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四 边 形四边形的结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 4-3 6页上的例1、例2,完 毕“做一做”中的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2、)3、仔细观测,你会发现许多图形。学生报告、交流。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结识四边形)(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学生剪完后报告,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报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四个角(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尚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报告,并说理由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 6 页 的“做一做”中的第1、2 题。四、
3、全课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报告)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平行四边形的结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 738页上的内容,完毕第3 7 页上的“做一做”。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结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结识平行四边形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
4、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师: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3)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才干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学生报告时,要说说理由。(二)掌握平行四边形。1、在钉子板上“钩”。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报告、展示)2、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5、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报告、展示)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报告、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三)巩固平行四边形。1、课堂练习:完毕练习九第13 题。2、课外练习:完毕练习九第5 题。教学反思:周 长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Io教学规定: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教学过程:一、结识周长1.活动一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谁能说说你
6、的腰的长度?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全班报告、互相指正。3.活动三出示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毕报告:它们的周长在哪?4.周长的概念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学生说一说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
7、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2.学生活动3.报告: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尚有什么办法吗?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尚有问题吗?四、练习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1)2.思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边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五、M乍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
8、长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一43页例2、例3以及第4 4页练习十的第1、2题。教学规定: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 .什么叫做周长?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二、新授1 .出示两张卡片,如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的?3.学生探究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方面要知道什么?你如何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报告:这
9、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尚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4.算法概括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5.巩固(1)6 分米8 厘米2 厘米 1厘米3 分米8 厘米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 5 分米,宽 4 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 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 米,宽是3 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
10、受?尚有问题吗?四、机动发展题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计算下图的周长呢?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练习规定:使学生进一步纯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规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全班报告,集体订正。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学生独立完毕,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集体订正。二、综
11、合练习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如图:独立完毕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 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报告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三、活动练习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头围厘米胸围厘米腰围厘米四、作业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教学反思:估 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 5页例4例5,4 6页练习教学规定: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结识,掌握
12、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用手比划一下1 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 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同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二、新授1.教学例5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毕。全班报告: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
13、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如何才干估计得更准确?全班报告:你估计得如何?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2.巩固练习。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4 6 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教学反思: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 4 9 上的内容。教学目的: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教学重点: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复习乘法口诀。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1、教学P4 9 的主题图。(1)让学
14、生独立观测教材P49上的情境图。思考问题:1 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测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3)各组代表报告。(4)教师板书学生报告的数据。1 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 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运动场上每4 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篮球场上每5 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4 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 盆摆一组,旁边尚有很多盆花。(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6)学生报告.(略)(7)师:以
15、上这些活动,你们在那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与过呢?生:(略)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二、练一练,圈一圈。大家来圈,一共 有 1 5 个4。1、每份3 个,共几份?2,每份4 个,共几份?还多几个?3、每根5 个,共几份?4、每份6 个,共几份?还多几个?三、摆一摆,填一填。1、$(6+3=2、f$f#7 4-3四、报告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五、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 5 0 P 5 1 上的内容。和 P 5 3 练习十二第1、2 题。教学目的:
16、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里最大能填几?5X()1 6 ()X 6 2 5 4 X()()x 6 ()x 8 2 ,3 略3、作业练习。(1)找病因(并改正)(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6 0 .7=().()4、完毕教材P 53第一题。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四、全课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当注意些什么?你们尚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材P 52例 和“做一做”,
17、P 53第2、4题。教学目的: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道具:练习卡片每人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略)二、新课。教 学 P5 2 例 3。1、现 在 有 15盆花,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列式解答 15+5=3(组)2、假如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 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假 如 是 17盆呢?假 如 是 1 8 盆呢?假如是2 4 盆呢?假 如是25盆呢?板书:(略)3、观测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 除数4、小组讨论。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增
