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141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1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pdf(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一一课内篇目一、(2 0 1 7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登 泰 山 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徐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 山 是“五岳之首”。B.姚 鼐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泰山又称“估宗”。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2、分)蹬几不可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和 o (4分)一、【答案】L B 2.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3.登山的过程 所见的景色【解析】1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B姚鼐不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 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澈:到水底;句意为: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3 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的景色。【参考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

3、元书中所说 的 环 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 过 中 岭(黄帆x i a 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o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 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徐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二、(2 0 1 7黑龙江哈尔滨)阅 读

4、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问题。(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 不 海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就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不 详:(2)期:2.(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1.(2分)不详:不知道 期:期望2.(4分)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6、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3.(2分)读 书(好读书);写 文 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三、(2 0 1 7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8分,每小题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霭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7、,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然则/何时/而乐耶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

8、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 物(好坏)和 自 己(得失)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3.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

9、术感染力。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4.下列诗句与本文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三、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朗读节奏。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按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断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意 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本

10、句主语为“予”,谓 语 为“尝求”,宾 语 为“古仁人之心”,故正确的朗读停顿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故 选 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写法分析与内容的理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使用的是夸张与对偶的修辞,“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使用的是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故 C 项 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由本段文字开头“至若春和景明”可知本段文字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春景,故“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表述有误。故选Co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岳阳楼记一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

11、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故c项 中“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表述错误。故 选C。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本主旨。岳阳楼记一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 襟 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杜 甫 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的是陆游的爱国情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

12、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故 选A。四、(2 0 1 7青海西宁)阅 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9分)舜发于联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1)行辨乱其所为

13、拂:(2)入则无法家辨士拂: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1)管夷吾举于士于:(2)曾益其所不能其:3.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句。(2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本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选用文中句子 回 答)四、1.(1)拂:违 背。(2)拂:通“弼”,辅 佐。(每 小 题1分,共2分)2 .(1)于:介 词,从。(2)其:代 词,他。(每 小 题1分,共2分)3.所 以,上 天 要 下 达 重 大 使 命 给 这 样 的 人,一 定 先 要 使 他 的 内 心 痛 苦,使他的 筋 骨 劳 累,使 他 饱 受 饥 饿(之 苦),使 他 受 到 贫 困(之 苦)。

15、4 .连 用 六 个 名 人 的 事 例 是 为 了 举 实 例 说 明 这 些 人 虽 出 身 贫 贱,但他们再经受了 艰 苦磨练之后,终 于 成 就 了 不 平 凡 的 事 业,也 从 正 面 论 证 经 受 磨 炼 的 好 处。(运用 举 例 论 证,意 在 说 明 人 要 成 大 器,担 负 重 任,必 须 经 受 磨 练)。这就为下文进一 步 论 理 奠 定 了 坚 实 基 础。(共2分)5.“生 于 忧 患,死 于 安 乐。”(1分)五、(2 0 1 7重 庆A卷)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完 成 下 面 问 题。(1 5分)曹刿论战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公 将 战。山

16、曹 刿 请 见。其 乡 人 曰:“肉 食 者 谋 之,又何间 焉?”刿 曰:“肉 食 者 鄙,未 能 远 谋。”乃 入 见。问:“何 以 战?”公 曰:“衣食所 安,弗 敢 专 也,必 以 分 人。”对 曰:“小惠未彳扁,民 弗 从 也。”公 曰:“牺 牲 玉 帛,弗 敢 加 也,必 以 信。”对 曰:“小 信 未 孚,神 弗 福 也。”公 曰:“小 大 之 狱,虽不能察,必 以 情。对 曰:“忠 之 属 也。可 以 一 战。战 则 请 从。”公 与 之 乘。战于长勺。公 将 鼓 之。刿 曰:“未 可。”齐 人 三 鼓。刿 曰:“可矣。”齐 师 败 绩。公 将 驰 之。刿 曰:“未 可。”下

17、视 其 辙,登 轼 而 望 之,曰:“可 矣。”遂 逐 齐 师。既 克,公 问 其 故。对 曰:“夫 战,勇 气 也。一 鼓 作 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彼竭 我 盈,故 克 之,夫 大 国,难 测 也,惧 有 伏 焉。吾 视 其 辙 乱,望 其 旗 靡,故逐 之。”【注】1 2 鄂 版 教 材 为 句 号。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有何回焉()(2)小惠未婚()(3)小大之然()(4)故克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

18、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链接】公元前2 6 0 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五、1.【答案】(1)参与(2)“遍”,遍及(3)案件(4)战胜【解析】本题解释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

