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doc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课题: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4/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2、让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视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洁地问
2、题干脆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接着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如今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意料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支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老师巡察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 2、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留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表达。 171-44+8571-44表
3、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 =27+85 再加上到来的85人 =113人 就是如今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事实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状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其次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干脆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
4、线段图关心理解。 老师要留意这种方法的表达,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驾驭,主要驾驭运算依次。 4.稳固练习 1根据老师供应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削减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 1、2 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依次的 运算依次为已有学问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
5、这 又有85人到来。如今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意料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依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依次,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课时: 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6/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2、让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
6、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视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置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
7、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置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依次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依次。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稳固练习 P7/做一做 老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学问的稳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置门票需
8、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依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教学反思: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 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10/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2、让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
9、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视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假如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探讨,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教化 =9030 =3名 =3名 1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
10、保洁员。 2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视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依次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老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稳固练习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转变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老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学问的稳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假如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一名保洁员,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运算依次: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1、。 教学反思: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第四课时: 课题: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依次 教学内容:P11/例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 教学重难点: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依次。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依次?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
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依次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依次都没有变更,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始终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依次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稳固练习P12/做一做 1、2 P14/4 老师巡察订正。 1、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得数大?再计算。 1450306 2850606 372098 450306 850606 72089 2、填上合适的数,
13、列综合式子: 四、作业:P1415/ 2、 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三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运算依次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练习中能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 第五课时: 课题:0的运算 教学内容: P13/例6 教学目的: 使学生驾驭关于0的运算应当留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4、0不能做除数及缘由。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探讨: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老师小结: 0不能做除数。如50不行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
15、到5.00不行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当留意的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总结关于0的运
16、算应当留意的问题。 其次篇:人教版第四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课题一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2页例l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驾驭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老师依据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 1 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 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
17、说笔算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老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当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 老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老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式计算 计算后,老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 2老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 老师:剩下的一个梨,假如接着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能。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
18、,还剩1个。 老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刚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 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老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的下面应当写几?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 7个梨,分掉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当怎样表示呢? 老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要写“1,剩下的这 1 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4横式得数的写法。 老师:经过计算知道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在等号后面写2。还剩1个,就
19、是余数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商2余1,大家一齐读一启遍“商2余1。 像这样的除法,求出商后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摆在课桌上,指名学生说每份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老师巡逻指导。 订正时,着重提问:商2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8是怎样算出来的?横线下面得几?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横式应当怎样写?怎样读? 3教学例2。 出示横式“385=后,指名学生口述怎样写竖式,老师板书。 写出竖式后,着重教学怎样试商。 老师:先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
20、8,又小于38,商6行不行?不行,因为5乘6的积是30,38减30还剩8,每份还可以再分到1 ,说明商6小了,所以要商7。商8行不行?也不行,因为5乘8的积是40,40比38大,说明商8大了,只能商7。实际教学时,只要觉察商小了或商大了这两种状况中的一种,能够找到恰当的商就可以了。最终,引导学生写出完好的竖式和正确的横式。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中的余数和除数,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从中觉察了什么规律。 老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5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看图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21、四、本课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题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页例 3、例 4,第 6页“做一做的第 13题,练习二的第 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相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7枝铅笔和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老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
22、分成5份,每份有几根? 2拿出 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先分分看 老师:如今我们一起来看题引导学生读题每个人拿出7根小棒代表7枝铅笔,依据题意平均分给3个同学,也就是要平均分成3份,自己分分看,每份有几根? 老师巡察,只看学生分,暂不表态学生分过以后,老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做示范 老师:我这里有7枝铅笔,请你把它们平均分给这3个同学把7枝铅笔交给4个学生中的1人,让他分给其他3人留意分的时候应当怎样分,分的结果是什么?每人分2枝,还剩1枝 老师:想一想这道题应当怎样解答,谁会列算式?指名学生列式,