18、长,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长而增长。三、巩固新知。(练习卡每人一份)1、先观测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A、14 4-7=口B、1 4+2=11 5+7 =.14+3=口 16+7=口J14+4 =1 7+7=口-1 4+5=口1 8:7=.14+6=19 4-7=.14+7=口2 0+7 =1 El1 4+8=.口21+7-L14+9=22+7=23-7=2 4-7 =口 25+7=2 6-7 =27+7=28+7=口师:从 A 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 B 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从 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无论被除数、除数如何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
19、怎么样?2、巩固练习。教本P53第 2 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3、教本P53第 3 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毕后,订正)4、完毕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四、全课小结。师:1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3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毕)教本P53第 4 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六、下课。教学反思:有余数的 除 法(四)练习内容:教材P 54第 5、6、7、8 题和补充题。练习目的:通过巩固,使学生纯熟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练习过程:一、复习:1、4X7-28=34-5
20、X6=4 X8 24=2、在()里最大能填几?(略)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I)有.8 个苹果,平均放在4 个盘里,每盘放2 个。列式:(略)(2)有 8 个苹果,平均放在3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3)有 8 个苹果,平均放在2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4、计算:(用竖式计算)3 7+4 4 9+6 32+5 25+75、完毕教材P 5 4 第 5 题。下面的计算对吗?(1)48+5=9.3()(2)3 3+7=5.2()(3)63+8=7.7()(4)5X6+4=346、当师傅。(完毕教材P54第 6 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 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7、把
21、计算卡片分一份。(P5 4 第 7 题)8、求彩带的长度。一个8 边行,每边长3 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 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二、全课总结。(略)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1)把 10枝笔平均分给3 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2)有羽毛球2 3 个,假如每盒里装5 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3)有 42个萝卜,每袋装8 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四、下课。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五)一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55(例 4)P5 6 上的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结识。教学道具:7 枝
22、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 个、学生每人1 0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4x 83 7+55 x87 2:82 4-67 x 956 4-749 4-71 8 342 4-69 x4452、先摆小棒,再解答。(1 )拿 出 1 0 跟小棒,平均提成5份,每份几根?(2 )拿出8根小棒,每 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二、新知。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7枝铅笔,平均分给3 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2、教学教材P 5 5 例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观测例2图 1,
23、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2)把例2 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有 32人跳绳,每 6人一组,可以提成几组,还多几人?(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报告。学 生 1,口算:3 2 +6 =5 (组).2人学生2,笔算:56/-3 -23 0-2 -答:可以提成5 组,还多2人。(4 )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式子中的3 2、6、5、2各表达什么意思?(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7 )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尚有疑问的举手说。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1、做教材P 5 5 “做一做”。(1)先从图中找信息。(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24、。四、本课小结。(略)五、练习作业。教材P 5 6 第 2、3题。教学反思: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内容:教本P 5 7 -P 5 8 上的内容,第 4 8 题。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纯熟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结识事物、解决问题。(P 5 7 第 4题)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 5 7 第 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P 5 8 第 6 题。(2)P 5 8 第 7 题。(3)P 5 8 第 8 题。四、学生报告各自解决问题的思绪。五、全课总结。(略)教学反思:第六单元多位
25、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 8 中的主题图。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教学重点:通过观测能纯熟用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6 x 4 8 x 5 9 x 7 7 x 5 6 x 8 9 x 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 6 8 的主题图。(1 )、让学生独立观测教科书p 6 8中情境图。思考:、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测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报告。(4)、教师板书学生报告的数据。(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
26、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 )、学生报告。(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三、练一练O O Oo O O O O OO OO OOO/nnnnnnnnHmannnnnn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毕。四、全课小结。(略)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 整 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 9,练习十五1、2、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
27、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2个10是多少?二、探究新知。8个百是多少?10个百十多少?12个百是多少?4 0是几个十?120 0是几个十?8 0 0是几个百?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 示 例1,进行教学。、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报告。生1:9个2的 和 是1 8,再加上一个2是2 0。生2:10个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 X 10当作2个1 0。、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
28、,然后板书。2 X9=18(元)2X10=20(元)答:9人 要18元。10人 要2 0元。、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如何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学生报告,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1、完毕教科书p 6 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毕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毕。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毕,报告。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
29、学内容:教科书第7 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个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 0分,有的邮票一枚6 0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 8元,一双皮鞋164元。电影院售票处旧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台,每 合 图 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 5本。2、出示教科书第7 0页例2主题图:三年纪一班2 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
30、票每张8元。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假如老师这时只带2 5 0元钱去够吗?二、尝试解决。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 5 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2、怎么才干知道8X 2 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 9当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4、由于8X3 0=2 40,所以8 X 2 9的积比较接近2 40。我们可以列成8义29弋2 4 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 5 0元够买门票。三、拓展引伸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
31、是多少?32x6 4 9x5 218x4 5 8 1x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当作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当作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四、巩固练习。1、完毕教科书第70页“做 一 做”中的4 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2、教科书第4 题,让学生独立完毕。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4、请学生举出几个平常生活中的例子。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
32、十五中的第7、8、9、1 0、11、1 2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引 入(略)二、解决问题。1、出示教科书p 7 3 第 8 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 3 页第9 题。先由一名学生读题。师:这道题你是如何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毕。3、教科书p 7 3 第 1 1 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4、出示教科书p 7 3 第 7、1 0 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报告,说说是如何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