19、可以根据句子推测确定词的意思。(1)“间”,此处是“参与”之义,而不是“遂与外人间隔”中“间隔、隔绝”义。(2)“彳 扁”是通假字,本字“遍。是 普遍,遍及”的意思。(3)“狱”是个多义词,此处是“案件”的意思。(4)“克”在此处与“克敌制胜”的“克”意思相同,是“战胜”之义。2.(1)【答案】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解析】本题翻译句子,考查理解关键句子的能力。本句主要考查“肉食者”、“鄙”、“远 谋”几 个 关 键 词 的 意 思。“肉 食 者”指“吃 肉 的 人”,意 谓 享 俸 禄、居高 位 的 统 治 者;“鄙”,目光短浅;“远 谋”,深 谋 远 虑。翻 译 时,做

20、 到 句 子 通 顺,意 思 正 确。(2)【答 案】第 一 次 击 鼓 能 够 振 作 士 气,第 二 次 击 鼓 时 士 气 就 减 弱 了,到第三 次 击 鼓 时 士 气 己 经 枯 竭 了。【解 析】本 题 考 查 翻 译 句 子,考 查 理 解 重 要 句 子 的 能 力。本 句 主 要 考 查“鼓”“再”“竭”三 个 关 键 词 的 意 思。“鼓”,词 类 活 用,击 鼓;“再”,第 二 次;“竭”,枯 竭。翻 译 时,做 到 句 子 通 顺,意 思 正 确。3.【答 案】D【解 析】此 题 判 断 内 容 理 解 的 正 误,考 查 对 文 章 内 容 理 解 情 况。D项,考查

21、对 曹 刿 关 于 战 争 的 思 想 的 理 解。从 原 文“忠 之 属 也,可 以 一 战”可 以 看 出,在曹刿 心 目 中,获 得 民 心,得 到 人 民 的 支 持 是 取 得 战 争 胜 利 的 先 决 条 件。而不是士兵的 勇 猛 无 畏。4.【答 案】结 论:君 主 要 善 于 听 取 谏 言,这 样 才 能 取 得 战 争 的 胜 利。理 由:选 文 中 的 鲁 庄 公 因 听 取 了 曹 刿 的 建 议,取 得 了 胜 利;材料中赵王不听蔺 相 如 和 赵 母 劝 告,导 致 了 失 败。所 以 说,善 于 听 取 劝 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 因 素。【解 析】本 题 探

22、 究 选 文 和 材 料 的 共 同 主 题,考 查 分 析 理 解 能 力。解 答 此 题,要 理 解 材 料;并 比 较 原 文,得 出 结 论。选 文 中 的 鲁 庄 公 因 听 取 了 曹 刿 的 建 议,取得 了 胜 利;材 料 中 赵 王 不 听 蔺 相 如 和 赵 母 劝 告,导 致 了 失 败。正 反 事 例,揭 示“能不 能 听 取 别 人 意 见,是 能 否 取 得 战 争 胜 利 的 重 要 因 素”的 道 理。【参 考 译 文】鲁 庄 公 十 年 的 春 天,齐 国 军 队 攻 打 我 们 鲁 国。鲁 庄 公 将 要 迎 战.曹 刿 请 求 拜见 鲁 庄 公。他 的 同

23、 乡 说:“当 权 的 人 自 会 谋 划 这 件 事,你 又 何 必 参 与 呢?”曹刿说:“当 权 的 人 目 光 短 浅,不 能 深 谋 远 虑。”于 是 入 朝 去 见 鲁 庄 公。曹 刿 问:“您凭 借 什 么 作 战?”鲁 庄 公 说:“衣 食(这 一 类)养 生 的 东 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 定 把 它 们 分 给 身 边 的 大 臣。”曹 刿 回 答 说:“这 种 小 恩 小 惠 不 能 遍 及 百 姓,老 百 姓 是 不 会 顺 从 您 的。”鲁 庄 公 说:“祭 祀 用 的 猪 牛 羊 和 玉 器、丝 织 品 等 祭 品,我 从 来 不 敢 虚 报 夸 大 数 目,一

24、 定 对 上 天 说 实 话。”曹 刿 说:“小 小 信 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 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

25、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就耗尽了。齐军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六、(2017重庆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9 12题。(15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 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26、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27、分)(1)俟 其 欣 悦()(2)媵人持汤然濯()(3)同舍生皆皴绮绣()(4)膜白玉之环()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A.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希望,寓于其中。B .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艰苦,成就便会越大。C.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D.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节选部分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4.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28、谈一谈。(4分)六、1.【答案】(1)等 待(或“等到)(2)浇 洗(或“浇洗浸泡”)(3)通“披”,穿(4)腰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1)中的“俟”在这里读“si”,是等待的意思。(2)中的“沃灌”是“浇洗”的意思。(3)中的“被”是通假字,先明确通哪个字,再理解词语意思。(4)中的“腰”是名词用作动词,腰佩的意思。2.【答案】(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或“于是,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抓住难点字词和关键词语,并注意语句通顺。(1)句要抓住关