23、老师板书:“73二怎样用竖式计算?横式等号后面应当怎样写?特别要使学生弄清如何写单位名称 老师可以这样启发:根据我们刚刚分铅笔的结果,想一想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那么2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枝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枝那么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枝 老师:这道题做到这里做完了没有?没有,还要写答话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老师;今日我们解答这道应用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除法。它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对!今日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做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老师巡察指导
24、完成后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应当怎样写。 课间活动 3教学例4 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老师:我们再来看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读题我这里有几个信封,表示口袋如今请一位同学用43根小棒代表43个乒乓球,每个口袋里装5个,实际装一装,看能装几袋指名学生依据题意装小棒每袋装5个,应当怎样装?学生拿5根小棒装1袋,再拿5根 3 装l袋;装过8袋后,还剩3根还够不够装1袋呢?为什么?因为要求每袋装5个,剩下的不够再装1袋了那么装的结果是什么?装了8袋还剩下3个。 老师:谁能说一说这道应用题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解答,老师板书。 学生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后,老
25、师着重看学生写的单位名称对不对。 让学生打开书,把例4中没有解答完的地方补充完好 三、稳固练习 l做第 6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做,老师巡察指导。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结果的单位是什么。 2做第6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谁会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指名学生回答。再让学生根据列出的两个除法算式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算式是说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其次算式是说把9个苹果依据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3练习二的第 1、2题。 四、本课小结 老师:今日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每一道应用
26、题之前,都要认真审题,弄清每一道题属于哪一种分法。在计算以后,要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最终写出答案。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全 册 教 材 分 析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小数的相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3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相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热联系。 2其次单元“相识图形 使学生进一步相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
27、四边形不稳定性及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画以上三种图形的高;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特点;通过操作,觉察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随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洁的图案。 3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阅历探究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驾驭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4第四单元“视察物体 通过实际视察,使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视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别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的先后依次;视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态。 5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
28、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阅历探究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驾驭求近似值的方法,培育估计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6第六单元“玩耍公允 通过玩耍,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玩耍规则的公允性;能设计简洁的玩耍规则,使玩耍对双方公允。 7第七单元“相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能根据简洁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玩耍活动,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洁的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29、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乘除法 关键: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教具支配 电脑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纸片等 四、各单元教学课时数 一 小数的相识和加减法9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2课时 二 相识图形 9课时 数图形中的学问2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 2课时 三 小数乘法 8课时 四 视察物体 5课时 五 小数除法 10课时 激情奥运 2课时 六 玩耍公允3课时 七 相识方程8课时 图形中的规律 2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一、 小数的相识和加减法 一、学问基础及后继地位: 本单元包括: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练习 一、购物小票、量体重、歌手大赛、练习二。
30、本单元教材共分成两个部位,一部分内容是小数的相识,只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相识是在元、角、分与小数以及分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小数的应用范围有进一步的相识,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背景下进一步学习小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广泛,因此,教材支配小数的意义这一课,从元、角、分为背景的学习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情境,如跑步、体重、体温等,同样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热联系。 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关心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驾驭小数的加减法,相识小数是学生对数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阅历还有确定的距离,
31、所以,为了学生能真正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教材供应了可供学生操作的教材。如小数的意义中,用直观模型说明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的要求: 1、结合生活中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相识小数是十进分数,知道小数部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互相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3、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动手量一量和在方格纸上涂色等过程,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计算并估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题。 5、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
32、热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小数加减法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关键: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直尺、图片 学具:正方形纸、直尺、购物小票、 五、课时支配: 本单元共计11课时 小数的意义- 1课时 3 测量活动 - 1课时 比大小 - 2课时 练习一 - 1课时 购物小票 - 1课时 量体重 - 歌手大赛 - 练习二 -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 小 数 的 意 义 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
33、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进一步相识小数,探究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4、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沟通。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难点: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关键:了解小数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 数位依次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以前的学习当中,重点探讨了整数。但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进行测量、计算等活动的时候往平常常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所以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其实在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个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小数。 二、小组探究 汇报沟通 引导
34、学生自主学习小数的意义。 1、师出示一个正方形 1个,用1表示 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 思索: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 老师讲授:1/10 用小数表示就是0.1 3、学生在平均分成10份的方块中自主选择几份涂上自己宠爱的颜色 同桌之间互相沟通,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怎样的。 4、师:像0.1、0. 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5、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 用分数怎样表示? 5 师: 1/100 用小数表示就是0.01 6、学生动手涂色,用数学语言说一说怎样表示涂色部分。 7、像0.0 1、0. 19、0.08这
35、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 三:质疑问难 1、想一想:1/1000、1/10000用小数怎样表示?23/1000、127/1000呢?它们分别是几位小数? 学生分组探讨 然后在全班沟通。 2、视察黑板上的数据,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 3、看书P3,找一找你认为最重要的那句话,读一读。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4、质疑学生提问 四、稳固拓展应用。 1、在直线上标出相应的小数、分数。 见P 5、1 2、分数小数的转化 P5 2、3 3、同伴互相出题。 五、师生概括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置: 课本6页4题 七、板书设计: 小 数 的 意 义 像
36、0.1、0. 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像0.0 1、0. 19、0.08这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 八:教后记: 第 二 课 时 一、课题: 测量活动新授课 二、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关键: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直尺、软尺 学具:直尺 五、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是
37、什么学问吗?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个别学生在班内沟通。 师:假如想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者是物体的宽度,你认为应当用什么作单位?以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个别生回答。 师:假如想知道黑板的长度怎么办? 生动手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汇报测量结果 师:假如想知道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怎么办? 生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并汇报测量结果。 师:通过视察这些数据你觉察了觉察什么问题? 生通过视察比较,觉察单位不统一。 师:这样有什么不好?你有什么方法吗? 生在小组内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想法。 师小结: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小组探究 汇报沟通 师提出活动要求: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
38、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爱好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分小组按要求活动。 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生在动手测量后,针对自己小组测量出的数据,根据师提出的问题先独立思索,再在小组内沟通。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测 7 量数据,及根据数据对问题的解决。 3数学书的封面长XX厘米,用小数可以记作多少米? 4教室门X米X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全班沟通答案及想法。 三、稳固拓展 1、 第7页试一试第1题, 一种大雁,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113克= 千克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四、师生概括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述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