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1)形式: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的经济形式。(2)产品:大部分由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_。男耕女织流通领域2.田庄手工业:(1)出现: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_这一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2)生产经营活动: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等。(3)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田庄二、“工官”和“匠户”1.“工官”制度:(1)形成:从_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2)职责: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汉武
2、帝(3)评价。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弊端:a.“工官”工场的经营对民间市场无明显影响,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b.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c.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_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技术工艺2.“匠户”制度: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匠户没有_,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人身自由三、纺织业的发展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2.周朝:纺织工与王公、士大夫等并列,称做“国有六职”。3.汉代: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衣,体现了当时的纺织技术,丝织品经过_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丝绸之路4.
3、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6.元代:_革新纺织工艺,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先进织造工具和技术。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黄道婆棉布7.明代: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雇工数量众多,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_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四、先进的冶金技术1.冶铜技术:(1)商代:_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大。(2)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青铜器2.冶铁技术:(1)_晚期:出现已
4、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2)战国:铁器大量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3)汉代。汉武帝时代推行_制度。开始使用_做燃料。春秋铁业官营煤炭供风形式从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_。(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_。(5)北宋:已经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它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水排灌钢法五、陶瓷业的成就1.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_。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向瓷过渡。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_的青瓷和_的白瓷著称于世。4.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
5、天下。陶器越窑邢窑5.清代:_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粉彩瓷器【微点拨】1.青铜工具青铜农具:(1)商周时期虽然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但是当时的青铜农具很少,并没有大量使用,耒、耜仍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2)商周时期的青铜主要是用于铸造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等。2.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因在这条道路上丝绸是主要的运输品,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3.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手工作坊的区别:资本主义萌芽与封
6、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主题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问题探究】1.阅读课本第一目下“知识链接”“学习思考”及“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思考:(1)“知识链接”及“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体现了古代手工业的哪几种形态?并说出它们的性质。提示:形态:家庭手工业与田庄手工业。性质:都属于自然经济。(2)结合课本第一目下第三自然段及“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有哪些?提示:特点: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
7、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2.阅读课本第二目第四自然段及“知识链接”“匠籍”和下列材料:材料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思考:明清时期工匠地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提示: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
8、控制逐步松弛。原因: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明朝中叶后在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探究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类型比较项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产生时期 春秋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类型比较项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相结合,属于农民副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经营生产目的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不投放市场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9、投放市场类型比较项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历史地位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之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到明代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中的主导地位【深化点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探究训练】1.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解析】选D。“三服官”中的“官”即为官营,“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中的“官费”,也能证明“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并不面向市场,故D符合题意。