29、键词“以是”(因此)、“假”(借)、“余”(我),(2)句要抓住关键词“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以 (因为)、“若”(如)。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中,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所 以B项表述错误,故 选B项。4.【答案】示例:作者的勤奋对我触动最大。懒惰是我最大的缺点,做事经常偷懒,习惯拖延,今后一定改正。(品质符合原文内容,可从勤奋、坚韧、谦虚、诚恳、诚信、尊师、不攀比等方面作答)【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实际

30、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细读文章内容,了解宋濂勤奋刻苦、诚实守信、虚心请教、不怕艰苦等高贵品质,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选取触动最大的一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七、(2 0 1 7云南曲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1 2分)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卷 无 与 为 乐 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

31、同的一 项 是()(2分)A.欣然起行B.念无与为乐者C.承至承天诗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然则何时而乐耶莲,花之君子有也还与外人间隔皆以美干徐公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B.文

32、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5 .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答:_七、1.(1)考虑、想到(2)只是2 .【答案】C【解析】A项中“然”分别是“的样子”“这样”;B 项中“者”分别是“的人”“判断句的标志”;D项中“于”分别是“在”“此”;C 项中“遂”是“于是,就”,意思相同。3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

33、存。4 .【答案】D【解析】文章写的是月光的澄澈透明,而非积水的清澈。5 .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之乐,1 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倾消,喜从心来。(友人之乐,1 分)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情趣之乐,1 分)八、(2 0 1 7 贵州黔东南州)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1 7分)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34、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

35、断,不氐砚的一 组 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通“避”)B.万钟于我何力口焉(动词,增加)C.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助词,无实义)D.如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本项的一 项 是(3分)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送的一项是(3分)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 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

36、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 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分)八、1.(3分)B (解析:“加”名词,益

37、处。)2.(3 分)C3.(3分)A (解析:孟子主张人性本本善。)4.(8分)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恶”“于”“辟”各1分,通 顺1分;恶:厌恶;于:介词,表比较,可 译 为“比”;辟”通“避”,躲避)“(4分)从 前(为了礼仪),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乡”“得”“为”各1分,通 顺1分;乡:通“向”,从前;“得”通“德”,感激;为:动词,接受,做)(4分)九、(2 0 1 7贵州遵义)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问题。(1 0分)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38、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己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资源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北定中原 北:庶飨鸳钝 竭:臣不胜受恩感激胜:临表涕零 零: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

39、,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 .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九、1.向北;用 尽(竭尽);禁得住;下雨,像 雨 一 样(落下)。(每 点1分,共4分)2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关键词、谨慎、崩、以,倒装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啊)。(关键词:所以、职分、判断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3.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事谨慎,知恩图报。(每 点1分,共2分)十、(2 0 1 7湖南娄底)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 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40、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41、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齐地方/千里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与徐公/孰美 D.盖/石性坚重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无聊的一项是(2分)A.熟 视 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C.皆以美于徐公(在)D.不 以 物 喜(因为)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做的一项是(2分)A.选文第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

42、奉承所迷惑。B.选文第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 王 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C.选文第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丽。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 .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5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十、1.A2.C3.C4.(1)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5.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十一、(2 0 1 7天津)阅 读 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父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45、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豚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那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巧砸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遇 交通:运输的事业C.呼来问讯 咸:都D.欣然

46、那往 规:计划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句意:一排排整齐的房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该词是古今异义差别较大的,一定注意区别开;C句意:都来打听消息。咸:都;D句意: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规:计划。故 选B。2.下面句子不尽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B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为具言所闻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一省略句的理解

47、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A句意: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B句意:(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省略了“村里的人”;C句意:(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省 略“他”;D句意:(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省略 桃花源里的人”。故 选A。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用颐的一项是()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B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

48、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这句话不对。桃花源人过着安定、和平、幸福的生活,听了渔人讲述外面世界的动荡和黑暗后,非常害怕。此处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不希望外人来扰乱他们幸福的生活。十二、(2 0 1 7四川眉山)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伤 仲 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9、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 隶(属于)耕 B.其文理(文章的道理)皆有可观者C.日扳(同“攀”,引)仲永环谒于邑人D.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

50、,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未尝识书具”与“忽、即、立”三个词,展示了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形象。B.“不使学”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也暗示了他父亲的愚昧无知。C.文章略写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详写才能变化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D.作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飞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泯然众人矣。十二、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