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爱莲说》.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6893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爱莲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案《爱莲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爱莲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爱莲说》.pdf(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1 1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1、彩屏展示优美的风景画,配钢琴曲多美好的世界。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我们赏心悦目,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美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在生活中有的美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那就是文学之美。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篇美文爱莲说,享受一下文学之美吧。二、出示课题:二、出示课题:(彩屏画面荷花画面彩屏画面荷花画面)美中生趣 文中蕴情美文欣赏爱 莲 说(周敦颐)引语: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所喜爱,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通过欣赏来感受一下它

2、的艺术美。三、朗读课文:三、朗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彩屏出示荷花背静、_字幕、配古筝曲 出水莲)。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按老师朗读的语调语气朗读。四、赏析课文(一)分小组讨论:这篇_美在哪里?(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三)老师综合归纳: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这篇_美在四个方面:“莲”貌美品美、_的语言优美、表现手法巧妙、结构精巧。(四)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可以想到与莲的特质相似的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度翩翩的雅士,洁身自好的君子。引入品美:作者爱莲,仅仅是爱她的

3、貌美吗?不是,更主要的是赞美她的精神和品质。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溢清”(美名远扬)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受人尊重。作者 分别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来描绘莲的美,把莲的特质与君子的品格结成一体,名曰写物,实是写人。从中可看到作者的情节和节操。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方法,长短句相间,错落有致,读来有一种节奏感,韵味无穷。多种

4、修辞方法的使用,使_活泼生动。找出这些句子朗读,体会语言特色。骈散句分男女生读。着重欣赏以下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通过比喻,赞美了莲的君子品格不慕富贵,洁身自好。“隐士”抗霜。表现人的孤傲;“牡丹”:“富贵人”:浓艳,表现人的庸俗;莲喻为“君子”,清逸,表现人的清高。处处扣“君子”的性格特征。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形成_,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_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板书:(1)托物(莲)言(阐述)志(不慕富贵,洁身自好)(2)衬托:文中有三处衬托:(1)以陶“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

5、(2)用“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3)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特别是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4.结构精巧:一条线索:全文以“爱”为线索(出现七次)两个衬托:草木之花(蕃)菊(独)牡丹(甚)莲(独)菊(独)牡丹(甚多)莲(独)三种类型:三种花:菊、牡丹、莲三种人:隐士、富贵者、君子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惋惜、讽刺、赞美。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五五.课堂小结:课堂小结:_用了 119 个字,调动

6、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莲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读着这篇_,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莲花的美,语言艺术的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读着这篇 _,我们不能不叹服刘禹锡不但是个语言大师,还是个丹青高手。六六.课外延伸:课外延伸:1.刘禹锡通过写“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写莲的也不少,各自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把收集到的写莲花、写其他花草树木的古诗拿出来欣赏。)2.展示学生课外写的咏屋的散文和诗歌。由学生赏析。七七.本课总结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古代名家的美文,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美文。这些美文使我们徜徉于文学艺术的乐园,品味了祖国语言文字

7、的精美,领略了文学作品意境的幽深,享受了文学艺术的趣味,更感染了作家们高洁美好的节操和情感。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多读一些文学精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2 2目标:目标:1、熟读成诵;2、品析莲的形象美;3、感悟诗人的品德设想:设想:读析品分四块推进课时:课时:一课时程序:程序: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并阅读课文注释及练习二、导入:教师检查对词义的理解。“之”、“焉”、“者也”、“噫”、“矣”等虚词和若干实词三、分四块推进(一)朗读1、备读:要求畅读五分钟,每个人都必须讲出这篇_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2、学生尽情朗读3、课堂发言:如:散

8、句与骈句的交错运用,长句短语的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句的熔为一炉、疑问句、感叹句的穿插使用。全文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二)析读1、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诵读课文2、教师出思考题: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莲菊和牡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_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_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三)讲读对课文需要着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有:1、直接写莲花的句子,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句句赞莲花,又是句句赞

9、君子,既是描写,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趣和清高思想。2、第一段文字是状物,第二段文字是言志。状物意在赞颂君子的品德,言志则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四)抄读和背读课末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行完成。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3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习者的预期成果:读懂课文,能感受_语

10、言言简意丰,结构严谨的特点并懂得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哲学家笔下的人生哲理,能以语言、形体、音乐、绘画、人际沟通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1.收集历代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动手画一画或剪一剪书中描写的荷花和荷叶。2.亲自去公园观赏荷花,了解相关的知识。各智能发展的教学设计与要求:语文活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读后的体会,背诵有关莲的诗词歌赋;介绍“说”这种文体的特征;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了解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以莲为话题写一

