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爱莲说》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652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87 大小:9.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爱莲说》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22《爱莲说》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爱莲说》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爱莲说》教案.pdf(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 爱莲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爱莲说教案1教学目的1 .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 .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刘禹锡)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 全唐文。作者刘

2、禹锡(7 7 2 8 4 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 刘宾客集。这 篇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 .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人带青:映入。

3、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 见 论 语 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

5、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1.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 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 0 1 7 1 0 7 3)道州人,字

6、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 有 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2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 爱 的(花)。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

7、丹甚: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去 葭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谓:认为。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in)3.请再次朗读课文。4 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两个独字

8、,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9.提

9、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四、小结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

10、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五、板书菊花正衬莲花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牡丹反衬莲花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爱莲说教案2教学目的L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背诵课文教学设想1.课型:语言自读涵咏课2.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11、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设计二: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生答:(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设计三:师: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一一国画“莲花

12、”)o 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现场调阅网上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师:同学们平时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4.全班齐读课文,并

13、结合注解,疏通 文 意(字面意思)。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作者借莲花来写人。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

14、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 些“莲花”的品格?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

15、性。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对 比、衬 托(正 衬、反衬)(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一一牡丹一一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一

16、一莲一一牡丹”的顺序呢?前半部分按“菊一一牡丹一一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 文 按“菊一一莲一一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1.读 了 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2.在改革开放

17、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 xx年 4 月 2 0 日晚播出的 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五、背诵积累,积淀语感1.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六、结束语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 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附:板书设计爱 莲 说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高洁生长环境濯清莲而不妖-质朴不

18、慕名利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花之君子体态香气洁身自好香远益清-芳香风 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一清亮托物-喻人 爱莲说教案3教学设想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洁,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习类比手法的运用是 陋室铭的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 爱莲说的教学难点。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 抓“文 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人新课。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

19、 陋室铭、宋 代 周 敦 颐 的 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彩屏显示:彩 图 及 课 题 陋室铭。二、检查预习。彩屏显示: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惟 吾 德 馨 谈 笑 有 鸿 儒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西 蜀 子 云 亭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不蔓不枝不 可 亵 玩 焉 花 之 隐 逸 者 陶 后 鲜 有 闻 宜 乎 众 矣三、录 音 范 读 课 文 陋室铭。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

20、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 读 陋室铭。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1.释题。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明确:“苔痕上

21、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 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 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明确:引用孔子的 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 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 个“

22、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7 .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8.默写全文。爱莲说教案41、知识目标朗读、背 诵 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增强语感、加强朗读能力及说写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情趣。4、创新目标培养主动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加强朗读,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理解文章的主旨

2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卡片:自主、合作、探究:诵读、品析、说写:一课时一.赏图评花,设境启疑1.教师启发质疑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喜欢用花来形容、赞誉,可见花是非常圣洁、华贵的。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不只是用花来装点世界,美化生活,还赋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质。所以,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语言。比如:红玫瑰的花语是爱/美,是送给爱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礼物;康乃馨的花语是温馨/慈祥,最适合用来送给母亲。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语言呢?(如 勿 忘 草:不要忘记我等)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各自所了解的花语,然后同位交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花和它所蕴涵的意义。一、导入课题1、两副图画相同点,答案

24、就是谜底。埃及、印度国花;介绍荷花知识及动人传说。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一一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 让 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美丽的鲜花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世界上不喜爱花的人恐怕很少。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爱不同的花,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对牡丹、莲花、菊花就评价不同

25、,并且在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中作了阐述,这就是小品文 爱莲说。(板书课题)(多媒体:欣赏莲花配乐图片)2、学生板书课题及作者:特别指出:字正确写法。二、解题质疑1、文体解释:表,记、说(杂文)、铭、序。2、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周敦颐最喜爱的花是莲花。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最想知道的是些什么?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全文)3、挑战无标点原文,感受句读,学生点评。4、听M P 3录音,观看荷花视频。5、自由朗读。二、自读解疑,循序探究文章的语言美1

