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6961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小麦育种专家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 n=1 4,记 为 14E。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

2、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普通小麦42W普通小麦普通小麦4 2 W m选 择 十 自 交 小X卫 丙 也 丁 注 戊42WX 乙 42W+0-7E 42W+1E 42W+2EX-F旦-中 42W+7E 单体附加14E 21W+7E 42W+14E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i为四倍体B.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 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来自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22.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 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

3、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产生(AUG、UAG分别表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正常mRNA-炭 一SURFJ异常mRNA 温潦-LVA.SURF能识别所有mRNA的终止密码子B.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增添或缺失C.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为脱氧核昔酸D.NMD作用失效,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3.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

4、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神经冲动在与之间单向传递4.关于叶绿体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都不需要光 B.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都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D,都易溶于有机溶剂5.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现了“细胞能够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同氧浓度的分子机制”。正常氧浓度条件下,转录调控因子HIF-la会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条件下,HIF-la会进入细胞核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并通过一系列变化改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以适应氧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HIF-la含量会增加,促进相关基因的翻译过程B.缺氧条件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5、增殖增加数量C.氧气充足条件下,氧气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D.在进化过程中,机体产生了这种特殊机制来确保组织和细胞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6.以下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35 s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四 生迫邕/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2j呆温、分离/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P噬 菌 体 与 细 菌 心 口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A.此实验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上清液中含有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大肠杆菌菌体C.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未进入大肠杆菌中D.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

6、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9 分)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如及时中耕松土、多施农家有机肥、恰当实施轮作等,使农田肥力得以持续,成为全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楷模。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作物产量主要取决于光合作用。从能量角度看光合作用的本质是将 并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Mg?+是叶绿体中 的合成原料。(2)图是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多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这是因为农田富含有机物时由于,增大了农田的CO2浓度。图中显示当CO2浓度为a 时限制了光合作用,这是因为此条件下直接导致暗反应过程中形成 较慢。大棚种植作物时需在_ _ _ _ _ _ _ _

7、 _ _ (填“早上”、“午后”或“夜晚”)透气也是此原理。(3)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原因是.8.(10分)人视网膜色素变性(R 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视觉的遗传病。科研人员对患者甲和乙进行家系调查,得到图1 所示的两个家系图。患者甲家系患者乙家系(1)据图分析,甲所患R P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与甲(填“相同”或“不同(2)研究发现,RP还存在其他遗传方式,并且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和的特点。(3)科研人员构建斑马鱼模型,探究rp2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敲除斑马鱼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rp2基因

8、部分序列,筛选得到rp2基因杂合突变体。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杂交,对得到的F i进 行 rp2基因测序,发现序列不同的两种突变类型A 和 B,如图2 所示。野 生 型-GATCACCTGAA|CGGTC|GTCCCGAC CTA-突变型 A-GATCACCTGAAGTCCCGACCTA.野生型-GATCACCTGIAACGGTCGTCCCGACCTA 突 婢 BGATCACCTGE:图2研究者认为,与突变型B 相比,突变型A 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分析,选择突变型A 的原因是 o9.(10分)为调查某地土质状况,科研小组对该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9、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中的尿素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后,才能被植物利用。(2)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配制一的培养基以达到选择的作用。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CO2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由此推测分解尿素的细菌是 _ (填“自养”或“异养”)型生物。配制好的培养基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在装入待灭菌物品时,不要摆得太挤,以 免 一 O(3)对不同深度土壤取样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采用一方法接种,接种后需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 样 可 以 防 止 一 对分离得到的分解尿素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需加入

10、,如果pH,指示剂将变红,可以初步鉴定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10.(10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用字母回答)。(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和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y).则 A-B 的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为;A 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J/(cm2-y)o(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 _ _ _ _ (

1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 出 的 CO2量。11.(15分)图甲是褐色雏蝗在1947-1951年的种群密度变化动态(用该种群数量的对数值Ign表示种群密度,n 代表种群数量),图乙是草原上某种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卵,“+”表示幼虫,“0”表示成虫)(1)自然界中褐色雏蝗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 _ _ _ 型,与 1948年相比,1950年该种群内个体间生存斗争的强度(填减少、不变或增强)。(2)要调查草原上该田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假如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原因可能是(3)依据图乙,防治田鼠应在_ _ _ _点时进行,be段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1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先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用,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甲,再将甲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丙,经选择获得丁,最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42E的戊。【详解】A、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i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 错误;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B 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