11、篇说明性文字;数理逻辑:统计目前自己了解到的荷花种类;统计写莲的经典名句及其作者;视觉空间:用水彩等颜料画一画课文所描写的荷花的优美姿势;将有关莲的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肢体运动:创造性地表演荷花“翩翩起舞”的情景;科学、准确地操作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音乐韵律:寻找合适的民族音乐来给课文配乐朗诵;编一首采莲曲,配曲演唱;人际沟通:用小组合作朗诵表演来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合作编辑赞美荷花的小画报或手抄报;合作搜集有关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

12、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自我认识:描述自己学了爱莲说后的感受;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如何认识莲的“出污泥而不染”;自然观察:把收集的莲花资源进行分类或实地观察荷花并写一篇日记。评价方式:评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朗诵者”、“收集资料能手”、“小画家”、“最快背诵者”等。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4 4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_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第

13、一课时(刘禹锡)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_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

14、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

15、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

16、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小结_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_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1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爱莲说(周敦颐)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_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

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

18、爱牡丹甚: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谓:认为。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n)3请再次朗读课文。4 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_的主旨。5提问:_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两个独字,都表现

19、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8提问:_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

20、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四、小结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

21、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五、板书菊花正衬莲花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牡丹反衬莲花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_的主旨。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咏莲诗句。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1欣赏莲花图片,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2由

22、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 119 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任务二、检查预习任务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

2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疏通文意方法:(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四、齐读课文,正音四、齐读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五、深入

24、阅读,理解文旨五、深入阅读,理解文旨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明确: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2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3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六、拓展练习六、拓展练习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_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七、朗读并背诵七、朗读并背诵_八、布置作业八、

25、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2完成课后练习。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6 6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2、把握短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把握短文托物言志的写法。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教学设想: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解决文中的字词、句。2、教师作好点拨、引导、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莲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柳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殊不知莲还有高洁的

26、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二、解题。“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三、简介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四、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朗读),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甚蕃(fn)淤(y)泥 濯(zhu)清涟(lin)不蔓(mn)不枝 亵

27、(xi)噫(y)鲜(xin)有闻2、结合注释,讲解课文。3、整体感知学习第一小节(1)作者本来是写莲,起笔却写了些什么?“水陆草本之花”一切“花”、注意“草木”指草木科、木本科。“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牡丹”句。自:从。世人:当世的人,指社会上的多数人。甚:很。这样,就更突出我的爱好,突出了莲花的与众不同。(2)莲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不妖不艳,清正廉洁,白的象珍珠,红的象红宝石,出生在一片污浊的泥塘中。(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突出莲花的可爱呢?请同学们用书中的话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沾染)“从淤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濯(洗涤)清涟而不妖“在碧波荡漾的河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不因污浊

28、或优裕的条件而丝毫改变自己的本质。(4)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莲具有怎样的品质?坚贞、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梗中间是贯通的,而外部挺直不弯曲,它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权。蔓,枝,动词。这句话表现了莲的什么品质?正直“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远,而且在远处更加觉得花香的纯净和清谈。“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中,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让人轻慢地玩弄啊。植:树立。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这里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清纯端庄(5)本段着重以衬托手法以陶渊明对菊的独特爱好衬托我的爱好,以世人对牡丹的广泛喜爱来衬托我的不同爱好,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等几个方面赞扬了莲花了高

29、洁的品质。那么作者仅仅是表明自己对花的爱好吗?“说”是一种文体,一种或议论或抒情的文体,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二段,思考本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习第二小节(1)学生自读第二段后回答:议论“谓”:以为,认为抒情“噫”:唉,叹词(2)作者表明自己看法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隐逸者 以花喻人,通过所爱之花的品质,看出爱花之人的性格。富贵者 君 子作者自比君子,也确实具有君子的品德。他在为官期间,敢于直言,坚持已见,清正廉洁,博得了人民的赞扬。(3)“噫”作者感叹正是_主旨之所在。“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清高的隐士太少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像我这样品德

30、高尚的君子也没有什么人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应当是很多的啊!(4)“宜”应当作者真的认为追求富贵趋炎附势的人是应该多的吗?“宜”是反语。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的污浊。4、讨论体悟(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 4 句、第 5 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

31、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理解:“托物言志”是_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3)_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_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_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

32、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_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_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5、_除衬托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理解:排比(如第句);比喻(如第句);对偶(如“莲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反问(如第句)。6、_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理解:散句和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五、背诵全文教案爱莲说教案

33、爱莲说7 7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理解_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积累文言字词。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1、莲君子的美好形象。2、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作者的志趣和情操。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步骤五、教学步骤(一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二二)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2.指名朗读:师生点评:关注生字读音:予:y 蔓:mn 鲜:xin关注句子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三三)深入探

34、究:深入探究:1._标题是“爱莲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热爱与赞美?“予独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设问:这一句通过细致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对莲的赞美,那么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不急于回答)指名读、齐读;指名翻译:(强调积累)词语: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蔓、枝,动词,生藤蔓,长丫枝。益,更加。植,立。亵,亲近而不庄重。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快速背诵。讨论总结:三个方面: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朗读指导:请用朗读来传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读得有层次,有感情。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轻读。以下三层,要读出层次感。前

