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技能战术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务技能战术教案三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警务技能战术教案三篇警务技能战术教案1第十二讲小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选用教材】本课程选用由王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警务技能训练教程。【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教学对象】本教案主要针对本科专业学生。【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讲授与自学、提问法、讨论法等方法。【教学重点】小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教学难点】小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进一步阅读文献】1、警察查缉战术教程,公安部政治部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2,“警察查缉战术”,郝宏奎主编,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3、查缉技能与战术训练教程,谢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
2、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4,“警察战术谋略”,王阮龙着,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年11月版。教学进程设计(一)课堂考勤,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模拟训练(四)本节小结,巩固新课(五)答疑解惑(六)作业布置练习小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设计(七)下课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采取适当的运动队形和运动方法,对于搜索发现查缉目标,分目标的注意力和火力,隐蔽迅速地接近查缉目标,以及减少我方伤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运动队形小组的运动队形,应根据地形、查缉目标的情况和任务而定。人与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灵活掌握。在火力对抗或有可能发生火力对抗的情况下,应拉大间隔距离。在查缉目标
3、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小间隔距离。间隔距离过小,队形展不开,人员拥挤,易增大伤亡;间隔距离过大,人员过于分散,不便于指挥及协同。其运动队形通常有以下几种:1.一(二)路队形2.一字队形3.三角队形4.梯形队形(二)运动方法1.全组跃进2.全组各个跃进“3.分组跃进4.分组各个跃进全组各个跃进和分组跃进时,指挥员通常先指挥不便于担任掩护或便于隐蔽前进的队员(小组)跃进,各队员(小组)听到口令后,应按规定的顺序跃进。跃进中,地形越开阔,目标火力对我威胁越大,跃进速度应越快,每次跃进距离应越短。在原地或到达指定位置的队员(小组)应以火力掩护运动中的队员(小组),使火力与运动紧密结合,迅速隐蔽地接
4、近目标。警务技能战术教案2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学制4年,讲求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学生除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各种警体实战技能,接受严格的警务化、作战化训练,并深入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中文名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外文名PoliceCommandAndTactics专业代码030615TK授予学位法学学士一级学科法学修学年限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理论基础军事学、法学、管理学专业概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警察所运用的战术,都是借鉴部队,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战术理论和内容。近十几年,随着世界警务改革的加快和国际间警务合作的增多,现代警务技术才逐渐开始受到重视。所谓警务技术,是指警
5、察运用一种方法,合理、安全地处理一个相关的警务活动。任何战术都是有基本的战术动作组合而成,需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情况,合理、有效地作出相应的动作,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特警所运用的战术之所以“特殊”,主要来自于他较其他警种更为专业和。学科概况以重大警务处置行动应急指挥为研究对象,研发应急指挥中的运筹谋划,发令调度,现场处置技战术与武器装备的合理运用,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等手段,掌握预防与减少应急指挥中的失误与人员伤亡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理论基础在公安学一级学科体系的框架下,以军事学、法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借鉴军队指挥学认识应急指挥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吸取法学、管理学理论指导现场指挥与调度体
6、系的发展、应用与建设;通过运用战术学理论优化警务实战参谋功能、警务实战综合演练评估办法,现场处置的措施与战术处置方法,警务指挥系统,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研究范围警务指挥理论与应用,研究警务指挥的基本规律;指挥决策与指挥部工作,研究警务指挥参谋功能指挥指挥谋略;警务技、战术,研究警务实战技战术的理论与方法,应急指挥中武器装备的合理使用;警务实战指挥训练与评估,研究警务实战指挥效能评估与警务指挥训练的改革与发展,谈判员与狙击手的培养;警务指挥系统与指挥自动化等。警务技能战术教案3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我校于2004年调整、修改了
7、警体教学计划,增设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程。使警体教学更加贴近了当前公安工作实际,也提高了警体教学的质量和系统性。但从警体教学的现状看,师资水平、场地器材、教学方法还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就如何提高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本文结合我校教学改革,试述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的教学方法及改革措施。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犯罪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凶残。为了有效地打击各类暴力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对人民警察的警体技能战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斗争的需要,公安部
8、先后举办了枪案临战处置培训班、查缉战术、擒拿格斗培训班,还发了关于加强公安业务教学训练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又下发了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我校于2004年调整、修改了教学计划,增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程。但从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现状看,还需广大警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怒力提高。本文就我校开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理论和实践性教学,谈几点看法,供同仁商榷。1、从警体教学整体看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而警体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决定课程,课程体现目标。所以警体课
9、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警察专业培训人才的规格,即应用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警体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擒拿技术、射击等各科目教学中,往往各行其是事,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这种脱离公安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严重地阻碍了警体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警体各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工程。而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一方面使警体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全面,符合公安工作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警体教学整体性、系统性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如射击技术与枪战战术;楼房攀登与楼道搜索战术、人质解救战术;擒拿技术与缉捕战术以及地形地物的利用、追缉堵截都与体能教
10、学训练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过去警体各学科自成一体狭窄的教学体系为互为贯通、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学观。2、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要以实战性教学为目的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是一门应用性、实战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从理论教学入手,其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应突出实战性。在理论教学中对战术的基本理论,如概念、特点、原则等力求简明扼要,对组织战斗的内容、方法、程序等要作重点详细讲解,以增加学员的战斗实践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性教学中,要在基本掌握单警战术动作及小组战斗队形的基础上,把功夫下在学员的能力培养上,重点放在小组战术协同配合和综合