26、 .提出自读要求(创设情境,课前播放古筝乐曲)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仔细阅读课文并认真研讨。爱莲说是文言文,阅读时必须反复揣摩,循序渐进。大家可以分三步阅读,探究答案。第一步: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第二步:边读边译,研讨不懂的语句第三步:读思结合,探究问题的答案。2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多媒体示范朗读,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莲花的美。)3 .学生自主翻译全文(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根据课文注解,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教师点拨重点词句:蕃 染 濯 溢 谓 鲜(多媒体:分页展示翻译内容)4 .学生齐读课文这一遍读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并结合注

27、解,疏通文意。注意抬头挺胸,声音响亮、精神饱满。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三、整体把握,深度感悟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有哪些人分别喜欢它们?(P P T 1 0)2、思考讨论: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找出直接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莲花外形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讨论完成下表。(P P T 1 1-1 2)明确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

28、、气质风度等方面描述莲花的外形的。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在描写莲,赞美莲吗?明确:当然不是,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这七个分句句句写花,又句句写人,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教师随机提问:作者把莲花比喻为哪一种人呢?一一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在你眼中的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学生思考后作答)4、想一想: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莲花图,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句来对应莲花所隐喻的品质,并悟出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多媒体展示:将君子的七种品质对应相应的莲花图表)明确:由此可见,莲花表现的品格:不与

29、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正如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性格特点。教师点拨小结:七个短语的描绘,可见作者从七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高洁美、质朴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质,将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神”的高度统一。5、请同学们把这些描写莲花的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6、课文写了莲花,还写了哪几种花?有什么作用?作者对这几种花各持什么态度?这些花的花语意义?(P P T 1 3)请学生尽量读出应有语气。明确: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

30、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 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四、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但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总结作者的生活态度,理解文章的意蕴美。1、总结作者的生活态度作者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整个社会的风气是贪慕富贵、追名逐利的,也有少部分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选择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只有莲花一样的君子,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为

31、人正直、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但是当时社会这样真正的君子少,而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文章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赞颂君子的坚贞气节,因此这既是作者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品文论人,整合提升。(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

32、逾地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这在封建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超凡脱俗的。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暂时生活在 污 泥 中,但文章告诉我们,不管现实社会怎样,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独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绝不能随波逐流,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做一名坚强、自信、自尊、自爱的人,在逆境中同样健康成长!五、能力训练,习得语感 过渡: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本文

33、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贴切。(边板书:托物言志)1、了解托物言志。(多媒体演示:播放概念)明确: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寄托、传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抱负、志趣或某种品格志向。用这种方法可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2、拓展延伸,举例说明概念。(多媒体演示示例)教师点拨:以花为例。其中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比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以莲花构成的。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思考讨论:同样有些文章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也是写人

34、。在我们的课本中,这类文章并不鲜见,我们以前学过托物言志的文章吗?我们曾学过杨朔的散文 荔枝蜜,作者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赞蜜蜂,热情讴歌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人民和我们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作者愿意像小蜜蜂一样忘我劳动。不少这类值得传诵的名篇,作者所托之物虽小,但所言之志却不凡。教师启发: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比如蜡烛何等的平凡,却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小结:我们周围的事物,由于它的形状

35、、它的性质、它 的“经历”有很多特点,往 往 有“寓意”。例如梅花的耐寒,根的只讲奉献而不表现自己,粉笔的平凡、贡献大而“粉身碎骨”等。这些事物都可以作为题目来写咏物言志的文章。3、练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放图像)过渡: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感情的方法,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大家可以参照屏幕上放出来的各种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种。在纸上写一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我们再一起交流。(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例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冒风霜,战冰雪,总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到来。正如谦逊无私、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

36、0 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笔本上。(多媒体示例演示,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我喜欢朱顶红??)六、背诵积累,积淀语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播放多媒体配画配乐画面,再悉心品味一下莲花的无穷魅力!)七、课文总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托物言志这种写法的特点。爱莲说仅H 9个字,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质朴的语言在中国古代小品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数百年传诵不衰。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有一定的启示。迄今为止许多人仍以“出淤泥而不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7、而那高洁淳朴、不思富贵的品质则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七、布置作业1、背诵这篇课文。2、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进行描写,以 赞为题,要求通过描写的事物抒发感情,说明一定的道理。3、搜集使用托物言志描写的诗句。八、板书设计爱莲说莲花君子生长环境:高、直 不 同 流 合 污体态香气:正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风度气质:高洁美名远扬 爱莲说教案5设计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他们着眼全篇,品读结合,美文美读。让他们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感悟莲花的形象

