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十四五”以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工作决策部署,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质量先行,增强服务能力,强化发展保障”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按其推动实施。今年是规划执行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按照工作部署要求,对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对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同时也指出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规划中后期实施的相关政策优化措施。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目标完成情
2、况“十四五”以来,护理事业取得较好发展,基本满足居民医疗需求,并能充分应对应急状态,护理队伍数量持续增加,素质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够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责任制护理有效落实,护理服务显著改善,更加贴近群众和社会需求。护理内涵不断丰富,护理外延进一步拓展,老年、社区、居家护理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护理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调动护士积极性的机制逐渐建立完善。护理队伍持续蓬勃发展。截止2023年,注册护士总数15万,较2020年的10.5万增加4.5万,增幅达42.8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20年的3.4增加到2023年的4.8医护比由202
3、0年的1:1.5提高到1:2.8 ,医护比进一步增长。基层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较2020年增长55%,基层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士超75%,护理队伍学历构成进一步优化,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医疗机构三级/二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设专职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作用,以敏感指标为抓手,加强护理质量分析与评价。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
4、高,中医护理特色逐步凸显,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以信息化和“智慧医疗”为载体,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探索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和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及家庭。护理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更新,护理方式更加多元,护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惠及更多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出院后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在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安宁疗护等领域作用强化。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比超过98%,基本实现服务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管理水平稳
5、步提升。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危险,切实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启动电子化注册后,注册进度接近100%,电子证照申领工作有序推进,护士执业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健全完善,逐步建立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基于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置、培训、考核等,绩效考核与岗位管理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一)健全护理服务体系1、优化护理资源布局。一是结合疾病谱特点及医疗护理需求,在全范围内建立健全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
6、护理服务体系。二是提升强化同质化服务水平。创新探索护理服务模式,依托当地综合实力强、护理学科水平高的三级医院,通过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建立区域内护理服务网络,实现家门口的高质量护理服务。三是健全完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护理服务体系。医疗机构结合等级和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强化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转诊配套措施。2、增加基层护理服务供给。人口老龄化带来疾病谱的改
7、变,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扩大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服务供给。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院(站)、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服务的床位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服务。(二)加强护理队伍建设1、提升护士培养培训质量。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建立“院校教育、继续教育、护士规培”等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学习培训覆盖护士执业全周期。注重临床护士“三基三严”培训,明确师资要求,坚持立足岗位、分类施策,结合层级培训、专科
8、培训等提升培训的精准性,切实提升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培养够用、适用的卫生人才。强化重大传染病、重症监护、老年、儿科、急诊急救、康复护理、中医护理、血液净化等紧缺护理专业培训,科学合理安排护士培训考核工作,减少护士负担,缓解护士工学矛盾。2、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进一步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相关要求,在护士执业环境、薪酬待遇、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医疗机构要向护士提供必要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职业危险,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3、.调动护士积极性。医疗机构要健全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9、,按照有关要求在护士岗位设置、薪酬待遇、职称评聘、人力管理等方面,统筹考虑编制内外护士,实现护士职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挂钩,向临床一线护士和基层护士倾斜,通过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护理队伍激励机制,优化护士评聘考核和绩效考核,强化临床导向,引导护士立足护理岗位,夯实临床护理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三)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1、持续深化优质护理。进一步增加优质护理服务辐射面,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全覆盖,其他医疗机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比例显著增加。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质量,落实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完善护理服务流程
10、,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2、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以点带面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延续护理服务、上门护理服务等。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将机构内护理拓展至社区和居家,为出院患者、康复期、终末期、慢性病、母婴人群或高龄体弱、失能失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专业、便捷的护理服务。3、持续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基于满足重大疾病、重点人群的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加强护理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强化科研建设,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基于循证和
11、临床实际构建护理服务指南和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护理服务同质化水平。(四)补齐护理短板弱项1、全面加强老年医疗护理。各设区市根据区域内人口老龄化情况、老年人疾病谱特点及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加快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增加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建立覆盖老年人群疾病期、长期照护期、生命终末期的规范化、标准化护理管理与服务体系规划。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增加老年医疗护理专业护士数量,提高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队伍人员专业化能力。各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按需分类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的机构护理、社区和居家医疗护理服务。2、提升基层护理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二
12、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护理专科联盟、专家联合团队等,通过技术下沉或输出管理、培训等方式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帮助基层护理人员提高专业能力。充实基层护理队伍,增加基层护士人力配置,到2025年,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5.6万。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基层护士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护士在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和安宁疗护等方向的专业化能力。3、加快发展安宁疗护。根据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深入实施安宁疗护。鼓励建设安宁疗护中心,有效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以及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床位数量。积极探索形成多元化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加强安宁疗护队伍
13、建设,加快培养从事安宁疗护服务专业人员。贯彻落实安宁疗护实践指南,不断规范从业人员实践行为,提升安宁疗护质量,提高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五)提升护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要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结合发展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要求,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工作,创新护理服务方式,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效能,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基于问题和需求导向,具备护士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质量改进、学科建设等功能的护理管理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六)推动中医护理发展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
14、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护理进一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强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提升中医护理科研支持力度,建设中医护理品牌,切实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七)强化护理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与国内外地区间护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护理管理、制度政策、人才培养、护理技术等方面加大交流合作的力度。充分借鉴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健全完善护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推进护理事业发展是建设健康、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各地应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积极出台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各项任务和目标落到实
15、处,取得实效。从总体上预测,规划中提出的养老床位、千人床位数、护理床位比以及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具备了到2025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的良好基础,不需要进行中后期指标调整。 三、规划中后期实施推进措施 从规划前期完成情况看,各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基本上达到了规划进度要求,为中后期完成规划要求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十四五”后半期,面对护理事业快速增长、护理需求不断提高的现状, 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护理事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统筹规划、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培育市场、宣传发动等多种途径,营造更加良好的护理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快推动护理事业发
16、展,更好满足护理服务需求,努力促进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推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护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全面推进健康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持续深化医改总体规划中。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护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统筹部署、同步推动实施原则,有序推进。(二)注重监测监控制定完善本地区“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监测评估方案,做好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中期评估工作。定期评估规划实施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对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贯彻落实本规
17、划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2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三)强化经验共享各级在对照本规划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贯彻实施工作。聚焦重点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勇于先行先试。在推动实施过程中,注重积累总结经验,分步推广实施。强化试点工作,及时推广地方创新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护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四)营造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讲述“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解读政策、树立典型、缓解护患矛盾、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尊重首创精神,增进全社会对护理工作和护理队伍的了解,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关注护理、支持护理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