11、演练的教学训练上。广泛地进行较为直观、接近实战的小组模拟演练,尽可能地缩短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实战模拟设计与操作程序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形地物的选择与设计案情想定与诱导模拟演练总结讲评。教学方法上可先培养骨干,由骨干担任小组指挥员,教师充当导演,通过教师对条件、情况、地形变换诱导,由小组长担任指挥,让学员从领受任务,定下决心到组织战斗的各个阶段的战术处置,都能充分发挥学员的思维创造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协同作战的能力。3、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受到教学目的、内容、任务和对象的影响,最终要渗透到人才培养
12、的总体目标中。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除了必须遵循其他学科所应遵循的教学规律外,还必须遵循其本身实战性、应用性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提示诱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综合练习等方法,能有效地保证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目的的实现。3.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本身发展的产物已广泛的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警体教学中,虽然也早已被普遍采用,但应用的面还不广,大部分仅作为简单理论提示的教学内容,效果也不很理想。而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特点,是对某一具体现象和事件,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演示教学活
13、动的过程。仅用老师的讲授示范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再则,我们现在的授课制,学员人数过多,而警察实际执法实践活动中,通常是以小组战斗形式出现的;其三,目前学校受到场地器材、授课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使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教学涉及的时间和现象,能在学员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过程,以提高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3.2提示诱导式教学该方法适用于案例教学,也可以应用于综合练习教学过程中,在案例分析研究中,基本步骤是教师设计案例宣布情况,引导学员采用多种方法,找出几种处置方案。学员可以单独,也可以集体
14、研究,论长道短,相互补充,在争论中得到提高,加深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时,可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置方案同时予以肯定,指出各自的长短。通过肯定与否定的争论,加深案例研究分析及预案设计的记忆,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综合教学训练中,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案例及地形地物,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采用声响、形象、暗示等诱导,让学员灵活迅速地运用各种战术动作,充分发挥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的能力。3.3分组练习根据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的原则及公安实际工作情况,在教学训练中,除了学习基本战术动作外,重点应放在小组战术配合的教学训练上。如23人或510人等为一组的教学训练,由各小组长负责指挥,组长可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相
15、互轮换指挥练习。教师通过不断的情况诱导,假设敌情显示、变换情况,以提高学员的战术技能和小组指挥、协同作战的能力。3.4综合练习法根据本课练习内容和要求,将各单个动作有机的结合,如单警战术动作、越障碍、射击、地形地物的利用等多个动作组合的单警综合练习,以及有围、追、堵、卡、捕、搜等战术相结合的小(大)队的综合演练,让学员在逼真的近似实战的情境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4、从警体现状看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为实现警体整体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之警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贴近公安工作实际。但是从当前警体教学的现状看尚有一定的差距,如师资水平,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
16、联系;场地器材设备以及课时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地束缚着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诸多的因素中教师的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特别是当前公安工作方式、勤务体制的改革,110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对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又带来了警体课程内容、方法的重大改革。这就给我们每位警体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如何适应这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提高警体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重大课题。从当前公安院校师资状况看,大部分来自普通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各有一技之长,但缺乏一定的警体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不少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
17、仍然难以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忙于应付各项教学任务,缺少继续进修提高专业知识和深入基层公安实际工作的锻炼。如我校10位警体教师中,下基层锻炼半年以上的无1人。当然这也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警察体育与实际工作关系不是很重要,警体教师下基层没有多大的意义,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阻碍我们警体教学,特别是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的一大障碍。二是公安院校与基层单位之间也缺少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5、我校开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几点做法5.1深入教学改革根据公安部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在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于2004年及时调整修改了警体
18、教学计划和内容。重新修订了警体教学大纲,增设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改变了长期以来警体教学各学科之间狭窄、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的结合。先后制订了由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体能、擒拿技术、射击等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实战性综合演练训练,使警体教学更加贴近公安工作实际,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各项警体技能。5.2师资培训是警体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当前警体教师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原因,师资培训滞后于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教改的前提是教师素质的提高,为使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尽快地付诸实践。近年来学校及教研室领导努力创造机会,采用派出去和内部提高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教
19、师的业务能力。利用派出去继续进修提高警体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公安实际工作的锻炼,及指导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教学与训练。我们计划与有关基层巡特警大队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定期了解基层警体训练动态,收集分析与警体教学训练有关的案例,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从2004年开始,凡是参加警体教学工作的教师。首先学习军事基本知识,以提高教师良好的警容姿态,严格的组织纪律,掌握必要的公安业务知识。为今后的警体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内部提高、积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研讨教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及教师自我完善。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先后制订了警体课程教学规范、警体教研室日常工作、教学、制度管理办法。定期进行中青年教师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规范化教学训练。为提高警体课的教学质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