13、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 E,共 8 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C 正确;D、丁体细胞中含有一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自交后代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情况是2 条:1 条:。条=1:2:1,因此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 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与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异常mRNA的中间部位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能够阻断该mRNA的继续翻译,从而抑制该突变基因的表达。【详解】A.由图示可知,SURF只能识别异常mRNA的终止密码子,A 错误;B.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则

14、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转录它的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造成的,B 错误;B.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为核糖核昔酸,C 错误;D.NMD作用失效,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D 正确。故 选 D。3、D【解析】以图示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胃泌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只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详解】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错误;B、图

15、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所示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错误;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属于特异性结合,C 错误;D、在与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构成了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点睛】本题以“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4、A【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又分为叶绿素a 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有

16、光、无光均可进行,A 错误;B、叶绿体中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正确;C、两种色素都能吸收和传递光能,C 正确;D、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D 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光合色素的合成、分布和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D【解析】HIF-la是低氧诱导因子,在缺氧时,其可以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合低氧环境。【详解】A、缺氧条件下,HIF-la含量会增加,可能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A 错误;B、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 错误;C、氧气充足条件下,氧气通过被动运输(或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C

17、 错误;D、在进化过程中,氧气充足时,HIF-la被降解,缺氧时,HIF-la可以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机体产生了这种特殊机制来确保组织和细胞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D 正确。故选D。6、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在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S 元素标记的是蛋白质,P 元素标记的是DNA,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中而DNA进入,说明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此实验只能证明遗传物质是DNA,A 错误;B、上清液主要成分是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噬菌体外壳和培养基,沉淀物主要是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菌体,B 正确;C、实验结果说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高,说明标记物没有进入细菌,C 正确;D、噬菌体只将其DNA

18、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这 样 DNA和蛋白质就自然的分开了,D 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素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C3(三碳化合物)午后 中耕松土增加了土壤中的氧气浓度,有利于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能量【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矿质元素等。图中b 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c 点达到了二氧化碳的饱和点,二氧化碳浓度不再是影响因素。【详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将光能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合成的有机物中。Mg2+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2)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

19、,原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分解,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二氧化碳作为暗反应的原料,直接参与了 C3的形成。因上午光合作用消耗较多C O 2,导致午后大棚中CO2浓度降低影响了光合作用,故需透气。(3)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光合作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8、常染色体显性 不同 不定向性 随机性 突变型A 为 5 个碱基对(非 3 的倍数)缺失,造 成 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

20、突变型B 为 12个碱基对(3 的倍数)缺失,造成蛋白质中4 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解析】据图分析,图 1 甲家系中父母有病,有一个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甲是患者,而其母亲正常,说明不是伴X 遗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家系中乙的父母正常,而乙有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乙所患R P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因此两者的遗传方式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R P的遗传与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有关,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3)据图分析,突变体A、B 分别缺失了 5 个、12个碱

21、基对,其中突变型A 的 5 个碱基对不是3 的倍数,造成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突变型B 的 12个碱基对是3 的倍数,造成蛋白质中4 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因此与突变型B 相比,突变型A 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2 中野生型和2 种突变型的碱基对的比较判断哪种突变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9、氨(或 NH3)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异养 妨碍蒸汽流通 稀释涂布平板法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酚红指示剂 升高【解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

22、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只有能合成服醵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缺乏服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详解】(D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但尿素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后,才能被植物利用。(2)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

23、培养基时应选择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由此推测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将装有培养基的灭菌包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时,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因影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的效果。(3)需要对菌落进行计数时,需要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的培养一般每隔24h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若 pH升高,出现红色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点睛】本题考查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及种类

24、;识记分离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识记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E 直接和间接 20%400 大于【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是生产者,B 是初级消费者,C 是次级消费者,D 是分解者,E 是无机环境。【详解】(1)A 是生产者,B 是初级消费者,C 是次级消费者,D 是分解者,E 是无机环境,E 不属于生物群落。(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涵养水源等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A-B 的能量传递效率即B 捕食A 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2004-1000

25、 xl00%=20%;A 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0-600=400J/(cm2y)(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Ch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点睛】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11、S 减少 标志重捕法 调查期间非标记个体部分迁出或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或调查期间标记个体被捕食)a 增长型【解

26、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 值。【详解】(1)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与 1948年相比,1950年种群数量减少,所以种群内个体间生存斗争的强度减少。(2)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调查时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中被标志后的动物更难捕捉,标记个体部分迁出或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偏小,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3)防止田鼠在a 点进行,尽量减少田鼠的数量,be段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此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解 答(2)时需要考生结合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分析实验误差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