35、两层亦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莲,花之君子者也。”指名翻译:教师强调:之,结构助词,的。“,者也”,判断句的一种形式。合作探究: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请大家再来读上段中描写莲形象的那句话。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

36、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2.既然题目是“爱莲说”,那么 _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篇幅写到“菊”和“牡丹”?指名读全文;教师点拨:请画出能传达作者对这些形象态度的词句。菊“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回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十分欣赏这“秋菊有佳色”,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

37、常一个人自饮自斟。他饮酒高歌,击节赞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以愿做霜下杰,学习菊花的品格和气质来勉励自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他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后人以陶渊明具有这种不羡慕荣利,志存逸士之节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反复品味“菊之爱”一句,含有什么意味?(惋惜之意)牡丹“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盛爱”的程度,有诗为证:(屏显)买花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

38、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反复琢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态度?(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足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我们再来背背写莲的句子,大家考虑: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是衬托的手法。作者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

39、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_的主旨。)从全文看,_运用了什么写法?(托物言志)小结: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足见其对莲的一往情深。美读第二段:要求读出理解,读出情感。前一层是三个并列句,以人为喻,分别指出菊、牡丹、莲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前两句要读得轻些,后一句当重读。后一层用菊、牡丹、莲的不同遭际来批判世风,全用感叹的语气读,但其间又有细微差别:“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40、。(四四)背诵全文背诵全文(五五)作业作业1、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语。3、请选一种你喜爱的植物,以“说_”为题,写一篇_。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8 8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意图:爱莲说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文字优美,清雅脱俗。全文仅 119 个字,精炼短小,却底蕴悠长,意味深远。通过诵读感知法、品味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整节课由十大环节构成,分别是听老师读,初读,互读,读准,读懂,读透,读全,读味,读背,读拓。通过听、说、读、赏、思、写来感悟莲的外在、内在美和作者“出淤泥而不染”君子品德美,体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朗读和背诵_,并把握重

41、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2 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 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能品味赏析莲的形象美和意韵美。学习难点:学习难点:能理解牡丹、菊花对表达主旨的作用。学习时间: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习准备:学习准备:Ppt、朗读音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板书)愛蓮說,这是繁体字的爱莲说,看一下这个愛字,中间有一颗心,说明作者是用心地感受莲花之美。作者周敦颐(板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_。出示:说的文体特点和周敦颐的简介。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

42、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的含义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出示教学目标,(大家齐读)。1 朗读和背诵_,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2 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一听老师朗读。二初读,自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三互读,同桌互读。纠正字音。(还有读不准的生字词吗?)四读准,找一同学读,读错的地方其他同学纠正。出示“濯”的甲骨文,本义是一只鸟在水里抖洗翅膀,因此,本义是洗,读zhu?,洗涤(d),另外,提示“逸”不

43、能少写一点。五读懂,齐读,老师找一同学示范,互提字义。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字义。3 分钟后,还有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吗?六读透,找一同学读,说说你喜欢的句子,老师可逐步出示莲花的品质的句子。同时,黑板上画出莲花的模型,准备往里边填句子,分析莲花的品格。最后总结,做人,就要像君子一样,_。老师走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依次说,可以说原句,也可以说出概括的词句。七读全,再找一同学读,说说写了几种花,为什么?板书,菊和牡丹,让学生自己感悟说出,正衬和反衬。八读味,再找一同学读,体味作者的情感。老师可以提示,应该怎么读?九读背,全班试着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背诵整篇课文。十读拓,布置作业,拓展阅读有关的托物

44、言志的_。课堂小结:1 莲花的品质2 写作手法布置作业:1 做练习册2 拓展阅读相关_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课文用三种花比喻三种人,生动形象,含蓄且令人回味。赞美莲花是赞美君子洁身自好、庄重独立的品德。学生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美德,受益一生。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9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_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二、解题,揭示学习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_: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45、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1、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周敦颐()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2、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四、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3、总结。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

46、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学生讨论)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五、背诵全文。六、总结课

47、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七、布置作业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教案爱莲说教案爱莲说1010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理解_的主旨。多媒体自主、合作、探究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幻灯片 1)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_。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幻灯片 2)莲花,

48、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幻灯片 3 至幻灯片 6)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幻灯片 6)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幻灯片 7)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幻灯片 8)屈原的“制芰(j)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幻灯片 9)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

49、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_。二、了解作者体裁。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_的作者和体裁。(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幻灯片 10)(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了解_的体裁。(幻灯片 1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50、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幻灯片 12)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三、朗读训练。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幻灯片 13)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幻灯片 14)(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幻灯片 15)蕃(fn)颐(y)濯(zho)淤(y)涟(lin)蔓(mn)亵(xi)噫(y)鲜(xin)有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