 图 1.2 1 4 所示,回答:f f ll-2-U 地速公版6*时写出地
42、球公转至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 现象。(3)一年中,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5)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请 取 完 便 业 后 再 意 莒 总!参考答案一、1.B 2.C 3.A 4.C 5.A 6.A 7.D 8、C 9.A 1 0.B 1 1.C1 3.C 1 4.A 1 5.D 1 6.D二、1.自西向东 2 4 小 时(或 一 天)2.自西向东一年 3.2 3.5
43、N 6 6.5 N夜 交 替 四 季 变 化 5.倾 斜 空 间 指 向 6.夏 至 北 7.北 回 归 线 热 北 温 81 2.B4.昼.北极圈 9.(以 北 京 为 例)北 温 6 2 1 或 2 2 1 2 2 2 或 2 3 3 2 0 或 2 1 9 2 2 或 2 3 6 2 1 或 2 2 1 2 2 2 或 2 3三、1.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 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有自转还有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2 3.5 N 和 2 3.5。S 之间来回移动,便产生了四季变化。2 .夏至
44、日北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 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则相反。3 .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卜列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6 6.5。N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2 3.5。N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2 3.5。S 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6 6.5 S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四、1.(1)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南 极 圈(2)北 寒 带 北 温 带 热 带 南 温 带 南 寒 带(3)6 2 2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
45、出现极昼(4)略2.(1)A(1 N,1 7 9 W)B(3 5 E,1 5 S)C(3 0 N,2 0 E)D(6 0 S,9 0 E)(2)A、B (3)C (4)D (5)B、D3.(1)C D E F,A B (2)D B (3)6 2 2 最高 最长 夏 冬4.(1)南回归线 冬至(2)A B C D (3)昼短夜长5.(1)夏至日 冬至日(2)2 3.5 N,极昼(3)1 2 2 2 1 2 2 3 (4)略(5)倾 斜的不变(6)季节第三节地图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 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
46、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 型,和坡度陡缓。2 .过程与方法: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 化素质之一。快乐点击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实际人宛r M O O O O C O 用就 J E -F#A X i iI ttAXt A,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 图 1.3 1,AB的走向是 西北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图 1.3-1有经纬网的地图,
47、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 图 L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 常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 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图 1.3-3图例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图例: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 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2.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百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衣 示的地面高度.如 图 1.35 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
48、500米。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 1.35 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甲图 1.3-5(2)等高线与等深线: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匕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归I 3 6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图 1 3-7(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 图1.3-7)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49、。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顶部:等高线闭合同.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图 1.3-8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图 1.3-9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图 1.3-10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图 1.3-11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 用“”符号表示。图 1.3-12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 图 1.3 1 3 A),向中部汇集 的是山谷(如 图 1.3-1 3 B)(3)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
50、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 况。(4)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利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 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 垂直剖面(如 图 L 3 1 4 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等。(2)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 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