38、美,从而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和情操。教学目标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3.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教学重点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课前准备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授课类型:赏读课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3.师:荷花,被 誉 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39、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 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二、出示学习目标1、齐声朗读。2、用心感悟。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5配乐自由朗读课文6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2、探究成果展不交流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

40、句话,并品读。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一一逃避现实;富贵者一一追求荣华;莲一一洁身自好,不 慕 荣 利、清白正直)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

41、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全篇。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 用“我 爱,因 为 她”的句式说一句话。(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七、联系自身,总结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写法?)八、板书设计:完整的莲花图,绽放的花瓣承载着写莲的七个短语。爱莲说教案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2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能力目标

42、:1.通过学习本文,认 识“说”这种文体。2 .学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对污浊世风的批判。2.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态度。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反复诵读法。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态万千。莲以其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扎根淤泥的根,博得世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赞赏,多少文人雅士妙笔生花赞美它,请听:“小荷才

43、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含苞欲放的荷态巧妙传递初夏的气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顷荷叶一直连到天边,绿得无穷无尽;朵朵荷花映着旭日,红得娇艳。写尽了盛夏荷的风貌。“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写的是秋风初起时,红白相间的荷花,以美人醉酒来形容荷花的艳丽与娇憨。可见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说起对莲的钟爱当属宋代周敦颐,莲也因为周敦颐的美赞而留下万世美名。今天我们来欣赏 爱莲说理解他爱莲的缘故。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周 敦 颐(1 0 1 7 1 0 7 3),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

44、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颜、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关于周敦颐的为人,黄庭坚曾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喜欢游览附近胜景,他酷爱莲花,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 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他即赴池畔观赏,触景生情,写 下 爱莲说,借花述志。三文体介绍,理解题意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谈谈爱莲的道理)。四朗读课文,积累理解

45、1.正字音步骤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书中标出难读的字音。步骤二:全班交流疑难,读准每一个字音。可爱者蕃(f a n)濯清涟而不妖(z h d o)(l i a n)出淤泥而不染(y t i)不蔓不枝(m d n )不可亵玩焉(x i爸)噫(y I )陶 后 鲜(x i匕n)有闻步骤三:欣赏名家朗诵,感受本文的节奏美。步骤四:师生齐读课文。2.明字义步骤一: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掌握重点疑难字词含义。步骤二:学生抢答,解释词语。可 爱 者 甚 蕃(多)出淤泥而不染(污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香远益清:(更加)亭

46、亭净植(立)不 可 亵 玩 焉(亲近而不庄重)花之君子者也:(道德高尚的人)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当然)3.通文意步骤一:两人为一组,互译课文。(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或一人翻译,一人还原为原文。)步骤二:学生闯关,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5)予 谓 菊,花之隐逸也

47、。(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五精读细品,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爱莲说,即谈谈爱莲的道理,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值得作者喜爱有加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明确:从三各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形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作者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对莲作了细致传神地描绘,难道他仅仅

48、喜欢莲花美丽的花形和芬芳的气质?文中还将莲花比作了什么?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唯独爱莲不仅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和芬芳的气质,更因为它有着君子一样的高尚品质。4.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哪些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绘制一幅“莲花君子图”。老师把描绘莲花的句子分别贴在一片花瓣上,请同学把君子的品德也贴在与莲花相对应的位置。(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孤芳自赏O“中通外直”-象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9、象征君子高洁独立,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朗读背诵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生长环境和外形香气要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请同学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5.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5.请朗读三处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句子,思考三次衬托各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次衬托:“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表明自己的喜好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出莲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噫!菊之爱,陶后

50、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6.从作者对这三种花的评价和爱花之人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名君子。也表达出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7.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