33、。学生评议。5、出示教科书P 73第 12题,学生独立完毕,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课堂小结1、今天的训练,你尚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 4页 例1,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
34、的到来。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师:假如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小精灵问:如何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X 3表达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师:这道题该如何算呢?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5、全班报告.教师将报告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绍竖式。1 2。因数X 3。因数3 6。积
35、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毕“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毕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五、小 结(略)教学反思: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 76例 2,练习十七的第1、2、3 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2、培养学生观测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略)二、探讨交流1、学生观测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测到的内容。2、教
36、学P 2 6 中的例2。师:这道题应当如何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 3 套,一共是多少本?、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学生独立完毕,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各组代表报告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教师将小组的报告板演到黑板上。18X3=54(本)1 8 1 81 8 x 3+1 85 4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 5 4 本。三、做一做学生在练习上完毕“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毕后,同桌互相检查。2、练习十七题第2 题,学
37、生独立完毕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3、练习十七题第3、4 题,学生独立完毕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尚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略)教学反思: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内容:P 7 9例4。教学规定: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对的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2.计算51 7 X 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1.P79例4的教学。(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3 )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
38、解进位的道理。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掉加上进上来的数。”三、练习设计:1.P 7 9“做一做”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犯错,为什么?2.填上适当的数:四、课堂作业:P 80第1题教学反思: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一第4题补充练习教学规定:I能对的地、纯熟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练习设计:1.听算:(只写得数)500 x7 2
39、 1 x4 320 x3 100 0 x9 4 3 0 x2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x5=52526 9 x6=65 6 44 2 73 x 5=84563.计算下面各题。(1)5 乘 173是多少?(2)4 个 2 53 1是多少?(3)23的 2 倍是多少?4.课本P 8 0 第 2、3 题。其中5.第4 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毕或3 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三、作业:1、345 X 4 8 9 X6 798 X 3 69X5教学反思: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
40、.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3个盘子,6 个苹果.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3X 4表达几个儿相加?2 X 5 表达几个儿相加?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新课1 .教学结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教师:规定3 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0+0二 0教师:用乘法如何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 X 3 二 0教师:“0X3”表达什么呢?(3 个。相加.)教师:“0X 3”表达3 个 0 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X 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X 5 表达5 个 0 相加,结果得0.教师在黑板上
41、板书下面两组算式:3 X 4=5X6=4X 3=6X 5=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教师:我们刚学过0X 3=0,那么3X 0 得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X3=0下面板书出3X0=0,再出一组算式0X 9和 9X 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X 0让学生填,得出0X0=0.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 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 都得0,0 乘 0 也 得 0,所 以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3.完 毕“做一做”中的题目.4.教学例题.教师先出示11 2 X 4,让学生用竖
42、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 为102.教师:102X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X4是同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三、课堂练习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如何计算的.四、作业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3、,可以对的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20 x3 12x4 2 0 0 x3 120 x4 2 023x3 12 0 0 x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测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如何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1.教学例9.教师出示例题3 5 0 X 3,提问学生:这道题如何用笔算?教师再提问:尚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
44、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接着出示250 0 X 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简便.2.做例9下 面“做一做”中的题目.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 学 生 独 立 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 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
45、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规定的是什么?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四、小结(略)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目的: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2、可以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2.做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犯错。二、整理和复
46、习口算乘法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20 x4 50 x 3 14x2 100 0 Xx 5 6x30200 x4 5 00 x3 1 4 0 x2 80 0 x6 320 x3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当如何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三、课堂练习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47、。四、数学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结识结识几分之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 19 3页.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测比较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48、,引入课题。出示苹果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如何分?假如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提问:一半苹果尚有别的表达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结识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提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一半。2)、指导学生读写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哪些不是?说出理由。(1)(2)(3)(4)1、结 识1 /41)要得到
49、一个苹果的1/4应当如何分,这 个1/4怎么表达出来?怎么写?(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提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三)结识其他分数1、你们还想结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结识其他的分数。(2)全班集中报告。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2、完毕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1 )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3)演
50、 示1 /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独立探究,完毕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比较的?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毕第9 3页“做一做”等2题。(五)作业完毕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教学反思:几 分 之 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 4页 95页。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测比较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