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诮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灯趋于奢矣。见乡入则嗤其朴陋气见府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千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千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
2、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O丘一天天地。朴陋:粗俗鄙陋。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Cl)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3)悲守穷庐穷庐:(4)此即日习千傲矣习:10.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静 以修身皆以美千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2【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A“四
3、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千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已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B,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C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3分)13【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3分)【参考答案】9.(2分)()致远实现远大目标(2)励精:振奋精神(3)穷庐:偏偏简陋的历屋(4)习:习惯,熟悉10.(2分)C 11.(2分)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忐向。12.(3分)A遂成枯落13.平心静气C躁(险躁焦躁)13.(3分)培养俭的习惯要从17常小
4、事做起。如【乙】义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午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醋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参考译文】官宦了弟最容易犯“奢“宁、傲“宁。不一定是华美的衣食才称为“奢的,但使皮袍呢掛样样都有,午马仆从件件齐伞而自己却习以为常,这就一天天地趋丁奢侈。见到乡下人就讥笑人家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摆有权有势的架了,这样一大大地习惯十骄傲了。京城子弟之变坏,没有一个不是囚为“骄、“奢”这两字的。初石晚上,又接到你的信,我本来就怕弟弟们焦躁,我前年之所以那么)发弛,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总之你要平心静气,我与弟弟们应该以此为戒,
5、这是我恳切的嘱咐。(2019云南昆明)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罩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擎注一小舟,拥魏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沉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间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弩,又作絮。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大雪三日。雪:(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余筝一小舟,
6、拥霓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6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7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4.(2分)(1)下雪(2)勉强;尽力15.(4分)(1)我划若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什湖心亭赏雷。(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16.(3分)使用白描于法。(l分)作者用“一痕”“一点”“一齐”“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泊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月锁无户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2分)17.(3分)作者在
7、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悄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芦,(1分)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2分)(2019云南)富贵不能淫O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贲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往之女家(2)与民由之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父命之鹏之徙千
8、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2分)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9、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解答】(l)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CD句意为:到你丈夫家里。女:通假字,同“汝,你。句意为: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山:遵循。(2)本题考查文台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埋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慾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以“,把;第一个“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D第一个“弼,怎么;第二
10、个“两”,在那里。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问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恤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币点词:居,居住;寸,站立飞行,行走;大道,最宽广的道路。句意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蛟止确的位瞿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本题考查对文坴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卜,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分析正确。D.“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故
11、选:D。(5)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衙言之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爱国玺义来表述,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答案:(1)女:同“汝,你;由:遵循。(2)C(3)(大义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早,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四礼上,行走在天卜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D(5)这句话出自盂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围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丁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大吗?发起怒来,话侯们都会宇怕;安静下来,大下就会平安无事。”盂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大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了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大!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丁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大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大下最止确的位置卜,走着大下最光明的人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窝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橾,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人丈夫!”(2019云南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