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docx

上传人:柒****a 文档编号:9064993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教具准备: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1)魔术师变花,变了()次,每次变()朵;有(

2、)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条鱼;空中挂了()串灯笼,每串有()个;有()盏聚光灯,每盏有()个灯泡。(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一共变了多少朵花?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第一题: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条)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加数相同。

3、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师:大家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三、巩固练习。1、尝试练习: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2、达标练习:(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自主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练习时,同桌合

4、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3、自主练习:第3题:数一数,算一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四、全课

5、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相同加数连加2+2+263个2相加3+3+3+3+3155个3相加4+4+4+4164个4相加加数相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6、,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突破方法: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中

7、领悟。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式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圆片。教学过程:一、新知铺垫(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出示主题图1)一天,白兔和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回答。谁能用算式表示白兔一共有几只?2+2+2=6(只)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3+3+3+3=12(只),这里又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板书:4个3相加得12)请小朋

8、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先思考,再互相讨论)加数都相同。(2)试一试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得多少?(思考,学生回答)2+2+2+2+2=105个2相加得10。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乘法创设情境,引入乘法。(出示主题图2)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4个2相加。2+2+2+2=8如果再加入有4张桌子呢?8张桌子呢?请学生先思考,小组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说明: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2)感知

9、乘法。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的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算式的读法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3)反思乘法的意义思考: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4个2相加,是怎么样用乘法算的?42和24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4个2相加。(4)试一试出示小鸡图。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式。5个4相加。加法算式:4+4+4+4+4=20(只)乘法算式:45=20(只)?或54=20(只)(5)回顾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0、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三、知识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学生填写,再集体订正。(2)“想想做做”第2题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按要下面求摆。每堆摆3个,摆4堆。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每堆摆4个,摆3堆。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同桌互相读和说;每小组代表相互读和说。(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

11、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生准备:小棒,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这

12、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3解决问题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1)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4感知“几个几”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每组有几人踢毽?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

13、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学生列算式)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4揭示课题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1)出示第2页例的植树情境图。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x4或者4x8来表示

14、。板书:8x4读作:8乘44x8读作:4乘8想一想,8x4等于多少?4x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x”叫乘号。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观察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发现:每次摆3盆,摆了6次,所以是6个3。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2)认识因数。板书:在乘法里,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观察上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像这样几

15、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课堂活动第1题。看算式读一读,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注意通过卡片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先说算式,另一人根据所述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活动。3课堂活动第3题。前面我们遇到了:100个3连加的问题,现在你会解决了吗?怎样写比较简便?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16、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师:小朋友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玩呀!生:喜欢。师:那今天你们愿不愿意跟蔡老师去公园里的游

17、乐场看看呢?生:愿意。师: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师:你能根据你所说的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瞧;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生1: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生2: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呢?(1)算一算:(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122+2+2+2+2+2

18、+2=124+4+4+4+4=20(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二、新课。1摆图形游戏。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2交流。(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3乘法。(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2)说明:

19、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3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把写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4尝试。(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0、。(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5小结。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三、练习巩固。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21、法。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

22、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教学反思:1、充分利用了教材“游乐园”的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的意义。2、在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时,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只要是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3、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生活中要培养或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与乘法有关的现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5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

23、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吗?去游乐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逛逛游乐园。(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1)从面画上,你们看到了什么?(2)根据你们看到的情景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3)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

24、3+3+3=122+2+2+2+2+2=124+4+4+4+4=203+3+3=9(5)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1)“3+3+3+3=12”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2)如果有更多的3相加,例如10个3、100个3又该怎么写?(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像这样好多个3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

25、法”来算。我们就先来研究3+3+3+3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3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34=12。(4)认识“”号。“”号,它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5)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34=12读作:3乘4等于12。(6)教学“34=12”的意思。“3”表示相同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2”表示相同加数的和。(4个3相加可以写成34=12,也可以写成43=12,这里都表示4个3相加。)(7)请同学们将其余三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8)听学生汇报,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2、玩游戏。(1)同学们喜欢用小棒摆图案吗?现在我们就和图中小朋友们一起摆一摆图案,比比看

26、谁摆得又快又好!(2)出示例子。(3)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案?(4)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A、组织学生交流(教学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B、让学生仔细观察,将板书的算式进行分类。C、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一边加数相同,一边加数不相同)(5)想一想:14+6=20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不能改写,只有加数相同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这两个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写成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3、4题。3、试一试,你是最棒的。63读作(),表示()54读作(),表示()27读作(),表示()4、我最

27、棒。()+()+()+()+()=()()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34=12读作:3乘4等于12。43=12读作:4乘3等于12。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6【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2在应用乘法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

28、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感受乘法的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准确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前面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你想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前面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二、基础练习,巩固意义补充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55(1)生读题,独立完成。展示:333334,5525。(2)思考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小结:第一个加法算式,每一个加数

29、都是3,有4个这样的3,所以可以写成43或者34;第二个加法算式是2个5相加,相同加数是5,有2个,所以可以写成25或52。三、综合练习,整体提升1练习一第5题。(1)第(1)小题。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将信息填在括号里?要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采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2)第()小题。仔细观察,将信息填在括号里。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面包?采用什么方法?看第二种方法,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观察这两个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初步感受:两个因数,其中一个为1,另一个因数为5,最后的积是5。(3)第()小题。有多少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所以是几个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30、?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练习一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第1幅图中,是几个几相加?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第2幅图中,可以填几个几呢?怎么列式呢?(46或64)为什么用乘法算式呢?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3完成练习一第7题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集体评议。4个6相加,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和是多少?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23()()()()()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第一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3个)所以23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第二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2个)所以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4练习一第8题。仔细读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什么样的算式才是

31、朋友?分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小兔子34的朋友有哪些?一共有几个朋友?熊猫呢?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1完成练习一第题。先观察这幅图。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再集体交流: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2补充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3条)。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每一个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条边?小组讨论,集体汇报:(1)第一个图形有3个三角形,一共有333=9条边,因为是3个3,所以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9;(2)第二个图形有4个三角形,包

32、含了4个3,一共有43=12条边。(3)第三个图形有5个三角形,包含了5个3,一共有35=15条边。五、全课总结,概括提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7【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

33、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

34、义。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发现问题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二、分类中提出问题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三、尝试中分析问题1尝试创造。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

35、”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2有序展示。预设方法一:3+3+3+.3预设方法二:20个3相加预设方法三:203四、抽象中解决问题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五、沟通

36、中整体建构1看图写出算式。2看图提出问题。3看式想象图形。【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六、总结中拓展延伸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2延伸。板书设计:乘法6+6=1226=122个6相加8+8+8+8=3248=324个8相加?3=6020个3相加20【设计思路】一、关注设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在课标2011年版倡导“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

37、点,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乘法的需求。而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认识乘法的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与应用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状况,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联系,明白教师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三种版本教材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情境图我们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情境图虽不同,但设计意图一致: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学习新知的动力。这就说

38、明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贴近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低年级的学生架设生活与乘法学习的桥梁,进而认识乘法。2.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正如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调整中帮助其完成正确的认识。三、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最大的创新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

39、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本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经历了“看图列算式”“创造算式”“看算式写算式”“看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数学味十足的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数学模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更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积累着各样的“经验”,有活动当时的经验,还有延时反思的经验,有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有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地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从中获得并积累可贵的数学活动经验。四、关注思想的感

40、悟,传递教学的力量。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据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初步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引导学生将加数相同的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思想。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形与式的对应、比较与分类,“以形助数”!让学生对乘法学习达到理解的目标层次。“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